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閱讀-學習-如何成為新時代中前2%的受益者?

出處:如何成為新時代中前2%的受益者?


摘要:
◎第一個例子,會做 PPT 的人都知道要用圖表,
而不是用數字列表來說明問題,因為認知學家早就發現人對大數字是無感的。
今天很多人數100,000,000這個數字,還是從後往前,個十百千萬地數。

第二個例子是王健林在2016年半開玩笑地講,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說一個億”,被全社會吐槽,
因為即便是在今天的美國,也很少有人能一輩子掙一億人民幣(也就是1400萬美元左右),
關於這一點我在上一季的《矽谷來信》第138封信中有詳細分析。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件事情,
這也說明了人對“大”和“小”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其實受限於具體生活的環境。
你習慣了某一個環境的度量,其實很難理解在量級上大得多的世界。
對大部分人來講,一億等於財富自由,等於無窮大。
...1946年人類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時,每秒鐘能進行5000次運算。
雖然這個速度只有 iPhone 計算速度的一百萬分之一左右,但是比人已經快得不得了了。


◎我在商學院給MBA,特別是EMBA 的學員講課的時候,常常會對學員們做這樣的調查:
請有100雙以上鞋子的女生舉手,
一般來說,MBA 的女學員中會有一半舉手,而EMBA 班這個比例則高達80%。
然後我再讓只有不到10雙鞋子的學員舉手,一般會有一些男生舉手。

接下來我就問這兩組不同的人管理自己鞋子的方法。
那些不到十雙鞋的人都是將鞋子隨意地放在一起,不需要管理,
出門之前掃一眼,選擇一雙就好了。
而那些超過一百雙鞋的人,幾乎無一例外地進行了分類管理,
否則的話,出門前這一百多雙鞋每一雙花20秒鐘考慮一下,
將近一個小時就過去了,約會恐怕就要遲到。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兩個要點:
1、生活在不同世界裡的人,習慣性的做事方法不同。
2、從小數量總結出來的方法無法應用到更高量級的問題之上。


◎我曾經看到一位總監批評下面年輕的程序員,但是程序員似乎不服氣,我就問他原因。
這位總監講,那個程序員居然在用一種很笨的排序方法,自己就去批評他,
而程序員則狡辯說,總共參加排序的數目不大,只有個位數,
採用什麼排序方法時間上都差不多,他因為任務時間緊,
就用了最容易編寫程序的方法,他覺得總監是雞蛋裡面挑骨頭。

我對那個程序員講,
人生活在小數字世界裡,難免保留固有的習慣,但是既然從事了計算機這個行業,
就需要按照計算機這個行業的規矩辦事,不能先驗地假設數值一定不多。
萬一多了,笨辦法增加的計算量可不止十倍、百倍,恐怕是千倍,甚至一萬倍。
不換這個思路,永遠成為不了合格的電腦工程師。

其次,在計算機這個世界裡,幾乎任何常見的問題都已經有了優化過的答案,
作為從業者,首先要擅長使用專業人士給出的,驗證了無數次的答案,
而不是自己憑著生活經驗拍腦袋想出一個做法。


◎很多人問我在智能時代是否要學習計算機編程,我倒不覺得這對大多數人有必要。
在新時代,更重要和有益的恐怕是在思維上要提升,這樣才容易成為新時代前2%的受益者。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專欄-心理-羅輯思維:精選:社交比較陷阱 2017/11/19

出處:羅輯思維-心理-精選:社交比較陷阱 2017/11/19


全文:
今天的內容來自《今日心理學》雜誌的封面文章《比較陷阱》,The Comparison Trap ,
作者是麗貝卡·韋伯,韋伯是一名資深記者,長期為各大刊供稿。

今天的文章講的是,咱們在生活中,總是忍不住和別人比的事兒。
社交網絡的出現,太容易讓我們知道別人比我們有錢,比我們有名,比我們好看。
即使你心裡面產生了嫉妒的情緒,其實也很正常。
比,是人的天性,你是不可能完全把它關掉的。
但是如果我們能理解它的起源、機制,以及如何應對,
我們就可以弱化它對我們的負面影響,甚至可以成為我們自我提高的一種方式。



| 人類天生愛比較
一提到人和人之間的比較,我們腦海中通常會蹦出來一個詞兒,攀比。
但比較和攀比不一樣,攀比多是出於虛榮心,
但人和人之間比較這個事兒,一直伴隨著人類的進化與發展。

拿自己和別人去比,可以讓人們更好地生存。
比如說,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需要打獵,
如果一個獵人意識到他在追踪獵物上面比其他人都強,
那麼當他們打獵的時候,他就會成為那個必不可少的嚮導。
這個時候和別人比較,就幫助這個獵人找到了自己的優勢,
這個優勢也為他所在的團體帶來了生存優勢。

這種通過和別人做比較,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進行自我評估的方式,
在心理學上叫做社交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倫敦商學院的行為組織學教授托馬斯·穆斯維勒(Thomas Mussweiler)對此有很詳細的解釋。
他說:“社交比較,也就是和別人做對比,是我們用來認識自我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比如說,我是誰,我擅長什麼,我不擅長什麼。
社交比較並不是刻意進行的,只要我們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就會自發進行。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假如你在公園裡跑步的話,
就會不自覺地和周圍的跑者比較一下身材之類的。

從理論上來說,和別人比較是為了進行自我定位,更好地認識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我的認識越來越清晰,
和別人作比較這個事情,造成的影響應該是越來越低的。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尤其是社交媒體的出現,更是加劇了比較。
文章當中說,社交媒體造成了人們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 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少年特別願意和其他人比較,這是由人類的生理機制決定的。
比如說,在人的大腦中,有一組神經元叫伏隔核
這組神經元和大腦裡的社交獎賞活動密切相關。伏隔核在青少年時期非常活躍。
當青少年感覺到自己受到關注,從同伴那裡得到了肯定的評價,
或者彼此認同時,大腦裡負責社交獎勵的區域就會釋放出多巴胺,這會讓他們感到更快樂。

在這個過程當中,青少年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加深對自我的認識的
所以青少年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是科學家也說了,
在成年以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造成的影響應該是越來越低的。
但是社交媒體提供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比較方式,
讓人能夠像在青春期那樣和別人去比較,造成了人們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這是因為,在社交媒體上,人們隨時都可以接觸到別人的信息。
過去信息流通得沒有那麼快,就算是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成績,
大多是口口相傳,信息流通總是有限。
但是現在,我們只要打開社交媒體,分分鐘,
不,是秒秒鐘就可以知道別人最近的各種好成績、好消息,從不停止。


文章中說,社交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
我下面要說一些典型症狀,你可以對照一下,看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首先,你會不時地質疑自己的人生選擇;
其次,如果你的人生處於低谷的時候,再去看社交媒體上的各種信息,會讓你感覺更糟糕。

文章當中給出了一個例子,Samantha 是奧克蘭一所學校裡的老師,
工作做得不錯,在學校裡除了當老師還負責一些管理上的工作。
但是她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花了大量的時間拿自己去和周圍的人比,
不管是我的同齡人、學校裡的同事,還是家庭成員。”
“當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我的很多朋友在外面旅行,從事很多種不同的工作,
我從來都沒有做過這些,我不知道當初選擇當老師這一條路,
一直堅定地走下來,是不是對的,畢竟我錯過了其他那麼多的機會。”

Samantha 表示,社交媒體讓她有一種缺失感,
比如說,她看到一個朋友在希臘玩了一個月,這讓她覺得自己沒有好好地享受生活。
還有的朋友結婚生子,而這些事對她來說簡直是遙遙無期。她自己也說:
“我知道我不應該拿自己去和別人這樣比,這肯定會讓我感到很失落,但是我就是忍不住。”


文章當中還說,如果你處在情緒低谷的時候,
社交媒體就更容易讓你產生一些很負面的情緒。
比如,剛和男朋友吵完架,結果在朋友圈就看到了有人在秀恩愛;
剛被解僱,就看到別人在曬自己剛剛換了一份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
更可怕的是,這麼多的信息,人家並不是針對你而發的,
而且現在誰不刷朋友圈,誰不刷微博?
不可能把微信和微博這些社交應用都卸載,那簡直就是與世隔絕嘛。
那麼,有沒有辦法去克服、降低這些負面影響呢?


| 如何降低社交比較的負面影響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
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誰讓你感受不好,你就把他的相關信息屏蔽掉。
還有很多人支持要降低在社交網絡上花的時間。
但作者說,
歸根結底,重點是我們如何使用社交網絡,而不是我們在上面到底花了多長時間

作者說,保護自己,不陷入比較陷阱最好的辦法就是:
你要對自己有一個穩定的認知,你認可自己的身份,
尊重自己的生活,有堅定的信念,和那些真正認可你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對自己有穩定認知的意思,就是你不依賴於外界的評價
即使別人對你沒什麼評價,你仍然知道你是誰,你在做什麼,你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
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即使不在社交網絡上去曬,你也很以自己為傲。

有了這個堅定的認知之後,還有一些社交網絡的使用方法。
比如說,與其被動地去刷屏,看別人發的信息,不如真的參與進去。
比如說,看到你的朋友有了什麼好消息,
你可以給他發私信過去,聊一聊,建立真正的情感上的連接。
作者說,要去建立那些即使在線下仍然有價值、有意義的關係。

再比如說,其實適當的社交比較是有好處的,因為它可以激發你的動力,讓你更努力。
比如說,哪怕是小孩子,
如果他們和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去比較的話,他們就會更努力,考出更高的分數。
所以,文章裡建議說,你可以和那些比你稍微強一點的人去比,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兒。


最後,作者也說,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到生活中好的方面,就不會老是關注你缺失的東西。
不管和別人怎麼比,重要的還是要和自己比,
將你的目光放在自身的提高上,就像是一個快樂的跑者,
一定是每次跑步都和他上一次的成績比,而不是總和那些跑得比他更快的人比。

好,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社交比較自古就有,它既有好的方面,是一種自我評估的方式,
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擅長的方面,
同時也有消極的一面,比如說,讓我們質疑自己人生的選擇,或者是產生各種沮喪的情緒。
社交媒體的出現確實加劇了社交比較,
重點不是去降低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而是要去改善我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方法。
就像文章中所說,社交媒體創造了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本期金句:社交媒體創造了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
《今日心理學》Social media has created this lifelong adolescence.——
Psychology Today本期雜誌:《今日心理學》

創立於1967年的月刊,總部在紐約,聚集了眾多著名的心理學家、學者、
精神病學家和作家等專業領域人士,旨在幫助受眾正視、研究心理問題,並尋找解決辦法。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閱讀-讀書-這世界不看書的人愈多,書店愈賺錢

出處:這世界不看書的人愈多,書店愈賺錢


摘要: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照這樣看書,書店不倒光了嗎?

後來我發現自己想錯了。
就像健身房能一間間開,並不是因為上健身房的人變多了,
它們賺的永遠是繳了卡費而不去運動的人。
就像英文平台愈開愈火,你看過哪一年台灣國民的英語能力趕上世界水平了?
它們賺的,永遠是買完教材,回家連十分鐘單字也捨不得背的那一撮人。

很多人買書、曬書、看書評,很懂知識賣的是一種稀缺性,
但又習慣用最省力的方式去補足這種稀缺感。
舊的還沒消化完,新的又來了,所以只有不斷買買買,心裡才踏實的起來。
§新書一直買,就因為舊書看不完,感覺很像新年許新願望§


◎功利社會對書有情懷的人愈來愈少,更多的人在乎的是「對價關係」。
比如說上進心與存在感,比如書是成就品味最低成本的方式。
你看永真急製,彷彿自己懂設計;
看村上春樹就覺得像文青;
看馬雲、李開復,自然也就覺得離創業成功不遠了。
§給人一個夢,把實用書當小說來看§


◎我過去的主管《數位時代》總主筆詹偉雄說過:
「如果一項消費,能讓顧客相信走進來跟走出去,
 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那收費就高得多。
他說他的好朋友精神科名醫王浩威就有這種功力。


買書,甚至看完書都不等於擁有知識。
我們終歸要回到一個問題點:要怎麼樣才能體現看書的價值?


◎不在意「輸入」的數量,卻極端在意「輸出」的質量,他看完書後總是反覆幾個動作:
●寫下專業筆記
●把書裡的觀點做為對同事演講的素材
●不斷的演練書裡提供的動作成為習慣
●透過日常工作來驗證學習成果

這些動作很辛苦,但一點也不八股。
它們體現了知識變現最具體的三個過程:
1.不斷的反覆 
2.精細的反覆加工 
3.透過應用形成長期記憶
他讓我理解真正的學霸不是讀了很多書,而是能夠用知識高效率的調動工作與生活。

§作者的重點放在「輸出」§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閱讀-社會-臉書依賴者連話都說不完整

出處:你知道有一群人絕不用臉書嗎?抗拒臉書的他做實驗,發現臉書依賴者連話都說不完整…

§看到這標題第一個疑問是:他做了什麼實驗?
 結果這是預告文。§


摘要:
◎紀錄片《臉書啟示錄》的主角布蘭特.平文迪克(Brant Pinvidic)
好奇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將自己私生活暴露在臉書上,認為這可能是「自戀」的表現,
但當他透過訪談臉書使用者,去檢視自己抗拒臉書的原因時,
卻發現竟也是自戀感作祟,臉書其實只是反映出了人們內心的一種心態
§我比較喜歡用「渴望偉大」§


◎布蘭特訪問了一位約會專家麥特(Matt),麥特示範了在臉書時代如何搭訕女性,
免去了要電話、要E-mail的「落伍」手段,直截了當地向女性要求加入臉書帳號,
並且在當晚就傳訊息給對方表示「要更進一步發展關係」。
這讓布蘭特嚇呆了,他開始擔心自己女兒未來也是透過臉書認識對象;
而就在布蘭特認為臉書約會非常荒謬之餘,布蘭特的表妹也透過臉書認識一名男子,
並且步入禮堂,事實上美國每年有上千對新人是透過臉書認識


名氣讓人臉書成癮 「臉書能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棒」臉書究竟影響人們多深?
布蘭特訪問了一位有臉書成癮的18歲女生夏安,她在訪問過程無時無刻都盯著臉書
,不停的滑手機,布蘭特將手機拿走後,
夏安開始顯得焦慮與不安,無法回答一個完整的句子
夏安在臉書上使用非本名,有5000多名追蹤者,
這讓她感覺得自己小有名氣,這也正是讓她沉溺於臉書的原因,她享受於臉書裡的名氣。


◎不只有夏安,布蘭特另外一位受訪者「好萊塢粉紅佳人」凱蒂,
凱蒂是一位實境節目主持人...凱蒂也坦承現實生活中,她在學校一點都不受歡迎。
§這不錯了阿,有人在實際生活不受歡迎,在臉書上也不受歡迎§


◎布蘭特將臉書的現象,歸結於是「自戀」跟「不安全感」所致,
使用者透過建立的好友名單來形塑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
臉書讓使用感覺到自己很重要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閱讀-邏輯-張五常《賣桔者言》一書中:思考的方法

出處:張五常《賣桔者言》一書中:思考的方法
參考(已被整理過一次):內參-邏輯-經濟學大師張五常的思考方法


全文:
據說熊彼德(J. A. Schumpeter)曾在課堂上批評牛頓,
指責這個如假包換的物理學天才只顧閉門思想,
沒有將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開而留諸後世﹗這批評有點道理。
但牛頓在物理學上的豐功偉績,是他在逃避瘟疫的兩年中想出來的﹔
其後就再沒有甚麼重大發現。雖是曇花一現,但這「一現」卻是非同小可。
愛因斯坦的思考方法,躍見經傳﹔可惜他天賦之高,遠超世俗,要學也學不到。
有些朋友以為愛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資料而將相對論想了出來,他們也可照樣推理。
但愛因斯坦所能辦到的,跟他們有甚麼相干?不自量力,以此為最﹗
愛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種思想障礙。

我不僅不敢與牛頓或愛因斯坦相比,就是半個天才也算不上。
但正因為這個緣故,我倒可以寫一點有實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學回來的。
一個平凡的人能學得的思考方法,其他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學。
天才的思考方法是天才的專利權,與我們無關。
在大學唸書時,我從不缺課的習慣就是為了要學老師的思考方法。
所有要考的試都考過了,我就轉作旁聽生。
有一次,赫舒拉發(J. Hirshleifer)在課後來問我:
「你旁聽了我六個學期,難道我所知的經濟學你還未學全嗎?」
我回答說:
「你的經濟學我早從你的著作中學會了;
 我聽你的課與經濟學無關-我要學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這個偷「思」的習慣實行了很多年,屢遇明師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運的事。
這些師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準天才的著實不少。
我細心觀察他們的思考方法,
在其中抽取那些一個非天才也可用得著的來學習,久而久之就變得甚為實用。
但因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綜合了各人的方法,作為己用。
雖然這些人大都是經濟學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歸,強分門戶就是自取平凡。
茲將我綜合了普通人也可作為實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一、誰是誰非毫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個人同作分析或辯論時,他常強調某一個觀點或發現是他的,
或將「自己」放在問題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決不應被成見左右的。
要「出風頭」或要「領功」是人之常情,
但在思考的過程上,「自己」的觀點不可有特別的位置。「領功」是有了答案之後的事。
在推理中,你要對不同的觀點作客觀的衡量。

有些人認為佛利民好勝、強詞奪理地去維護自己的觀點,這是錯的。
佛利民的思想快似閃電,但他認錯更快﹗因為他認錯太快,往往給人的印象就是沒有認錯。
在我所認識的高手中,沒有一個推理時將「自己」加上絲毫重量的。
事後「領功」是另一回事。
同樣地,在學術上沒有權威或宗師這回事-這些只是仰慕者對他們的稱呼﹔
我們不要被名氣嚇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錯,
所以他們的觀點或理論也只能被我們考慮及衡量,不可以盡信。

當然,高手的推論較為深入,值得我們特別留意。
我們應該對高手之見作較詳盡理解,較小心地去衡量。
但我們不可以為既是高手之見,就是對的。
高手與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廣泛,後者膚淺而狹窄。
我一向都佩服史密斯、米爾及馬歇爾等人。
但當我研究佃農理論時,我就將他們的佃農理論一視同仁,
沒有將他們的大名放在心上,若非如此,我是不可能將他們的理論推翻的。


二、問題要達、要淺、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問題問的好,答案就往往得了過半,在「讀書的方法」一文內,
我述說了求學時的發問主旨。以發問作為思考的指引,有幾點是要補充的。
第一:問題要一針見血 
這是佛民利民的拿手好戲。你問他一個問題,他喜歡這樣回答.
「且讓我改一下你的問題」。(Let me rephrase your question.)
 他一改,就直達你要問的重心,十分清楚。
 我們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試將一個問題用幾種形式去發問。務求達重點的所在。
舉一個例子。當佛利民解釋某法國學者的貨幣理論時,
我問:
「他的主旨是否若時間長而事情不變,人們就覺得沉悶? 」
佛利民答:「你是要問,是否時間越多,時間在邊際上的價值就越少? 」
這一改,就直達經濟學上的「替換代價下降」§台灣用語:邊際效應遞減§
(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定律﹔他無需答我,答案已浮現出來了﹗

第二、問題要問得淺 
這是艾智仁(A. A. Alchian)的專長。
談起貨幣理論,他問:「甚麼是貨幣?為甚麼市場不用馬鈴薯作貨幣? 」
當經濟學界以效用(Utility)的量度困難為熱門的爭論時,
艾智仁問:
「甚麼是 效用?甚麼是量度?
 我們用甚麼準則來決定一樣東西是被量度了的? 」這是小孩子的發問方式。
後來艾智仁找到了舉世知名的答案。
量度不外是以武斷的方式加上數字作為衡量的準則,
而效用就只不過是這些數字的隨意定名。假設每個人都要將這數字增大,就成了效用原理。
這武斷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釋人類的行為,就是有用的,而效用本身與社會福利無關﹗

我自己的佃農理論,就是由幾個淺問題問出來的。
傳統上的理論,都以為既然土地種植的收成是要將一部份分給地主,
那麼地主以分賬的方法徵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徵稅一樣,會使農民減少勞力,
從而使生產下降。
我問:「既然生產下降,租值就應減少了,為甚麼地主不選用其他非分賬式的收租辦法? 」
我再問:「假如我是地主,我會怎麼辦?假如我是農民,我又會怎麼辦?」

第三、要斷定問題的重要性 
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問題的重要與否是慣例。
赫舒拉發更喜歡把這衡量放在一切考慮之前。
學生問他一個問題,他可能回答:「這問題不重要。」
於是就想也不再想。認為是重要的問題呢,他就從座上站起來﹗
判斷問題的重要性並不太難。
你要問:「假若這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會知道了些甚麼? 」
若所知的與其他的知識沒有甚麼關連,
或所知的改變不了眾所周知的學問,那問題就無足輕重。
有很多問題不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問題。
甚麼是蠢問題呢?若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沒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問題了。
舉一個例。經濟學是基於一個「個人爭取利益」的假設:
這就暗示看個人生產是會盡可能減低生產費用。
有一個學者大做文章,問個人的生產費用是否會過高了?
但基於這作者自己的假設下,「過高」是不可能的。
佛利民就下評語:「愚蠢的問題,得到愚蠢的答案,是應有之報﹗」


三、不要將預感抹殺了
邏輯是推理的規格﹔但若步步以邏輯為先,非邏輯不行,思考就會受到壓制。
不依邏輯的推理當然是矛盾叢生,不知所謂﹔
但非經邏輯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預感(Hunch)抹煞了,以致甚麼也想不到。
邏輯學-尤其是數學邏輯-是一門湛深的學問,但若以邏輯先入為主,就會弄巧反拙

在唸書時我拜讀過愛因斯坦與邏輯學高手樸柏(K. Popper)辯論的書信。
他們爭論的是科學方法論的問題。在這辯論中,我以為樸柏是勝了一籌﹔
但在科學上的貢獻,他卻是藉藉無名的。
邏輯是可以幫助推理的正確性,卻不是思想(Idea)或見解的根源。

科學方法論是用以證實理論的存在,但它本身對解釋現象毫無用處。
那些堅持非以正確方法推斷出來的思想是犯了規,
不能被科學接受的觀點,只不過是某些難有大貢獻的人的自我安慰。
這種人我遇過了不少。他們都胸有實學,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像力。

純以預感而起,加上想像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
再反覆以邏輯證實,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
只要得到的理論或見解走合乎邏輯及方法論的規格,是怎樣想出來的無關重要。
那些主張「演繹法」(Deductive Method)或「歸納法」(Inductive Method)的紛爭,不宜盡聽。
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或牛頓午夜做夢),萬有引力的理論就悟了出來。
又有誰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確。 
§建議參考《麥肯錫方法》那本書,初始假設,直奔問題,這樣複雜度能降低§
有一些獨具卓見的學者,其邏輯推理的能力實在是平平無奇﹔
他們的重要科學貢獻是經後人修改而成的。
英國早期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 Malthus),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學生﹗
近代獲諾貝爾獎的海耶克及舒爾茲(T. Schultz),推理也沒有過人之處。
這可見思想見解(Idea)是首要,邏輯次之。
馬克思的基本困難,
就是他本人在推理上已是低手,邏輯不通,而不少後人代為修改也弄得一團糟。
那就是說,馬克思的預感雖有創見,卻經不起邏輯的考驗。
得到了一個稍有創見的預感,就不要因為未有邏輯的支持而放棄。
在我所認識的學者中,善用預感的要首推高斯(R.H.Coase)。
無論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較特出的意見,他就立即回答﹕
「好像是對了」或「好像是不對的」。
先有了一個假定的答案,然後再慢慢地將預感從頭分析。
有一次,在一個會議上,
有人提議大地主的農產品售價會是專利權的市價,缺乏市場競爭,對社會是有浪費的。
我衝口而出:
「怎麼會呢?假若全世界可以種麥的地都屬我所有,
 我就一定要將地分開租給不同的農民耕種﹔
 麥收成後農民就會在市場上競爭發售,那麼麥價是競爭下的市價。」
高斯在旁就立刻對我說:「你好像是對了。」
二三天之後,我再遇高斯時,他又說:「你好像是對了。」
我問他我對了甚麼了?他說:「麥的市價。」
幾個月後,在閒談中,高斯舊事重提:「我認為在麥的價格上你是對了的。」
對一個不是自己的預感而日夕反覆推斷,確是名家風範,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另一個已故的高手朋友,名叫嘉素(R.Kessel),是行內知名的預感奇才。
在一九七四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跟他相聚幾個月,能欣賞到他的不知從何而來的預感。
嘉素有一條座右銘:「無論一個預感是怎樣的不成理,它總要比一點意見也沒有為佳。」
他又強調:「若無半點見解在手,那你就甚麼辯駁也贏不了。」
預感是每個重要發現都缺少不了的-
從那裏來沒有一定的規格,有時究竟是甚麼也不大清楚。
在思考上,預感是一條路的開端可走多遠,到那裏去,
難以預先知道-但是非試走一下不可的。
走這路時邏輯就在路上畫上界線,將可行及不可行的分開。
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較為清楚。好的預惑的特徵,就是路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清楚,
到後來就豁然貫通。「沒出息」的預感的特徵正相反。

不要以為我強調預感的重要,是有貶低邏輯及科學方法論之意。
我曾經是加納(R.Carnap)的學生,怎會輕視這些學問?
我要指出的是邏輯是用以輔助預感的發展,用錯了是可將預感抹煞了的。


四、轉換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問題,是一定可以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的。
換言之,同樣的問題,可用不同的預感來試圖分析。
在這方面,我認識的高手都如出一轍-他們既不輕易放棄一個可能行得通的途徑,
也不墨守成規。盡可能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轉換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頓開
茅塞(Mental Black)是一個很難解釋的思想障礙,是每個人都常有的。
淺而重要的發現,往往一個聰明才智之士可能絞盡腦汁也想不到﹗
但若將思想的角度稍為轉變一下,可能令茅塞頓開。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數不是因為過於湛深,而是因為所用的角度是難以看到淺的一面。
重要的例子不勝枚舉。
一間工廠為了生產,對鄰近的物業造成污染而有所損害。
歷久以來,經濟學者都建議政府用幾種辦法去壓制工廠的生產,從而減少鄰近物業的損失。
這個老問題到了高斯的手上,他就將角度倒轉了:
「壓制工廠生產,就等於鄰近的業主對工廠有所損害,究竟要被壓制的應是那一方? 」
高斯定律是由此而出的。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近十多年來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財務投資學」(Corporate Finance)。
這門學問其中的一個創始人沙爾波的(W. Sharpe)的成名之作,
是在有風險的情況下,首次在原理上斷定了資產的定價。
雖然這原理是有看明顯的缺點,但對一個在當時是高手雲集而不可解決的重要問題,
稍可成理的答案已足令其馳名遐邇。
沙爾波的「破案」出發點,就是將一條當時眾所周知的曲線倒轉了來劃。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答案 
從一個角度看來是對的答案,換一個角度卻可能是錯了。
任一推理所得的一個暫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衡量。
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決這個暫定的答案,我們就可對答案增加信心。
當然,可靠的答案還是要經過邏輯及事實的考驗的。

第三、角度有遠近之分 
在思考的過程中。細節與大要是互補短長的。
無論細節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難的見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盡棄。
但在大要上是對了的思想,細節的補充只是時間的問題-就算是錯了細節也往往無傷大雅。
在這方面的思考困難,就是若完全不顧細節,我們會很難知道大要。
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細節,準確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腦袋就戴上了放大鏡,重視細節-這是一般的習慣。
善於思考的人會不時將問題盡量推遠以作整體性的考慮。


五、例子遠勝符號
推理時可用例子,也可用符號﹔
有些人兩樣都不用,只是照事論事,隨意加點假設,就算是推理。
後者是茶餘飯後不經心的辯論,算不上是認真的思考。
有科學性的思考,用例子是遠勝用符號的。

數學是以符號組合而成的一種語言:嚴格來說,任何語言文字都是符號。
畫面是沒有符號的,但也是表達的一種方式。用大量的字來表達畫面,就成了例子。
思想是抽象的。要證實抽象思想的正確性,數學就大有用途,因為它是最嚴謹的語言。
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卻是要將抽象現實化。
畫面比符號較接近現實,因此較容易記﹔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遠勝用符號了。

以善用數學而負盛名的經濟學者,
如森穆遜(P. Samuelson)、阿羅(K. Arrow)、烏沙華(H. Uzawa)、史得格斯(J. Stiglitz)等人,
都是以例子幫助思考的。以數學求證是得了大要之後的事。
其他少用數學而善於思考的人,用例子更是得心應手。
有些學者只是用符號或少用例子的,但有重要發現的卻是少見。
中國人天份之高舉世知名,但用例子的能力就比較弱了。
這一點我實在不明白
(可能佛學的例子過於抽象,造成不良影嚮﹔這問題要請岑逸飛代為解答)。
以我之見,韓非子還算過得去,但孟子及孫中山所用的例子就往往似是而非,不知所云:
他們成不了推理高手,是不難瞭解的。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那裏去。
用例子有幾個基本的法門,能否善用就要看個人的想像力了。
現試將這些法門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簡而貼切 
以例子輔助推理,理論的重要特徵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內。
通常的辦法就是將例子內的枝節刪去,使重點突出,
務求在重點上例子與理論有平行的對比。簡化例子要有膽量。也要有想像力。
在經濟學歷史上,簡化例子最有本領的是李嘉圖(D. Ricardo)-
所以李嘉圖的經濟模型的廣博度,至今仍未有人能望其項背。
那就是說,例子簡化得越利害,複雜的理論就越容易處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簡化了的。以嚴格的準則來衡量,沒有一個例子是真實的。
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樓閣,其非真實性與簡化無關﹔
另一類例子,卻是因事實簡化而變為非真實-我們稱後者為「實例」。
純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為貼切,是可幫助推理的。
但要有實際應用的理論,就必須有實例支持。
少知世事的人可先從假例子入手,其後再找實例輔助﹔
實證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這一步。
經驗對思考有很大的幫助,就是因為實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Novel) 
眾所周知的例子不僅缺乏吸引力 ﹔
在思考上,較新奇的例子會較容易觸發新奇的思想。
第一個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後再用的就少了創見。
工廠污染鄰居的例子,庇古用時是新奇的﹔用得多了、啟發力就減弱。
高斯在同一問題上作分析,
採用了牙醫工具的聲浪擾及鄰居、大廈的陰影減少了隔鄰泳池的陽光。
這些比較新奇的例子,都啟發了一點新的見解。

第四、要將例子一般化(Generalise) 這一點,中國人是特別弱的。
事實不可以解釋事實﹔太多理論就等於沒有理論。
將每個例子分開處理,理論及見解就變得繁複,各自成理,無意中變成了將事實解釋事實。
將多項不同的例子歸納為同類,加以一般化,是尋求一般性理論的一個重要方法。

馬克思走李嘉圖的路,將資本跟土地及勞力在概念上分開。
所以馬克思的資本論缺乏一般性,使剩餘價值無家可歸,
要自圓其說,就指責資本家順手牽羊,將這剩餘的剝削去了。
李嘉圖自己從來不相信價值是單從勞力而來的﹔
他想不通將不同資源一般化的方法,自知他的理論有困難。
這困難要到費沙(J. Fisher)才清楚地解決了。
在社會耗費的問題上,庇古所用的例子分類太多,以致他的理論模糊不清,前後不貫。
這問題到了高斯手上,他就認為在社會上每個人無論做甚麼對其他人都有影響﹔
他於是就將所有對人有影響的行為歸納為產權的問題。
在另一個極端,過於一般性的理論,因為沒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沒有解釋的功能。
有實用的理論是必須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
因此之故,例子既要歸納,也要分類。
分類的方法就是要撇開細節,集中在重點上不同例子之間難以共存的地方。
將一個例子分開來處理,我們也應該找尋跟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沒有一個「無法一般性化」的實例。
若是有的話,在邏輯上這實例是無法用理論解釋的-這就變成了科學以外的事。

第五、要試找反證的例子(Counter Example)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證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證就要試找反證的例子了。
史德拉(G.Stigler)、貝加(G. Becker)等高手,在辯論時就喜用反證。
可靠的理論,是一定要有可以想像的反證例子的-但若反證的是實例,理論就被推翻了。


六、百思不解就要暫時擱置
人的腦子是有看難以捉摸的機能-連電腦也能想出來的腦子,
其機能當然要比電腦複雜得多。拚命想時想不到,不想時答案卻走了出來,是常有的事。
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經意中走出來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過的老問題。
以前想得越深,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機會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間並沒有白費。將問題擱置一旁,過些時日再想,可有奇效。
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曾往無意間得到的。

我的價格管制文章寫了三年,公司原理十二年,玉器市場九年仍末開筆……,
這些及其他文章加起來起碼有百多年﹗不是言過其實,而是擱置 著等時機成熟而已。
貝加的文章,好的都是下了多年的工夫。高斯有幾篇等了三十多年的文章﹔
他今年七十四歲了,等不到是經濟學上的大損失。
但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科學上的思考是一門專業。跟其他專業一樣,熟能生巧。
可以告慰的,就是無論問題看來是如何的深奧,好的答案往住會比想像中的淺的。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專欄-經濟-五分鐘:如何讓產品顯得更超值

出處:羅輯思維免費奉送


全文:
我有個朋友,是做家電零售的。他主賣一款大品牌的微波爐,價格540元,賣得不錯。
但是後來,他旁邊那家店進了一款小品牌的微波爐,價格330元。
大品牌雖好,但小品牌畢竟便宜啊。很快,旁邊那家店搶走了他不少生意。
他苦思冥想,希望能把生意搶回來,怎麼辦?
我的東西好,但是貴;他的東西不如我,但是便宜,怎麼辦?

要解決這個“怎麼辦”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那個“便宜的小品牌”的出現,
相當於往用戶的價值評判體系中,放入了一個參照物,
這個參照物在用戶心中形成了“錨定效應”,讓你的“貴的大品牌”,
相對而言性價比就顯得沒那麼高了。因為“錨定效應”,你被“比”下去了。


概念:什麼是“錨定效應”?
還記得《劉潤 · 5分鐘商學院 | 基礎篇》第5課講的“價格錨點”嗎?
80元1小時的上網費的存在,就是為了作為“價格錨點”,
來凸顯105元1整天的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誘使你做出購買決策。

但是,人們這種“錨點”的心理作用,遠不止是在“價格”這一方面。
一切都是相對的。人們判斷任何一件未知事物時,都希望找到一件已知事物作參考。
這個參考就像一隻“錨”一樣。 “錨點”一定,整個評價體係就定了。


那我這個朋友應該怎麼辦呢?
他可以通過拋下一隻新“錨”的方式,重建用戶的“評價體系”。具體怎麼做?
進一款同樣大牌的,但價格略貴的微波爐,比如570元。
但這款570元的功能和質量,其實和540元那款差不多。

為什麼要這麼做? 330元的小牌,已經是用戶心中的一個錨點。 
570元的大牌,就是你拋下的第二個錨點,你藉此在用戶心中重新定義“性價比”。
因為它的存在,540元那款就顯得中規中矩了,甚至會有人懷疑330元那款,
是不是便宜無好貨。這個“錨定效應”帶來的問題,就通過“錨定效應”解決了。


不會吧?這就能解決問題?
這其實是個真實的案例。
這家零售商,後來就真進了一款570元的大牌,品質和540元的差不多。
結果,330元的小牌,從57%的銷售跌到了27%;540元的大牌,則從43%漲到了60%;
而570元的那款居然也搶到了13%。也就是說,大牌的銷售份額,從43%漲到了73%!

這就是“錨定效應”的威力。理解用戶基於“錨定效應”的評價體係後,
你會發現,設錨、改錨、移錨等方式,在商業世界中,無處不見。


運用:
我的文案寫得很好,但老闆總讓我改,怎麼辦?
把競爭對手寫得很差的那份文案一起交上去,用“錨定效應“,重建老闆心中的評價體系。
甚至,“職場老手”會始終準備三份文案,其中一份,
就是用來當靶子和錨,以體現另兩份文案的價值。

我帶客戶看的房子這麼好,但他老是定不下來,怎麼辦?
不少房產中介,會帶客戶看兩套差不多完全一樣的房子,
其中一套比另一棟更便宜、而且各方面都更好。
各方面都差的那套房子,就是他在你心中拋下的“錨“,用來重建你的評價體系。
甚至有些黑心中介,人為製造“錨定效應”,
故意把某賣家的房子提價,不為賣掉,只為當作性價比的錨點。


我是賣玉石古玩的,用戶進來逛一圈,買了個鑰匙扣就走了,怎麼辦?
試著在店門口,放一個鎮店之寶,比如價值百萬的古董。
客戶讚歎不以後再進店,就會覺得什麼都便宜了。
德國史蒂福公司的黃金絨毛泰迪熊,全球限量125 只,每隻​​售價8.6萬美元;
英國的路凡格利歐公司,鑽石筆記本電腦,標價100 萬美元。
賣不出去幾個,為何如此大費周章?就是為了在你心中拋下一個“錨”:
我們的東西很貴,你買到手的那個,太划算了。


今日得到
最後,我們來小結一下。 40度的水,是熱水還是涼水?
這取決於你之前的體溫;這頓飯,好吃還是難吃?這取決於你的飢餓程度。
所有的感受,都是相對的。通過設定、改變、移除用戶心中的參照物,
達到影響用戶評價體系的方式,就是“錨定效應”。

其實,又何止是商業。你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何嘗不是通過比較得來的感受呢?
所以,你人生的那隻“錨”,設對了嗎?

好了,今天的“怎麼辦”,就回答到這裡。我留給你的思考題是,
在下列兩種情況中, A​​,其他人一年掙6萬,你掙7萬;
 B,其他人一年掙9萬,你掙8萬, 你會選哪一種?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專欄-學習-來信:專業和業餘的區別

出處:羅輯思維免費奉送


全文摘錄:
你好!
在前兩天的信中,我們聊了有關跨界的問題,今天就這個話題繼續展開聊一聊。
不過,我要先從兩年前經歷的一件事情講起。

有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學之後,
時間很早,就到我常去的一個9洞的小高爾夫球場打球,
那個球場的教練是我孩子的啟蒙教練,叫做傑夫(Jeff),他平時下午在球場教課,
但是那天很巧他早上在那裡,自己正準備打9個洞活動活動身體,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同加入。
我能有一個教練陪著打球、指導當然好了,就和他一同出發了。

傑夫是職業高爾夫球協會(PGA)登記的職業球員,
年輕的時候參加過美國公開賽,因此從水平上講算是全世界二流職業選手。
在此之前,我雖然和一些水平還不錯的人一起打過球,
並且能感覺到他們水平比我高不少,但是沒有和職業選手同場打過球,
對職業選手的表現全無概念,因此我也好奇職業選手的表現會是什麼樣的。


高爾夫球的比賽規則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場子有18個洞或者9個洞,
每一個洞一般在擊球點之外100米到600米之間,
選手以最少的擊球次數將球逐一打進所有的洞即可。
當然只有100米長的球道可能只需要3次擊球(稱為三桿)就能進洞,
而500米以上的則需要5桿。

每一個球道根據距離和中間障礙物的難度分為3桿、4桿和5杆洞三種。
如果一個運動員擊球的次數正好和規定的桿數相同,
則稱為平桿(即平標準桿的意思,Par);
如果少一次擊球則稱為小鳥球(Birdie),
少兩次擊球則稱為老鷹球(Eagle);
相反,多一次擊球稱為柏忌(Bogey),多兩次稱為雙柏忌(Double Bogey)。
如果每一個洞平均得分都是Par(一般總分為18x4=72分),基本上就是職業水平了。

我在昨天來信中提到的企業家韋爾奇和麥克尼里都是這樣的水平。
當然,今天要想奪得冠軍,一般18個洞下來總要比標準桿少上5桿左右,
也就是必須打出一些小鳥球。如果一個球手每個洞只比標準桿多出一桿,
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業餘球手了,這樣和水平再高的人也能打到一塊去。

我們打球的球場的第一個洞是一個180米長的三桿進洞的球道。
傑夫第一下就打到了離洞5米左右的地方,
然後輕輕推了一桿就進洞了,得了一個小鳥(少一桿)。
在高手的眼皮子底下,我自然也不敢怠慢,第一個洞獲得了平桿的分數(算是不錯了)。

最後九個洞打下來,傑夫有四個洞是少一桿,
即小鳥,四個洞是平桿,另外一個洞他開始就沒打好,
但是最後成績不算太壞,比規定的多一桿(柏忌),
最後9個洞下來他比規定的桿數少了3桿,如果在比賽中,這算很不錯的成績了。

而我在傑夫的指導下,雖然一路打出了不少好球,
但是有的時候發揮很失常,最後算下來,一共比規定的桿數多了9桿,算是及格吧。


打完球,傑夫就給我分析得失。他講的三件事對我很有啟發:

1. 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的區別,並不在於後者打不出好球,
而在於他們打出一個好球,可能伴隨著一兩個壞球,比如打偏了掉到水裡或者乾脆丟失了。
而要彌補一個壞球帶來的結果,有時需要多打好幾桿,
這樣成績不僅差,而且不穩定。相比之下,職業選手的發揮要穩定得多。

2. 職業選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會因為打了一個壞球而輸掉整場比賽,也不會因為打出一個好球而得意,
而業餘選手打壞一個球會怨天尤人,接連幾個球都打不好。
而打出一個好球,會得意忘形,接下來可能會放鬆,並失去領先的優勢。

3. 要想打好球,不僅要練出打出好球的水平,
而且要按照職業選手的方式去打球,也就是說要講究職業的做事方法。


在幾乎任何一個領域,做事情都有專業和不專業之分。
兩者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傑夫講的前兩條,在任何專業都是如此。

我曾經和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以及斯坦福醫學院的一些著名的教授(當然也是名醫),
聊過名醫和一般的好醫生有什麼不同。
他們傳遞給我的都是同樣一個信息,名醫和一般的好醫生,
並不在於前者能治好後者治不好的病(而且根據他們的觀點,真遇上了絕症誰也沒辦法),
而在於前者的治療效果(預後)是可以預期的,是穩定的,因此病人找他們放心。

類似地,我自己找的會計師和律師都是矽谷地區頂級的,
我和他們合作十多年了,他們的過人之處不是在某一件事情上能夠替我做得很好,
而是十多年來一直能提供一個優質的服務。

那麼為什麼最好的專業人士能夠做到這一點呢?這就要講專業素養這個概念了。
幾位醫學教授是這樣和我介紹醫學領域的專業素養的,總結下來有兩點是最重要的。
首先,好的專業人士要在任何情況下為工作本身著想
他們不會因為看到患者是個癮君子,態度就和對待一個社會名士有所不同,
也不會因為最近自己的一些家庭變故就影響自己的工作。

相比之下,我觀察到那些職級和層次比較低的員工,常常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工作中。
比如最近和女朋友吵了一架,一周的工作就受影響,
上班路上被一個大媽罵了兩句,這幾天接待老年婦女就沒有好臉色。這就是不專業的表現。


其次,專業素養意味著遵守流程和行業規範。
我記得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一位名醫給我女兒檢查近視眼毛病時,
給她先做了一系列的檢查,
排除了那些可能性極小(但是如果發生結果會很糟糕)的情況,然後一步步找出原因。
在此之前,其他一些眼科大夫則顯得沒有章法,當然也就沒有找出病因。


除此之外,我根據我在工作中的體會,又總結了第三點和第四點。§還有第五點§
第三點,是否有專業素養體現在是否願意花工夫尋找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交差了事。
比如我的會計每年替我報稅的時候都會仔細地走一個流程,
不漏掉每一個能替我省稅的地方。
有一年我去為大學盡我的義務,按照美國的稅法,我掏腰包花的錢,
比如飛機票和酒店房費都是可以免稅的,
但是那一次我是用我的里程購買的機票,因此沒有飛機票的發票。

一般的會計可能是我給他什麼發票他就怎麼替我做賬,
但是這個會計發現這次差旅只有酒店的發票,而沒有機票的,就主動問我是怎麼回事,
我說明了原因後,他將里程數折算成等值的金額,替我省了100多美元的稅。
雖然100多美元不算多,但是由於他在每一個細節之處幫我尋找更好的省稅方法,
加起來每年能替我節省幾千美元的稅。

相比之下,我的一些朋友為了省錢找了一些不很專業的會計師報稅,
那些人做事就是交差了事的心態。


第四點,專業人士常常有完整的領域知識,或者說掌握了成體系的知識,
而業餘人士常常只掌握了一些知識點。
前者因此具有分析問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後者常常只能應用所知的一些知識。

比如在法律上,一個業餘的有些法律知識的人如果再遇到他以前遇到的事情,
比如某種情況下的財產糾紛,他知道如何處理。
但是對於他們沒有見過的事情,提不出任何有實際意義的建議。

而專業的法律從業者則不同,他們能夠應用自己廣博的法律知識,
找到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即使那種方法未必是最佳的。
我在Google時,我們遇到的很多專利、知識產權甚至隱私權的糾紛可謂千奇百怪,
很多是沒有先例的,但是專業人士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是在動態中進步的。
無論是當工程師、醫生還是會計師,一流的從業者都是不斷學習和進步的。
講回到我的牙科醫生,他是從斯坦福醫學院畢業的非常盡職的優秀牙醫,
給我和我的家庭做了十五年的牙醫,在這十五年的過程中,他不斷學習和接受新的技術,
從牙根治療到植牙,技術都在不斷提高。因此,我才能用了他這麼長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孩子和母親曾經用過其他的牙醫,
但是很多人多年來技術也沒有長進,在這種情況下常常幾年後我就給她們換牙醫了。
類似地,像電腦工程師這種行業,
多人不注重學習和使用新知識,幾年後那點技能就過時了,這就是缺乏專業素養。

我看到很多人其實不缺乏天分,但是無論是當運動員還是做其它事情,
都不能保證穩定地發揮,最後很難在相應的職業上走得很遠,
這裡面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養成專業的素養。


講回到跨界這件事,我昨天特別強調了它是一個結果,不是目的。
如果因為在自己原來的領域沒有做好,想著跨界去走成功的捷徑,最後會是兩頭落空。
在自己原來的領域不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專業素養。
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不僅專業素養沒有,
原來那點專業技能也丟失了,當然難以成功。

因此,如果說跨界成功有什麼捷徑的話,
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培養好專業素養,有了好的習慣,就容易有好的結果;
接下來,要在新的領域獲得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並遵循專業的步驟去做事情。

當然,大部分人未必會去考慮跨界的問題,
但是,做一個職業化的人,而不是一個業餘的人,總是大有好處的。願你做事能非常專業。

祝進步!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專欄-讀書-warfalcon:有聲書、思維導圖、PPT和讀書筆記能代替閱讀嗎?20171021

出處:有聲書、思維導圖、PPT和讀書筆記能代替閱讀嗎?


摘要:
◎當你讀完一本書認真做完筆記之後,不管用的是哪種方式,收益最大的都是你自己。
而其它人想通過書評、筆記、思維導圖或有聲書的方式來替代閱讀,
效果跟自己親自閱讀一遍差很多,在很情況下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這一點我很認同,而我就是要藉由此,講『每天聽本書』的定位問題。
 羅振宇先生曾對它的產品定位發表看法,大意是說:
 「它不可能代替讀書,它是協助工具。
  確實它不能把摘集所有重點,甚至省略了許多重要的,
  但是它為一個原本不知道這本書的人,開啟了一道門。
  這人原本沒機會讀到這本書的,可是今天有『每天聽本書』,
  他能透過此獲知書中的(部分)精華。」而就是我想說的。
 當然,能自己讀、歸納是最好的。但對"什麼沒有"的人,"有一點"會比較好些。§


◎表面上看起來,筆記能節省時間。
比如你看一張其它人所完成的PPT、思維導圖或有聲書,
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讀完,你感覺自己賺到了節省了不少時間,還知道了書中的內容。

但實際上,你在輸入時沒有花太多時間和精力,
就是看完,聽完,讀完,對這本書的印像也不是太深,可能當時覺得有所收穫,
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輸入時缺少足夠的刺激,
無法在記憶中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慢慢就忘了
大腦在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時需要經常一定時間,
有很多相關的因素,其中一種是刺激性。
常規輸入是一種淺刺激,而輸出的刺激力度就要強很多。
§明確提出,為什麼讀別人的精要版不好。
 我看法與他同。若是讀自己的讀後歸納出來的精要版,
 因為是從前付出所成,至少心理上更踏實些§


書中的觀點大都是通過故事、觀點、理論等方式一步一步進行鋪墊而成,
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更好的去理解某個觀點。
在輸出筆記時,很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只輸出結論。
你在閱讀時,因為缺少這些鋪底,可能對這個結論並不太認可或者對結論的印像不夠深刻。


舉個例子:某個書中提了五個觀點,
但我在閱讀時只對裡面的兩個觀點比較認同,
在輸出內容時直接忽略其它三個觀點,然後就總結一下結論,
這篇筆記對我來說,解理沒問題。
而對閱讀者來說可能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結論出來,沒辦法理解。
§還是對原本寫筆記者幫助最大§


◎我發起過多個線上線下的讀書會,一般都要求定期分享。
一旦有人參加讀書會就需要公開分享讀書心得,
一般都是做PPT或思維導圖,為了把分享完成,要反复閱讀和修改很多次,
這時對這本書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記憶中能保存很長時間。
§講給人聽,得理解更深入(別人會發問),學到最多!§


筆記或讀後感有什麼用處
1. 每年新出版的書籍非常多,不可能把每本都讀一遍,
通過其它人的筆記、書評來了解一本書的質量和觀點。
在常規情況下,通過閱讀筆記,
知道這本書是否有一些比較獨特的觀點,用來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購買和閱讀
§怕讀一篇會誤判,那就多看幾篇筆記跟讀後感吧§

2. 通過筆記來了解不同的人思維方式和觀點
要是遇到專家針對本專業書籍的筆記或讀後感,能讓你很有收穫。
你會發現有人能旁博引證,跳這本書的框架,把你帶入更高的層面去思考問題。
§這反而是發生在你讀了之後,再看別人的筆記跟讀後感,有此感受§


◎不管是哪種筆記方式:音頻、文字、圖片還是視頻,
當你覺得某個觀點對你有啟發或者這本書的質量不錯,
最好的方式是親自去讀上幾遍,
盡量不要用(別人)筆記來代替你去閱讀,你需要獲取知識,而不是獲取信息。

不把信息當作知識,不把收藏當作學習,不把閱讀當作思考,不把儲存當作掌握。

不提煉總結、不應用學習、不深入思考、不實踐反饋,就不會變成自己的能力。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閱讀-學習-勵志-想改變命運,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

出處:想改變命運,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成功者說的話,你不能傻傻相信


摘要:
◎就算內心認為是自己的實力也不能說,說出來只會招人嫉妒而已。
事實上,那個人的機會一定是自己主動上前掌握的。這就是所謂命運或運氣的真面目。


◎我認為,想改變命運需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
有一種人對遇見的每個人都想珍惜,
為身邊所有人勞心勞力,但是,光是這樣改變不了任何事。
有時,反而必須拋棄身邊的某些人事物


「只要耐心等待,總有一天幸運也會降臨在自己身上」。這種想法和神話沒兩樣
我很清楚,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這種事。



結交習慣「正向思考」的朋友
交幾個正向思考的朋友也是好方法。聽到我說消極退縮的話時,
這些朋友會立刻以正面積極的態度罵我:
「妳在胡說八道什麼!沒那回事!」瞬間,我的心又撥雲見日了。


運氣結合意志力,產生了相輔相成的效果。
幸運降臨在意志力堅強的人身上,使這個人的意志力愈來愈堅強;
相反地,一旦讓運氣跑掉,就會愈來愈難掌握回來,
意志力變得更加薄弱,更不容易脫離倒楣的惡性循環。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閱讀-哲思-不要做「生涯規劃」!不要經營「個人品牌」!

出處:不要做「生涯規劃」!不要經營「個人品牌」!


摘要:
要做有價值的網紅,就不要只想發展個人品牌
但發展「個人品牌」與發出「個人聲音」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二者之間最主要的不同處在於發聲的「目的」。
如果發聲的目的是為了自己,那就是「個人品牌」,
如果發聲的目的是為了大眾,那就是「個人聲音」。


如果想要找到與時俱進的好工作,就別做生涯規劃
Sheryl Sandberg卻說「夢想要遠大,但計畫要簡短」,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世界進步太快,變化太大,
所以任何人都無法預料未來10年會有什麼新科技以及新行業,
就如同10年前我們大概也没有聽說過共享經濟或自動駕駛一樣。


初期的職位頭銜不要太計較,未來的成長發展性比較重要
如果你認同公司的發展方向,認為公司的使命對你也很重要,那麼你就應該加入。
或許一開始的頭銜職位會比在別的地方低,
但如果你打算長久待在這個行業,初期的職位倒退個一兩級或一兩年就不太重要了。


◎一旦找到了工作,有什麼絕招可以保證未來功成名就呢?
Sheryl Sandberg說,秘訣就是,「努力去做」。
Sheryl Sandberg辦公室內有一張星巴克咖啡創辦人Howard Schultz送給她的海報,
上面是一雙沾滿泥濘的手,寫著:「未來屬於仍然願意弄髒雙手的人」。
意思就是說,一旦找到了你想要從事的工作,
就要動手努力去做,不要怕事煩,不要怕手髒,未來就沒有你做不到的事情了。 

2017年9月20日 星期三

專欄-哲思-霧滿攔江:只為一個差評,雙方纏綿兩年,這是真愛呀!2017-09-19

出處:霧滿攔江:只為一個差評,雙方纏綿兩年,這是真愛呀!2017-09-19


摘要:
◎有些人,內心迷亂,自我認知不足,一旦遭遇阻礙,就會帶來持久性的糾結。
他們會花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只為——替自己的小小私怨,主持一下公道。

他們不計較成本,捨得付出。
——因為他們的人生,沒什麼大的目標,
對於美國Quora上的考生而言,逮住監考老師死纏爛打,這就是人生目標了。
對於大漢賣家來說,逮到個牛兄,花費時間精力擺其一道,就是人生的意義了。
 ——有些人,事業或仕途,總是處處不順,步步皆坑。
就是因為我們的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人。
不要讓自己,陷入到與這些人的糾結之中。也不要抱怨這些人心眼太小,
他們的表現,不過是人性而已。
§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沒事可幹,也就睚眦必報了§


持續的好運是一種能力——非唯以慈悲之心,無足以走出糾結的心。
§好運來自慈悲§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閱讀-醫建-第一名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嘆:名醫很少是良醫

出處:大咖教授「一句話都不講」,看完200多個病人...第一名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嘆:名醫很少是良醫
§其實病人也很為難,他不知道你說的對,還是另一個"名醫"說的對,
 多數人只能看評價,以及親友介紹,而這些都不是"專業"為標準§


摘要:
第一,他不恐嚇病人。

第二,他會轉介病人給其他好醫師,不為多賺一台刀的「業績」耽誤病人就醫。
陳宗明提到,他曾碰過一名女病患,在距離直腸約8公分處,
有一個類癌(或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
「那個位置現在可經由肛門去做內視鏡,很簡單。但那時候(醫院)沒有儀器,
我說我做不到,但我知道哪裡有做這種手術,不用開大刀、從肛門進去就可以把它切掉!」

陳宗明形容,有些外科醫師會開大刀,把整個腸子切掉一節,但他認為沒必要,
「當然我可以把他收下來,開一台刀賺這台刀的錢,
但開直腸的刀,術後會造成病患頻便,或一天要解好幾次的狀況......
年輕就開這樣的刀,會一輩子失禁。
後來女病患去陳宗明推薦的另一間醫院處理完就痊癒了。
兩年後,女病患特地回來送陳宗明一張感謝卡,
她本來認為醫師介紹病人去其他醫院是很正常的事,
跟朋友聊完才發現大部分醫師為了面子問題,或業績考量,都直接開刀了。
我會以病人利益為最主要考慮,怎麼做對他比較好,
我不會但我知道誰會,你就去找他。
如果為了自己多一個業績造成病人傷害,我是做不太下去!」陳宗明說。


◎通常家屬都不了解什麼叫風險很大,
覺得『開刀、看醫師、好』是一個自然過程,他們不曉得臨床上不是說不受苦就好


◎他舉例,大約30年前有位大咖教授,很多病人都從南部上來給他開,
但他開乳癌是從頭到尾都用刀片,連電燒去止血都沒有,出血量很大,方法非常落伍;
當時國外已有引進很好的技術,出血量不到一塊紗布…...。
陳宗明說,「但只要有名人還是給他開,沒人敢介紹給新的醫師,萬一出問題還得了?
但你給大牌醫師看,出問題就是本身疾病嚴重。」
「大家常講名醫,名醫以前一定是良醫,才有可能變成名醫,但名醫是良醫的卻很少。
並不是說他沒有道德,譬如一個病人40分鐘,那300個病人你算算看他要看多久?
怎麼去衛教?」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閱讀-哲思-北野武:詐騙集團,就是跟道德教科書學的

出處:北野武:詐騙集團,就是跟道德教科書學的


摘要:
◎搭電車時看到老弱婦孺,立刻微笑讓座;
主動幫長者提重物,或是攙扶他們過馬路。
看到車站有人在募款,塞些零錢到捐款箱,或是響應公益活動,胸前別個黃絲帶。
撿拾掉落路邊的垃圾,幫在路邊狂吐的傢伙撫背……
只要恪遵道德教科書裡寫的東西就行了。
就某種意思來說,能讓道德發揮效用的反倒是不道德的傢伙,
因為只要照著教科書上寫得去做,表面裝作好人就行了。


◎道德與良心不能混為一談。兩者截然不同。
就像芥川龍之介所言:「良心也許能打造道德,道德卻未曾打造良心的『良』這個字」。
所以請不要誤會,我只是在談論道德,並非說良心是一種技巧。
§按作者的定義,良心是發乎內心的善良,道德是表現出的善良,可以裝§

◎對日本人而言,打招呼是因為認識對方,或是為了確認彼此的關係、輩分,
所以基本上,不會向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加上日本治安還算不錯,
所以沒必要對迎面走過來的人有所警戒。

當然在日本也會視情況而定,向不認識的人打招呼。
譬如登山時,要是看到迎面走來的陌生人,任誰都會本能地警戒,
所以要是在山裡遇到陌生人,登山客之間會主動打招呼,
當然這麼做也是展現同為山友的熱情,也有確認彼此平安無事的意思。
總之,打招呼是增進人際關係的一種技巧。


要是能從這個觀點切入,或許就能編輯出一本讓孩子能稍微認真聽課的道德教科書。
而且一定要搞清楚,道德課不是為了培育良心。
遵守道德是為了讓自己更能融入社會。


§這篇文章篇幅很短,
 到這裡我能得到的結論是,道德課不是在教良心,而是融入社會而已。§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閱讀-哲思-有趣問答

出處:知乎上45個神回复,看完整個人都神清氣爽


摘要: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道理嗎?
答:一輩子都要和別人去比較,是人生悲劇的源頭。

◎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答:
定期扔東西。

◎結婚以後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麼?
答:
就當這婚還沒結。

◎把學費拿來唸書還是環遊世界更合適?為什麼?
答:在沒有充分的知識作為前提的情況下,
  即使行了萬里路,也不過是郵差而已。

◎是不是一個人越成熟就越難愛上一個人?
答:不是越成熟越難愛上一個人。是越成熟,越能分辨那是不是愛。

◎你對自由的理解是什麼?
答:說“不”的能力。

你是如何走出人生的陰霾的?
答:多走幾步。

◎苦難有什麼價值?
答: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
  苦難不值得追求,磨練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開。


◎前半生與後半生的分界線是在哪裡?
答:此時此刻。

◎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
答:把你自己變得更美好。

◎二十六歲,工作三年,卻將留學三年,值得嗎?
答:普通玩家選擇標準配置,高端玩家選擇自定義配置。

◎世界上有那麼多好書好電影,注定看不完,我們對這個事實該持何種態度?
答: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胡適

人這一生為什麼要努力?
答:最痛苦的事,不是失敗,是我本可以。

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是哪裡?
答:“我錯了。”


如果好人不一定得到好報,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做好事?
答: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 哈維爾


怎麼看待勵志的書籍?
答:看再多,那都是別人的人生。


你心中的完美愛情是怎麼樣的?
答:可以有不完美。


為什麼當看到好照片時,人們通常的反應是,“真不錯,你用的是什麼相機”?
當看到爛照片時,則往往笑話拍攝者水平很臭?
答:人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
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

§可參考:
內參-學習-格非:為什麼要學習專業外知識
“為什麼照片所反映的自我形像有時候讓人難以接受?
那是因為在照鏡子的時候,我們的自我意識參與了形象的產生。
而照片來自於他者,來自於外部的視角。
所以說,沒有他者的介入,沒有外部視角的參照,沒有外部知識的刺激,
我們就會越來越自戀,我們的想像力也會越來越貧弱。”
§
戀愛半年,女朋友覺得沒有了開始時的新鮮感,怎麼辦?
答:所謂新鮮感,不是和未知的人一起去做同樣的事情,
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體驗未知的人生。

◎在一個足夠小的星球上行走,我們是在上坡還是下坡?
答:你感覺累就是上坡,感覺輕鬆就是下坡。

◎如何看待“年輕時就釋懷與淡泊,是沒有希望的”這句話?
答:試圖用一句話就來總結複雜的人生,是沒有希望的。

◎異國長期生活,改變了你的哪些“是非觀”?
答:很多事情,只是不同,並無是非。

◎最能燃起你學習激情的一句話是什麼?
答:你不能把這個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閱讀-讀書-10分鐘筆記訓練法!再困難的事,也能理出頭緒

出處:10分鐘筆記訓練法!再困難的事,也能理出頭緒
作者是:《零秒思考力》的作者赤羽雄二


摘要:
1. 在紙張的左上方寫下標題,並畫上底線,以和內容有所區隔。
標題沒有任何限制,想到什麼就直接寫下,不須猶豫。
 不論是用疑問句或肯定句都可以。
2. 在右上角寫上日期(年月日)。
3. 將腦中針對標題所浮現出的各種想法條列寫下來
 以4~6行為主,每行用20~30字具體描述,
 和標題一樣,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做多餘思考。
 把感受直接卸下,不要想得太複雜,不必考慮結構,也不必斟酌用詞,就隨著思緒遊走。
 (例如:突然想到的事、掛念的事、心中的疑問、下一件該做的事、
  自我成長的課題、令你怒氣難消的事等,任何浮現腦海的東西都可以寫。)

 否則,一旦產生「一定要做某件事才行」「一定要遵守某些規則才行」
 「一定要寫得整齊漂亮才行」等想法,就會立刻變得無法思考。
 另外,筆記的各行內容如果太短,可能會不夠具體,因此建議每行必須寫到20~30字。


就從今天開始,每天花十分鐘坐在書桌前,
好好地寫下生活上的大小困擾,直覺地、毫不猶豫地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連續進行一個月左右後,你就會發現原本理不出頭緒的事情,
都能用明確字句表達,並且豁然開朗。

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成語-膾炙人口

「膾炙人口」,許多人知道聽過且知道意思,
但膾與炙個別代表什麼,似乎就沒這麼多人曉得。


我的高中老師,我忘了是歷史老師或是國文老師(國文老師的機率較高),
他教說:「膾,就是滷肉;炙就是烤肉,肉放在火烤」,
順手還寫了「炙」的甲骨文給我們看,又說:
「滷肉跟烤肉很美味,人人喜愛,所以就拿這兩種肉來形容讚不絕口的事情。」
我老師應該是很喜歡吃滷肉吧。
查字典,就能發現:膾,是細切肉阿。
論語裡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肉切得越細越好,精緻的講究。
不只這樣,還找不任何資料支持"滷"和"膾"的關聯。
因此,我覺得我老師愛吃"滷肉",膾是滷肉,"膾炙人口"才對他有說服力。


「炙」沒爭議,就不聊了,單說「膾」。有人講「膾是生魚片(魚生,註1)。」
而且有歷朝歷代許多文字可以證明(註2),它就是生魚片。
生魚片說的是兩件事,
一.肉是魚肉;二.料理方式是維持"生肉",且應當是包含"細切"。
但有人不贊成這觀點(註3),堅持"細切肉"不是"生魚片",
就不知道他是認為"魚肉錯了",抑是"生肉"錯了。不可考,就尊重其見解吧。

「膾」字出現得很早,引百度百科(註2)所寫:
 中國早於周朝就已有吃生魚片(魚膾)的記載,
 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出土青銅器“兮甲盤”的銘文記載,
 當年周師於彭衙(今陝西白水縣之內)迎擊獫狁,凱旋。
 大將尹吉甫私宴張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燒甲魚加生鯉魚片。
  《詩經·小雅·六月》記載了這件事:“飲禦諸友,炰鱉膾鯉”,“膾鯉”就是生鯉魚
 《禮記》又有:“膾,春用蔥,秋用芥”,
 《論語》中又有對膾等食品“不得其醬不食”的記述,
 故先秦之時的生魚膾當用加蔥、芥的醬來調味

「膾」字的專門解釋最早出現在戰國:
 膾最初的意思是指切細的生肉,
 《禮記·內則》:“肉腥細者為膾;《漢書·東方朔傳》:“生肉為膾。”

「膾」與「炙」兩個字第一次結合一塊是在《孟子 》盡心下,即"膾炙人口"的由來。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同是孔子的弟子。
 父親曾皙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
 兒子曾參是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吃羊棗。

 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於是就向孟子請教。
 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孟子:「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
 公孫丑又問:
 「既然膾炙好吃,那麼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
  那為什麼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
 「膾炙,是大家都愛吃的;
  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膾炙,但卻是曾皙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
  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順道解釋)簡單說,大家都愛吃的,不能禁止孝子吃。
比如,孝子的父親生前愛吃飯,就不可以禁止孝子吃飯。
就好像,父親與孩子同姓,不能因為避諱,而令孝子改姓其它。


關於跟"膾",相關的文字紀載,多不勝數。舉個我最感興趣,想說的。
《世說新語》任誕第38條,(原文,看註4):
車騎將軍桓沖任荊州刺史時在江陵鎮守,
當時張玄任侍中,奉命到江陵出差,坐船路經陽歧村,
忽然看見一個人拿著半小筐活魚,一直走到船旁來,
說:「有點魚,想託你們切成生魚片。」
張玄就叫人拴好船讓他上來。問他的姓名,他自稱是劉遺民。
張玄聽到過他的名聲,就非常高興地接待了他。
劉遺民知道張玄是奉命出差以後,問道:「謝安和王文度都好嗎?」
張玄很想和他談論一下,劉遺民卻完全無意停留。
等到把生魚片拿進來,他就要走,說:
「剛才得到這點魚,估計您的船上一定有刀具切魚,因此才來呢。」於是就走了。
張玄就跟著送到劉家。劉遺民擺上酒,酒很濁,酒味也很不好,
可是張玄敬重他的為人,不得已喝下去。
剛和他一起對飲,劉遺民先就站起來,說:「現在正是割獲的時候,不宜停工太久。」
張玄也沒有辦法留住他。
我為什麼感興趣呢?因為劉遺民,也就是劉驎之,
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故事中的漁民之原型(註5)。


最後要問,中國食物到底什麼最好吃呢?
應該是人肉,魯迅《狂人日記》: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
 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如果不好吃,不然中國歷史為什麼充斥著"人吃人"的故事呢?嘻嘻,開玩笑的。



------------------------
註1:維基百科:生魚片
生魚片,又稱「魚生」,古稱魚膾、膾或鱠
是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
吃生魚片有低機率感染廣節裂頭絛蟲,
所以一般只能吃海水魚的生魚片、且一定要經過低溫冷凍或其他殺菌處理


註2:百度百科:膾炙人口
◎原文:
 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
 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
 孟子曰:「膾炙哉!」
 公孫丑曰:
 「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
 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
南北朝時,出現金齏玉膾
是中國古代生魚片菜色中最著名的,此名稱出現在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書中。
在“八和齏”一節裡詳細地介紹了金齏的做法。 “八和齏”是一種調味品,
是用蒜、姜、橘、白梅、熟粟黃、粳米飯、鹽、醬八種料製成的,用來蘸魚膾。
*****
唐是食用生魚片的高峰期,有不少詩詞反映魚膾的流行程度。
李白的《魯中都有小吏逢七朗以斗酒雙魚贈餘於逆旅因鱠魚飲酒留詩而去》
於詩題就提及生魚片;王維在《洛陽女兒行》詩中寫道“侍女金盤膾鯉魚”;
王昌齡的《送程六》詩道“青魚雪落鱠橙虀”;
白居易的《輕肥》詩就提到:“膾切天池鱗”,
又有《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寫道:“朝盤鱠紅鯉”;
晚唐夏彥謙的《夏日訪友》詩則有“冰鯉斫銀鱠”;
五代後蜀君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的《宮詞》亦提到“日午殿頭宣索鱠”。
可見唐至五代時,生魚片不但是宮廷中常見的食品,也是平民的日常菜餚,
甚至出遊時也會就地取材。生魚片亦是於唐代傳至日本。
*****
宋朝,蘇軾與陸游都喜歡吃生魚片,
他們現存的與魚膾有關的詩詞就分別有十三首和三十七首之多。
蘇軾的《將之湖州戲贈莘老》列舉了湖州的美味,
其中一句是“吳兒膾縷薄欲飛”,就是指湖州的生魚片。
陸游《秋郊有懷四首》提到“縷飛綠鯽膾,花簇赬鯉鮓”,
又有《醉中懷江湖舊遊偶作短歌》寫道“野魚可膾菰可烹”。


註3:42. 「膾炙人口」的「膾」是指什麼? - 阿摩線上測驗
42. 「膾炙人口」的「膾」是指什麼?
(A)生魚片
(B)燴飯
(C)細切肉
(D)料理技巧
答案:C
難度:適中
*****
胾:大塊肉


註4: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10)
桓車騎在荊州,張玄為侍中,使至江陵,路經陽岐村,
俄見一人,持半小籠生魚,徑來造船云:「有魚,欲寄作膾。」
張乃維舟而納之。問其姓字,稱是劉遺民。
張素聞其名,大相忻待。劉既知張銜命,問:「謝安、王文度並佳不?」
張甚欲話言,劉了無停意。既進,便去,
云:「向得此魚,觀君船上當有膾具,是故來耳。」於是便去。
張乃追至劉家,為設酒,殊不清旨。張高其人,不得已而飲之。
方共對飲,劉便先起,云:「今正伐荻,不宜久廢。」張亦無以留之。


註5:漁人是誰


註6:維基百科:狂人日記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閱讀-學習-岳雲鵬VS阮經天:曾吃盡千般苦,憑什麼再繳智商稅?

出處:岳雲鵬VS阮經天:曾吃盡千般苦,憑什麼再繳智商稅?


摘要:
◎人類,是種極疲軟的物種。
 跑不如狗,壯不如驢,吃不過豬,飛不過鳥。
 沒利齒,沒爪牙。皮薄餡大,鮮嫩可口。
 ——但卻戰勝了所有的生物,穩居生物鏈頂端。
 人類是怎樣做到的涅?智力,是我們與其它物種的根本區別。
智力,在實用價值上,表現為善用優勢資源的能力

我們,不是靠了劣勢生存,不是靠了劣勢吃飯!

人是需要吃苦的,但比吃苦更重要的是,苦難必須要有價值,能夠成就我們。
而不是進入惡性的苦難循環。
苦難必須要與智力相結合,缺少了智力要素的苦,是毫無意義的。
不必要的苦,與不必要的失敗,不過是在繳納智商稅。

人生要避免兩個極端,
一是為吃苦而吃苦,吃了苦頭卻毫無長進。
二是害怕吃苦逃避努力,自以為聰明,實則是讓自己的智力發展停滯。
此二者都是疏略了智力要素的把握,陷入到不斷繳納智商稅的苦境中。
切記人生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是於昏憒的心智走出,步入智慧的明麗之地。
唯有對自身優秀的不懈追求,才能夠讓我們認知越來越明晰,
漸而舉重若輕,化繁為簡,以強大的內心和靈動的機變,應對此後的漫漫征途。

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閱讀-商業-聰明如羅振宇,卻栽倒在李笑來

出處:聰明如羅振宇,卻栽倒在李笑來


摘要:
以貌取人
我不喜歡李笑來的原因和不喜歡雕爺一樣,都是因為長相。
雖然之前沒見過樣子的時候還蠻欣賞他們的文字,
但看到真人的時候,就會覺得文字背後會有些陰謀。

◎一直以來,李笑來對我來說都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畢竟號稱六位數的比特幣第一人,怎麼也是十億以上身價了,
這種身價的人之前還在孜孜不倦的眾籌訂閱圈錢
私下還要和我的會員做英語培訓社群賺錢
甚至還有會員說要曾有個博彩網站項目背後也有他的身影(最後沒做),
一直到上了羅振宇的“得到”賣訂閱賺錢
要知道,連羅永浩這樣賠了幾個億的人都沒有時間能堅持下來創業分享,
§羅永浩原本在『得到』開專欄,後來工作太繁忙,已經停刊退費§
李笑來卻能孜孜不倦的堅持甚至還有大量時間和粉絲互動,
請小白會員來北京見面吃飯,讓我一直覺得很難理解
實在是超出了我對有錢人行為模式的認知,就連我沒那麼有錢都做不到的
不過到了ICO這個環節,一切終於有了答案。


◎表面上看到的那些其實都是表象,
人家只是在種韭菜,把韭菜種到一定規模,ICO一出,幾個億就這麼捲走了
雖然前戲又多又復雜又辛苦,但看到這個結局你也會覺得值得。

誰能想到,
尤其是羅振宇這樣自以為了解互聯網,了解社交,了解粉絲經濟,
了解知識經濟的人也沒想到,人家還有一個這樣收割粉絲財產的路徑,
最後這些之前不過是被坑了幾百塊錢買會員買書買錄音的人,
一下子不知道多少錢就砸進了ICO這個大坑。
當然,也不一定都會崩盤,也不一定賠錢,
也不一定最後都一文不值,一定的只是恐怕和羅輯思維以及“得到”沒有了什麼關係


◎聰明如羅老師,全力推起來的知識偶像、財富明星,
就這樣把羅粉當成了韭菜狠狠地收割了幾億
這真是互聯網有粉絲經濟以來的最大一次洗粉事件
無論李笑來的結果如何,羅老師和”得到”,
恐怕都會陷入到兩難之中,至少我們可以說一句,你看看你們推薦的都是什麼人啊。
而從另一個角度則坐實了另一個規則,新東方的老師都不可信啊,
包括6年前讓你別買房去投資自己而現在又復出在“得到”繼續毀人不倦的古典老師。
你看我之前就說,我討厭的人,最後都會抱團在一起。
§就想像成去超市買自己想要的菜,做自己想吃的料理。
而且買知識服務,是另個模式的買書,
買了不等於擁有書裡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直截了當地說,他們就是書商!
(不要當心靈導師,那個位子留給自己比較實在)
自己的知識大廈,得自己努力架構;自己的人生,得自己規劃。
他們才收你多少錢,難道可能引導你一輩子嗎?§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閱讀-社會-抱怨,只會讓你看不見眼前的美麗

出處:抱怨,只會讓你看不見眼前的美麗


摘要:
◎這位導遊朋友與我說:「好像很挑剔、很愛評論,卻其實非常的膚淺。」
同樣身為父親的他也有感而發,台灣的「第一名文化」,
尤其是上一輩的人,讓他們終其一生只會對眼前的事物評斷「好」與「壞」,
無法輕輕鬆鬆笑看眼前事物,用客觀的描述,沒有好壞,沒有對錯的形容「它們」。

看到了一個新朋友,看到的只是「她比我美」、「她比我胖」。
吃到了一間新餐廳,唯一吐的出來的話就是「比某某餐廳好吃(或不好吃)」。
看到了一個新地方,看到的只是「這個地方比上次還要好玩(或還要不好玩)」。

大家已經無法「輕鬆觀察」,而是一定要「嚴肅打分數」────
從小被打成績打到大,以後,一輩子,也要打別人成績。
這真是極膚淺的人生,從小一路「比較」到老,
對身邊的事物評分了一百萬次以後,一生就這樣結束了…。
早一點悟到這點,才真的跳脫了這個世界的老鼠圈圈────人生沒有好壞,只有體驗。


§這種人生只有輸贏而已,但是比較,
必須要有一個同樣立基點、標準,才能比。比如身高跟體重怎麼比?
況且人生的遭遇、感性的喜惡、社會的道德、國家的文化,千差萬別的,無從比起。
最終,就精神式自慰阿Q,永遠自認為了不起,讓自己開心,
被無知遮蔽,再也覺察不到可探究之真,可學習的善和外境的美了。§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閱讀-法律-「幫你讀書」的侵權問題

出處:群和律師事務所/吳尚昆律師:幫你讀書?
參考:閱讀-法律-即使是臉書公開的「內容」,未經同意就「下載轉傳」一樣違法


摘要:
◎但<得到>中有一個產品,叫「每天聽本書」,我不認同這產品及服務
依照羅振宇的形容:「這產品不是書評,不是聲音書,而是人格化的轉述」,
「找一個信任的朋友幫我看書,問過他之後,就知道大概的意思,我就不必再看了。」。

§此文作者反對原因:§
1. 不認為「讀書」這件事情可以由他人代替
 賣的是一種「轉述」「代讀」的服務,
 用了這服務,「我就不必再看原作品了」,這不會有問題嗎?
2. 著作權侵權的爭議
 獲得原作者(或原權利人)的授權嗎?有付錢給原權利人嗎?
§老實說,我對這件事也很疑惑,用代讀方式來「賺錢」,不會牽涉版權嗎?§

大陸著作權法原則上只是民事責任
也因為如此,<得到>App的「每天聽本書」的法律風險小得多了,
而且只從行銷來說,如果有侵權爭議,很容易轉成另一種話題行銷的。
§作者猜測,因為是民事責任,所以可以這麼做(台灣是刑法刑責§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閱讀-人際-你今天被道德勒索了嗎?

出處:賴天恆/你今天被道德勒索了嗎?


摘要:
◎一些的義務、權利、允許,會因為一個人的能力、工作、身邊的處境而改變。
舉例來說,身為醫護人員,很可能對自己正在照顧、治療的病患有特殊的義務。
任何人對自己的親屬,不論是晚輩、平輩、長輩,都可能有一定照護的義務。
如果我們走在路上看到別人暈倒呼吸心跳停止,
不應該見死不救,就算沒有義務施予CPR,也至少應該叫個救護車。

情境的改變會讓人負擔額外的義務,這使道德勒索成為可能:
○醫院可以輕易地剝削醫護人員:
故意把班表拉長或者拒絕給付加班費,
然後告訴醫護人員說「沒有其他人可以接手,你們不可以丟下病患」。
這樣一方面可以省下不少人事費用,另一方面可以維持一定(但不見得多好)的醫療品質。
○藉由告訴員工「你們有義務協助乘客在連續假期準時到家」,
台灣某間鐵路公司可以少聘很多人,從中獲利。....
§有些企業主老說現在年輕人不耐操、草莓族,
 我也覺得就是(職業)道德勒索,但他們都不說自己的企業道德,給了多少薪水§


道德勒索一個靠北的地方,
在於道德似乎獎勵勒索者,會替勒索者對被害者施壓,會協助勒索者得利,
不論這些利益是金錢上的利益(如同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頂尖大學等案例),
或者時間與方便(如同腳特車籃的案例)。但是這就沒辦法,道德義務就是道德義務。
而有時候愈不要臉,便愈能欺壓安分守己的人。


◎那怎樣回應道德勒索?就被害者的角度來說,似乎有一個方法,堅持拉倒...
勒索者往往擁有更龐大的社會與媒體資源,可以呼召社會大眾一起對被害者施壓。
社會經常出現雙重標準,對有權有勢者輕輕放下,卻拿著放大鏡檢驗弱勢團體。
此時,一旦弱勢真的拉倒,他們所承擔的代價遠超出有權有勢的人。
如此一來,在社會大眾的「支持」下,
勒索者往往「負擔」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但是弱勢團體「負擔」不起再三的拉倒。


作者建議:
這指向更關鍵的結構問題:為了讓被勒索者能堅持拉倒,
社會大眾必須意識到道德勒索所伴隨的雙重標準。
當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亂丟垃圾的路人進行道德勒索時,
社會大眾至少要停止盲目地只譴責被勒索者。
我們必須意識到是血汗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頂尖大學等有權有勢的團體,
在剝削、利用勞工。我們更要認真思考怎樣停止當一個道德勒索的幫兇:
抵制道德勒索的企業,並且唾棄協助道德勒索的政府機關、要求徹底改革勞動部等等。
唯有社會停止譴責被害者,才有機會消除道德勒索。


閱讀-科技-網際網路已經完蛋了

出處:網際網路已經完蛋了
§去中心化,走向中心化§


摘要:
◎每天大約使用多少個網際網路服務(網站或者 app)。
大部分人的答案恐怕不會超過 10 個,儘管手機上裝滿了 app,
但實際頻繁使用的,就那麼幾個。

在 10 多年前,Google 雖然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世界的中心,
但 Google 的理念是分發流量,讓人們找到需要的東西,就可以離開 Google 去其他網站。
在 Google 之後,
這些年興起的大公司裡面,
每一個都是試圖讓使用者盡可能長時間地留在自己服務內,不要去其他地方。
他們佔用了使用者越來越多的使用時長,他們反客為主開始吞噬網際網路。


§變成大公司篩選資訊給你讀§
網際網路中心化之後,使用者的利益就開始不斷被侵犯。
過去內容分布在網際網路各個角落,想找到他們需要花點時間,
但是想幹掉它們也不太容易。
今天,只要違法「使用條款」不出 10 分鐘,就會有無數好友告訴你「已經看不到了」。
除了「根據法律法規」刪除文章之外,
一個企業可以創造無數理由,輕鬆讓自己平台上的內容消失。
過去,內容掌握在創造者自己手裡,企業沒法輕鬆幹掉它們。
換一個角度,過去那些需要動用法律才能擁有的權利,現在已經被下放到了企業手裡。


寫的文章,變企業的;存在雲端的資料,變企業的;變成大數據的數據,也還是企業的
企業控制的不僅僅是一個貼文,
他們控制的是數據,並且是使用者創造出來的,本來不屬於他們的數據。
*****
在這個時代,企業的權利越來越大,使用者擁有的權利反而越來越少。
這樣的例子四處可見。
再比如說,使用者在雲端硬碟裡面存了大量的數據,
這些數據是使用者創造的,理論上說使用者是擁有它的,
但是如果帳號被封了,這些數據也就很難拿回來了。
被封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大概是合理的,一些不合理,還有一些是因為出錯。
但不管因為什麼,無論這種事情發生機率多低,一旦被封,你創造的數據就沒了。
*****
比用錢交易得到的數位資產更嚴重的,是使用者使用服務過程中創造的數據
這些數據的主權更模糊了,理論上說它當然屬於使用者,
但實際上使用者拿不到它,甚至沒法備份它,只能被企業所用。
本來完全是你自己創造的數據,
最後你反而沒有對它的控制權,這就是現在這個時代的荒唐之處。


◎現在問題是蘋果這家公司,可以在買賣雙方完全同意的情況下,使得這個生意做不成。
最終使用者願意花錢,開發者甚至願意免費提供
但就算買賣雙方都同意,只要蘋果不同意,使用者就得不到這個 app
因為 iPhone 是封閉系統,除了透過 app store,使用者沒辦法把 app 裝到自己手機上。
(有破解的例外,但比例太低。)
一家企業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利,
這是電腦發展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的,甚至可能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你能想像在傳統時代,你想跟鞋匠買一雙鞋,但是商店就硬是讓你這雙鞋拿不到手嗎?
就算是考慮到官方禁止的可能,你和鞋匠也可以私下找個沒人的地方交易。
但在 iOS 上,這都不可能了。


◎更極端的例子是購買之後的各種數位產品。
這個時代人們可以輕鬆的在線上買音樂、電影、遊戲、軟體,
和過去不同的是,儘管使用者花了錢,但是並不能擁有這些產品。
就算不談帳號被封的極端情況,這些東西仍然可能會突然消失,
比如版權方撤回了版權,你之前就算買到過它,從此之後可能也就沒法再使用了


◎Tim Berners-Lee 還說,我設計 www 的時候,
它本來就是個去中心的結構,每個人都可以建設自己的網站,
現在網際網路變成中心化結構了,這不是個技術問題,這是個社會問題。
...幾大平台就是這樣把內容創造者也吸引進來的,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 Facebook 創造的生態圈中。


◎Facebook 改了不知道多少次排序,以至於我打開一個 Facebook 頁面,
都要找半天才能找到到底什麼是最新的消息,大家都做了一樣的事情。
§我對此也非常困擾§


◎我覺得人類能擺脫這一切最後的希望,是被妖魔化最厲害的 暗網
§作者觀點§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閱讀-哲思-若在台灣待不下去,出國也無法解決你的悲觀

出處:若在台灣待不下去,出國也無法解決你的悲觀──唯有看清現實,才能獲得自由


摘要:
◎今天看到一篇《換日線》的文章在講「台灣,我待不下去了」。
講的主題大致有三點:
1. 美國社會加強年輕人自信
2. 台灣發展機會少、年輕人沒希望
3. 結論是要離開台灣,才能獲得自由。
...但是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
所以要站出來,提醒那些相信「外國月亮比較圓」的人:出國,不能解決你的悲觀。
...我願你獲得自由。但是自由總有代價,首先,你要放棄過度樂觀的希望與想像。


◎柏克萊碩士單學費一年就要 150 萬,台灣教育部學貸只能貸 100 萬,
剩下還要找其他資金,一樣都得還。一畢業就背上 200、300 萬元新台幣的債務,
許多人必須要找到在美國的工作,用美國的薪資水準才能還得起。
這樣的動機跟夢想、成功與否幾乎沒有關係,反而是完全沒有退路的壓力。

隨著家境狀況的差異,赴美與否不只是勇氣問題。
一個碩士就是 300 萬的投資,並不是人人都買得起。
就算資金沒有問題、順利拿到學歷,也不保證就可以拿到一份成就感與薪資兼具的好工作。
和在台灣工作相同,你一樣可能會遇到一個喜歡性騷擾的上司
黑心騙資金的企業文化、愛喝酒的同事,以及多出了巨大的鄉愁、龐大的寂寞。
§作者是想表達,外國也不全然是好,台灣職場會遇到的問題,外國也一樣。§


◎台灣在改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速度。
...
我知道台灣並不完美。
但是其他地方也有台灣沒有的缺點,不應該被淺碟地過度美化。

人總會沮喪,偶爾徬徨,但是怪罪自己是被環境限制,
因為在台灣才會困頓,只要出國就可以解決問題,只是逃避現實而已。


問題的關鍵,不是在哪裡比較好,而是一個更中性的事實:
沒有地方是天堂,也沒有地方是地獄。這才是現實的常態。

人們口中的「台灣」、「美國」都只是集合名詞。
每個人的自身經驗也只是複雜社會的一個「實驗數據」而已──而每次試驗都是獨立事件
你永遠都無法斷言明天碰到的遭遇,會掉在成功或是失敗的那一方。
...你會變得為自己負責:
因為你知道,在每一個關頭你都盡力做到最好了,所以不存在「更好」的選項。
因此,你也不再會為過去的事情後悔。
§全文的重點在此,不是要去哪裡,而是將自己變成熟。§


邏輯思維有一段對英雄的定義,我深深記得:
所謂的『英雄』是超越自己的父母、環境、血緣、出身、性格特質,
不按寫就的劇本表演,讓大數據對自己的行為無法預測,永遠會給全人類驚喜的人。

一旦你行動的憑據是自己的判斷,你就跳脫了他人的眼光、社會的框架、大數據的歸納。
沒有任何事物能夠牽絆得了你,你便是獨步於常規之外的,自由無羈的英雄。
§若要呼應前面,他的意思就是,不管在台灣、美國,要作一個英雄,突破現狀!§

❤閱讀-讀書-“知識付費”真治不了你的知識焦慮

出處:“知識付費”真治不了你的知識焦慮


摘要:
知識焦慮
我朋友劉剛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叮鈴鈴——早晨鬧鐘響起。
他眼一睜,立馬抓過手機,打開“得到”,傾聽60秒羅胖教導。
刷牙與吃早飯時,打開“喜馬拉雅”,“完成了30分鐘的音頻學習。”
然後,他出門上班。

地鐵上,再點開“知乎live”,“聽了三個知名答主的經驗分享。”
中午吃飯與午休的時間,他又點開了“在行”,“抓緊學習了《如何成為寫作高手》。”

下班路上,他又打開“得到”,“我在上面訂閱了5個專欄。”
吃完飯,上床,打開“直播”,“聽了李笑來的《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自由》。”
然後劉剛帶著滿滿的充實感,終於無比欣慰地進入了夢鄉。



◎我問劉剛:“你幹嘛把自己弄得這麼累啊?”
劉剛一下說了三個原因:
“時代變化太快,擔心自己的知識不夠用。”
“別人懂的東西自己不懂,怕落後於他人。”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


劉剛的三個擔心,其實極具普遍性。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樣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一天不求知,心裡就不安。何為知識焦慮症?

就是我們對新的知識、新的信息和新的認知迭代始終有一種匱乏感,
因為擔心自己知識匱乏而落後於社會和他人,從而產生了一種心理恐懼。

“我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
 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緊這個時代,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和學習。 ”


◎但是學習又學什麼呢?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分鐘產生的信息量超過古時一千年,
劉剛說:“我不知道怎麼篩選有用的知識。”

這也是一個時間短缺的時代,時間已成為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
劉剛說:“我不想把大量時間耗費在選擇上。”

這更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成功的捷徑,
劉剛說:“希望短時間就能掌握某項技能。”
正在“劉剛們”焦慮頭痛時,“羅振宇們”出現了,用手一揮:“跟我來!”
於是,知識付費誕生了。

何謂知識付費?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付費,我就給你知識。
“你不知道怎麼選嗎?我幫你選。”
“你不想耗費時間學嗎?我幫你讀。”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嗎?我嚼爛了給你。”
哇,知識付費竟然這麼好,於是大家一擁而上。

訂專欄、訂課程、訂直播、訂小密圈,
劉剛說:“生怕動作一慢,就被甩到行進隊列之外。”
所以,目前知識付費用戶已達5000萬人。
“手機裡沒幾個付費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有段時間,和劉剛一起聊天時,他嘴裡經常冒出一大堆新名詞:
什麼“跨界學習”啊?什麼“認知升維”啊?什麼“中矩思維”啊?

有一次,我問他:“你都哪裡學的?”
他說:“付費APP上。”

那段時間,劉剛特喜歡在社交場合表演,潛台詞是:“你看,我學到了好多新知識。”
兩年過去後,他終於消停了,不再逢人就滿嘴噴新名詞了:
“學了一大堆新名詞、新概念、新思維,看似什麼都知道,其實一點卵用也沒有。 ”
他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震驚世界,§我讀到的大部分版本是:普朗克§
於是被很多大學邀請去做報告,愛因斯坦因此而被弄得疲憊不堪。

有一天,司機對他說:“你太累了,今天我幫你作報告吧?”
愛因斯坦問:“你能行嗎?”
司機說:“我閉著眼睛都能背出來。”
那天司機上台,果然講得滴水不漏。

但剛想下台時,一位博士站了起來,然後提了一個非常深奧刁鑽的問題。
司機不知怎麼作答,幸好腦瓜轉得快:“你這問題太簡單了,我司機都能回答。”
愛因斯坦站起來,幾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博士驚呆了:“沒想到他的司機也遠勝於我。”

但在回去的路上,司機對愛因斯坦說:“我知道的只是概念,你懂得的才是知識。”
其實,我們就跟這位司機差不多,一付費一收聽,就誤以為學到了知識,
其實離真正的掌握知識差了十萬八千里,你以為買到的是知識,其實買到的是“知道”。
你以為買到的是掌握,其實只是囤積了一堆“知道”。


◎大部分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
首先,它傳授的幾乎都是碎片化知識。

朋友張海特別喜歡各種“乾貨”知識,
今天在這個公號看到“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乾貨滿滿,我要收藏起來。
”明天在那個公號看到“高情商必須具備五個能力”,“乾貨滿滿,我得收藏起來。”
就這樣,他像松鼠屯糧一樣囤積著。但收藏的過程,就是遺忘的過程。

“有一天,我打開微信收藏,看到裡面竟然有1000多篇文章,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收藏的,也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要收藏這些文章。 ”
最後,一鍵刪了個乾乾淨淨。

如果你留心一點,就會發現,
現在“知識付費”傳授的多是張海所收藏的那種碎片化知識:
●它們往往是一堆結論而非邏輯
●它們往往大量簡化了推演過程
●它們往往將多路徑簡化為單一路徑
●它們往往只告訴你表面事實,不告訴背後原理
關於學習,有一句名言——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構成了你的思維方式。


所以,長期接收碎片化知識將會導致:
●因為不成體系,所以容易遺忘
●看待問題簡單化片面化
●思維與視野變得狹隘
●難以進行複雜思考和獨立思考
所以,我們經常感嘆:“學了這麼多,就像沒學過一樣。”
喬布斯說:“你得到的知識根本稱不上知識,充其量只是信息。”

◎在這裡,我聲明兩點。
第一,我不是反對碎片化學習。
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當然很有必要,但這與學習碎片化知識是兩碼事。

第二,我不是說碎片化知識一無可取。
該什麼時候去吸收碎片化知識呢?
就是你對某個領域的知識架構已經建立好了,
這時你可以藉助碎片化知識來查漏補缺,豐富自己的認知深度與認知廣度。


◎羅振宇有本書叫《我懂你的知識焦慮》。
沒錯,羅胖確實十分懂你的焦慮,但他永遠無法治好你的焦慮,
他只會不斷挑逗你,給你製造焦慮。

知道嗎,比賣知識更高明的,是賣焦慮感。
關於知識付費,有兩句話很見血:
“那些知識付費所販賣的知識速成,其實質賣的不是某一領域的知識,
而是一種‘讓你感覺很努力’的幻覺。 ”

“(很多)知識付費向用戶兜售的,實質上是一種精神慰藉,
讓你感覺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得到些什麼有用的東西,從而有一種收穫知識的滿足感。 ”

但這種滿足感很快就會隨時間而幻滅:
“聽了一堆大神大牛們的分享,結果還是發現自己沒有任何改變。 ”
付錢過後,你依然是你。

於是,新的焦慮誕生了。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知識依然沒長進啊?
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知識依然是井底之蛙啊?
不明就裡的你又陷入瘋狂購買中,“那我就再訂閱幾個專欄。”
“那我就再購買幾次直播。”
就這樣,你陷入了“焦慮—購買—焦慮—購買”的惡性循環中。


◎要想真正治療你的知識焦慮症,首先你得弄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一,學習要有目標定位。
我朋友劉剛最喜歡隨大流,
看見別人學英語,他就跟著學英語。
看見別人學寫作,他就跟著學寫作。
看見別人學編程,他就跟著學編程。
“學完,發現還是解決不了我的焦慮。”
你一定也發現了,劉剛最大的問題是——用戰術上的努力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什麼意思?
就是他雖然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不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麼。

所以,看見別人學什麼他就學什麼,今天學這,明天學那,
看起來很努力,但實際毫無用處。
學習如同種地,在承包這塊地之前,一定要有目標要有計劃,
知道要種何種作物,要達到多少產量,接下來才是為之辛勞耕作。

沒有目標,一切無從談起。
那如何尋找學習的目標呢?
●坐下來,寫出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羅列“這樣的人”所對應的知識領域或技能
●再把知識領域或技能細分成主要和次要的知識點
●你需要學習的知識體系圖就出來了

目標一明確,方向一清晰,你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嗡嗡亂撞了。


第二,學習要懂問題驅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段名言:
“如果給我1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


這話什麼意思?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最好的學習,都是問題驅動式的。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有一次,我問考清華的學霸:“你的學習效率怎麼這麼高?”
他說:“我從來不簡單地去看書複習,我的學習都是問題驅動的。”

你不是不可以訂閱得到專欄,不是不可以訂閱喜馬拉雅音頻,
但是在接受這些新知識之前,你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對想學的知識點進行預先的學習,然後帶著問題去聽別人的課。

邊聽邊對照,邊聽邊思考,再把迷惑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
然後再去搜羅體系化的書籍,從中找到解決這個迷惑的原理和方法,
如此這樣,你的學習才會變得高效。



第三,學習要懂系統深挖。
谷歌董事長施密特說過一串數據:
人類從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四百萬年間,一共創造了5艾字節的信息,
這個存儲量相當於50億部1G電影。
而到了2010年,人類每兩天就會創造5艾字節。
再到了2013年,人類每10分鐘就創造5艾字節,
再到今天,人類每1分鐘就創造5艾字節。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
不管你如何沒日沒夜的學習,你都趕不上知識的增長速度。
所以,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時代,最有效的學習並不是碎片化學習。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這話什麼意思?
就是說,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純粹就是一個大**。
如今社會早已分工得極其精細,並且各個領域都在飛速發展,
所以,最好的學習不是追求成為一部百科全書,而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喜歡“有話植說”的一句話:
一味貪多求全的學習,不會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只會讓你更加焦慮。
真正成功的哪些人,都是在自己行業裡專注只做好自己的事,
經過多年沈淀,這才一鳴驚人。

所以,不用羨慕那些成功的人,他只是比我們更早的專注於一個領域而已。 ”
治療知識焦慮的最佳方式,就是你能在某個領域上達到專業水平。


◎第四,學習要有致用出口。
先講一個富蘭克林的故事。
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個印刷廠的學徒工。
每天看到報紙印出來的時候,他就想:“有一天我的文字出現在報紙上就好了。”
他是行動派,想到了就做。

他是怎麼做的呢?
那時候,還沒有專門的寫作培訓班,於是,他把報刊雜誌上的好文章剪下來,
再一句一句抄寫在一張張紙條上。
抄完之後,把原文放在一邊,然後再把這些紙條全部打亂,
讓自己把這些話按照順序排列下來,
很多次排列之後,他就弄懂了文章的結構。

然後,他又把難度提高一個檔次,讓自己把文章一句一句默寫下來,
很多次默寫之後,他就懂得瞭如何運用文字。
終於有一天,他的文章出現在了報紙上。

文章見報後,更加激發了他的寫作興趣,於是他天天奮筆不休,終於成為大文學家。
講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你一個道理:
當你係統地學習一個知識後,你必須為這個知識找到一個或多個致用的出口,
只有讓知識頻繁地得到“致用的鍛煉”,知識才能真正地轉化成為長在你身上的本事。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很多知識毫無用處?因為他沒有找到穩定的輸出系統。
§這可以和第一點結合起來說§


◎當我們都在為求知求學而焦慮時,“羅振宇們”來了,
他隔著屏幕向我們伸出胖乎乎的大手:
“世界末日沒什麼好怕的,都跟我來。”於是我們就登上了知識付費的這條船。
但在我們積極掏錢的時候,“羅振宇們”永遠不會告訴你一個秘密:
主動學習遠比被動學習重要。
系統學習遠比碎片學習重要。
向內學習遠比向外學習重要。
專業學習遠比跨界學習重要。


這就是拾遺寫這篇稿子想告訴你的一點真相。
我不反對知識付費,但我反對鼓吹知識速成。
我不反對碎片化知識,但我反對神化碎片化知識。
求知這件事情,沒有什麼終南捷徑可走。
此時,我想起了一個段子:
“如果你每天還在看耶魯公開課,上3W咖啡聽創業講座,知乎果殼關注無數,
36氪每日必讀,對馬雲的創業史瞭如指掌,對張小龍的貪嗔癡如數家珍,
喜歡羅振宇勝過喬布斯,逢人便談互聯網思維……
那你應該還在每天擠地鐵。 ”





-----------------
參考資料:
得到-學習-黃有璨:付費知識該怎麼學
那麼如何更有深度、有效果地學習呢?
1. 以去大量涉足“啟發”類的學習產品,但建議最好能在這類產品之上,
找到一個或多個能夠學以致用的出口。
2. 對於新人來說,一定優先考慮購買那些能夠幫助你
“培養能力”或“構建知識體系”型的產品,至少應該把更多精力花在它們上面,
 少看一點馬雲的演講和未來的商業變革趨勢這一類的東西,不是不看,而是少看。
3. 總是只有5%-10%左右的人,
他們的學習是更有效的,他們也更容易成為金字塔頂端的那群人。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閱讀-哲思-【蠟筆小新】:善與偽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行動

出處:這個「小新帶小白回家」的畫面看似天真無邪,背後卻隱藏著連「大人也不一定能看出來」的黑暗心機...


節要:
◎有關於「被遺棄的狗」大家展開了討論
1. 妮妮:
表示非常的擔心這只小狗,急切的說著「在這樣下去它會死掉的,必須得有人收養它」。
但是心軟並不表示自己願意承擔生命的重任。

當小新問到妮妮家是否可以收養小白的時候,
妮妮一改之前的急切與擔心,一臉為難的回答了「我家已經有兩隻貓了」。
妮妮的困擾來源於不想而不是不能
§家裡若已經有很多寵物,養起來確實會有困難,貓和狗的相處或是經濟上的問題。
 為何本文作者要寫「是她不想,而不是她不能」。
 我認為原因是,妮妮是最積極說要幫忙的,
 但是卻連一個建設性的辦法都沒提,可能是純理想主義者或過於感性的人。
 我覺得,應屬於過於感性,但不能解決問題的人§


2. 風間(他被設定成一個近乎完美的孩子,五個小孩裡最優秀的):
當風間擔心可愛的小狗會死掉的時候,
小新不假思索的直接說了一句「那你就養啊」,
結果風間的回答是立刻拒絕,只是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他說:高級公寓不能養寵物。
這由其實也能理解,畢竟在日本的高級公寓的確是有很多項嚴謹的明文規定,
不允許飼養寵物基本上是首要規定。
但連「想一想辦法」這樣的過程都沒有,無疑就是撇清責任的做法。
§風間跟妮妮,皆表現出的同情或惋惜,
將自己推向了道德的至高點,但是連「想一想辦法」都做不到的人。
由於風間在劇中,聰明利己,成績、家世最頂尖,可預見的未來,光明燦爛。
是內心高人一等的理想主義者。§

3. 正男與阿呆,全程基本上沒有說過話。
只有在小新出了個「好主意」之後正男才回應了一句「我人在這呢」,
但是對於小狗的事依然只字未提,對於收養寵物大概也是有心無力
§吃瓜群眾§

4. 小新:
風間提出「小新家可以養嗎」的疑問之後,
小新沒有直接回應,但是下一個畫面卻是小新帶著小白一起回家。
換句話說,最後在朋友們都無法對這個事件負責的時候,小新卻毅然的承擔起來,
比起只能嘴上說著可憐卻無法付出實質幫助的同伴們,只有小新默默的付出了行動
...
善與偽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行動,
也許說風間與妮妮是偽善有些太苛刻,但同時事實真的就在眼前。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閱讀-環保-改變行為不能只靠道德勸說:德國靠「保證金」機制,成功回收寶特瓶

出處:改變行為不能只靠道德勸說:德國靠「保證金」機制,成功回收寶特瓶


摘要:
◎新點:在德國買礦泉水還要付「保證金」,以確保消費者會主動回收寶特瓶。
本文3大重點:
1. 德國帶保證金的寶特瓶,用錢鼓勵你回收! 
2.「多贏」環保成效,減少供應商成本也降低垃圾掩埋場需求。
3. 台灣現況反思:回收率高,卻難以永續使用


◎(德國)超市賣的礦泉水瓶身會有一行小字:
Pfand 0.25 €。「Pfand」這個字是德文「保證金」(Deposit)的意思,
表示寶特瓶包含€0.25 的保證金(又稱押瓶費)。


◎德國實施多年,成效非常好,目前寶特瓶回收率高達 93.5%,
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相較之下美國保特瓶回收率約 31%)!


◎2016 年曾發生有人利用退瓶機詐取押瓶費的新聞。
德國科隆一名飲料商私自改造退瓶機,讓寶特瓶放入機器後可以再拿出來,
藉此利用同一支寶特瓶重複回收了 177,451 次,賺取 4 萬 4000 多歐元的押瓶費!
事發後這名飲料商隨即遭到判刑處份。


◎雖然台灣已經沒有獎勵金制度了,
但大眾已養成回收空瓶的好習慣,台灣寶特瓶回收率維持約 95%,成績相當亮眼。
然而回收率高,台灣的寶特瓶循環使用率卻有待改善,
主因是台灣法規禁止將回收寶特瓶材料用於食品容器及包裝製作,
因此無法像德國重複使用空瓶。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enter)報導,
台灣每年仍須耗費 7 千萬公升原油生產新的寶特瓶。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詞彙-我不是在...,就是在前往...的路上

我在《巴黎文學散步地圖》的摘要讀到:
「巴爾札克曾說:『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巴爾札克確實很愛喝咖啡,自述:「我將死於3萬杯咖啡。」,
據專家統計,他一生大約喝了五萬杯(註),然而,這不定然是他咖啡全在咖啡館喝的。

我查了許久,
都沒找到巴爾札克說過這句:「我不是在...,就是在前往...的路上。」,
因此刪去人名(巴爾札克),單獨搜尋句子。
這才找著這是奧地利詩人兼散文作家Peter Altenberg的名言:
「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  ist er am Weg dorthin」
德翻中:假如AltenBerg不在咖啡館,就是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我查日本旅遊資訊,
常會在日本自助旅遊達人林氏璧的部落格、粉絲團看到一句:
「我不是在日本,就是在前往日本的路上。」
我猜,極大可能是林氏璧把句中的"咖啡館",皆換成"日本"的吧!


----------------------------
註1:維基: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專欄-學習-來信187封:成功並不難,在於少犯錯誤

出處:羅胖精選丨成功並不難,在於少犯錯誤


摘要:
◎世界上有兩種比賽,一種是比絕對成績,比如你自己跑長跑。
今天3000米的成績是15分鐘,一年後進步到14分鐘,這種比賽是靠硬拼成績。
不過大部分人如果想跑進10分鐘,就不大容易了,這時很多人會很鬱悶。
還有一種比賽是比相對成績,只要比對手強就好,
而這種比賽獲勝的關鍵在於比對方少出錯,
萬一要是出錯了,最好早點出,這樣還有改正的機會。這種比賽總的來講比的是防守。

凡是NBA的球迷都知道這麼一句話,
“得分靠進攻,但是贏得比賽靠防守”,很多對抗型的體育項目都是如此。
我在大學時打羽毛球,在整個清華是前三名的水平。
羽毛球進攻固然好看,但是靠一次劈殺把對方抽死的可能性極小,
最後其實大家都在拼消耗,每一個球的回合特別多,
誰出現失誤了,就要輸掉當前的球,誰體力不支了,就要輸掉比賽。

剛開始打羽毛球的人都喜歡進攻,
因為那樣過癮,有經驗的人,都喜歡調動對手,讓對手失誤。
從進攻到防守,體現了一個人對這項運動的理解。
類似地,在足球中,看意大利隊比賽有點枯燥乏味,
因為它大部分時間在防守,但是它的成績並不差。
相反,南美洲的足球注重進攻,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常常漏洞百出。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想的只是如何贏一個球,而不是整場比賽。
人生是一個持續時間特別長的比賽,
我們大部分時間並不需要關注“贏”這件事,而只要不輸就可以了。
比賽進行到半場的時候,很多對手就棄權了,
或者失去了比賽資格,最後剩下來的就是贏家。


如果我們以這個心態看待北京的房價,大家的策略就完全不同了。
大家不需要再盯著自己的工資單,
而是確保自己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裡,貢獻和收入成為前1/4的人。
北京和上海的房價再貴,也需要讓它的貢獻者住得起,
否則沒有人貢獻,這個城市就會衰落,房價就會下跌。
房價之所以撐得住,是因為有很多貢獻者。
因此,大家唯一要做的是,確保自己的貢獻在前1/4。

在北京或者上海成為前1/4的人難不難,
其實並不難,因為大部分人不僅缺乏長跑的耐力和耐心,
而且跑步姿勢非常難看,跑得非常累,
這樣他們會自動退出比賽,給那些有耐心的輕鬆運動者騰出位子。
§1. 在社會上,比的是「相對成績」。
2. 大部分時間並不需要關注“贏”這件事,而只要不輸就可以了。
3. 大家唯一要做的是,確保自己的貢獻在前1/4。§



◎每個進入大學的人都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憧憬,
但是到大學畢業時,實現自己憧憬的人恐怕連一半都到不了。
如果再過5年,讓他們回想一下大學的生活,
他們會發現自己的問題,會發現自己犯了很多錯誤。
很多人在面試不通過時,才想到在學校裡應該練習一下表達能力。
到了單位裡發現很多簡單的任務無法完成時,
才想到過去似乎不應該為了考試成績而忽視實驗和實習的訓練。
在不小心得罪了同事後,才體會到應該在交往時考慮對方的感受。
不過,年輕人總還是有改正的機會。

接下來生活的壓力來了。因為太窮,所以就會整天為生存而奔忙和勞碌,
每天所想到的就是簡單的生存長此以往,便沒有了時間去想任何其他的事情。
當人們偶爾抬起頭看到周圍有人從身邊超越過去,並不知道那些人是如何完成的,
而自己只能使用非常吃力的姿勢拼命跑,可能力量用了不少,但是跑得併不快。
再過一段時間,可能自己實在跑不動了,只好寄希望於下一代,
這批人實際上就是我講的那些退出比賽的人,
當然他們通常會將自己的壓力也全部壓到了下一代身上。

§知道發生問題卻解決不了想想算了,只要簡單生存就好,
長此以往,便沒有了時間去想任何其他的事情。§


◎這些“大部分的人”犯了什麼錯誤呢?簡單地講有四個。
1. 兩個靜態的觀點看待未來(X)
 §(1)自己能力不能成長(X)
  (2)所學的知識夠用一輩子(X)§
2. 積攢資源,而不利用資源(X)
 我在之前講“金錢觀”的信中(第154和第155封信)說,
 攢錢是成為不了富翁的,只有賺錢才能成為富翁,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道理。
 這並不是說攢錢是錯誤的,
 關鍵的問題是錢作為一種資源,只有使用,才能帶來更多的錢。
 其實不僅錢是如此,任何資源都是如此。
 很多人考慮著學習,常常去充電,
 但是充了電幹什麼用,卻沒有仔細想,更沒有付諸行動去使用。
 這就如同一些女生,買了些很貴的衣服和首飾,卻天天放在衣櫥裡捨不得用一樣。
 一些人和我講,想再讀一個碩士,甚至出國讀一個碩士。
 我問他們目的是什麼,他們說還沒有想清楚。
 我說沒有想清楚的話,讀完了又怎樣,
 最多算是買了些沒有用的東西攢在家裡,而讀那些該被淘汰的、沒用的專業更是如此。  (當然,如果為了提高自己的素養,倒不算是浪費。)
 §最可怕的資源浪費是時間,把無所事事當作是省下時間,或空閒沒好好利用。§
3. 太在意一時的得失(X)
 我發現很多人辭職換工作,並非因為新的工作更好,
 僅僅是因為在原單位沒有被提拔受了點委屈而已。
 這就如同打羽毛球比賽時,輸了一個球就放棄掉一場球,要求重新開始一樣。
 要知道,一盤比賽有21分呢,輸掉一兩分並不會對最後的結果產生太大的影響。
 人在一個單位裡,會有周圍的同事在某段時間做得比自己好,提拔得快,
 但是請大家相信,
 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永遠保持一個緊張狀態,
 大部分人會在比賽中出現失誤,這就給心平氣和,少犯錯誤的人以趕上去的機會。
 §別追求過分完美(一個失誤都不能永),會產生逆反作用。
 再者,對於不會的東西而做失敗,那叫嘗試失敗,不叫失誤§
4. 每次都是從頭開始(X)
 雖然馬拉松可以分解成400多個100米的比賽,但是每一個100米並不是獨立的,
 因此,跑當前這個100米的策略不是讓它的成績最好,而是為了讓全程的成績最好。
 每個人財富的增加,
 應該是隨著經驗的積累指數增加的,如果做不到指數,也要做到平方關係。
 但是很多人只能做到線性增加,因為他前面的工作對後面沒有幫助,每次都是從頭開始。
 一味盯著當下的利益,就會讓人在思想上變得極其吝嗇,
 這會讓人獲得貧窮的思想,也就永遠沒有發財的機會。
 我不止一次地批評那些“搶月餅”的人(詳見第19封信丨有小聰明沒有智慧的人),
 不在於他們這件事情本身的對和錯,而在於鼠目寸光。
 §換個角度想,要培養的能力,要那種可以靠時間累積的,
 比如表達能力、寫作、專業等等。
 而所謂不能累積的,如機械性動作,一個月經驗跟一年經驗差不多§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閱讀-醫健-常有靜電反應,代表身體不好?

出處:常有靜電反應,代表身體不好?


摘要:
◎冬天乾冷時,當身體碰觸鍵盤、鍋子等物品,是不是容易有觸電的感覺?
 如果有,就要先檢視自己是不是過度勞累,
 當身體過度勞累,長期缺氧體內正電荷過多,稍微碰觸金屬,
 正電荷被吸走而出現電流,就會產生被電到的靜電反應。
這時可先到戶外用手摸一下地面,再回來碰觸同一件物品時,
 因為多餘的正電荷已經排到地面了,所以不會再有靜電反應。
 如果身體常有靜電反應,一定要盡快檢視是不是已經嚴重缺氧。
◎長期缺氧的病人容易有牙垢,靜電吸附效應使灰塵汙垢容易沾附於牙齒、牙齦上。

◎過多正電荷,讓本質是蛋白質的紅血球黏附在一起,
 大幅降低運送氧氣的能力,我們稱這樣的現象為「靜電吸附效應」。

◎從酸性體質病人的手指頭扎一滴血,到顯微鏡下做檢測,往往看到紅血球沾黏在一起。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閱讀-醫健-心臟病真的是膽固醇害的嗎?

出處:心臟病真的是膽固醇害的嗎?
這一篇文章,至少看過三遍了。這次才作摘錄。


摘要:
◎開場白:
紀錄片《膽固醇騙很大》指出,
曾經有許多證據顯示心血管疾病與膽固醇關聯薄弱、真凶另有他者,
但財團為了巨大商業利益,驅趕發現問題的研究員、砍他們經費,
極力鞏固「攝取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的標籤,至今仍左右你我生活……


◎1955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心臟病發,引發美國一陣恐慌,
沒有人知道好好的總統為何突然倒下來了,全美國的醫師都在找心臟病發的原因,
艾森豪的主治醫師安瑟爾‧基斯斷定,「是總統的飲食,影響到了健康。」

基斯醫師開始著手一系列研究,討論心血管疾病與脂肪和膽固醇值的關聯,
最終研究結果指出,嚴重心血管疾病是高油脂、高膽固醇飲食造成的,
從此膽固醇開始被大眾認為是「健康殺手」,社會整體氛圍恨不得除掉他,
就連雞蛋也被列為地雷食品,人們最常關心的健康話題就是「今天能吃幾顆蛋」。

但當年基斯的研究其實漏洞百出,醫師多米尼克‧杜龐涅便指出:
「明明法國和芬蘭兩個攝取油量差不多,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缺差七級。」
杜龐涅表示,明明法國人膽固醇攝取量高於世界平均,心肌梗塞發生率卻是世界倒數,
光這點就說不過去,「基斯做的是一種不實科學,他去製造事實來確認自己的假設。」
§可見得,一開始就知道有問題!§


◎「膽固醇本來就是人類生活所需,且沒有好壞之分!
心臟醫學專家米榭.羅熱里爾博士強調,膽固醇是維持內臟機能所需。
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身體內的膽固醇,
兩者都有其重要性——
LDL是送營養進去,HDL則將廢物排出,
結果HDL被視為「好的膽固醇」、LDL卻被視為壞的、大家巴不得他消失,
「真是可笑的理論!」羅熱里爾說。


糖商的陰謀:數據真相來打臉,醫師卻被大砍研究經費、
慘遭冷凍權威曼博士也同樣被秘書告知「如果反對基斯博士理論,研究經費將被刪除」,
之後這件事也真的發生了。
他們是想轉移『糖』的焦點到『膽固醇』!
公共衛生研究員克莉絲汀.柯恩斯說,根據他的資料顯示,
1960年代糖產業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研究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因為當時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真正影響的關鍵不是膽固醇,而是糖。
「他們當時推行2-2-6計畫,去找出所有糖對心血管疾病不好的報告,
 鉅細靡遺去找出漏洞,再一一反駁。」

不只如此,糖商還不斷妖魔化、污名化膽固醇。
1977年,美國衛生研究院進行脂類臨床研究計畫LRC,
針對 3800名超高膽固醇進行臨床試驗,
結論得出低膽固醇飲食搭配藥物治療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應該有"低膽固醇者,來做對照組吧?§


◎紀錄片《膽固醇騙很大》不只揭露糖商策劃的騙局,同時也道出藥商的陰謀
據資料統計,一種抑制「壞的膽固醇(LDL)」的藥他汀,
全球大約有2億人食用,所創造的商業產值,不可小覷。

目前在服用他汀的患者,真的都需要這種藥嗎?
心臟科醫師麥卡爾.拉巴伍斯指出,自從2001年制定「膽固醇指南指導原則」後,
被建議服用他汀的病患爆增為過往3倍,
從1300萬變成3600萬,但這些人大部份都沒心臟病
拉巴伍斯也調查當初制定該指南的14人小組,發現其中有9人都與藥廠有財務關係

本來沒病的人,吃了他汀反而出問題。
醫學教授貝雅翠絲.哥隆研究171名他汀服用者以後發現,
有患者服藥後阿茲海默症症狀進展快速,「會不認得人,無法閱讀,
然而就在他停藥後,一切竟然恢復正常,一天可以讀3份報紙!
其他還有肌肉無力、糖尿病等問題,只是這些副作用與老化症狀相近,不易被察覺。


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真凶到底是誰?
羅熱里爾透過血管內攝影機鏡頭發現,真正影響因素或許是「血管的鈣化作用」,
而引起鈣化作用的原因,可能包括糖尿病、腎功能、自然情況膽固醇變低等。


§到這裡,得到的結論,心血管疾病,
可能原因是「造成血管的鈣化作用的物質」、糖。
而主導冤枉"膽固醇"的,是糖商跟藥商。§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 閱讀-心理-這種家庭出生的孩子沒法談戀愛

文章出處:2017-06-29 這種家庭出生的孩子沒法談戀愛

摘要:
◎宋丹丹和巴圖一起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
本應該是難得的母子歡聚時光,但宋丹丹卻在節目中不停地吐槽兒子巴圖。
...
其實,宋丹丹就是典型的一部分中國家長,他們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讚揚和肯定。
取笑、挖苦、打擊,是教育子女的慣用手段。

這種教育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打擊式教育”。

常見的話術如下:
“你看誰誰誰多懂事啊!你呢,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燒香了!”
“就你還想幹XX,算了吧。我看你就是三分鐘熱度。”
“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還有什麼用,簡直比豬還蠢。”
……
這聲聲打擊的背後,藏著多少人年少時暗暗流下的淚。

微博上曾有網友坦言,因為小時候在家族聚會上被媽媽當眾嘲笑“唱歌難聽”,
從此之後她再也不願意當眾唱歌。
而當她試圖跟媽媽溝通這件事時,才剛說起自己受傷的心情,媽媽便開始教訓她: “你怎麼這麼玻璃心,這點打擊都受不了,以後在社會上還怎么生存!” 網友評論,這個邏輯就好比,我捅你一刀你喊疼。 我說,沒事,我多捅幾刀你習慣了就不疼了。 好吧,我不疼了,因為我死了。 打擊就是打擊,根本就不存在打擊式教育。 披上“教育”的外套,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不當行為找一個合理化的藉口。

§這一套"教育",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辯詞,
 (1)當孩子日後走入歧途,就說:當初我說這孩子沒出息。
 (2)當孩子日後小有成就乃至功成名就,就說:要不是我從前磨練他,讓他有抗壓性...
 怎麼說都他贏§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
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扎克伯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組關於親子教育的圖片,
列舉了“壞父母”的11種表現,其中有8種都是不好好說話造成的,例如: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那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你總是在公共場合批評教育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讚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為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那是因為你總是命令他們,不在意他們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秘秘的,什麼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為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行為粗魯沒有禮貌,那其實是從父母或者一個屋簷下的人那裡學來的;
(出處:
…… 知乎上有個點贊很高的回答: 孩子的沉默、隱忍、恐懼、討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因為這樣的“懂事”,讓他們覺得很“省事”。

要嘛為了贏得父母的愛或讚許而苛求自己,失去快樂的童年;
要嘛完全放棄自己,逆反到害怕成功的程度,失去健康的人生。
有句話說得很好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
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父母在等我們道謝,我們卻在等父母道歉。


◎更可怕的是,她發現自己正在情不自禁地模仿母親,用母親傷害她的方式去傷害愛她的人。 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童年時缺愛,被傷害,受虐,沒有安全感,缺乏尊嚴…… 長大以後,就有可能演變成自閉、抑鬱、自殺、暴力傾向、焦慮症等等。 但神奇的是,許多精神病患者,在生了孩子之後,精神狀況好了很多。 因為他們把精神痛苦宣洩到了子女身上。而子女替他瘋了。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一想到人類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能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了。

§讀得我頭皮發麻,好可怕§


臨床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語言虐待”​​。心理學家說,語言虐待不如身體虐待容易引起注意,
因為看不見傷痕,留不下證據,然而它的傷害可能比身體虐待更加嚴重。 很多遭受“語言虐待”​​的人一直懷疑自己的痛不欲生是因為太脆弱。 因為比起受到身體虐待的人,他們似乎沒有資格叫苦,沒有資格抑鬱,沒有資格生病。 但他們的痛苦是實實在在的,每天生活在壓抑之中,每天回家都戰戰兢兢。 沒有人覺得罵一罵子女是一種虐待。
而孩子也不會表達,他們首先是哭泣,之後就變成了麻木。
於是這種虐待就被慢慢合理化了。 魯迅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而更大的悲劇是,有些無價的東西已經被毀滅了,卻沒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