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閱讀-學習-<同樣的書單為何讀出了不同的人>

文章出處:同樣的書單為何讀出了不同的人


全文摘錄(不含圖):
網上不乏各種求書單的帖子。看久了就會發現,牛人和庸人列出的書單都差不多。
同樣是讀書,甚至讀同樣的書單,為什麼有人成了牛人,而有人依然是庸人呢?


我曾經簡單地把這個問題總結為:
牛人和庸人的書單都一樣,但一樣的書讀出了牛人也讀出了庸人,
所以不盡是書本身的問題,而是吸收的問題,有人能讀出三味,舉一反三;
而有的人則因為知識積累的斷層,無法消化太硬的地方。

當時想說的是不同層次的作者的創作層次的問題。
後來想了想,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而自己的答案卻過於簡單,太過草率了一些。
即使閱讀水平相同的人,也不一定會有一樣的生活。

就像和菜頭寫他和李笑來關於比特幣的故事。兩人都是最早一批接觸比特幣的人,
但最終卻只有李笑來投資了比特幣成為中國比特幣首富。
當時,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在一美金左右。
而隨後幾年,比特幣最高的時候一枚價格超過一千美金。

和菜頭自然不能列入庸人一列。從當年豆瓣書評小王子,
到現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揮斥方遒,和菜頭是中文互聯網上難得的珍寶。
但在比特幣投資這一方面,他落了下風。
他和李笑來的差別不在信息,就像牛人和庸人之間的差別不在書單,
但一樣的信息或知識,為什麼導致了不一樣的結果呢?


首先,我們需要接受的一個前提就是,
我們所閱讀的書籍的作者,至少在其書中論述的方面,水平是高於我們的。
讀他們的書,就是為了獲取這些高於我們認知的知識,從而拓展自己。
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
以至於我們在任何一本大家之作上,只能獲取到他相對狹窄的那一方面的知識。

而我們的現實世界極其複雜,複雜到幾不可知。
任何一種閱讀,
一方面就像之前說的,受限於我們自身的知識面,不一定能理解作者的意圖;
另一方面其實也受限於作者領域的知識面。
所以,讀書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讀書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問題光靠讀書是解決不了的。



▲ ▲ ▲

問題產生於局限,也就只能靠突破局限來解決。
所以我們提倡大量閱讀,甚至海量閱讀,從各個不同的側面補充我們的認知,
突破某個作者的局限 —— 這時候也就突破了我們自己的局限。
你看到了牛人列出的和庸人一樣的書單,但沒看到牛人在這個書單範圍外的閱讀量
所以牛人可能突破局限,而庸人則不行。

海量閱讀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同樣是海量讀書的人,
有人成了牛人有人成了庸人,這其間的差異又在哪裡呢?

就像上面談到的,閱讀是因,但一樣的因不一定能有一樣的果。
比如同樣讀書,牛人可以就書中的各種觀點融會貫通,
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各種信息、觀點、概念之間互有連接;
而庸人則很少能有自己的體系,即使是讀完了一本書,
書中的各種概念也彼此毫無聯繫,成為各自的信息孤島。

信息只有流淌起來才有價值,才能對這個世界做出自己的闡述。
信息孤島一來難以提取,二來即使成功提取也往往失之偏頗,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不能拿來用,讀書不過是讀出個書呆子罷了。

信息孤島尚不可怕,因為尚可構建自己的體系;
可怕的是以為自身的體系完美無缺,不肯升級改造,固執己見的人。
每每遇到這樣的人,我都會盡量想辦法躲得遠遠的,真的惹不起。
之所以我們不斷地說成長,不斷地說更新,
就是為了不要變成這樣的人,最好乾脆能在自己的世界中沒有這樣的人

所以,讀書之後,利用書中的知識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
並且能不斷更新、自洽、甚至重寫,是牛人與庸人之間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跨過去,就是海闊天空。
庸人如我,還在不斷地掙扎,以期能有一天一躍而起振翅高飛從此海闊天空。

即使都讀書,都能克服信息孤島,避免封閉,隨時更新,就能獲取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嗎?
和菜頭和李笑來的故事告訴我們不一定。
就像和菜頭談他和李笑來時說的,同樣是觀察世界,同樣是分析事物,
甚至是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但自己卻錯過人生中這種級別的天文大潮。

也就是說,知識是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在知識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關鍵、更為重要、難度也更高的方面,就是踐行
和菜頭和李笑來同時判斷出了比特幣會大漲,
李笑來投資比特幣,終成中國比特幣首富,身價億萬;
而和菜頭判斷後並沒有做出執行,終於與比特幣擦肩而過。

像和菜頭這樣有如此強悍思維體系、執行力的大牛尚且會遭遇這種情況,
何況我等芸芸眾生?先生說,你並不孤單。
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就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和你我一樣的庸人。



▲ ▲ ▲
如何解決自己踐行方面的難題?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知識力
安全感

所謂知識力,指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後面的力。
你對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多強的信心?
當現實狠狠地撞擊你的知識體系的時候,你有多大把握確信自己是正確的?
當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你、你看不到任何希望任何光亮的時候,
你能不能堅守自己的陣地,毫不退縮?就像電影《美國隊長:內戰》中特工卡特說的那樣:
 就算所有人都告訴你錯的事情是對的,所有人都要你讓開,
 你也要像棵樹一樣牢牢堅守,然後看著他們的眼睛說:你給我讓開!

是什麼造就了這麼堅定的信念?是知識,是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的堅定信念。
這些認知體係不是簡單的道聽途說,
而是在漫長的歲月裡,不斷地思考、總結、更新、迭代甚至重寫,
所沉澱下來的堅定的、確信的認知。


一方面這些認知有堅實的背景知識,另一方面真正經過了消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這就需要我們時時關注自己頭腦中的概念,
不斷地考問自己的概念,最終形成確認無誤的認知體系。
李笑來正是對金融、計算機、算法等方面都有著深厚的知識,
才敢大量購入一個從未出現過的 “虛擬貨幣”。

所以,光有知識還不行,知識需要經過鑑定,融入自身,
甚至變成信仰,完成從知識到知識力的轉變。


另一個方面是安全感。作為重度悲觀主義者,我頗缺乏安全感,總是對未來充滿憂慮。
這種憂慮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未雨綢繆,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做準備;
另一方面也容易讓我們盼安求穩不敢冒進。
在現實中,如果你把所有功課都做完了、確定無誤了再去操作,機會早就過去了。
我們就是需要在種種不確定的因素中判斷趨勢,然後去冒一定的險。

而冒險就需要有所依仗。我們最大的依仗是什麼?
不能是錢,因為在冒險的時候錢就不是你的了;不能是人,因為人是會變的。
最大的依仗,其實是安全感,一種讓人踏實的感覺。
安全感和安全不一樣,安全感不一定需要多安全,
但有了這種感覺,就可以讓我們睥睨天下氣吞山河。

安全感的構建,涉及內容太多,難以細述。
作為馬丁·塞利格曼先生的忠​​實信徒,我始終堅信的一點就是,
過往不咎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安全感也一樣。
雖然因著過去種種,我們可能暫時缺乏安全感,
但這不妨礙我們持續不斷地改善、構建自己的安全感,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
對未來充滿信心,然後敢於冒險,敢於踐行。

通過海量閱讀拓展思維、突破局限,並通過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
然後不斷地反思、更新、迭代、升級,讓正確的思維成為自己堅定的信仰,
靠其指引,在充滿愛與自由的安全感中,一次次地完成自己的成長。

然後,我們就能在通往牛人的道路上越行越遠了吧。


▲ ▲ ▲

作者簡介:
張利東:80後一枚,平凡得掉在人群裡都找不到的普通人一個。
    但即使再普通,也對未來滿懷希望,希望通過不斷地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校訂:吳巍、姚色豐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閱讀-音樂-老歌回顧:心急的蝸牛


兩年前(2014年3月29日)喜歡這首歌,現在聽,還是很喜歡。
好喜歡這首歌喔,歌名的中文翻譯為:性急的蝸牛

成語-紀昌學箭

最近讀稻盛和夫《活法》(註1),
他說曾有機會請教
因"豐田商事事件"一舉成名的中坊公平律師:
「辯護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中坊先生答:「事件的關鍵應該在現場,因為現場有神靈。」
所以稻盛先生認為,雖然專業領域不同,關鍵部分是相同的。
要徹底貫徹現場主義,仔細觀察現象。
例如稻盛先生在創京瓷沒多久,試燒某個產品,
結果像烤魷魚,不是這邊翹,就是那邊翹。
後來,他到現場,反覆觀察整個燒製過程,終歸發現解決之道。
就是在產品上方加耐火鎮石,再進行燒製,便能做出想要的平整不曲翹。
 
 
我想除了稻盛先生所提的「現場主義」外,這段也強調「專注觀察」的必要。
在國小時,應該是課文或閱讀測驗吧,
有提過「紀昌學箭」的寓言故事,它出自於《列子》(註2)。
大意是,有個叫紀昌的人,跟飛衛學射箭。
第一次去,飛衛說:「先學會不眨眼再來。」
於是,紀昌回家盯著妻子紡織機運作而練,三年有成,即使拿錐子刺眼皮,也不眨。
 
第二次去,飛衛說:
「學會把小東西看成大的,且極其清晰再來。」
紀昌返家後,用犛牛的尾巴毛綁蝨子,吊在窗戶觀察,
十天後,開始放大,三年後,視蝨子就像車輪般。
其他物品,則巨大如山丘。
這時,紀昌拿起弓箭,朝大如車輪的蝨子射去,箭正好從蝨子中心穿過,犛牛尾毛未斷。
他把這成績跟飛衛講,飛衛祝賀他已經掌握了射箭奧秘。
 
而稻盛先生的觀察,就如同「紀昌學箭」,能將「蝨子放大成車輪」的能力吧。
 
 
另外,這故事還能多說幾句,我們多數看的「紀昌學箭」到此就結束了。
但不好意思,它還沒完。
後面還有一段,"經常"不講,似乎刻意被遺忘。
我個人猜測,可能有悖師生倫理的緣故。
 
紀昌習得射藝,想天底下只有他師父飛衛能跟他匹敵,殺了師父,便是天下第一。
終於來到這麼一天,師徒倆在野外相遇,
紀昌、飛衛互朝對方射箭,兩人的箭準確地在空中相撞,落在地上。
最後紀昌剩一支,飛衛沒箭。
紀昌射出最末一箭,飛衛趕忙舉身邊的棘刺,把箭毫釐不差地擋下。
見此,兩人棄弓,相擁而泣,紀昌認飛衛為父,兩人發誓,不再將此技傳人。
 
 
這不經讓人好奇,紀昌要殺飛衛,為何結局卻相認成父子呢?
我臆度,前頭數箭是紀昌先射,飛衛後射將它們一一攔截。
而最終一箭是故事的高潮,也是紀昌轉變態度的癥結點。

紀昌這才發覺,師父要阻攔他的攻擊如此簡單,
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師父遠比他快(並沒教他)!
前面那些是虛晃過幾招,不忍心殺他而已。


因此,這寓言想表達的是:
唯有無私、有道德,技術得以傳承,也才得以免除妒殺,
退化回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原始蠻荒。
 
然而,寓言沒說的是(至少沒直說):
這埋藏著「鴛鴦繡取憑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留一手的傳統文化。 
 
 
------------
註1:Page 049

註2:
(1)百度百科:紀昌學箭
(2)百度百科:紀昌
(3)百度百科:《列子.湯問》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成語-門當戶對

成語「門當戶對」,通常形容結婚男女的家裡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當。
那為何依「門戶」,就能瞧出雙方社經地位相等,這是不是有特殊隱含?
 
 
有人認為「門當」、「戶對」是講兩件事,
門當是大門前的「門枕」(石鼓),「戶對」是大門上的「門簪」。
根據這戶人家的官階品秩,有不同規格。
「門枕」的話(註1),
它是放置於大門兩旁的一對石墩,用來鎮宅裝飾、穩固門面之用。
鼓形的門當是代表武官的宅邸;箱形的門當是代表文官的宅邸。
 
而「門簪」(註2),
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數。
門楣上有兩個戶對的,對應的是五至七品官員;
門楣上有四個戶對的,對應四品以上官員;
至於十二個戶對的,則只能是親王以上的品級才能用。
因此媒婆說親,可據此,相出雙方家世背景相不相配。


網路有人還有特別去拍「門枕」、「門簪」證實此論點。
顧及照片版權,直接讀我後附的網站1(註1)。
 
 
聽起來有理有據吧,不幸的是,上述全是錯的。
一來,「門簪」的使用數量,跟門的大小有關,與官階無關。(註3)
二來,「門枕」是為承受和平衡門扉的重量,以及強固門框。(註4)
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我後附的網站2(註3)。
總而言之,「門枕」、「門簪」的存在,都是為了實用性質。
這不經讓人產生疑惑:怎會有上述幾可亂真的訛傳呢?
 
主要是我們都清楚,在從前的封建時代(註3),
建築的規格、樣式、裝飾…等,是有一套制度規範,並不可隨意建造。
例如孔子墮三都,就基於這個理由。
所以,當這套說法出現時,便自然讓人接受。
而為何編造,湖南大學建築學教授柳肅推測是:
「近年來旅遊發展的產物,這是導遊們編出來的。」(註2)


至於「門當戶對」的古文明確出處,現有二說。
一說,原作「門戶匹配」,
出自《三國志.卷五.魏書.后妃傳.文德郭皇后》(註5)。
另一說,出自元朝.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註2)
和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關於這兩說的細節,我就不詳述了。
 
 
網站一:謠傳:學習電子報:門當戶對的由來
網站二:誆謬:水瓶尼克的傳統建築:談『門當戶對』之流言謬誤
 
 
 
------------------
註1:學習電子報:門當戶對的由來

註2:百度百科:門當戶對
元朝·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雖然不是門當戶對,也強如陷於賊中。”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
“滿生與朱氏門當戶對,年貌相當,你敬我愛,如膠似漆。”
註3:水瓶尼克的傳統建築:談『門當戶對』之流言謬誤

註4:百度百科:門枕石

註5:
(1)成語故事:門當戶對
(2)《三國志.魏書》:文德郭皇后
后外親劉斐與他國為婚,后聞之,
勑曰:「諸親戚嫁娶,自當與鄉里門戶匹敵者,不得因勢,彊與他方人婚也。」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閱讀-經濟-幹嘛要給那些勞動者鏟子,不給他們湯匙?

文章出處:幹嘛要給那些勞動者鏟子,不給他們湯匙?


這個故事真的很有趣,第二次讀到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在一九六○年代為亞洲一個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提供顧問服務,他被帶去參觀一個大型公共工程,看到大批工人揮動鏟子,但現場沒幾部推土機、拖拉機、或其他重型挖土器具,甚是驚訝,遂提出疑問。負責的政府官員解釋,這項工程是該國為「創造就業」而推動的建設,傅利曼作出後來很出名的回應:「那幹麼要給那些勞動者鏟子,不給他們湯匙?」

閱讀-教育-台灣教育已與世界嚴重脫節,十年之內可能要更名為「失業島」

文章出處:台灣教育已與世界嚴重脫節,十年之內可能要更名為「失業島」



摘要:
「吃飯」和「活出精彩」兩件事,需要一種先後的順序和有機的比例人工作不是只為了吃飽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閱讀-生物-<為什麼習慣難改?答案在你的腦迴路中>

文章出處:為什麼習慣難改?答案在你的腦迴路中


前些日子,讀一篇文章,裡說:基底核是「情緒中心」。
令我想起我看過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其研究結論,基底核與人的習慣有關。

這兩者的說法是全對,還是有衝突呢?
因此,我找到了壹讀上的本文:基底核,與「成癮」有關連。
亦佐證,我之前讀的。但情緒中心,我還得多找一些資料,多研究。

閱讀-哲思-<台灣只要你「刻苦耐勞」,外國要你學習經營人生>

文章出處:歐美大學宿舍為什麼豪華?台灣只要你「刻苦耐勞」,外國要你學習經營人生

摘要:
哈佛學生看到台灣宿舍說:
「..住宿常態,單人房很少,大多學生四個人住一間,這樣不是互相干擾嗎?
 沒有隱私可言吧。四人房空間非常狹窄,得住四個成人,很難想像這樣的生活品質。」
 
他認為這樣的住宿環境,至少有四個缺失:
1. 台灣的學生宿舍,常常只是學生睡覺,頂多加上K書 
 不能烹調,不能放鬆安靜,無隱私的空間..

2. 哈佛住宿是跨領域友伴,終身無價資產
 (哈佛規定一年級新生,全都住進校園最有歷史的建物之一)
 台灣則否,同系學生住一塊

3. 哈佛:分享傳承,幫助生涯前瞻
 台灣無此制度

4. 學習管理、服務、領導
 台灣有其部分制度


-----------
總歸來說:
台灣不重視個人空間,私人隱私。
中華文化重視和諧,和平共處,相忍為國,相忍為校。
正所謂君子慎獨,不獨,就不需要慎了。嘻嘻。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閱讀-哲思(人生觀)-為什麼說要遠離“窮人”?

文章出處:為什麼說要遠離“窮人”?


這篇文章,最有意思的就是這段話:
他窮的,不僅僅是家庭條件,他窮的,更是視野和格局。
的確,雖然莫欺少年窮。但是,記得一定要遠離思想窮的窮人。
沒錢可以賺,
但這種窮思維(錙銖必較),卻毫無疑問的會讓一個人一直窮下去。

他們窮的,是思想,是短淺的格局,
這樣的人,站在人群中,會傳染,
會把你的世界變小,會把你拉到跟他同一高度,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他以為自己佔了別人的便宜,其實吃的是更大的虧。
就像這個朋友,因為幾毛錢,丟掉的是這麼多朋友的資源和口碑,
這些,要花多少錢才能賺回來啊。


§人窮可以努力變富有,
但志短,在小事上計較,就沒有時間看更遠大的目標,
因為人生的時間永遠是有限的。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閱讀-哲思-我為什麼反對幼兒讀《弟子規》?

文章出處:我為什麼反對幼兒讀《弟子規》?


摘要:
◎在這件事上(反對幼兒讀《弟子規》),我並不偏激!我做出的專業論斷,
是經過相關的調查研究和較為深入的專業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
我認真讀過《弟子規》,還逐句逐字分析過。
這種認識是建立在我從事幼教專業18年的積澱以及對兒童心理的把握基礎上的,
不是信口開河!我做出這樣的判斷是負責任的!
我不僅要在大學課堂上講,外出給幼兒園園長、幼兒教師以及家長做講座時也要這樣講。

§根據教育經驗,及專研字句,所得出的結論。


◎我沒有說《弟子規》一無是處,沒有說《弟子規》中沒有任何可取之處。
但《弟子規》整體上來講,是封建糟粕多於精華,
它也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是「偽經典」!
你看到的孩子讀後的變化,可能是多種原因促成的,
也許並不是讀《弟子規》後的直接後果!或者孩子表面上的乖巧懂事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這段話是結論,下面提出原因。


◎「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中國書法、中國畫、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中國的民樂、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
中國武術和中醫等等,其中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傳承的精華部分,
但這些內容是對於成人而言的。
對於幼兒來說,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因為幼兒的心理特點、思維方式及學習方式與成人存在巨大的差異,
適合成人的教育內容或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不一定適合幼兒。

§別站在大人的角度,說小孩子學什麼會快樂,
 縱然說有價值,也要考慮心智年齡能不能讀懂。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規》是當時皇權、神權下的產物,滿族人以幾十萬人統治億萬漢族人,
統治者需要順民、傀儡、奴隸,所以《弟子規》一誕生,就受到皇家大力追捧。
主題就是聽話,無條件的服從。
只強調無條件的服從,就會產生十分有害的後果,
人的本性會因此而受到嚴重的壓抑,只會變成溫順聽話的奴僕。
§這是最關鍵的過失。教條式、服從、不鼓勵思考。


◎我反對幼兒讀《弟子規》的主要理由:
●1.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弟子規》的語言形式屬文言文,幼小兒童很難接受。
兒童心理學認為,幼兒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到幼兒園大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剛剛萌芽。 
幼兒對抽象文字語言的理解能力還很有限,
《弟子規》的行文方式晦澀難解、枯燥抽象,其內容和要求符合封建社會的現實狀況,
與現當代兒童的生活相距甚遠,也不合符現代文明規範,難以引起兒童的興趣。
《弟子規》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個字是「勿」,有43處之多。
這種教訓、誡條式的口吻,
與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樂學原則相反。
《弟子規》也許能教出老實聽話的孩子,但卻很難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
這本書打著儒家旗號,但是講的東西並不是真的儒家思想,販賣的是自己的私貨而已。

(1)過於抽象
(2)語言的時空不同,對兒童過於艱澀
(3)教訓、誡條式的語氣太重


2. 從中國優秀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角度來講,
《弟子規》中多處內容體現了封建奴化思想,不利於幼兒獨立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弟子規》的內容很容易禁錮兒童的思想、限制兒童的行動,
很容易扼殺兒童活潑、自由、爛漫的天性,它
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培養奴才和順民的教科書,不適合現當代社會。
當今的中國更需要民主意識、獨立精神、自由精神和科學精神
需要向西方已開發國家學習。

§例一
如《弟子規》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
意思是: 父母親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親讓你做事的時候,
要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聆聽;
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
問題是,父母也有誤解孩子或言行失當的時候,難道孩子受到錯怪,也要順從地接受嗎?
難道孩子就不可以為自己辯護嗎?

§例二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這句話,前半句沒什麼問題,
但是後半句「號泣隨,撻無怨」就有問題。
當孩子向父母提建議時,父母不聽,生氣就可以隨便打孩子。
孩子挨打時,也不可以有怨言,不可以反抗,孩子應該逆來順受,
這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是多麼的不公平!不懂變通,也是陷親於不義。
現代教育反對體罰孩子,要知道在西方一些已開發國家,打孩子是犯法的行為。

可見,《弟子規》中要培養的兒童完全沒有話語權,
一切以成人的意志為轉移,提倡要孩子絕對地服從父母的權威。
這與當下所倡導的民主式家庭以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的現代教育主張相去甚遠!
《弟子規》中的教條更善於培養唯唯諾諾、膽小怕事、謹小慎微的「順民」和「奴才」,
更利於培養沒有平等意識、毫無個性、沒有主見、不會思考、缺乏創造能力的人!
這樣的人,如何完成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譴責無意識的服從及受虐。
 應當自小學習尊重別人的自由意識,遵守法律規範(不准傷害他人的權利),
 以及獨立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3. 從教育方法來講,死記硬背的方式不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方式。
兒童的思維水平和語言能力還有限,抽象的文字並不是他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手段。
兒童是通過遊戲、活動,通過動作、感知覺、形象來認識世界。
現代學習觀認為,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兒童有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
兒童在學習中具有主體地位。兒童在學習中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而是主動建構對知識的意義理解。

當然,強調兒童的主體性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教師指導。
「建構主義的教師不是放棄自己作為指導者的角色——
他要鼓勵和引導兒童努力去建構知識,而不是僅通過呈現預備的結果,
導致扼殺兒童的自主性。」

所以死記硬背是一種十分陳舊低效、理應被擯棄的學習方式。
對記憶和背誦的過度崇拜是中國舊式教育的一大陋習,這是對兒童天性的扼殺,
是對兒童生活的扼殺,是對兒童生命的禁錮。
和記憶相比,也許探究、理解、感受、體驗、想像和創造更重要!
兒童是按照生命自身的內在法則、自然節律和時間表逐步發展與完善的。
兒童有一個內部的自然的老師。幼兒的生命存在方式的最高體現是「遊戲」!
幼兒的主導活動也是「遊戲」! 正如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所說,
兒童期的主要任務是「看事物和現象」。兒童需要讀的是美好豐富的大自然之書,
大自然是兒童理性的永恆的源泉;兒童還需要讀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大社會之書。

§兒童是靠著動手來感知世界、自然。

有人說,孩子讀經不需要理解,只要背誦就好,長大了他自然會明白。
實際上,不求甚解、鸚鵡學舌的結果,通常是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後又迅速遺忘,
白白浪費寶貴的童年時光!讓兒童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地學習《弟子規》,
是簡單粗暴的灌輸教育,是一種「洗腦」教育!
盲目崇拜、盲目背誦只能培養盲從的奴隸和精神上的瞎子!

§呵斥


●4. 《弟子規》核心價值觀來看,它所宣揚的是成人本位、長者本位的價值觀,
與現代教育倡導的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背道而馳。
《弟子規》要求孩子無條件的服從長者
凡事都以長者利益、需求為先,幼者的需要、願望和利益永遠低於長者。
不允許幼者辯解、質疑、拒絕,只有絕對服從和順從。
可見,《弟子規》中的核心價值觀與現代教育思想及主張是背道而馳的!
....
《弟子規》以成人為中心和本位的價值觀,成人的要求如同聖旨一樣,
兒童必須無條件服從,沒有協商的餘地,這必然會導致兒童對成人盲目服從、
不會思考質疑,墨守陳規,不會創造規則,這會大大抑制兒童的個性和活力,
會把兒童培養成渾身帶有奴性的小大人!


●5. 用《弟子規》來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啟蒙,
培養不出道德的國民,也讀不出道德的中國。

有人問:那《三字經》、《百家姓》可以讀嗎?
從內容方面看,這兩本書中的糟粕比《弟子規》少些,
但其中也滲透著奴化思想,也需要分析辨別能力的人進行有選擇的閱讀或導讀。
總之,對幼兒來說,這兩本也算不上是好的童書。

那些淺顯易懂、貼近幼兒生活的唐詩宋詞等,可以引導幼兒欣賞朗誦,
最好配上畫面、音樂或做成動畫,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孩子,
但不宜大量背誦,需要把握度。


●6. 讓幼兒讀《弟子規》之類的所謂經典,屬於典型的「超前教育」。
從近代以來,一直有人以「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名,
主張讓幼小兒童讀經,包括《弟子規》、《孟子》、論語》、甚至《心經》等等。
近20年來,台灣的王財貴、蔣慶、南懷瑾等人都主張兒童讀經,企圖以此復歸傳統文化。
而在在中西方的教育史上,眾多教育家都對此持反對態度。
從古至今,反對兒童讀《弟子規》之類的「經書」的聲音不絕於耳。
如中國古代的李贄、王守仁;近代魯迅和豐子愷等。

豐子愷在《關於兒童教育》中寫道:
「一般的父母、先生,總之,是以教孩子做大人為唯一的教育方針的,這便是大錯。
 我嘗見有一個先生對七八歲的小孩子講禮貌、起立、鞠躬、脫帽、緩步、低聲、
 恭敬、謙虛……這些都是從小摧殘他的童心。」
豐子愷認為,禮貌等等遠非惡事,然而
「在人的廣泛偉大的生命上看來,是最末稍的小事而已」,
「孩提的時候教他,專心於這種末梢的小事,便是從小壓倒他,
 叫他望下,叫他走小路,這是何等的教育?」
我們要愛惜童心、尊崇童心、珍愛童年的生活,
反對讓孩子無條件服從成人,反對過早把成人看重的道德規矩過多教給孩子。

在西方的哲學家或教育家中,
如法國的盧梭、美國的杜威、瑞士的裴斯泰洛齊、義大利的蒙台梭利、
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等等,
他們都反對讓幼兒呆聽靜坐、反對死記硬背枯燥難解的文字典籍。
盧梭認為幼小兒童尚處於「理性睡眠期」,不適合進行抽象文字的學習,
在這個時候,你給他一個火炬,他也是看不到的。
盧梭反對超前教育的名言: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
 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的既不豐滿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

盧梭還呼籲:
「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
 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那始終是喜笑顏開、心情恬靜的童年?
 你們為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
 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踏的極其珍貴的財富?
 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
 你們為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
杜威認為,艱澀的抽象文字是「超越兒童生活的怪誕之物」。

我的主張是:家長如果沒有相應的教育素養和文化學養,
如果不具有獨立思考、辨析能力,最好還是不去引導孩子讀《弟子規》!
如果教師連《弟子規》中的精華和糟粕都辨析不出,最好也不要引導教育學生!
我也反對讓不具備獨立思考和辨析能力的學生獨立讀《弟子規》!
對於有批判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師,
可以引導高年級小學生以及中學生、大學生來讀《弟子規》,
引導他們批判地閱讀,找出其中的精華和糟粕,
但就《弟子規》而言,它整體上仍可歸於「反面教材」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