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萬維鋼的筆記法
*****
全文:
什麼是好的讀書筆記?
文 | 萬維鋼
讀書筆記的一個重大作用是
給自己日後以最快速度重溫這本書提供方便,直接看筆記就可以。
還有別的好書等著我們去讀呢,所以筆記最好要寫到可以取代原書的程度。
我看過很多平庸的筆記,寫的就如同小學生給課文概況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一樣。
網上有很多人用畫"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做讀書筆記,這種方法意義也不大。
流水帳式的讀書筆記就好像用胸圍、臀圍、腰圍這三個數字來描寫一名美女一樣無趣。
強力研讀要求讀書筆記必須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1. 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 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3.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 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它書或文章的聯繫
一般人的筆記只有摘要概括。
能做到第一點,找到邏輯脈絡,就已經算優秀筆記了。
我只看到過極少的人偶爾在筆記中插入書中亮點。
至於後面這兩點,能做到的可謂是鳳毛麟角。
但是只有做到全部四點,你才能把一本書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你會發現這個回報是巨大的。
1.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我習慣完全按照原書的章節給讀書筆記劃分章節,甚至保留各章的標題。
在每一章的開頭,用自己的話寫下這一章作者到底想說什麼,各章穿起來就形成了系統。
——不過這種內容提要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來作者的邏輯脈絡。
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真正理解一本書,就是因為看不到這個脈絡。
每一章的邏輯結構如果真寫出來也許只有幾句話,
可是這幾句話卻常常是分佈在好幾十頁之中。
善於寫書的作者往往會在書中收錄大量引人入勝的小故事
(包括科研案例、歷史典故和名人軼事),
只有把這些小故事串起來我們才能看明白作者到底在說什麼。
單獨看其中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會對這個故事有與眾不同的解讀。
然而這個故事在書中的作用卻往往會被人忽略,
最後只記住了小故事這顆樹木,而看不到它們組成的森林。
現代人喜歡小段子,往往能記住作者講的笑話而忘了作者的本意。
在美國歷史上,還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更沒有微博的所謂"印刷機時代",
史蒂芬·道格拉斯(他曾經跟林肯競爭過美國總統,還競爭過老婆,最後都失敗了)
曾經跟林肯有過連續七場的著名辯論。
道格拉斯口才極好經常出妙語,但是他告誡聽眾不要為妙語鼓掌。
《娛樂至死》這本書是這麼說的:
道格拉斯甚至批評他的聽眾,說他需要的是聽眾的理解而不是激情,
說他的聽眾應該是沉思默想的讀者才好。 ......閱讀要求的是理性思考。
一個好的讀者不會因為偶然發現了什麼警句妙語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 ——
一個忙於分析的讀者恐怕無暇顧及這些。
我們小時候學習的那些所謂"中國古代寓言",
就是從古書中提出來的小故事,而我們對這些寓言的解讀往往背離古人寫書時的本意。
我們記住了故事卻忘記了文章。
所以讀書筆記的第一作用就是拋開故事記住文章。
讓一本書從厚變薄,從具體的山川景色變成抽象的地圖。
只有當你跳出字裡行間,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全章,它的脈絡才能變得清晰。
看清楚以後不要抄作者的話,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脈絡寫出來,就好像畫地圖一樣。
2.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但是如果一個小故事實在是好,我們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讀書筆記是不均勻分佈的。
筆記,是我聽說了一個想法之後很激動,必須把這個想法記下來據為己有的行為。
所以邏輯脈絡之外,如果發現真正好的小故事——我們稱之為"亮點"——
那麼就把這個故事也給寫下來,甚至具體到細節。
一方面,以後將來萬一寫文章之類,從筆記裡翻出來就可以用。
更重要一點,是這些故事日後將會反覆地在我們的大腦中出現,
它們用各種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們的思想,直至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來所在的文章更長,以至於最後成為典故。
我用Kindle看其他人對一本書劃的流行重點語句,
發現這些語句大都是總結式的,
就好像小學生在課文裡發現的重點句一樣——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後一句。
真正的高手讀書不能用這種線性讀法,而應該是"一驚一乍"的。
作者的哪句話是拍案叫絕的?哪句話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應該把這樣的東西突出記下來。
我有時候聽鳳凰衛視的《開卷八分鐘》,這是一個向觀眾介紹書的電視欄目。
我發現其他幾個主持人往往傾向於在節目中系統全面地介紹一本書的內容框架,
而梁文道則總能在一本書中找到幾個單獨的亮點,
常常拿出一兩個意味深長的故事給觀眾,讓人能夠體會到原書作者的個性。
讀書筆記得有這個效果。
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尋找能夠刺激自己思維的那些亮點。
我們在分析脈絡的時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脈絡再把故事帶走。
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強力研讀是一種主動式的讀書。要在筆記中寫下自己對此書的評論,好像跟作者對話一樣。
*****
全文:
什麼是好的讀書筆記?
文 | 萬維鋼
讀書筆記的一個重大作用是
給自己日後以最快速度重溫這本書提供方便,直接看筆記就可以。
還有別的好書等著我們去讀呢,所以筆記最好要寫到可以取代原書的程度。
我看過很多平庸的筆記,寫的就如同小學生給課文概況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一樣。
網上有很多人用畫"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做讀書筆記,這種方法意義也不大。
流水帳式的讀書筆記就好像用胸圍、臀圍、腰圍這三個數字來描寫一名美女一樣無趣。
強力研讀要求讀書筆記必須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1. 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 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3.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 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它書或文章的聯繫
一般人的筆記只有摘要概括。
能做到第一點,找到邏輯脈絡,就已經算優秀筆記了。
我只看到過極少的人偶爾在筆記中插入書中亮點。
至於後面這兩點,能做到的可謂是鳳毛麟角。
但是只有做到全部四點,你才能把一本書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你會發現這個回報是巨大的。
1.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我習慣完全按照原書的章節給讀書筆記劃分章節,甚至保留各章的標題。
在每一章的開頭,用自己的話寫下這一章作者到底想說什麼,各章穿起來就形成了系統。
——不過這種內容提要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來作者的邏輯脈絡。
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真正理解一本書,就是因為看不到這個脈絡。
每一章的邏輯結構如果真寫出來也許只有幾句話,
可是這幾句話卻常常是分佈在好幾十頁之中。
善於寫書的作者往往會在書中收錄大量引人入勝的小故事
(包括科研案例、歷史典故和名人軼事),
只有把這些小故事串起來我們才能看明白作者到底在說什麼。
單獨看其中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會對這個故事有與眾不同的解讀。
然而這個故事在書中的作用卻往往會被人忽略,
最後只記住了小故事這顆樹木,而看不到它們組成的森林。
現代人喜歡小段子,往往能記住作者講的笑話而忘了作者的本意。
在美國歷史上,還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更沒有微博的所謂"印刷機時代",
史蒂芬·道格拉斯(他曾經跟林肯競爭過美國總統,還競爭過老婆,最後都失敗了)
曾經跟林肯有過連續七場的著名辯論。
道格拉斯口才極好經常出妙語,但是他告誡聽眾不要為妙語鼓掌。
《娛樂至死》這本書是這麼說的:
道格拉斯甚至批評他的聽眾,說他需要的是聽眾的理解而不是激情,
說他的聽眾應該是沉思默想的讀者才好。 ......閱讀要求的是理性思考。
一個好的讀者不會因為偶然發現了什麼警句妙語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 ——
一個忙於分析的讀者恐怕無暇顧及這些。
我們小時候學習的那些所謂"中國古代寓言",
就是從古書中提出來的小故事,而我們對這些寓言的解讀往往背離古人寫書時的本意。
我們記住了故事卻忘記了文章。
所以讀書筆記的第一作用就是拋開故事記住文章。
讓一本書從厚變薄,從具體的山川景色變成抽象的地圖。
只有當你跳出字裡行間,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全章,它的脈絡才能變得清晰。
看清楚以後不要抄作者的話,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脈絡寫出來,就好像畫地圖一樣。
2.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但是如果一個小故事實在是好,我們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讀書筆記是不均勻分佈的。
筆記,是我聽說了一個想法之後很激動,必須把這個想法記下來據為己有的行為。
所以邏輯脈絡之外,如果發現真正好的小故事——我們稱之為"亮點"——
那麼就把這個故事也給寫下來,甚至具體到細節。
一方面,以後將來萬一寫文章之類,從筆記裡翻出來就可以用。
更重要一點,是這些故事日後將會反覆地在我們的大腦中出現,
它們用各種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們的思想,直至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來所在的文章更長,以至於最後成為典故。
我用Kindle看其他人對一本書劃的流行重點語句,
發現這些語句大都是總結式的,
就好像小學生在課文裡發現的重點句一樣——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後一句。
真正的高手讀書不能用這種線性讀法,而應該是"一驚一乍"的。
作者的哪句話是拍案叫絕的?哪句話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應該把這樣的東西突出記下來。
我有時候聽鳳凰衛視的《開卷八分鐘》,這是一個向觀眾介紹書的電視欄目。
我發現其他幾個主持人往往傾向於在節目中系統全面地介紹一本書的內容框架,
而梁文道則總能在一本書中找到幾個單獨的亮點,
常常拿出一兩個意味深長的故事給觀眾,讓人能夠體會到原書作者的個性。
讀書筆記得有這個效果。
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尋找能夠刺激自己思維的那些亮點。
我們在分析脈絡的時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脈絡再把故事帶走。
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強力研讀是一種主動式的讀書。要在筆記中寫下自己對此書的評論,好像跟作者對話一樣。
我現在的統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評論全部放在方括號【 】中,
將來翻閱的時候哪些是書裡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藏書人認為書的乾淨最重要所以他們不看書;
低水平讀書人看完的書上畫滿了重點線;
而高水平讀書人看完的書上寫滿了批註。
歷史上牛人讀書都喜歡在書頁的空白處批註。
據說人們一般不愛把書借給毛澤東看,
因為他看完之後別人沒法看了,書上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批註。
你不可能對說得好的一段話無動於衷。
你可以寫下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你還可以寫下對作者的質疑或肯定。
更高級的批註則是寫下自己因為看到這段文字而產生的靈感。
一本好書每一章都能讓人迸發出十個以上的靈感。
也許你突然想到這解決了你之前一直關注的問題——儘管這個問題看似與此書無關;
也許你想到對書中思想的一個新的應用;
也許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論往前推一步。
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寶貴,
因為如果你不馬上記下來它們很快就會被忘記。
也許多年以後翻閱筆記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心得靈感比原書更有價值。
4.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它書或文章的聯繫
當你讀過的書多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發現書與書之間是存在聯繫的。
尤其是現代人寫的書,
極少有一本書中的思想完全獨立於世界,往往真正新的知識都是建立在舊的知識之上。
這個問題別的書是怎麼說的?有沒有更新的證據支持或反對這個結論?
要找到它們共同點和不同點。
一個真正善於主動讀書的人對這種聯繫是非常,非常敏感的。
我現在使用Evernote來整理讀書筆記,
這個工具有個好處是可以把每一份筆記都生成一個可供別的筆記直接點擊和引用的鏈接。
我的筆記中經常出現這樣的鏈接,用於指出書與書之間的聯繫。
我們小時候,都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新詞彙非常敏感。
比如你可能從電視上聽說一個成語,
你不能確定這個成語的準確意思,但你覺得這個詞挺好。
結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甚至幾天之中,你多次又遇到這個成語!
你可能會奇怪怎麼以前沒注意到它,難道這個詞最近專門愛找你嗎?
一個讀書人對新的知識就能保持這樣的敏感。
你一旦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新課題並且讀了這方面的書,
你就會主動或者被動地多次與這個課題相遇。
你剛放下這本書,一上網又看到一篇這方面的文章。
過幾天你打開手機又發現微博上有人正在討論它。
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你打開Evernote整理一份這方面的筆記!
如果你讀過足夠多,你會獲得一種更難得的經歷:感受人類知識的進步。
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在這本書裡是這個說法,而過了幾年之後有人另寫一本書,
引用更有力的證據,把整個結論給改變了。
有時候你會贊同這個新結論,有時候你會反對。
有時候你必須從幾本書的幾個不同結論中判斷哪個是最靠譜的。
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們說的其實都不對,只有你知道正確答案。
到了這個層次,你已經跟書的作者完全平等了。
你甚至可以俯視他們,評判他們之間的高下。這時候你又應該怎麼辦?你寫篇文章發出來!
5.筆記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
好書之所以要讀兩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些心得、靈感和聯繫。
對一本講我們不太熟悉的領域的書,
第一次讀時候我們往往會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
我們大腦全部的帶寬都被用於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沒有更多的餘地去產生別的想法了。
"幽默是智力過剩的體現",想法也只在帶寬過剩的時候才會冒出來。
只有當你讀第二遍的時候,你才能氣定神閒地發表意見。
第一遍讀是為了陷進去,第二遍讀是為了跳出來。
筆記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
讀書筆記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寫作,是個人知識的延伸。
它不是書評,完全是寫給自己而不是為了公開發表的——
可以完全專注於意思,而不必關心文筆。
雖是這樣,閱讀別人寫得好的讀書筆記仍然是一種樂趣,
而且對不重要的書直接讀筆記可以節省大量的閱讀時間。
豆瓣網有個專門的系統讓讀者分享筆記。
如果做不到強力研讀的筆記標準,
隨便做個一般水平的讀書筆記對自己也有幫助,最起碼能加深記憶力。
曾經有一個研究,讓受試者閱讀一篇科學類文章,然後分三組:
第一組多讀幾遍,
第二組針對此文畫個"概念圖",
第三組用十分鐘寫篇相關文章。
一週以後測試,結果寫文章的這組記憶的成果,
甚至這時候再讓他們畫概念圖的成果,都勝過其它兩組。
畫概念圖的效果甚至還不如多讀幾遍。
所以"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句話是對的,而且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真的沒用。
將來翻閱的時候哪些是書裡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藏書人認為書的乾淨最重要所以他們不看書;
低水平讀書人看完的書上畫滿了重點線;
而高水平讀書人看完的書上寫滿了批註。
歷史上牛人讀書都喜歡在書頁的空白處批註。
據說人們一般不愛把書借給毛澤東看,
因為他看完之後別人沒法看了,書上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批註。
你不可能對說得好的一段話無動於衷。
你可以寫下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你還可以寫下對作者的質疑或肯定。
更高級的批註則是寫下自己因為看到這段文字而產生的靈感。
一本好書每一章都能讓人迸發出十個以上的靈感。
也許你突然想到這解決了你之前一直關注的問題——儘管這個問題看似與此書無關;
也許你想到對書中思想的一個新的應用;
也許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論往前推一步。
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寶貴,
因為如果你不馬上記下來它們很快就會被忘記。
也許多年以後翻閱筆記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心得靈感比原書更有價值。
4.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它書或文章的聯繫
當你讀過的書多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發現書與書之間是存在聯繫的。
尤其是現代人寫的書,
極少有一本書中的思想完全獨立於世界,往往真正新的知識都是建立在舊的知識之上。
這個問題別的書是怎麼說的?有沒有更新的證據支持或反對這個結論?
要找到它們共同點和不同點。
一個真正善於主動讀書的人對這種聯繫是非常,非常敏感的。
我現在使用Evernote來整理讀書筆記,
這個工具有個好處是可以把每一份筆記都生成一個可供別的筆記直接點擊和引用的鏈接。
我的筆記中經常出現這樣的鏈接,用於指出書與書之間的聯繫。
我們小時候,都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新詞彙非常敏感。
比如你可能從電視上聽說一個成語,
你不能確定這個成語的準確意思,但你覺得這個詞挺好。
結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甚至幾天之中,你多次又遇到這個成語!
你可能會奇怪怎麼以前沒注意到它,難道這個詞最近專門愛找你嗎?
一個讀書人對新的知識就能保持這樣的敏感。
你一旦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新課題並且讀了這方面的書,
你就會主動或者被動地多次與這個課題相遇。
你剛放下這本書,一上網又看到一篇這方面的文章。
過幾天你打開手機又發現微博上有人正在討論它。
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你打開Evernote整理一份這方面的筆記!
如果你讀過足夠多,你會獲得一種更難得的經歷:感受人類知識的進步。
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在這本書裡是這個說法,而過了幾年之後有人另寫一本書,
引用更有力的證據,把整個結論給改變了。
有時候你會贊同這個新結論,有時候你會反對。
有時候你必須從幾本書的幾個不同結論中判斷哪個是最靠譜的。
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們說的其實都不對,只有你知道正確答案。
到了這個層次,你已經跟書的作者完全平等了。
你甚至可以俯視他們,評判他們之間的高下。這時候你又應該怎麼辦?你寫篇文章發出來!
5.筆記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
好書之所以要讀兩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些心得、靈感和聯繫。
對一本講我們不太熟悉的領域的書,
第一次讀時候我們往往會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
我們大腦全部的帶寬都被用於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沒有更多的餘地去產生別的想法了。
"幽默是智力過剩的體現",想法也只在帶寬過剩的時候才會冒出來。
只有當你讀第二遍的時候,你才能氣定神閒地發表意見。
第一遍讀是為了陷進去,第二遍讀是為了跳出來。
筆記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
讀書筆記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寫作,是個人知識的延伸。
它不是書評,完全是寫給自己而不是為了公開發表的——
可以完全專注於意思,而不必關心文筆。
雖是這樣,閱讀別人寫得好的讀書筆記仍然是一種樂趣,
而且對不重要的書直接讀筆記可以節省大量的閱讀時間。
豆瓣網有個專門的系統讓讀者分享筆記。
如果做不到強力研讀的筆記標準,
隨便做個一般水平的讀書筆記對自己也有幫助,最起碼能加深記憶力。
曾經有一個研究,讓受試者閱讀一篇科學類文章,然後分三組:
第一組多讀幾遍,
第二組針對此文畫個"概念圖",
第三組用十分鐘寫篇相關文章。
一週以後測試,結果寫文章的這組記憶的成果,
甚至這時候再讓他們畫概念圖的成果,都勝過其它兩組。
畫概念圖的效果甚至還不如多讀幾遍。
所以"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句話是對的,而且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真的沒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