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閱讀-人際-<曲家瑞:別讓消耗你的人事物,多浪費一秒鐘>

參考文章:曲家瑞:別讓消耗你的人事物,多浪費一秒鐘

整篇文章最精要的是這一段:

原則有兩個。第一,面對消耗我能量的人事物,不要浪費任何一秒鐘在他們身上。這是我近幾年才體會到的事情。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好想去認識某一些人,好像跟他在一起也會連帶讓自己加分。所以,你得花上加倍的心力去關注他、配合他,耗損自己的體力和能量,但對方未必會把你當一回事。有一次,我在永康街看到以前經常hang out(往來)的一群人,直覺反應就是馬上避開。過去那種狀態其實是不必要的,即便勉強自己融入,也得不到快樂。

第二,我會提醒自己:拉好繩子,不要衝得太快。我和別人交流時是很亢奮、很積極的,像一匹脫韁野馬,要懂得適時收一點回來。這是我給自己的學習。

❤好文-讀書-李敖《深夜十堂》:怎樣讀了之後,變自己的東西

文章出處:李敖《深夜十堂》

人老了,不要那麼貪心,覺得非要把事情做完不可,事實上很多事情可能不適合你把他完成,或者不適合現在把他完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該學的東西很多,我的生命有限,不知道就算了。


英國文學家、思想家、詩人Coleridge,他講看書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海綿型,讀書的時候他可以把看到的內容全部吸收,然後又幾乎原樣吐出來,當然有點荒腔走板,可是基本上能夠消化吸收;第二種是沙漏型,過去用沙漏計算時間,沙子倒轉過來會全部漏光,換句話說,他看了和沒看一樣,一無所獲,只消磨了時間而已;第三種是濾袋型,精華的部分全漏走了,剩下的都是糟粕;第四種是大寶石型,他讀書不但自己能夠得到好處,還能把這個好處傳播出去,使別人也受益。這種讀者很稀少,很難得。

可是看了這麼多書,如果你不能夠駕馭它,看多了只是累贅,變成什麼呢?大沙漏。換句話說,看多少流失多少,不能夠把它保存下來。

一般人一本書拿起來看完以後,再看第二本書的時候,第一本書就離他遠了一點;看到第三本書的時候,第一本、第二本離他又遠了一點;到了第十本書,前面第九本書,尤其第一本書已經離他十萬八千里了。所以宋朝人把這個現象叫作“漸行漸遠漸無書”,“書”是書信,我離你越遠越久,我的信寫得越少,表示感情已經淡了。一個人讀到第一百本書的時候,他還能記得多少第一本書裡的精華?當時花時間看過,可是事後大部分忘記了。我李敖看書很少會忘的原因是我的方法好。什麼方法?心狠手辣,看的時候剪刀、美工刀全部出動,把這本書五馬分屍。好比這一頁或這一段有我需要的資料,我就把它切下來。背面怎麼辦?背面內容影印出來,或者一開始就買兩本書,兩本都切開。結果一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也被我分屍分掉了。

現在我看書以不影印為原則,因為影印很花時間,基本上我是一開始就買兩本,看的時候按照正背面把它切下,雖然比較費錢,可是節省時間。切下來的資料怎麼分類呢?我有很多夾子,在上面寫上字就表示分類了,好比我寫“北京大學”,夾進去的就全部是北京大學的資料。我不斷用這種夾子分類,可以分出多少類呢?幾千個類來,分得很細很細。一般圖書館的分類,好比哲學類、宗教類、文學類……宗教類又分佛教、道教、天主教等。我李敖分類分得比這個更細,好比“天主教類”還要細分,修女算一類,神父又算一類;神父裡的同性戀算一類,還俗的又是一類。好比發生了一個跟修女同性戀有關的新聞,我要發表感想的時候,把這個夾子裡的資料一打開,文章立刻寫出來!換句話說,一本書被我大卸八塊、五馬分屍完,我並不憑記憶力去記它,而是用很細緻的分類方法,很有耐心地把它鉤住,放在資料夾裡,這樣我就把書裡面的精華逮到了,你這個資料跑不掉了。

有人說你李敖知道那麼多,博聞強記,一定是記憶力好。我今天告訴大家,不是我記憶力好,而是我讀書方法好。讀書的時候一開始你就不能偷懶,不能說我舒舒服服躺在那兒看書,看完這本書以後紙上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不對!這本書要大卸八塊、五馬分屍,進入我的資料夾以後才算真的看完了。如果一本書看完以後還是新的,不算看過,當時是看過,可是浪費了,你不能夠有系統地逮住書裡這些資料。可是照我這個方法,可以把你看過的書的精華全都抓出來扣在一起。這就是我的“土法煉鋼”讀書法,看起來笨笨的,可事實上是我的科學方法。


看起來我這種讀書速度比一般人慢,可是我當場就能把書裡的資料剪輯、影印、分類,把整個書的精華掌握住。我不需要靠記憶力來記它,而是靠技巧把它逮住、鉤住,我覺得這才是求學問的方法。

愛因斯坦到美國去,在碼頭上人家問他一個物理學上的數字,他說凡是能在《百科全書》裡查到的數字,我就不去記它。為什麼?我不浪費我的記憶力,我訓練的是我的思考能力、想像能力,這比死記知識重要。我李敖也是如此,為什麼我要浪費時間去記它啊?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把它切下來,放進資料夾子,需要的時候隨時一打開就用。

愛因斯坦說我們培養想像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六七十年以前,上海商務印書館印了一本書《古今名人讀書法》,把中國古人那些雜七雜八的看書方法,從孔子往後一個一個排出來。好比孔子的孫子子思說,做學問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求學的五個層次。他說得對不對呢?對。可是好不好呢?不好。為什麼?囉唆。在我李敖看來,“博學之”裡面就包括“審問之”——追問懷疑這些學問,包括“慎思之”——研究思考這些學問,包括“明辨之”——辨別它的好壞真假。換句話說,兩個層次就夠了嘛,不要那麼囉唆。第一個我“博學之”,學的同時能夠審問、慎思、明辨;第二個我“篤行之”,去實行它。一個是“知”的層次,一個是“行”的層次;“知”本身就涵蓋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行”是實踐問題。

“好讀書,不求甚解”不是不用心讀書,而是用心去會意書裡面那些靈光一閃的思想。 “會意”是心意相通,作者這段話的意思我懂了,而且懂得恰到好處,不做什麼過度的解釋,這就是陶淵明的境界。


把同類書擺在一起看,比對之下才知道哪一本該詳細看,哪一本該忽略,並且很容易在對比之下記住書的內容。

書的行與行之間有種特殊的意義藏在裡面,你讀書的時候要能看到這個縫,找到這個縫,才能夠透徹理解道理。如果找不到,說明讀書不夠深入,沒有理解書裡的真正意思讀書要貫通,知道上下文的意思,卻不能拘泥一個字。但只看懂了內容,更要看到作者所表達的精神在什麼地方,他的真意在什麼地方,掌握那個言外之意。這樣出入自如,甚至深入淺出,能夠把靈感來的時候記下來,下筆勤快是最好的。所以做學問,沒有龐大的資料庫背景,沒有積累的知識做底子,學問是做不出來的。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代表八分之一,其他八分之七都在水底下,可是沒有這八分之七,也浮不出那八分之一。

❤閱讀-人際-綁架你的從來不是朋友圈

摘要:
1. 朋友圈是一種資源,既是資源,端看你怎麼用
 
2. 你厭惡的或許不是朋友圈,
 而是朋友圈裡一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通常有三類
(1)對於商業行為:
 他們從如何標題及內容激發看客的興趣,
 從而產生點擊以及購買行為的,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2)對於自拍:
 這種“小透明”的朋友,實在是越來越珍貴而稀有了,祝福他們
(3)對於“只想索取從不付出”的人,表明你的態度(拒絕)
 
3. 如何利用你的朋友圈提升自己?
(1)好好地利用朋友圈裡的標籤功能
(2)不斷認識一些新的朋友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些是假的朋友,
 即便曾經再要好的同學關係會因為彼此人生軌跡,
 以及心智模式的不同出現隔閡,這很正常。
 生命中總有人來也總有人離去,隨著你的成長,
 你會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些朋友才應該成為你朋友圈裡的主力軍。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去接近什麼樣的人。
(3)與其費力地定期清理好友,不如在加好友的時候謹慎為之
 
 
 
------------------------------------
這篇文章最有價值的是第3點,
這也讓我想起羅振宇在2016.04.02的語音,
他是這麼說的:
在中國古代佛教的歷史上有一位高僧叫”馬祖道一“,
他寫過一首詩
“成道莫回鄉, 回鄉道不成。溪邊老婆子, 喚我舊時名“。
意思是說你要是想學佛修道就千萬別回老家,
一旦回老家你就可能前功盡棄。為啥呢?
因為家鄉小溪邊的那個老太婆,
從小就認得我呀,她見了我一高興叫了我小時候的名字,
我修行的功夫就退回到以前了。
這當然是禪師自己開自己的玩笑啊,
不過自我提升的過程確實是有這個問題的啊。
昨天有個朋友還在那兒講啊,
我自己的每次進步都伴隨著一堆老朋友的疏遠,
這既是進步的結果也是進步的原因,
如果我的人際關係不迭代升級,
我自己是升不了級的,
哎,這話說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