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專欄-社會-精英:20160901日課017:團結一致的集體感:也是一種生理作用

講集體主義

摘要:
◎集體主義,普遍被當成精神作用,
而科學家研究認為,集體感也可能是一種生理反應
這個論點來自於《科學美國人雜誌》:跳舞帶來凝聚力。
在一個系統裡,
1. 同步化
2. 付出努力
做這兩件事可以加強集體認同感。
其實背後,是同一種化學物質在身體裡起作用:內啡肽。
雖然還沒經過很嚴格的科學論證,但是這個論點已經有人提出。


◎想讓一群人提升集體感,不是動員、精神講話,
而是把這群人拉到廣場,一起跳廣場舞。


◎同樣的例子有搬重物、集體做智力題、新兵訓練正步走(其實這對戰爭沒幫助)。


◎既然是背後有化學物質在作用,那人是否有自由意識呢?
然而這問題有點大,不是這篇文章可以討論的。
關於"化學物質影響意志",有本書有相同論點,但也僅此一篇。
Jonathan Haidt的The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書中講到一種藥物,吃了之後能讓人產生宗教般的神聖情緒,會感覺自己渺小,
願意為集體獻身,一直到幾十年後,仍可記得當時的神聖時刻。
前面說過,就只在這看到,未必真有這東西。




專欄-學習-精英:20160906日課020:學術問題和真問題

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之前的另一篇文章:


以下是我的筆記,本文有三個重點
學術的無用之用
學術結果經常是對目前沒有任何用處的,為什麼還要做呢?
萬先生說:學術興趣。
一般會符合三個條件:
1. 看似值得研究
2. 別人沒有研究過
3. 確實能研究
§例子就像文章中所舉的那份報導:吸指甲和咬指甲的人比較不容易過敏。
 因為報導中並沒有將所有對過敏的因素逐一考量比對,
 文中有說,這些不會起關鍵性的結論,對生活實質上沒有影響。
 但是,當這一系列類似的研究累積起來後,就會產生有指導價值的成果。§
 
 我想,這就好比嘗試失敗,看起來很蠢可是能積累經驗,給未來成功當墊腳石。
 成功就是,失敗調整方向,從中學習,一點一滴積累而來。§

◎科學與應用
科學與應用技術是兩碼子的事。
科學的目的是要填空人類的智力空白,貢獻一個新知識。
簡單說:發布'我有什麼新發現"。至於有什麼用,那是副產品。
所以科學家...應該叫做科研工作者,沒有當"人生導師" 的能力,大多情況成立。
他們未必有什麼"智識"。


◎誰有智識
如果你經常閱讀科學新聞,有時間參詳他們的論文,更重要的是多讀書。
能把這些知識綜合起來融會貫通,也許你的科學水平沒有那麼專業,
但是你會比他們更有智識。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專欄-學習-來信:20161010發刊

發刊詞摘要:
◎這個專欄,主要會圍繞在
金融、科技、企管、教育、歷史、藝術、攝影(攝影迷)、飲食(美食)、時尚奢侈品。

◎寫作以趣味為主,會分享照片。

◎為什麼這專欄要收費。
原因1. 之前在google的經驗,活動免費的,答應來卻沒來。
 活動付費,大部分的人都來了。
原因2. 作者對自己的約束。收費就有這個責任。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專欄-哲思-日課-20170301日課136:《儉省》解讀1:追逐者的絕境

摘要:
◎一派是傳統的消極避世思想。
有的說人類一味追求發展,地球環境根本承受不了,
所以我們應該節制發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還有的說那些追逐財富的個人都已經迷失了自我,
還不如回歸家庭,應該多談“愛”,少談“錢”。
甚至有極端的觀點認為,人類工業文明就是地球的癌症,
再不停止發展就會導致巨大的災難,等等等。

還有一派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的一種“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這一派要求我們把所有不常用的東西都扔了,排除一切干擾,
聚精會神修身養性,這樣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

§兩派人,第一種是極端環保者,第二種極簡主義者。
一個極度求沒有,專注在情感等精神層面,

另一個是一昧求少,沒有達到"少",就是失敗。
但人生是求成長與進步,非在外在上計度,方是健康的想法。§


◎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能用發展解決。
極端環保主義者、宗教人士,鼓吹不發展,其實是一種撒嬌式的情懷。
而所謂“極簡主義”,最多只能算作是一個小眾的生活姿態
這個姿態甚至有點違反人性,非常做作——
當你處處想著怎麼“極簡”的時候,你已經把太多精力浪費在了這件小事上。
§這就是我剛剛說的,一昧求少,結果心力都耗在這身上,其餘事反而無暇顧了。§


但是“少”不是目的,幸福生活也不能一味求“少”,發展才是目的。


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思維模式,盡可能利用手裡現有的資源發展。
§萬先生認為這是本書的最精要的總結,不須求多,只要好好的把原本資源發揮到極限§



人為什麼求多?
第一個來源是跟別人比(不想輸別人)
第二個來源是我們總是認為要想辦成更多的事兒,就得動用更多的資源。
(互聯網公司便是如此)
第三個來源是,我們單純就是想要“更多”


這個互聯網創業公司動力學就是盡量動用更多的資源,一直到沒有資源可用為止。
索南史恩把這個心態,總結為一個公式:
擁有更多資源 = 獲得更好的結果
而他認為,真正要把事情辦好,需要的是另一個公式:
更好地利用資源 = 獲得更好的結果


◎咱們日課之前解讀蒂姆·哈福德的《混亂》一書的時候曾經說過,
亞馬遜早期的擴張策略就是不顧一切先把位置佔上再說,
也是近乎瘋狂地擴張,怎麼貝佐斯就成功了呢?

第一,貝佐斯是看到機會了才上,為了抓住機會而不得不冒險。
  他並不是為了燒錢而燒錢,不是盲目地擴張。
第二,即便如此,貝佐斯的策略也是充滿風險的。
  也許當初有十個亞馬遜,只有一個活了下來。§倖存者效應§



---------------------------
單以這篇文章看來,
作者試圖要解決的問題是
「如何讓人不過度使用/追求過多的資源?」以及「多資源不一定多回報」。

他既不認同極度環保者(乾脆啥都不要了),
也不認同即簡主義者(求少是目的,其餘不是),
重點不是在資源用的"量"多與少糾結,而是"質",有沒有把限用的資源完全利用。

舉個例子,我記得汽油目前轉化能量率為20~30%(註1),
要產生更大的能量,不是使用更多的汽油,而是把轉化能量率提高。
如此,人類生活持續發展(進步),一直變好。
故,作者說: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思維模式,盡可能利用手裡現有的資源發展。


-----------------
註1:新興能源好乾淨—汽車的動力與能源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專欄-心理-今天好-20170322瓦倫德效應

不知道為什麼,之前好幾回看瓦倫達效應(註1),總覺得說不出的怪。
或許是政論名嘴常掛嘴邊的緣故,我強跟政治作連結,
這是在說權力分配或是圖謀不軌?

然而,道理就是這麼單純,此效應在說「得失心不要太重」,
在志在必得的壓力下,便會招來「人生的最後一場失敗」,
自此一蹶不振或遭逢不測。


影視作品常常有這樣的情節,
強盜或小偷說:這是我最後一次"買賣",來個漂亮的收尾,大幹一場;
墨吏說:貪完這次,我就不再貪,上天佑我勝利(因為我起善念了);
酒癮的人說,這是我喝的最終一杯,讓我醉得夠。
結果,都出事了。
這種"要圓滿結局"卻招來悲劇,也是「瓦倫達效應」嗎?
不,可能在此之前,不知道他們講過幾回類似的話,
這是惡向膽邊生,不見棺材不掉淚。成功不會讓它們停下,失敗才會。



----------------------
註1:瓦倫達效應

專欄-哲思-今天好-20170324一千次敲開幸運門

這則故事在描述席維斯·史特龍看完拳王阿里跟查克維普納的(拳擊)比賽之後,
僅花三天,他寫出【洛基】電影的劇本。
但由於當時他籍籍無名,他的劇本很少人想採用,
再加上他又要求演這部電影男主角,便因此被拒絕了一千次。

在他不屈不饒的努力下,最後有電影公司願意贊助100萬美金,讓他自己拍。
他用這筆有限的預算,編劇兼主角,只花了28天拍完【洛基】,
然而,意外地獲得超過一億一千七百二十萬的票房收入。

必須強調一點,他的成功不單單是有"不屈不饒"的精神,
對比他第一本和第一千本送去給人看的劇本,迥異亟巨,
可以推測,他在每次被拒,做了一次次的調整,直到臻至。
因此,成功除了堅持,還要從失敗中學會不停修正。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專欄-學習-大學問-20160913耶魯是這樣的

摘要:
寫筆記,務求:清晰記錄當前之事(可識別),進一步再要求"有組織"


教授要求學用筆寫筆記的原因在於:要學生專注


「通才」(多重角度看一件事)以及有能力「系統化梳理」。




專欄-政治-大學問-20160908國際政治平衡&0910拖延症

摘要:
◎20160908John Gaddis給我三個驚嚇
§國際政治,就是一場博弈,重點在於維持對立陣營間的勢均力敵。
後文,作者預測歐盟會解散§


◎20160910 怎麼對付拖延症
1. 先做
2. 切割成小件事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專欄-理財-大學問-20160905~07極簡金融課

摘要:
◎20160905
你儲蓄的本質,就是延期消費...有一個必須達到的要求:
就是這些錢在將來的消費水平,不低於即期(現在)的消費水平。
...不能戰勝通膨的儲蓄是沒有意義的,不如現在就花掉。

§要視情況而定,不能只以這種衡量標準決定省錢或花錢,
應該是預期他漲,提前追上他。
比如,現在的一碗飯假如10元,20年後,一碗飯20元(漲了100%),
假設飯量一樣,不是先多存點,就是搞好投資(利滾利),
而不是現在多吃幾碗,現在多吃,未來還是會餓。§


◎20160906
§作者說:股票和債券投資比例要8:2,隨著年紀把債券比例調高...balabala,
 這種想法是錯的。§


變造一下巴菲特講過的笑話:原來我自己買賣股票好好的,
來了個投資銀行家說給我出主意,給點好處就行;
又來了個基金經理說給我管錢,給點好處就行;
再來了個基金的基金的經理,說給我找替我管錢的人,給點好處就行;
最後來了個麥道夫。故事講完了。

再次,跨越人生的指數化組合長期投資,知易行不難,門檻不高,
不需要複雜的金融知識、專業的操作手段,那些只屬於大機構的秘密武器,
你一樣也不需要,只需要洞察力與坦然兼備的常識性智慧,而這些你只能靠自己。
如果這都要外包,別人有什麼理由不魚肉你一把呢?
§投資要靠自己學§


◎20160907 極簡金融課(下):終生投資是自己的事,別交給別人
泡沫和危機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罕見,
僅過去數十年中,幾乎每十年就有一場泡沫及其破滅帶來的危機。
如果投資從20歲到70歲,那你平均會經歷五次泡沫五場危機。
將視野拉到如此之長後,你會發現它們中絕大多數事後看沒有身處其中時感覺那麼可怕,
指數化再平衡組合投資在長期中能戰勝通脹的各種數據證明了這一點。
§危機是常態§

最後的最後,推薦一本書。大衛·斯文森(David Swenson)的
《非常成功:個人投資的根本之道》
(Unconventional Success: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 Investment)。
斯文森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的學生,長期主持耶魯校產基金,
以遠低於市場水平的薪酬,獲得遠高於市場水平的長期收益,
並改變了美國大學校產基金的投資風格,影響極大。

這本書是斯文森特地寫給散戶的,核心告誡就這一句話,
非專業投資者參與市場的惟一辦法,是跨產品跨地域的多元化指數組合長期投資,
並梳理了各主要資產類別的長期收益率、波動率,資產特點,
方便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期望做出相應的組合。
§目前找不到這本書§

專欄-學習-大學問-20160904唯一靠譜的人生策略

摘要:

§我常舉一個例子,國小考試要從零分到六十分,兩小時就能準備好。
但六十分到八十分,可能還要再兩小時,八十分到九十分,繼續再要兩小時,
欲往高處走,每增加一分所花的時間,是之前的N倍數成長(投資報酬率遞減)。
學習任何東西也類似這樣,除非是有熱情,與其如此,不如把時間花在其他方面。§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閱讀-人類-靈魂之窗:張目使敬畏,瞇眼示心機

出處:靈魂之窗:張目使敬畏,瞇眼示心機


摘要:
◎我正靜靜思考,忽然被鄰座的吵鬧聲驚醒,原來是一對母女正為買不買機場紀念品而鬥嘴。
年輕的媽媽表情十足,威嚇、哄騙、求安靜、分散注意力等各項策略都用上了,
不但講話的聲音忽高忽低,時軟時硬,
一雙大眼睛也配合聲音的變化,
時而張大,威嚇意味濃厚
時而瞇起,搭配循循善誘的語詞
時而眨眼,好似理解與同情
時而又四處張望,引導小孩的注意力往別處去
然後停頓不語時,把眼睛越擠越小,幾乎成了一條線,好像心中有計謀似的。


◎最近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和康乃爾大學的兩位心理系教授
就針對眼睛與各種複雜情緒的關係做了很有趣的研究,
他們操控眼睛的大小變化,
如精算眉毛角度和上下眼眶的距離,眉毛弧度和眼睛的距離,
以及眼角、鼻梁和眼睛下方的皺紋等等差異(如出處),
讓大學生凝視這些不同向度整合出來的圖像,
去評定它們所表達的社會訊號是使人敬畏或令人討厭。
結果顯示大學生確實能從眼睛的變化中,揣摩出所發出的社會訊號。 


--------------
這一篇只是引言,是打廣告用的,哈哈。
而重點在:
怎樣以眼睛的大小變化,
如精算眉毛角度和上下眼眶的距離,眉毛弧度和眼睛的距離,
以及眼角、鼻梁和眼睛下方的皺紋等等差異
判斷一個人想表達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