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閱讀-企管-張小龍最新內部演講:警惕KPI和流程,支持內部輪崗

文章出處:張小龍最新內部演講:警惕KPI和流程,支持內部輪崗
三大重點:
1. 用戶角度來出發來考慮(好的產品是讓用戶用完即走)
2. 敏捷式項目管理
3. 支持輪崗



摘要:
◎在這裡,我跟大家特別推薦一本書,叫《人類簡史》。
之所以剛才想到這本書,是因為這個書裡面揭開一些事情的謎底,
比如,他說當人類在遠古時期,任何一個村落只有 150 人左右,
因為當時沒有語言這樣一個工具,一旦超過 150 人,就沒有辦法維繫起來一個人群。

你想像一下,如果沒有語言做工具的話,確實只能存在非常簡單的交流方式。
所以他說,我們的記憶裡面只適合處理 150 人以內的人際關係,
一旦超過 150 人的時候,它就變成一個社會化的組織。
這個時候對個體來說是不太舒適的,已經超過了他的舒適區。
當超過 150 人,
這個時候就要靠一種語言能力、想像力或者一種對規則的想像力來維持這種關係
我們其實就在這樣一個過渡階段,
當我們人數超過 150 人的時候,我們的組織方式已經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我跟技術團隊討論問題時候也說
不要太關注用戶的增長,因為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增長,
我們更應該關注我們給用戶做了什麼事情
滿足了他們某一種使用的需要、愉悅的需要,更加應該關注這個方面。

我舉一個內部不好的例子。
比如城市服務,城市服務作為微信裡面一個入口功能也挺重要,
去年制定年度目標的時候,團隊給我拋出一個年度目標,
這個年度目標我一看就吃了一驚,因為我沒有看到這樣的年度數據。什麼樣的目標呢?
列出來明年要達到年訪問量、年 PV 達到多少……
我說怎麼會有一個年 PV 這個說法,我沒有聽說過,我只聽過日 PV,最多聽過周 PV。
團隊解釋說如果說日 PV,那個數據太小了,不好看,我當時有點啞口無言了。


◎大家會看到從微信廣告上線到現在,
沒有一個平台廣告產品能夠像微信朋友圈廣告這樣做到幾乎沒有什麼用戶的牴觸,
甚至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用戶說為什麼我看不到一些廣告,
他能看到——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效果。並不是我們刻意要達到這樣一個效果,
而是說即使我們考慮像廣告這樣非常商業化的東西的時候,
我們首先考慮的是用戶是不是把它當成一個很友善、很好的一個功能在使用,
而不是說我們去測試一下用戶的忍耐力下限、一直到擊穿它為止,我們不是這樣想問題


◎在去年公開課我對外說了一個觀點,好的產品是讓用戶用完即走
業界反饋說你們微信太矯情了,因為你們用戶這麼多,誰也離不開了,
所以你們可以這樣說。

其實真的不是這樣子,在我看來任何一個好的產品就是一個好的工具,
好的工具就不應該黏住人,是應該幫助用戶非常高效率完成他的任務,
而不是說用完了還要拿到手裡玩一會兒、多用一會兒,那不是一個很高效的表現。
但是對這樣的一些想法的話,我特別希望它能夠根植到大家意識裡,
時刻想一下什麼是我們做的對用戶有價值的事情,
我願意在這個點上反覆跟大家說這個東西。


敏捷項目管理的好處
就這麼小的一個團隊在後面幾年裡面做的事情遠遠超過之前幾十人的努力,
這個小團隊是怎麼樣工作的?
這個小團隊是當時用了一個方法,叫敏捷項目管理,
這裡可能在座的一些同事都已經不太瞭解這個詞了,
但是當時在騰訊挺鼓勵用這樣一種方法,
我建議在座的如果沒有去好好研究過的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我們真的做到一種非常敏捷的一種項目的推進方式。

這裡所謂的敏捷是什麼意思呢?是真的非常快。
在座有幾個同事是當時這個小團隊裡面的,幾乎大部分人都在,
其實大家有空可以跟大家多交流一下,如果回想起來大家可能會覺得、
我自己也覺得那個時期過的非常愉快。為什麼非常愉快?
因為對我自己來說,很有滿足感。當我頭一天晚上發現我們這裡有一個東西要改一下,
我發一個郵件出去,有的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就發現這個東西改過來了,已經上線了,
大多數一個星期上線是不誇張的,無疑這是一種很爽的感覺。

敏捷項目管理的好處
越來越遠的後果是,我們自己都覺得我們做的事情沒勁,
因為你今天想到一個很興奮的主意,過了一個星期你自己也會淡化它。
敏捷帶來一個最好的心理感受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可以想一些與眾不同的點子,
然後我們可以很快就看到效果,因為我們可以很快把它上線了,然後可以去驗證,
如果不對就下線,如果還有改進餘地,下個星期再去改它。



人事管理
最近一年我跟 HR 一起嘗試說,
我們有沒有一些新的機制能夠幫助組織裡面的人員流動的更加順暢。
從我自己角度看過來的話,
我反而是覺得大家在團隊裡面經受的鍛鍊或者錘煉是不夠多而不是說太多了。
這裡如果有一些方式讓大家用同樣的時間,但是經歷更多、思考更多,
確實是沒有壞處只有好處的。
所以對於 BG 的同事大家用活水計劃去讓一些想要去轉一下崗位的人,
他沒有後顧之憂可以非常自由的轉,同時我們也上升到總監這個級別,
我們也制定出一個 BG 內部的措施說,
我們 BG 的總監如果沒有經過輪崗是不能往上晉陞的,必須要有輪崗的經歷。

可能有些同事會覺得這樣會不會不太舒服,當然不太舒服,
超出一個人舒適區域,必須面對新的挑戰。
但是以後你回頭來看的話,這樣的結果其實是有好處的,
在座的都是 leader 以上的基層、中層管理幹部,
大家以後也會面臨這樣一個輪崗的問題,所以在這裡先跟大家做一個心理上的準備。


結論
第一,關於對我們產品、我們業務思考方向是不是真的從用戶角度來出發來考慮
第二,關於敏捷性,大家自己也可以看到,即使對微信來說,
我們的前期疊代很快,後面疊代速度確實變得越來越慢,
所以這也是需要大家做一些思考的。
除此之外,我也再次鼓勵內部加強活水,支持輪崗謝謝大家!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閱讀-企管-<任正非:華為三十年大限快到了,想不死就得新生>

文章出處:任正非:華為三十年大限快到了,想不死就得新生


我至少看了兩遍,很遺憾,找不到有利於我自己的觀點。
太過於抽象,用軍隊做例子,仍然不知道戰場在哪裡,說有危機,不知道敵人在哪裡。
我駑鈍,參悟不出他所說的道理。不再花時間重讀了。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閱讀-科技-<Facebook 正在失去年輕使用者>

原文出處:Facebook 正在失去年輕使用者


今天早上看到這篇文章,談的正如標題所述。
年輕使用者不使用的臉書的理由是:
1. Facebook 上太多「長輩」,年輕人想發表酷的內容要擔心被長輩批評,
 而長輩在你貼文下面的留言也讓人難以接話;
2. 長輩們聊天的內容不酷,盡是一些政治社會文化的轉載文章,年輕人才不關心。


關於第一點,這裡泛指的年輕人,是指年齡平均 16.5 歲。
在法律、習俗上都是未成年,
若有犯罪行為,例如言語恐嚇及猥褻,父母都要受連帶責任。
因此,父母有其責任,在未逾越法律底線之時,與予...善性的規勸,
只是要慎選場合,私下是比較的。
而且即將成年的話,
父母也需要一段過渡期去適應孩子已經能自主自律,不須事事指揮和干涉。

而長輩留言,不會像對平輩一樣閒話家常、乃至在孩子朋友面前要維持形象,
(如果孩子臉書有他朋友在看的話,等同公眾空間)
說話會帶拘謹,孩子無法答話,應屬正常。
說幾句關懷的話,又覺得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幹嘛透過臉書講,矯情了些,
莫如默默地觀察,
若出現不尋常情緒的言詞(什麼叫不尋常,得看人,不好定義),在當面談一下。
或許,比較好一些。


第二點,這一點就有趣了。
不說長輩,即便是同儕之間,興趣便包羅萬象,
有的人是運動,有的人是社會議題,有的人是旅遊等等。
除非是長輩強迫你必須接受、知道、關心他所說的,不然我得說,這是社會常態。
就像翻開報紙(新聞網站),你只會看(點選)你想知道的資訊而已,
臉書,不就是這種資訊的共享嗎?
不喜歡的資訊,將其漠視,就好了。屏蔽對方資訊或不想再使用臉書,都行。


對我而言,臉書...就是跟朋友連絡的。當失去這功能時,就不須再用了。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閱讀-中史-(網站)找出文史書籍的錯誤

偶然地發現這網站:歷史啄木鳥

到目前仍有在更新,作者似乎是一個專業的歷史研究者。
以"啄木鳥"為站名,還特別標註:找出文史書籍中的病蟲,

這是我看過的第二人(都不是身邊朋友),專門以此為樂的。
之前遇的,是專門找錯字的。
他會寫第幾頁,哪一句話的哪個字寫錯。令我感覺他是「司馬特」等級的人物。
而歷史啄木鳥的"站長",讀了他兩三篇文章後,
我覺得古地名、古官銜、語文語法等細節部分,我的敏銳度沒有這人細膩。
有時間來讀讀,發現我沒覺察他舉出的那些書籍,其中的錯誤資訊與不佳語句邏輯。

❤閱讀-教育-劉道玉<大學生成才究竟決定於什麼>

參考文章:劉道玉:大學生成才究竟決定於什麼


全文:
我從事高等教育工作近60年了,
雖然有著年深月久的經歷,但有一個問題卻始終困惑著我:大學生成才究竟決定於什麼?

是高學歷和高學位嗎?
但並不是每一個獲得大學畢業文憑甚至高學位者,都能夠成為傑出的人才;
相反的,有些沒有進過大學的自學青年,也有不少人成為優秀的人才。

是名校和名師嗎?
但並不是每一個進入重點大學的人,或是師從名家的人都能夠成為傑出的人才,
而有些沒有進入名校或從名師的青年,也有不少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華羅庚先生是由初中畢業生成為世界級的數學大師,師從他的學生不下百人,
但獲得世界數學界公認的傑出數學家,也只有五六個人(5%)。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一直不斷地琢磨這些問題,經過這幾年的學習與思考,
終於有了一點心得。一個人成才決定什麼或不決定於什麼,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經驗表明,能否成才,基本上不決定於名校、名師,不決定於學歷和學位之高低,
不決定於是否出國留學,不決定於學習條件之優劣,也不決定家庭是否富有。
一個人是否能夠成才,只能決定於自己。
具體地說,決定於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執著的精神。


根據我對國內外一些著名學者成才經驗的研究,
大學生們能否成才,需要淡化名校情結,
不要太在意專業的選擇,走出盲目追求高文憑和高學位的誤區,
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和強化決定成才的五個重要素質:


酷愛讀書,立學以讀書為本。
但凡智力超常的少年,生理發育都比較超前,
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酷愛讀書,讀書就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
北宋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四處借書供他抄書,
通過自學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豪,他曾說:“立身以學習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
因此,一個厭學的人,不愛書、不愛讀書和不會讀書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

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的畢業生劉維寧,是初三考取大學的,大三考取留美研究生。
他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天才少年”之一,
是加拿大國家宇航局唯一的五級(最高級)科學家,現在被聘為中國“千人計劃”專家,
主持由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與歐洲航天局共同發射的“夸父衛星”項目。
他自識字後,就養成了酷愛讀書的習慣,雷打不動,而且是跨學科的廣泛閱讀。

就像林語堂先生所說:
“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
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或學校外,都會讀書。”

武漢大學2014年錄取13歲的汪逸凡,從兩歲就開始閱讀簡版的中國四大名著,
正是超強的閱讀能力使他連連跳級,只用了5年的時間,完成小學和中學12年的學校教育。


善於自學,這是成才的關鍵。
人類文明的傳承就是從自學開始的,
就大學而言,必將由現在的課堂講授再回歸到自學的將來。
因此,一個沒有很強自學動力和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傑出的人才的。
自學是建立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有些人有天生的自學能力,而大部分人需要開發和引導。
不少“天才少年”,都有較強的自學能力,
例如劉維寧在大學期間,基本上不聽課,即使人在課堂上,也是心不在焉。
每學期教科書和教材發下來以後,他快速地自學一遍,
然後就是廣泛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刊,以積累和構建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結構。

一直被傳為佳話的典型例子,是英國大博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
因家境貧寒8歲才開始啟蒙教育,而且只讀了兩年書。他
完全靠獨立自學成為精通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醫學的博物學家,
精通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臘文和拉丁文,曾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獲得皇家獎章,
還擔任過倫敦大學的校長。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張舜徽教授,
一天校門未進過,完全通過自學成為公認的一代通儒。

大量實例證明,充其量只有小學的文化程度,都已具備了自學的能力。
可是,
迄今自學仍然不能在大學普遍推廣,原因在於學習者有依賴思想、意志薄弱、迷信教師。
同時,現在僵化的課堂考核管理制度,也不利於大學生進行自學。
面對大數據時代,在線學習使得獲取教育信息更便捷,為無師自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當今大學的理念、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都已經過時了,
必須改變教育的遊戲規則,從玩“知識遊戲”向玩“思維遊戲”轉變,
迎接以“大智慧之光”為理念的教育新時代。


超強的記憶力,是成才的基礎。
對待記憶力似乎存在誤解,以為批評死記硬背就是反對加強記憶力。
這是模糊了死記硬背與加強科學記憶力之間的區別,世界絕對沒有記憶力遲鈍的學術大師。例如,著名作家茅盾,年輕時能夠把120回的《紅樓夢》背得滾瓜爛熟;
文學大師錢鍾書,讀書一遍能夠成誦。

更為驚奇的是學術大師陳寅恪,他留學東西洋12年卻沒有去拿到一個學位,
而是博覽群書,並且掌握了中外12種語言。
晚年他雙目失明後,完全憑口授整理出版了《再生緣》和《柳如是別傳》,
總共120萬字,甚至連註釋也是由他口授的。他的記憶力被稱為“妖孽”式的。
美籍華人史學大師余英時先生感慨地說:“要以全中國人的記憶力來挑戰陳寅恪。”
記憶力與天資有關,但主要還是後天培養的,
就如俄國大文豪高爾基所說:“記憶力就如肌肉,越練越強。”


文理兼修,以博取勝。
我原本是一個理科至上主義者,30歲以前沒有讀過一本小說,認為那是浪費時間。
但是,到了不惑之年,由於工作的需要,我才不得不惡補人文社科知識,
其教訓是極為深刻的。台灣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沒有上過大學,
是從一個中學畢業生成為無可爭議的國學大師。
他曾經深刻指出:“今日國家社會所需者,通人尤重於專家。
而今日大學教育之智識傳授,則只望人為專家,而不望人為通人。
夫通方與專門,為智識之兩途,本難軒輊。”

我國1951年提出“一邊倒向蘇聯”,全盤照搬“老大哥”的經驗。
大學也全部採用蘇聯的教學大綱、教科書和專業化教學制度,
完全否定了解放以前的通才教育
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
為了追求高升學率,各高中陸續實行文理科分科教學,
大學也隨之實行按文理分科考試與錄取,又進一步強化了實用主義的教育目的。
從70年代末,包括周培源先生在內的眾多教育家呼籲恢復通才教育,
但20世紀,60多年依然沒有清除前蘇聯專業化教育的弊端。
事實證明,文科單科獨進和“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的成才道路,都是行不通的。
試問:一個科盲怎麼能夠成為窮究宇宙真理的哲學家?
又怎麼能夠出現博古通今的學術大師?

2014年的諾貝爾獎各獎項陸續公佈,
迄今為止114年共有889人獲得這一殊榮,其中四成的獲獎者來自美國。
無論是就科學家或是就各類獎項的設立者而言,諾貝爾無疑都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人。
但是,大多數人只知道諾貝爾是發明大王,是19世紀集科學家與資本家於一身的人,
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時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文學家、詩人和精通5種文字的翻譯家。
他的自傳詩《謎》以及《賦與夢》《說教》《兄弟們》等詩作發表以後,
都受到讀者們的歡迎,他完全有資格稱為桂冠詩人、作家和劇作家。
化學家羅·霍夫曼因發明了“軌道對稱守恆定律”而獲得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
他同時出版了多部詩歌和散文,他的《化學暢想》一書,是把科學典故融入詩中,
把文學的美與科學的美巧妙地結合起來,這類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
因此,無論是學校、家長或是在讀的大學生們,
都不要太在意專業的選擇,走出專業化教育的誤區,打好厚實的文理知識基本功。


悟性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是開啟智慧的根本途徑。什麼是悟性?
我國大多數人可能比較陌生,所謂悟性是一種感悟的思維能力,
它具有偶發性、跳躍性和創造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它的表現形式有:
未卜先知、舉一反三、去偽存真、觸類旁通和心有靈犀等。
例如,9歲的高斯,
利用等差級數瞬間就算出了1+2+3+4+5+……100壘加數值為101x50=5050,這就是悟性;
7歲曹沖脫口說出秤象的辦法,震驚了滿朝文武大臣,也是悟性;
7歲的司馬光破缸放水救童伴還是悟性;目不識丁的僧人慧能,悟出一副偈語從眾僧中勝出,
成為五祖弘忍衣缽的傳承人,並創立了佛教頓悟學派,這些都是他的大智慧表現。

1994年,劉維寧心血來潮,
嘗試性地參加了一次美國GMAT考試,結果得了740分(滿分800分),
同時被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等5所頂級大學錄取為工商博士研究生,
但他最終沒有棄理學商。 740分是什麼概念?
從概率上說,大約99.5%的考生低於這個分數,也就是說只有0.5%的考生才能達到這個分數。
對於一個空間物理學家來說,他能夠考得如此高的成績,靠的也正是悟性。
其實,學生們學習優劣的區別,不在於分數之高低,而在於悟性之有無。
悟性與知識多寡無關,與學歷、學位無關。一個人無學歷而有悟性,
能夠更有效地獲取有用的知識,甚至創造新知識。
反之,有學歷甚至高學位而沒有悟性者,是絕對不能成為傑出人才的。


每一個生理發育正常的人,都有潛在的悟性,需要開啟方能夠顯現出來,
但僵化的教育制度,把大多數人的悟性給窒息了。
那麼,怎麼開啟悟性呢?古人曰:學必悟,悟而生慧。
學習的本質是悟道,悟通天下,悟得智慧。所謂悟道就是獲取隱藏於知識背後的智慧。
悟性重在悟,它是在無功利、無壓力、無恐懼的心境下,
通過自學、自問、自疑、自答、自賞、自娛等一連串的頓悟過程而獲得的。
因此,無論是“天才少年”或是適齡青年,也無論是大學生或是沒有機會讀大學的人,
只要具備了上面五個方面的素質,都是能夠成為傑出人才的!

以上是我關於學習素質論的基本觀點,
由此就能夠很好解釋為什麼進名校和從名師的人有的能成為傑出人才,而有的卻不能;
另一方面,沒有進名校甚至沒有機會上大學的人,卻也能夠成為傑出的人才。
這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學習者是否掌握了成才的這些重要素質。

(作者係武漢大學原校長)


*****
本文的要點:
1. 酷愛讀書(學習)
2. 善於自學
3. 超強記憶力(後天培養)
4. 文理兼修,以博取勝。
5. 悟性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閱讀-電影-影評網站:藍色電影夢

最近看到一個網誌-:藍色電影夢
我單單看了一篇「薩利機長」而已,感覺不錯,值得收藏。
以後看電影,寫筆記及感想時,可參考一二。
 
以我從前的閱歷,常見的影評,咸以討論劇情為導向,
無論是角色心理層面,或是價值觀之面相。
很少有人揣摩導演為何要這麼拍攝。

李敖講過,寫文章就兩件事,說什麼,怎麼說。
似乎大家比較關心說什麼,以為是因為故事吸引人,
然而,我不以為然,「詮釋」跟「內容」同等重要,
只是觀眾就認為自己是觀眾,不用「說」、不用「表演」,稍稍忽視了這一環。

文字-「俟」

俟,等待的意思。

如「居易俟命」。附帶而提,據說白居易的居易,典出於此。

同意字常見的有,等、待、候,
「逾時不候」、「靜候片刻」的「候」也可以當"等待"來用,一般人比較少用。
可以是要成語、或專門用語,如「候車室」,才回想起此字有此義。

結論,等、候、待、俟,四字都是有"等待"之意。

資源-資工-資工十本重要的書

文章出處:每位認真的程式設計師都要讀的10本經典書

直接讀連結內文。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閱讀-哲思-柯文哲<每個人都讀第一名,誰要當最後一名>

文章出處:Cheer:柯文哲:每個人都讀第一名,誰要當最後一名


摘要:
○知識本來就是萬流歸宗,其實所有的學問,到最後都是回歸知識的本體。
在美國,大學畢業要考GRE,
不管你念數學研究所、電機研究所、音樂研究所,它就只考3科,邏輯、語文跟數學。
那表示什麼?表示重點不在所學的知識內容,而是學了這些以後,
對邏輯、語文、算術能力有什麼改變。
所以,我覺得重點不在讀什麼書,而是讀了之後,對基本能力和人生觀帶來什麼變化。


○依照需要去學習是最簡單的學習方式,需要什麼就去讀什麼。
不過,如果把學問當成如此功利,又失掉一種樂趣,
所以,有時候喜歡就好,不要去想有什麼用。
對讀書,我的態度就是兩種,一種是有用就好,一種是喜歡就好。
有用是direct learning,有方向的學習;喜歡則是有趣的學習。

中國人看到新事物,
常常第一句話就問:「這有什麼用處?」;
美國人的第一個反應卻是「這很有趣」。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缺少創造力,凡事都要有用,最後就只停留在應用的level。
一直問有用沒用,結局就是整個民族失去了創造力。


○我給年輕人的建議是,
人生做自己就好,be yourself, accept yourself,做自己,最後接受自己。


○我35歲當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出去跟病患家屬解釋病情:
「你兒子車禍腦死」,我跟他講了5遍,他還問我第6遍。
我心裡想,奇怪,我已經講了5遍,你怎麼還聽不懂。
到了50歲時,我終於了解,沒辦法,
因為他是爸爸,他什麼都知道,但就是沒辦法接受,我能講什麼?(長歎一聲)
啊,這就是人生!


---------
學什麼東西不重要,喜歡就好,有趣就好,「有用」不是學習唯一的目的。
非要說「有用」,重點是(專業)能力的提升、內心的成長,和視野的開闊。(Open mind)

柯市長講的"我跟他講了5遍,他還問我第6遍",
我真的感觸很深,社會上充斥著這類人,對於不可逆之事,聽得懂、卻看不破。
要待到有那麼一天,說出:「這就是人生(真實)阿」。方是真正看透。

閱讀-倫理-吳念真<我們的孩子很寂寞>



全文:
兒子吳定謙在三十歲的時候,出了人生第一本書。不是很多人清楚美國66號公路。
這條從洛杉磯到芝加哥、全程約四千公里的公路,
曾有很多美國文學書、電影以它為背景。它見證高速公路建好、沿途小鎮衰敗的現實。
這條公路本身就充滿故事。

兒子小學時,我們看了一部關於這條公路的電影,我就跟兒子說,
有一天你長大了,我會開車帶你走這條公路,一路慢慢開,只有我們兩人,
可以有men's talk,講生涯選擇、戀愛經驗,這時候媽媽就不能在場。

後來沒有實現這個諾言,
因為台灣的教育沒有給孩子那樣的空間和機會。初、高中階段課業那麼可怕。
當他跟出版社提出,要自己開車去走一趟這條公路的計劃時,
我心裡就很清楚,說不定小時候跟他講過的他都記得。


我本來以為跟兒子很熟,但看完後,感覺卻不太熟。
他寫出小時候的記憶,我和他媽媽跟他說過的話、
一起做過的事,我們都忘了,但他都記得。

我其實很驚訝,這一代五、六年級的父母還會和孩子關係疏離。
因為我這一代人的父親,大多不會跟孩子溝通。我一輩子跟爸爸講的話不超過兩百句。
因為他不知道要跟我們講什麼,我們怕他怕得要死,什麼也不敢跟他講。
我爸過世之後,為拼湊他的人生要問好多人,他是平面的,那麼親近的人距離卻那麼遠。
所以,我那時就跟太太說,我們要當兒子的朋友,像兄弟一樣沒大沒小,
這樣他就不會怕你。也許這樣會比較好溝通,不會出問題。

那時我說,若是有一天兒子失戀了會跑回來抱著我們哭,那我們就成功了。
果真,他中學第一次失戀,晚上兩、三點跑來我房間抱著我痛哭,
一方面覺得很心疼,一方面也很高興真的做到了。


我一直以為這一輩的父子關係應該都是這樣的。
我的好朋友們,小野、柯一正、簡志忠都跟他們的孩子很好。
直到有一天,我去一所很大的中學演講,有一千五百位初中生、五百位高中生。
我講父親、講很多自己的歷程、兒子的笑話……大家都聽得很開心。

後來有一個學生舉手說要問一個問題,他說:
“我不曉得要跟爸媽講什麼話,我不敢。
例如:我今天不舒服,說不想去上課,我爸就拿棍子打我。”他一講大家都笑了。
我說,另外寫 E-mail 回答你,結果忘記自己拿著麥克風,
就把E-mail郵箱說了出來,結果兩個星期收到四百多封E-mail,害我的計算機中毒。


這些孩子信中都在講父母親。 
“我數學不好,被爸爸罵得很慘,但我語文很好啊,他為何不稱讚我的語文?”
或者,“爸媽很勢利,不准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

天啊!他們的父母親應該小我二十歲,但為什麼都還不能跟孩子溝通?
沒辦法當孩子的朋友?我嚇一跳,這些孩子們對我沒戒心,相信我這樣一位陌生阿公。
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能、不敢跟父母講同樣的事情呢?這讓我非常疑惑。

講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
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
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他叛逆期跟媽媽講話比較兇。
我最多在旁邊跟他說:“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你有聽過我跟阿嬤這樣大聲講話嗎?”

唯一一次很嚴肅跟他談是他小學一、二年級時。
他那時成績很好,老師特別安排一個成績比較不好的坐在他旁邊。
那位老師很好,
有一天他打電話來說,兒子做了一件讓他非常驚訝的事,看我要不要跟他談一談。
考試時我兒子舉手告狀,“老師,他偷看”。
老師告訴那個孩子,考試不可以偷看。
第二次吳定謙又舉手說同學偷看,老師告誡後那個同學還是偷看。
兒子竟然把答案全部擦掉寫錯的,讓同學抄,抄完再快速改為正確答案。

我嚇一跳,這很奸詐,這是大人之間都無法原諒的事!
我問兒子為什麼?他說:“這樣不公平!”
我們的教育讓孩子這樣重視分數!
我跟他講很長的故事,講當兵時,有錯誤發生,會有一個人出來承認犯錯,一個人承擔。
這個人最後會被大家尊敬,這叫義氣。這是唯一一次我認為他做錯事跟他長談。


我很清楚小孩的世界和我們的不一樣,他們經歷的不是我們能懂的。
父母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我
兒子從小成績很好,有一次數學卻考七、八十分,老師在聯絡簿上說,數學要多加強。
我太太就罵他:“你數學要多加油啊!”我把太太叫到廚房,問她:
“你數學有沒有很好?”她說:“很爛!”
我說:“我也很爛啊!大學聯考才考十點一八分!”
我們這麼爛,怎能要求孩子好呢?
所以我很認真跟太太談,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不要叫孩子替我們去完成。
父母要孩子長成什麼樣的人,自己要先做成那樣的人才行。

你不能決定他的前途,你不能只因為你認為從那系畢業會找到什麼工作就叫他去唸什麼系。
讓孩子自己去決定,以後他比較不會怪你。
我兒子大學時只填兩個系,社會系和戲劇系,
我要他說服我(那時,我心裡已經在想,我和太太老後要吃自己、沒人養了!)
他說念社會係可以跟很多人在一起,協助他人、了解這社會。
念戲劇係可以跟很多人一起工作,而且可以安慰很多人。
我覺得他是真的認真思考過自己要做什麼的。

兒子後來念了台大戲劇系,他大學畢業那天,跑到我書房:
“爸!你從今天起不用給我零用錢了。”
我站起來跟他道謝:
“從今天開始,你是獨立的個人了,謝謝你,成長過程沒有給我找麻煩。”

我們的小孩很寂寞,慢慢無法跟人溝通,很多辛酸不知跟誰講。
小孩一旦不會講,就動武,
不是語言暴力、想法暴力就是行為暴力,只要讓孩子有機會傾吐、抱怨就好。
有人可以講、敢去講心裡的事,比把英文念好還重要。
英文念好,只會出現一些自私的渾蛋而已。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閱讀-讀書-知識爆炸

文章出處:知識爆炸怎麼辦?


摘要:
知識為主?不,「你」為主。
同學,事實上,「知識爆炸」已經很久了,不是今年才開始的啦 XD 你光想,
我們自己家書櫃有可能讀完嗎?書局有那麼多好書,我們一年讀了幾 %?
其實,在知識的世界,我們本就渺小。
這世界的知識,就像個過飽和溶液,擔心吸收不了全部的知識,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你根本不可能吸收全部的知識,不工作不睡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何必煩惱?XD
認識自己過去遺留下來的知識缺口、認識自己的特質、從事那個行業的工作、
想要變成怎樣的人、認識所身處的台灣過去的歷史、認識台灣所在的世界局勢,
這才是最重要的。


◎台灣史推薦 
1. 《百年追求
2. 《少年台灣史
3. 非官方角度的中國史
4. 德國怎麼做轉型正義
5. 【台灣世界史


◎世界史
1. 美國
2. 日本
3. 德國
4. 新加坡

◎(廣讀)泛讀書籍
1. 《百年追求
2. 《基地帝國
3. 《階級世代

§當初讀這一篇文就為了台灣史跟世界史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好文-旅遊-吳伯凡<我們去過的很多景點,不過是那個景點的遺址>

文章出處:我們去過的很多景點,不過是那個景點的遺址
連結裡面有朗讀


"如果我們在精神上沒有遠行的能力,那麼在物質上我們走得再遠,實際上也是原地踏步。"

長假期間蟄居在家,時不時會收到朋友們發來的各種圖片。
老實說,很多圖片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麼印象,
但有一個朋友給我發來的一組照片一下子打動了我。

長假期間,他飛到加拿大,找了一個很僻靜的地方——其實也不怎麼偏,
不過離蒙特利爾一個半小時​​車程的一個地方,住在一個小房子裡,
旁邊就是一個湖——這個湖也可以不叫湖,就叫“Pond”(池塘)。

其實外國人說的池塘在我們看來還是挺大的,
比如現在小資們都愛談的瓦爾登湖,實際上它就叫“Walden Pond”。
說回那個湖——當我看到朋友發的這個照片的時候,
我就立即覺得這就是我想像中的瓦爾登湖,非常符合我的想像,
當時我就跟他說,我也想去那個地方。

我之所以想去那個地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二十年多年前我讀《瓦爾登湖》的時候,因為讀得很細,而且讀得不止一遍,
誇張一點說,我比梭羅還了解那個湖。因為他寫完的時候,他可能就忘了自己寫的內容,
而我當時很認真的看完,還無數遍想像那個湖什麼樣:
岸邊哪裡離樹林近,梭羅自己造的小木屋到底在湖的什麼方位……


這種事情年輕的時候真幹過不少。
比如我讀《神秘島》的時候,自己畫了無數遍那個島,
我還很無聊的在網上蒐集過大家對神秘島進行各種想像後畫出的地圖,由於心裡太看重了,
所以想像力的銳度就非常大,那時潛意識當中就覺得,
我自己永遠不會到那個地方去,因為感覺太遙遠了。

我還聽別人唱過一首歌,歌詞大意是:
我想去桂林,但我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我有錢的時候又沒有時間。
那個時候之所以我的潛意識當中覺得我去不了那個地方,
是因為那時候認為自己一輩子也不可能有錢到那個地方去。
後來一直沒有去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沒有錢,
七攢八攢說不定也能有點錢去,但是去那個地方興致漸漸就淡了。

這也是來自生活的教訓——尋夢就是破夢,如果你珍惜一個地方,千萬別去
很多人說,如果你真的去了夢中一直想去的那個地方的話,
你就是那種見初戀情人的感覺,就是看83版射雕的感覺。重新再來看的時候,你都會覺得:
我怎麼會那麼無趣,去迷戀那樣的東西?

後來在網上也能找到瓦爾登湖的照片,比如Google地圖上能找到一堆瓦爾登湖的照片。
但看了那些照片之後,越看就越不想去,
那個地方有一種我特別不喜歡的東西,就是旅遊景點經常能看到的各種欄杆和防護設施。



那種感覺有點像你曾經在青蔥歲月裡迷戀某個女孩,
後來在很多年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又看到這個女孩子那樣的一種感覺。
所以我發誓不去瓦爾登湖,那已經是一個被過度談論、過度開發的景點,
我還是很珍視我對它的想像,所以我發誓不去。

後來我突然明白一個我早該明白的事——我們去的很多景點,不過是那個景點的遺址。

一說到遺址,我們就想到圓明園遺址。
就是被英法聯軍燒掉以後留下的那些殘牆斷垣,就是那一堆讓我們抒發愛國熱情的石頭。
能燒的都燒了,剩下的就是燒不掉的。這種遺址,老實說還有些意味,
它即使不能讓你賞心悅目,但還是能引發你獨特的遺憾,
還是能讓你多少感覺到歲月的痕跡。

我上大學的時候,時不時自己一個人去圓明園遺址。
我之所以愛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和旁邊的頤和園太不一樣了,那兒人少,
某類變態、孤獨少年特別享受那種類似於精神自虐的那樣一種行為,年輕時真幹過不少。



之所以說,所有的景點都是那個景點的遺址,
還真和圓明園遺址的那種意義上的遺址不一樣。
一說到遺址,我們可能會想到許多以“遺”開頭的詞:“遺產”、“遺祖”、“遺訓”……
還有一些詞讓我們不​​太舒服,比如說“遺體”,遺體無非就是說生命已經從那裡消失,
它只是短短的遺留一小段時間,讓你想起那個曾經是活靈活現的人。

對於很多人來說,現代社會旅遊業的發達是一個福音,對於某些地方,
我們可以不只是夢繞魂牽,我們還可以身臨其境。
但其實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
那個被開發、總是希望來的人越多越好的那個地方,早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地方了。

梭羅說,等有些朋友最終下定了決心,來到他的小木屋看一看的時候,
他們也會說這地方真不錯,可惜你住的離我們太遠了。
梭羅每聽到這樣的話,他心裡都在說:其實我覺得是你們離我太遠了。
瓦爾登湖之所以可貴,是因為所有人都覺得離他們太遠,
只有很少、甚至只有一個人真正體會到它的價值。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篇論文叫《旅遊與現代性》,
這個論文提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讓從事旅遊業的人非常惱怒的命題:
旅遊業其實是一種換了形式的色情業。旅遊業為什麼和色情業一樣呢?
因為他們都在“解決”一個問題,
就是讓那種稀缺的、有障礙的、不經常發生的親密接觸,變得異常的容易。
條件是,只要你手裡有鈔票,你就可以買到這種體驗。



嫖客的“嫖”右邊是一個“票”字,是指那些認為自己擁有了票子,
就可以擁有獨特體驗的那樣一種人。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還真的有道理,
所謂旅遊業還真的是用錢購買一種本來是存在巨大障礙、很稀缺、也是很獨特的體驗。
但作者認為旅遊業和色情業的相同之處還不在這裡。
他們最大的相同之處還不在於成本,而在於收益。

在這兩個行業消費,你都是需要成本的。你要消費,成本是不言而喻的。
問題是你能買到什麼?答案是:你買到的是一個真真切切的贗品。
沒錯,在物理上你買到的是那個景點,如假包換的景點,
但是,它對於你的意義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景點之所以吸引你,是因為它包含著你很在乎又極難觸及的的東西,
當你拿錢去購買,這種體驗就會立即變質。
就像當一瓶葡萄酒開瓶以後放了三天,你不能說那不是葡萄酒,但你也很難說那是葡萄酒;
就像我們瞻仰遺體的時候,你不能說那不是那個人,也很難說他是那個人。

談到幸福的時候,我們經常把獲得幸福的條件和獲得幸福的能力搞混了,
我們常常是在追求幸福的條件,而忘了自己是否具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從這句話裡,我們也可以派生出一句話:
我們常常是在追求旅遊的條件,而忘了自己是否具有旅遊的能力。

這話聽起來有點奇怪,我怎麼沒有旅遊的能力?
我有錢,我的腳能走,那怎麼是沒有能力呢?
實際上,對於旅游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只佔所有問題當中很少的一部分。

一次和幾個朋友聚會,聊到了布拉格。在座有一個朋友說:“布拉格?我去過。”
我就問他,既然你去過,你對布拉格最大的感覺是什麼。
他想了半天,後來說出一句話讓大家都笑了:“好像有很多房子。”



這話沒錯,布拉格真的有很多房子,它還有一個外號叫“世界建築博物館”
有些建築已經接近上千年,查理大橋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很多的歷史故事沉澱在這個地方——到處都是故事。
在布拉格的街頭漫步的時候,隨便一個老房子都有一個故事。

記得當時我走在街上的時候,
想起來在1968年,
蘇聯坦克停在那條街上,布拉格的少女們組織一場出其不意的抵抗運動。
她們是怎麼抵抗的呢?當男人們面對蘇軍坦克束手無策的時候,
少女們穿起了超短裙,走到街上,爬上坦克,然後跳起舞來。
她們不斷的挑逗蘇軍,你不知道那是歡迎,還是戲弄,
當時我走到那個地方,就想到了這個場面。

伏爾塔瓦河旁邊有一個雕塑,這個雕塑很奇怪,
這是一個活動雕塑,遠看就是一個木桿在那裡擺來擺去——這個雕塑叫“動態雕塑”,
這個雕塑的名稱是“動盪的年代”。曾經在這個地方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雕塑群:
斯大林站在前面,後面跟了一大群的人——工農商學兵。

當蘇聯佔領這個地方以後,就修了這麼一個雕塑,以彰顯他們對布拉格的佔領。
而捷克民族是一個非常有幽默感的民族,
昆德拉說,無論是什麼神聖的東西,他們都能用很喜劇的方式把它消解,
當這個雕塑立起來之後,他們給這個雕塑起了一個名字:斯大林同志排隊買肉。

當你走在查理大橋上,你能想到很多故事。
布拉格的老城廣場上有一個很有名的雕塑——胡斯坐像,
他是在反對宗教教廷的過程當中,在這個地方活活被燒死。

布拉格位於歐洲最中心的地方,往西走是西歐;往東走是東歐。
這裡的波西米亞風情、多種文化的交匯,以及捷克人對戰爭、對和平的特殊理解,
使這個城市成為了一個風情萬種的城市。
捷克人特有的喜劇和幽默感使得他們對戰爭有另外一種理解。

當然,他們不喜歡被侵略,但是當被侵略的結局不可阻擋的時候,
他們有一種習慣——把那種特別強勢的力量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在心理上把它消解掉
鐵打的布拉格流水的兵,捷克民族雖然多災多難,
但是因為他們這種民族性格,布拉格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世界建築博物館。

到布拉格去,真的能讓人浮想聯翩。
可是如果對歐洲的歷史、捷克的歷史、捷克的人、捷克文化缺乏了解的話,
你就只能看到那裡有很多房子。



到一個地方去旅遊,和我們結識人也是差不多的。
我們在生活當中總能見到一些人,
見一個人就要掃微信,見到一個人就恨不得滿世界說我認識誰了。

其實最重要的是不在於你認識多少人,而在於有多少人認識你;
其實也不在於有多少人認識你,而在於有多少人認可你;
甚至還可以說,不在於有多少人認可你,
在於你和多少人能達到那種同頻共振、心心相印的狀態。

同樣,我們可以認為,不在於你去過多少地方,而在於你到了那個地方以後,
彷彿進入了一種氣場、能量場,你和這個地方之間產生一種強烈的情感和精神的共振。
這應該是在旅遊的時候追求的一種境界,而不是照一堆照片在朋友圈裡曬。

孔夫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其實這句話我們可以套用到旅游上。
真正會旅遊的人是為自己旅遊的,而不是為別人旅遊的,
就像真正讀書的人是為自己讀書的,而不是為別人讀書的。

當你讀書的動機是向別人炫耀,
而不是讓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再上一個台階——
如果是這樣的話,首先,這個書你不大可能讀得進去,
一本書裡最精妙、最細微的東西,很可能你對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中國有很多名勝古蹟,往往是因為一首詩、一篇文章而得名。
我曾經開玩笑地說,湖北省旅遊局沒有給崔顥付過錢,但是其實欠了崔顥一筆巨​​款;
同樣,江西旅遊局欠王勃一筆巨款,這筆款子難以估量。

這當然是一個笑話。沒有那篇《滕王閣序》——
沒有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佳句,
這個地方早就被人遺忘了,而因為崔顥一首《黃鶴樓》,黃鶴樓才得以留存下來。


記得在1983年,我剛剛上大學,經過武漢的時候過了長江大橋,
我看見很多腳手架,好像在建一個房子。別人告訴我,這是在重建黃鶴樓。
那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個用鋼筋水泥鑄造的建築,
其實這是在黃鶴樓遺址上建的一個不是贗品的贗品,似是而非的一個黃鶴樓。

如今它已經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因為我看到了當年的腳手架,
所以我一直沒有太大興致參觀那個地方。
最重要的是,過去的黃鶴樓只有極少數騷人墨客在那個地方,
懷著“乾坤萬里遠,時序百年心”的一種情懷,在追憶歷史,在與友人告別,
或在思念遠方的朋友——“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我們今天的論壇、一個群,只不過這個群是在時間裡延續的,
是少數精神相通的人在那個地方發表言論、發表詩文,在那裡形成一種精神的聚合。
所以那裡是一個精神社區,
現在這裡成為了一個景點——無數的人匯聚進行旅遊消費的景點。



所以,我們只是獲得了旅遊的條件,但我們並沒有旅遊的能力,
我們的身體到了那個地方,但是我們的精神離那個地方還很遠很遠。
在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旅遊幾乎成為所有人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消費,
在某種程度上,旅遊的資源和條件不再稀缺,就像在互聯網時代,
我們的信息和知識也變得不稀缺了,但事實上,我們並不擁有真正掌握知識和信息的能力。

那些東西近在眼前,其實遠在天邊。
我們能輕而易舉獲得的,或者憑藉錢輕而易舉獲得的東西,往往都是假象。
如果我們的精神上沒有一種遠行的能力,
那麼在物質上我們走得再遠,實際上也是在原地踏步。

❤閱讀-職場-<公司內的活死人>

文章出處:大公司裡的活死人
作者:和菜頭 文章日期:2016.08.03 刊於公眾號:槽邊往事


全文:
之前在《小河在場》一文裡,我和小河聊到了歌手所能遇見的最糟糕的事情。
小河說:“不在場和不知道自己不在場。”我覺得這話說得很妙,
可惜看過的人里大概沒有幾個理解他是什麼意思。畢
竟,你我距離一名歌手的生活實在是過遙遠,遠到無需考慮是否自己也在場的問題。


那我換個說法好了。

我說大公司裡有許多活死人。和電影《鬼眼》(The Sixth Sense)裡的情節一樣,
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死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他們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選擇大公司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本能,
和理性判斷全無關係,只是和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安全感需求有關。
大公司意味著可以長期屹立不倒,於是進入大公司就像鳥兒躲進了大樹,
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依仗大樹擋風遮雨。
本質上來說,這種選擇意味著抗拒變化、躲避風險。


不能簡單說說抗拒變化、躲避風險就是對的或者錯的,缺乏前提的一切結論都是耍流氓。
在討論所有職場問題之前,需要想清楚一件事情:
我們正處於什麼時代裡?

如果你的判斷是我們正處於一個階層板結,
全社會心態趨於保守,缺乏創新和進取精神的時代裡,
那麼選擇抗拒變化、躲避風險就是正確的,因為此時此刻的社會地位得來不易。
天下承平,猶如平底鍋。你我求穩,猶如小黃魚。
生活就是平底鍋煎小黃魚,切忌亂翻騰,否則就碎完了。

但如果你的判斷是我們正處於一個快速變化,充滿機遇和風險的時代,
社會鼓勵人們去冒險和創新,甚至允許那些最瘋狂最荒謬的夢想成真,
那麼選擇抗拒變化、躲避風險就是錯誤的。
因為你認為可以維持你穩定生活的那一點點依仗,很快就會因為社會前進而變得一文不值,
根本無法讓你巋然不動、安然老去。
同時,你追求安穩所得,和你因此而錯過的機會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裡,走入家道中落的快速通道就是求穩。


哪一種看法是對的呢?
看看上世紀80年代最早下海的那批人好了。
他們南下廣州販賣牛仔褲、太陽鏡和磁帶,一開始覺得那是風險極高的事情,
但很快就發現那就是用火車搬運錢。這批人很快發家致富,賺到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人民幣。
在那個連萬元戶都很少見的時代裡,這些錢讓人覺得可以金盆洗手,
安安穩穩和家人過兩三輩子了。其中許多人真是那麼想的,然後呢?
到今天他們中還有幾個是衣食無憂的富家翁?當年的巨款還夠他們幾個平方米?

90年代去買股票的人呢?利用雙軌制拿批文倒騰汽油橡膠的人呢?
去借貸砸十幾萬開出租車的人呢?砸鍋賣鐵出國刷三年盤子帶著堅挺貨幣回來的人呢?
00年開始炒房炒蘭花炒藏獒炒普洱炒玉石炒文玩的人呢?
別搞錯,我沒有任何批評這些人的意思。
羅列所有這些事情,只是想說明過去二三十年間,有多少機會曾經出現過,
有多少不靠譜的事發生過。而所有這一切都可以幫助我們,判定自己處在一個什麼時代。

想明白這一點,我們的個人選擇才會有正確的前提:
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化、高速發展,充滿機遇和風險的時代。


那麼,現在再來想一想:進入大公司是為了什麼?

---為了得到一個好的平台

來,看我口型:別做夢了。

什麼叫平台?
有機會去寺廟裡看一下,有些佛像坐在蓮台上,
在石頭蓮台下面,
往往會雕了許多齜牙咧嘴努力舉起蓮台的金剛力士---那就是個人和平台的關係。
人人走進廟宇,看到的都是諸佛菩薩的莊嚴寶相,沒有人會看到渺小的金剛力士。
所有的諸佛菩薩造像各異,大小不同;
但所有的金剛力士都齜牙咧嘴得差不多,
而且都一樣的小---蓮台和地面之間的距離,就是他們的身高。
沒有一個金剛力士會特別高大,或者與眾不同,因為如果真的那樣,蓮台就傾覆了。

大公司之所以為大,意思是盡量招收能力75分以上的人才進來。
把75分的人勉強拔到85分用,
同時,把90分以上的人也壓製到85分,這樣才能保持一致和穩定,形成合力。
所以,85分以下的人覺得吃力,筋疲力盡;85分以上的人覺得壓抑,沒有發揮餘地。
對於大公司來說,保持穩定的85分就已經足夠碾壓對手了,不需要員工自行發揮。
這就和指揮軍團做萬人搏殺一樣,無需英雄去沖陣,
只需要所有士兵重複舉盾---前進---結陣---突刺的動作,
就可以把敵方撕碎,重點在於大家要整齊劃一,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這非常容易給85分以下的人產生一種幻覺:因為有我如此,才有平台如此。
小鳥躲在大樹上,看下去的時候都是揚起的燦爛笑臉,
於是錯誤地把平台的力量當作了自己的能力。一旦離開平台,
自己從甲方做了乙方,也站在樹下仰面望去,
卻發現迎面而來的密密麻麻全都是毫無表情的屁股。
平台的永遠是平台的,永遠也不是你的。說什麼平台好壞,和你有一毛錢關係麼?


---為了自我提升

來,看我口型:你又做夢了。

提升什麼?
如果這裡的能力說的是專業能力,大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分工細緻,權力分散,流程控制。比如說辦公室換一個燈泡,也要向行政部提交申請,然後你憑領料單去物管部倉庫領燈泡,
再等著行政部送來一枚電工,一枚梯子控制員,一枚擰電燈員,
以及一枚廢舊物資回收員---別笑,你看我像是開玩笑的樣子麼?
大公司裡業務必須劃分為各個環節,才能保證每個環節上無論有多少人來去,
都不會影響到業務進程。業務必須分為多個分支,
每個分支設立監管者,才不會讓權力過於集中,一個管理者就能毀敗整條業務線。

在這種雞賊架構之下,一個人能學到多少業務能力呢?
業務都已經被分割為無數的條塊,你所從事的工作是某個環節某個流程上的一點,
換一個部門,換一家公司,
如果對方不是同樣的流程和分工
你引以為傲的業務能力就徹底報廢了,甚至連對應的職位都不復存在。
沒有從頭到尾獨立完成某一項業務,就談不上了解一項業務,也就談不上什麼專業能力。
既然沒有這種能力,你要提升什麼呢?

可以提升的是做員工的能力。翻譯過來就是:
提升自己好用的水平,無論在哪裡打工,無論為誰打工,
無論和誰一起打工,都能夠面帶微笑,理解命令,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執行完畢
習慣加班,習慣補鍋,習慣背鍋,習慣寫郵件寫總結寫PPT,
習慣電話會議上有條不紊地和其他部門扯皮,習慣按照“本公司的風格”完成任務。
這也許算是一種能力,
但它的本質是如何和人打交道,在哪裡都能學習得到,未必需要去大公司。
即便去了大公司,學不會的還是學不會,卻沾染了每句話裡夾雜英文單詞的惡習。


---為了安穩

終於說實話了?來,看我口型:你該醒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幾年?中國超過70年公司有幾家?
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在大公司求安穩難道不是一個邏輯錯誤嗎?
沒有任何一家大公司生下來就是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開始起步。
要嘛用新方法顛覆了行業裡的巨頭,
要嘛就是探索了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了新的商業服務,
然後在某個領域內形成了相對壟斷的地位,因此可以保持業務量和利潤。

穩定的大企業意味著發展到極盛,內部早已經蘊藏了變數。
那麼,如何確定這種穩定會一直續存下去?
或者我要問,為什麼會覺得這種穩定的時期會橫跨整個職業生涯,
等到自己退休後公司的太陽才徐徐落山?

以及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你為了求穩而在一家大公司裡的所得,如何保證你在下一家公司依然可以得到安穩?
安穩意味著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工作意味著持續少變的業務,超過通脹的工資增幅。
等你要離開的時候,說明公司已經把你提升到了和你的能力匹配的職位和薪酬極限。
那麼,下一家公司為什麼要那麼傻,要和你的原公司做一樣的業務?
而且,做一樣的業務,佔據更小的市場份額,卻要給你開出更高的工資和更高的職位?
這樣腦殘的公司你覺得能活多久?

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過得很安穩,
那麼最好看一下你所屬的業務的增長量,統計一下你部門中層的離職比率。
如果增長量不變或者緩緩下降,且離職比率極低的話,恭喜你!你已經身在喪屍養殖場。
市場不喜歡停滯不前的業務,資本不喜歡水平的增長曲線。
在快速發展期,在陡峭向上的曲線裡,日子不會太安穩,
因為變數太多,有太多仗要打,有太多人需要更換到前線。
而且,在公司外的同行業裡,會有更多機會,
每一個從業者都隨著市場擴大而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唯有在這種動盪不安中,存在最多的機會,這也是一個人應該去追求的東西。
安穩不是,安穩的另外一個意思是:致命一擊已經在某處準備就緒。


讀到這裡,相信你應該明白了什麼是“不在場和不知道自己不在場”的含義。
面對機遇和變化,自己不在場固然是一件值得遺憾的事情。
但是,更多人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不在場
在日復一日的安穩日子裡自我麻痺,
以為歲月靜好可以直到永久,卻失去了對變化的敏銳感知。
所有的大公司都會緩慢走向衰亡,所謂“大公司必死”是這個世界上商業演化的必然。
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另一個事實:
在大公司衰落之前很久,
自己在大公司裡其實早已經死去了很多年,是一具早已經失去了活力和想法的活死人。


今天就聊到這裡,希望你看到這篇文章還有痛覺,那是好事。

要事記-關於分享「得到」文章

一.退場機制
 從分享「得到」第一篇文章伊始,就有計畫退場機制。
 原訂是分享文章的原始日期,跟今天分享的日期一致,就停下或改變模式。
 舉幾個例子:
 例1:
 目前最新分享的是2016年6月4日的文章,而今天日期是2016年10月10日,
 所以不符合上述條件。
 例2:
 未來的每一天,比如2016年12月1日,那天分享的是2016年12月1日的文章,
 這代表該歇停了,因為隔天得等網路公布文字之後,才有文章可以張貼。

 在過去過去3個月,分享了去年11月到今年6月的文章(8個月的文章量),
 由於後來的文章篇幅越來越長,分享速度從每日10篇,降至5篇,到現在的3篇。
 自10月9日,「得到」的文章已從每日6篇降到每日5篇。
 大部分的情況下,我會留下對我有益的,每天文章數在0~3篇不等。
 每天(分享)出去3篇,每天(摘錄)進來0~3篇,早晚還是會結束。
 文章會持續讀,要不要分享,就很難說了。

二.若斷源頭、改收費,便停止。
早上發現,「得到」文章的來源網站故障了。
以往發生過好幾次,相信這次跟從前一樣,暫時性的。
然而,倘若有一天,這個源頭斷了,要怎麼處理呢?
我想,那就停止分享吧。
而且,不單這個,「得到」的文章目前是免費,以後很難說,
因此,如果採取收費,可能會牽涉到版權,那就永久停發。


二.牽涉版權,則改變閱讀權限,從「公開」到「私人」。
我主要有四個部落格,
一個是寫佛教(菩提小築),一個寫非佛教(香嚴書齋)。
一個是暫存區(思想孵化),
 有些讀過的好文章,我不知道該不該放進前二者,就先擱這。
 另有一些生活瑣事,實不該寫入前二,也置這。
 而好文章,我會用摘要、或全文轉錄(重要文字用彩色顯示)的方式在此呈現,
 標明其出處,便是為了版權的問題。
 若真不為法律所容許,便將閱讀權限從「公開」轉「私人」。
最後一個(二手讀書)是摘錄定期文章及節目的部落格
 同樣也有全文摘錄的版權問題,如果涉及,也會轉變閱讀權限。

不過當初區隔開成四個,是為了搜尋方便,倒沒想過這一點。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閱讀-中史-<嘉慶君沒來過台灣!當年半路認錯太子…>

文章出處:嘉慶君沒來過台灣!當年半路認錯太子…

當初就是誤會,是福康安來台灣,不是嘉慶皇帝。

閱讀-人際-<WiFi氾濫的時代,你更需要“藍牙”>

文章出處:WiFi氾濫的時代,你更需要“藍牙”


摘要:
○一對一聊天
美國政治史上有一個名詞:“約翰遜聊法”。何謂“約翰遜聊法”?
指的是美國36任總統林登·貝恩斯·約翰遜獨特的一種與他人的溝通方式。
作為總統的約翰遜,掌握著一種獨特的與人談話的方式。
這種談話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他在跟別人說話的時候,
會讓別人感覺到,不管這個人在世界上多麼地微不足道,但是在約翰遜眼裡是最重要的。
他所有的語言和身體動作都會讓這個人明顯的感受到這一點。


○典型的“認​​識主義者”,說到誰他們都會洋洋自得地說一句:“我認識”。
他們認識各色各樣的人,混跡於各個圈子之中。
但是要解決真正的問題的時候,
生活在龐大的人脈中的這些人往往會發現自己其實是孤立無援的。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關鍵並不在於你認識多少人,
而在於多少人認識你,有多少人認可你。甚至不在於有多少人認可你,
在於你的生命中有沒有極少的知己存在,他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認可你
這樣的人,才可能在你生命中扮演真正重要的角色。
尤其在當我們不那麼春風得意的時候,
你會發現,認識多少人或者多少人認識你,都是沒有意義的。
真正能夠陪伴你幫助你,跟你一起共度難關的人,只有這樣的極少數的人


---------
我阿姨跟我說的意思也這樣,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是誰認識你。

閱讀-哲思-吳伯凡<走平常路,別去追求什麼卓越>

文章出處:走平常路,別去追求什麼卓越


摘要:
○卓越並不是追求得來的,真正的卓越應該是一種內在的氣質。

○雖然現在很多世面上流行的“雞湯”都在談:年輕人之所以不夠卓越,
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勇氣去追求,這樣說並沒有什麼錯,但是我始終相信:
百草皆藥,百藥皆毒。在使用一種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服藥的人自身的身體狀況,
如果不切實際的濫用“勇氣”這味藥,就可能把良藥變成了毒藥

○這種“自大狂”的人格折磨著這些年輕人,產生了兩種心理疾病: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
§神經官能症:凡事怪自己;人格失調:凡事怪別人§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
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指出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幫助年輕人擺脫這種狀態,即: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
這篇文章討論到《少有人走的路》,這是我很喜歡的書之一。
很實用的心理學。找時間再來讀一遍。


好文-讀書-吳伯凡<我不想只是做“知識的搬運工”>

吳伯凡:我不想只是做“知識的搬運工”

摘要:
○德魯克(彼得.克拉克)有一個習慣,每隔三年就要學一門新的知識
新的知識對你來說很陌生,和你所熟悉的知識、專業相隔很遠,
甚至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很多時候你還會抵觸,
但是如果你對自己的固步自封有意識的話,
你就一定要去有意接觸那些你本人會排斥、覺得和它有隔膜的知識,
首先不在於掌握這些知識,而在於你能夠改變一種心態,收穫一種清零的狀態。

○學知識最重要的不是撿到了什麼東西,
事實上,你要掌握一門知識的時候,你已經在悄悄的發生改變,
你撿到什麼對你是沒有改變的,你撿到貝殼,你不會長得就像貝殼
§這個比喻太好玩了§

○我不希望自己變成“知識的搬運工”。
很多人現在非常得意把自己叫成搬運工,
也越來越多的人做這樣的事情,把一個知識從作者那兒搬到讀者那兒。
有時候我也做這樣的事情,但是我更感興趣的,
是讓這些知識促成我在思維模式,甚至是人生態度的蛻變。
當你的思維方式,當你看世界的眼光發生轉變的時候,你把你看到的世界講出來,
而不是簡單的把知識搬運給別人,我覺得這個對別人更有意義,對我自己也更有意義。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
比如3個月以後,你經常打開的APP不會超過7個。
這個現象永遠遵守人類交往的古老規律,
你死黨級的朋友,不會超過7個,一般是在6個左右,
因為你的關注半徑,你的管理半徑只有6個人

○這種知識不是簡單的信息,而是完成了某種蛻變和轉型的知識,
或者是經過你消化的,帶有你自身元素的知識傳遞給讀者。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好文-讀書-萬維鋼的筆記法

文章出處:萬維鋼的筆記法


*****
全文:
什麼是好的讀書筆記?
文 | 萬維鋼


讀書筆記的一個重大作用是
給自己日後以最快速度重溫這本書提供方便,直接看筆記就可以
還有別的好書等著我們去讀呢,所以筆記最好要寫到可以取代原書的程度

我看過很多平庸的筆記,寫的就如同小學生給課文概況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一樣。
網上有很多人用畫"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做讀書筆記,這種方法意義也不大。
流水帳式的讀書筆記就好像用胸圍、臀圍、腰圍這三個數字來描寫一名美女一樣無趣。

強力研讀要求讀書筆記必須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1. 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 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3.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 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它書或文章的聯繫

一般人的筆記只有摘要概括。
能做到第一點,找到邏輯脈絡,就已經算優秀筆記了。
我只看到過極少的人偶爾在筆記中插入書中亮點。
至於後面這兩點,能做到的可謂是鳳毛麟角。
但是只有做到全部四點,你才能把一本書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你會發現這個回報是巨大的。


1.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我習慣完全按照原書的章節給讀書筆記劃分章節,甚至保留各章的標題。
每一章的開頭,用自己的話寫下這一章作者到底想說什麼,各章穿起來就形成了系統
 ——不過這種內容提要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來作者的邏輯脈絡。
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真正理解一本書,就是因為看不到這個脈絡。
每一章的邏輯結構如果真寫出來也許只有幾句話
可是這幾句話卻常常是分佈在好幾十頁之中。

善於寫書的作者往往會在書中收錄大量引人入勝的小故事
(包括科研案例、歷史典故和名人軼事),
只有把這些小故事串起來我們才能看明白作者到底在說什麼。
單獨看其中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會對這個故事有與眾不同的解讀。
然而這個故事在書中的作用卻往往會被人忽略,
最後只記住了小故事這顆樹木,而看不到它們組成的森林。

現代人喜歡小段子,往往能記住作者講的笑話而忘了作者的本意。
在美國歷史上,還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更沒有微博的所謂"印刷機時代",
史蒂芬·道格拉斯(他曾經跟林肯競爭過美國總統,還競爭過老婆,最後都失敗了)
曾經跟林肯有過連續七場的著名辯論。
道格拉斯口才極好經常出妙語,但是他告誡聽眾不要為妙語鼓掌。

《娛樂至死》這本書是這麼說的:
道格拉斯甚至批評他的聽眾,說他需要的是聽眾的理解而不是激情,
說他的聽眾應該是沉思默想的讀者才好。 ......閱讀要求的是理性思考。
一個好的讀者不會因為偶然發現了什麼警句妙語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 ——
 一個忙於分析的讀者恐怕無暇顧及這些

我們小時候學習的那些所謂"中國古代寓言",
就是從古書中提出來的小故事,而我們對這些寓言的解讀往往背離古人寫書時的本意。
我們記住了故事卻忘記了文章

所以讀書筆記的第一作用就是拋開故事記住文章。
讓一本書從厚變薄,從具體的山川景色變成抽象的地圖。
只有當你跳出字裡行間,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全章,它的脈絡才能變得清晰。
看清楚以後不要抄作者的話,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脈絡寫出來,就好像畫地圖一樣。


2.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但是如果一個小故事實在是好,我們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讀書筆記是不均勻分佈的。
筆記,是我聽說了一個想法之後很激動,必須把這個想法記下來據為己有的行為。
所以邏輯脈絡之外,如果發現真正好的小故事——我們稱之為"亮點"——
那麼就把這個故事也給寫下來,甚至具體到細節。

一方面,以後將來萬一寫文章之類,從筆記裡翻出來就可以用。
更重要一點,是這些故事日後將會反覆地在我們的大腦中出現,
它們用各種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們的思想,直至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來所在的文章更長,以至於最後成為典故。

我用Kindle看其他人對一本書劃的流行重點語句,
發現這些語句大都是總結式的,
就好像小學生在課文裡發現的重點句一樣——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後一句。
真正的高手讀書不能用這種線性讀法,而應該是"一驚一乍"的。
作者的哪句話是拍案叫絕的?哪句話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應該把這樣的東西突出記下來。

我有時候聽鳳凰衛視的《開卷八分鐘》,這是一個向觀眾介紹書的電視欄目。
我發現其他幾個主持人往往傾向於在節目中系統全面地介紹一本書的內容框架,
梁文道則總能在一本書中找到幾個單獨的亮點,
常常拿出一兩個意味深長的故事給觀眾,讓人能夠體會到原書作者的個性。
讀書筆記得有這個效果
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尋找能夠刺激自己思維的那些亮點。
我們在分析脈絡的時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脈絡再把故事帶走


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強力研讀是一種主動式的讀書。要在筆記中寫下自己對此書的評論,好像跟作者對話一樣。
我現在的統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評論全部放在方括號【 】中,
將來翻閱的時候哪些是書裡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藏書人認為書的乾淨最重要所以他們不看書;
低水平讀書人看完的書上畫滿了重點線;
而高水平讀書人看完的書上寫滿了批註。
歷史上牛人讀書都喜歡在書頁的空白處批註。
據說人們一般不愛把書借給毛澤東看,
因為他看完之後別人沒法看了,書上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批註。

你不可能對說得好的一段話無動於衷。
你可以寫下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你還可以寫下對作者的質疑或肯定。
更高級的批註則是寫下自己因為看到這段文字而產生的靈感。

一本好書每一章都能讓人迸發出十個以上的靈感。
也許你突然想到這解決了你之前一直關注的問題——儘管這個問題看似與此書無關;
也許你想到對書中思想的一個新的應用;
也許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論往前推一步。
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寶貴,
因為如果你不馬上記下來它們很快就會被忘記。
也許多年以後翻閱筆記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心得靈感比原書更有價值。


4.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它書或文章的聯繫
當你讀過的書多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發現書與書之間是存在聯繫的。
尤其是現代人寫的書,
極少有一本書中的思想完全獨立於世界,往往真正新的知識都是建立在舊的知識之上。
這個問題別的書是怎麼說的?有沒有更新的證據支持或反對這個結論?
要找到它們共同點和不同點。

一個真正善於主動讀書的人對這種聯繫是非常,非常敏感的。
我現在使用Evernote來整理讀書筆記,
這個工具有個好處是可以把每一份筆記都生成一個可供別的筆記直接點擊和引用的鏈接。
我的筆記中經常出現這樣的鏈接,用於指出書與書之間的聯繫。

我們小時候,都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新詞彙非常敏感。
比如你可能從電視上聽說一個成語,
你不能確定這個成語的準確意思,但你覺得這個詞挺好。
結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甚至幾天之中,你多次又遇到這個成語!
你可能會奇怪怎麼以前沒注意到它,難道這個詞最近專門愛找你嗎?

一個讀書人對新的知識就能保持這樣的敏感。
你一旦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新課題並且讀了這方面的書,
你就會主動或者被動地多次與這個課題相遇。
你剛放下這本書,一上網又看到一篇這方面的文章。
過幾天你打開手機又發現微博上有人正在討論它。
這時候你應該怎麼辦?你打開Evernote整理一份這方面的筆記!

如果你讀過足夠多,你會獲得一種更難得的經歷:感受人類知識的進步。
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在這本書裡是這個說法,而過了幾年之後有人另寫一本書,
引用更有力的證據,把整個結論給改變了。
有時候你會贊同這個新結論,有時候你會反對。
有時候你必須從幾本書的幾個不同結論中判斷哪個是最靠譜的。
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們說的其實都不對,只有你知道正確答案。

到了這個層次,你已經跟書的作者完全平等了。
你甚至可以俯視他們,評判他們之間的高下。這時候你又應該怎麼辦?你寫篇文章發出來!


5.筆記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
好書之所以要讀兩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些心得、靈感和聯繫。
對一本講我們不太熟悉的領域的書,
第一次讀時候我們往往會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
我們大腦全部的帶寬都被用於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沒有更多的餘地去產生別的想法了。
 "幽默是智力過剩的體現",想法也只在帶寬過剩的時候才會冒出來。
只有當你讀第二遍的時候,你才能氣定神閒地發表意見。
第一遍讀是為了陷進去,第二遍讀是為了跳出來。

筆記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
讀書筆記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寫作,是個人知識的延伸。
它不是書評,完全是寫給自己而不是為了公開發表的——
可以完全專注於意思,而不必關心文筆。
雖是這樣,閱讀別人寫得好的讀書筆記仍然是一種樂趣,
而且對不重要的書直接讀筆記可以節省大量的閱讀時間。
豆瓣網有個專門的系統讓讀者分享筆記。

如果做不到強力研讀的筆記標準,
隨便做個一般水平的讀書筆記對自己也有幫助,最起碼能加深記憶力。

曾經有一個研究,讓受試者閱讀一篇科學類文章,然後分三組:
第一組多讀幾遍,
第二組針對此文畫個"概念圖",
第三組用十分鐘寫篇相關文章。
一週以後測試,結果寫文章的這組記憶的成果,
甚至這時候再讓他們畫概念圖的成果,都勝過其它兩組。
畫概念圖的效果甚至還不如多讀幾遍。
所以"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句話是對的,而且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真的沒用。

閱讀-人際-<你不用向任何人打聽我,因為我對每個人不一樣!>



*****
摘要:
○一起聊天時有一個朋友說:
 「認識你之後感覺,跟我從別人那裡聽到的不一樣」
 我:「怎麼個不一樣法?」

 朋友:「感覺你沒有別人說的那樣高冷,你真的很平易近人,是個暖男」,

 我笑著回答:「那你一定是打聽錯人了。」
其實我當時心裡話是,還是不要相信別人口中的我,
還是眼睛看到的為準,但還是經常有人跟身邊的人打聽我,問末那人怎樣怎樣。
我聽到最機智的一個朋友是這樣回答的是:「他對每個人都不一樣。」


○我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對我的態度。
你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就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世界很大,關係複雜,你不需要從別人那裡認識我,我對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
子貢問孔子:「週圍的人都喜歡的人,如何?」
孔子說:「不好」
子貢又問:「週圍的人都討厭的人,如何?」
孔子說:「不好。不如週圍的好人喜歡、週圍的壞人討厭的人。」

我是沒遇過人人都喜歡的人,能做到孔子所說的那樣,才符合常理。別唱高調。
而且,我認同這篇文章作者所言,人跟人的關係,決定在彼此的互動。
甲跟乙互動好,並不代表甲跟丙,一定會相處愉快。
三觀同(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人,情誼較易長存。



-----------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閱讀-學習-<你們不發問我就不上課!>

文章出處:「你們不發問我就不上課!」——這門課讓我學會大學教育中最有價值的事情!
(紫色字是我意見)


摘要:
1. 台灣真的越來越差,我認為真正的原因在於教育。
 台灣教育培養出的學生,與待過國外的學生相比,
 大多不想接受挑戰,做到一個程度就滿足了,更別說成為領袖。

2. 這是關於學習方式:
開設這門課的德國教授,他帶了一個咖啡杯與一本書走了進來。談到課程規劃時,
他說:
「每週你們要讀十頁到二十頁的英文文本,
 好好準備之後,在一張紙上寫下三個英文的問題過來」,接著就下課了。
(下堂課沒人發問),
德國教授開口說:
「如果你們不開口發問,我就不開始上課。
 你知道你們每學期付我多少錢來教書嗎?
 如果你不努力發問,多學一點東西,就是你們自己的損失。」

3. 在大學教育中,知識本身不應該成為教學的目的,
 而是藉由學習知識的過程,扎實地訓練學生思考的能力,這才是教學更重要的目的
 (認知跟我完全一致,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就以我修的哲學課來說,與其由教授口沫橫飛地在台上講述哲學家陳舊的理論,
 遠遠不如由學生認真思考後提出的一道問題,之後再由教授與學生彼此討論來得有價值。

4. 從發問開始
 在不鼓勵犯錯的升學主義及沉默的教室中度過。
 考試只鼓勵學生追求分數上的完美、努力背誦蒼白的知識,與教室外的世界脫節
 學生怎麼可能一踏入大學,
 就搖身一變成為積極發言、勇於挑戰,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呢?


*****
這篇文章最重要的,莫過於
「知識本身不應該成為教學的目的,
 而是藉由學習知識的過程,扎實地訓練學生思考的能力」
要勤於思考,勇於發問。

閱讀-醫健-李開復<年輕人就應該比誰更拼命嗎?>

文章出處:李開復:年輕人就應該比誰更拼命嗎?我的3個「健康睡眠」心得


摘要:
1. 什麼會造成人的抵抗力低或者身體狀況不好呢?
我的一位醫生朋友鄭醫師的解答非常簡單:四個因素。
這四個因素就是睡眠、飲食、運動、壓力。
在忙碌的一、二級城市,在白領工作、創業、雙創(創業、創新)時代,
企業家的生活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睡眠不夠」。
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我們太想證明自己工作多努力、多拼命,
讓自己一天能當一天半用,讓周圍人能夠被感染
這種比拼的態度是很幼稚,而且無效的。

2. 我有一位朋友在美國是名企業家,談到:
「昨晚我跟一個自以為是的企業家吃飯,他很自豪地告訴我,他只睡了4個小時。
但是我心裡想,如果你再多睡一個小時,也許跟你在一起會更有趣,
也許你講的話會更有道理,甚至也許你不會那麼口臭。」
所以睡眠少其實是帶來很多的問題,思考不清楚、不能專注……這些都是問題。
美國總統克林頓曾經說過:「我犯的每個錯誤都是在非常疲憊的狀態所犯的。」

3. 現在我這樣督促自己,我寫下了現在我每天晚上督促自己做的幾個事情:
(1)10:30上床睡覺
 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以10:30以前做好的,這是我生病以後下了這個決定發現的事情。
(2)我每天都盡量讓自己有機會自然醒
 夠早睡,就可以自然醒。
(3)睡多久?我儘量讓自己睡7個小時
 我很希望能夠睡8個小時,即便我做了這麼多事情,7個小時大概是我的睡眠長度。
 但是我也發現,有時候能睡8.5到9小時,人會感覺特別精神。我覺得午睡是很好的習慣。

4. 對外宣言:當你向世界宣佈我要好好睡眠,所有人就會一起監督你。
這些東西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麼做到呢?
我個人做到的方法是我就對外宣言我10:30睡覺,
而且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生過病,而且都知道我的病是有可能復發的,
所以現在我的朋友變成了監督我睡眠最好的工具。
如果我在10:31分發了一則微信,就會很多人來攻擊我,
所以就算我有一天賴皮不睡覺,也不敢上微信了,至少不敢發朋友圈了。
當我10:35分發出Email,馬上有人回信說你快給我睡覺。


*****
1. 睡眠很重要,必要的時間支出。
2. 對外宣布,會對自己產生約束力。這我已經聽過不同人講好幾遍了。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閱讀-教育-<對個人的尊重,才是教育的開始>

文章出處:黃世宜:談教改

以下這篇文章(藍、紅色字)是我今早看到林從一教授轉錄的,寫得蠻不錯的,。
今天早上看到一些談教育的文章,有一些感想。
昨天才有一家台灣媒體在跟我採訪完瑞士技職教育之後,
問我瑞士與德國技職教育經驗是否可以帶給台灣新的啟發與改變?
我當頭潑她冷水:「不會。」

然後我很簡短地繼續潑冷水:
「目前為止關於國外教育的文章,對台灣教育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最多只會造成一陣羨慕罷了。」
我頓一頓,
「基本政治運作與經濟結構不改變,家長和教師永遠也只是白忙一場。」

為什麼?

台灣教育的問題,在於我們對於教育改革的對象搞錯了。
我們把教育改革的責任交給話語權最小的人去承擔,
比如學校,比如教師,比如家長。
但其實,教師和家長,都是力量最小的,最無奈的,
最無法改變只能聽著上面政策走的,是也要繼續生活的一群人。
所以台灣教育的問題,交給教師和家長,希望教師和家長改變思維,是永遠不可能的。

我除了在瑞士教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之外,
也同時在瑞士的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教書,
所以對瑞士各級學校的運作,不敢說有多麼深入的觀察,
但至少親自與瑞士社會不同階層的家長,有直接的討論與接觸。

我發現,瑞士的父母,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有一個足以溫飽的、體面的生活。
瑞士父母的渴望來自人性,而他們的政治運作與經濟體制也基於人性,
政策與制度容許瑞士父母安心地把孩子交給社會:
因為瑞士的政治與經濟是保護勞工的,是保護任何階級與任何職業的。
颱風來的時候,你的孩子被上級要求為了顧客搏命一飛,
當颱風來的時候,你的孩子被公司要求為了服務不准放假,我們又怎能對父母說改變思維?
我們又還能對台灣的教育改革奢求什麼?

教育改革必須從基本的政治與經濟運作改變做起,而並不是家長與教師的責任。
瑞士德國的教育為什麼可以盡量做到各行各業出路的平等,
是在於對個人的尊重:福利政策與薪水制度的合理化與人性化。
對個人的尊重,才是教育的開始。
一個不尊重個人價值的社會,又怎能讓家長釋懷放手?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閱讀-學習-吳伯凡<如何得到一段優質的假期?>



原文:
每次節假日期間,我們總會見到這樣幾類人:
即使和家人在外度著假,手機、電腦不離手,不間斷要處理工作事務,
他們一邊坐在海邊曬太陽,一邊跟踪產品的最近進展;
或者假期前,日以繼夜地處理成倍的工作,以求休個好假期,
過節後對突然而來的大量工作,陷入“節後綜合症”,
休假反而增長了面對工作時的焦慮情緒;還有一類人的休假狀態更為普遍,
工作時總想休假,真等到休假又擔心旅行費用和出行難度,
結果就在睡懶覺和追劇的循環中耗費掉一半的時間,剩下的就是無聊。

假期與工作之間的關係,
就像中國畫裡的“留白”和“著墨”,留白的藝術讓整幅畫構圖更協調,更能渲染出美的意境。
假期作為繁忙工作中的一個停頓期,如果被很好地利用起來,也會讓你的生活受益良多。
正如知乎創始人周源最近在知乎上所說,
創作是需要停頓感的,停下來不是進了停車場,而是找到加油站。


那麼如何打造一段優質假期,如何讓自己駛入加油站而不是停車場?
伯凡時間為您提供四個建議:
1、不論是工作還是旅行,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

不論你打算假期做些什麼,是去周遊世界,還是宅在家裡追美劇,
或者是不得已的疲於工作,思想不開小差,不走神才會令你心情最愉悅。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給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們發送隨機消息,讓他們記錄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
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並主要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你覺得心情怎麼樣?”、“你想的事情是正在做的事情嗎?”、
“如果不是,那麼你想的事情是愉悅的,令人不快的還是中性的?”

來自83個國家約5000名的志願者參與了這項研究,基於這些研究數據,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腦袋裡想的常常不是他們正在做的事,
人們在醒著的時候,大約有47%的時間都在做白日夢。
做白日夢能讓人們回憶過去,計劃將來,甚至是想像從未出現的事物。
這種幻想可以激發創意和靈感,但這種認知上的收穫,是以情緒損失為代價的

不論你的幻想是令人愉快的,還是偏中性甚至負面的,
都不如專注於你手頭正在做的事,更讓你快樂。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心裡想的事跟做的事一致時,感受最快樂。
也許你控制不了你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
但如果你想擁有一段優質假期,那就學著拒絕幻想吧,
“吃著碗裡,想著鍋裡”的狀態會成為你的情緒殺手。


2、培養興趣愛好
興趣是個人對特定活動的偏好性選擇。
獲得某方面知識或參與某項活動,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就會讓人產生興趣。
比如,一個人跳舞之後,發現跳舞讓自己感到愉悅、放鬆和樂趣,
他就會對跳舞產生興趣,如果對這種興趣加以培養,
主動積極地去參加舞會,加以學習,就會掌握一定跳舞的技能。

當人們處於中等挑戰、高技能水平的時候,會充分享受掌控帶來的愉悅體驗。
但是,如果你處於低技能水平,那麼這件事不論是富有挑戰性,
還是挑戰難度低的,都會令你產生負面情緒。
當你處於低挑戰、低技能水平的時候,無聊淡漠的心態會產生,進而放棄活動。


即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最成功的人,也在利用假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中體驗這種樂趣。
 “股神”沃倫•巴菲特會在假期彈夏威夷四弦琴取樂,
他彈琴的技能已經成熟到可以領一份家庭教師的工資了,
同時,他還是一位世界級橋牌玩家,每週總要在牌桌旁度過12個小時,
而且經常是跟比爾•蓋茨一起玩牌。


3、享樂要適可而止
在假期之前,很多人都會跟朋友說,“最近太累了,放假我要睡上三天三夜”。
人人都知道“睡上三天三夜”純屬誇張,人的正常生理條件不允許我們睡上三天三夜。
但這句話所透露出來的對過度享樂的追求,其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假期裡。

一到假期,人們就開始放鬆對自己生活節奏的控制,
似乎晚睡晚起、暴飲暴食可以彌補自己工作時的疲憊損失。
但我們是否能通過更多的放鬆式娛樂,得到更多快樂呢?

其實整個假期過度追求單一式的享樂,反而會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
再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就會變得微不足道,這是一種社會心理學效應——貝勃定律

在假期的第一天,和朋友們去心儀已久的餐廳美美地吃上一頓,你會覺得快樂滿足。
但如果把國慶七天假的樂趣都放在吃上,
你在第一天得到的滿足感就會呈階梯遞減,從​​而讓吃這件事失去了原本的樂趣。

我們對親人朋友的關愛習以為常;而陌生人的一點幫助,卻我們就感激不已。
這也是“貝勃定律”在操作我們的感覺。
所以在假期,我們切忌在睡懶覺和追劇的循環中耗費時間,而應該去嘗試體驗不同的樂趣。


4、主動反饋
優質的假期不僅僅體驗快樂,還應該能帶來成長。
休假的目的絕不是告別痛苦,享受快樂這麼簡單。
在假期裡,不論我們選擇繼續工作、出門旅遊、回歸家庭,
都需要處理在日常中我們無法處理的關係——
與工作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以期得到自我成長
而這需要我們時時提醒自己進行積極反饋。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後來被心理學借用,
用以說明人們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會發揮強化作用,
促使人們更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象叫做“反饋效應”。
吸引人沉迷其中的活動,往往都設置了及時反饋。
遊戲的設置就遵循了這一規律:
設定一些難度,但只要你稍加思索,就能挑戰成功並獲得獎勵反饋。


除了遊戲,我們大多行為活動的反饋,也都來源於外部。
你的言行會得到愛人的反饋,工作的表現會受到領導的反饋,
甚至我們在出遊度假時,都會受到他人的反饋影響。
這些外部反饋對我們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但如果我們利用好“反饋效應”,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做出主動及時的反饋,
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心理學家布朗通曾對反饋效應進行了實驗研究,
結果發現,相比於他人的反饋,自己主動、及時的反饋,對學習和工作的促進作用更大。
不論是打籃球、玩賽車,還是職業規劃和人生理想,
在假期這段“留白”的時間裡,就是對自己工作生活進行自我反饋的大好時機。

玩賽車想要跑出更好的成績,就要找准彎心和過彎剎車點,
反復回放自己的比賽視頻,找出不足。
這和女排教練郎平所做的工作有些類似,郎平會在每場比賽後,
反復回放比賽視頻,計算不同打法下球的落點,並做出攻守策略。
如果我們想有一個優質的成長型假期,
回放自己的生活軌跡並做出主動的自我反饋是最重要的方法。

總而言之,即使是休假,也需要專注,拋下三心二意,專注於當下。
伯凡時間祝大家假日快樂,度過一個高質量的假期。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詞彙-職是之故

簡單說,「職是之故」,可以直接翻譯成"因為那樣"、"因此"。
他不是一句成語,論文、公文會使用到的詞彙而已。
而在國語辭典裡面,就只解釋「職是」=因此、惟此。

怎麼用呢,舉例如下:
因為你論述是對的,所以如何如何=你論述是對的,職是之故,如何如何。 

閱讀-心理-李松蔚<影響力是一個虛妄的說法>



全文:
這個系列的幾篇文章,改編自我的知乎Live :《人際互動的奧秘》。

這可能是知乎史上第一場人數過萬的Live ,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感謝所有參與者,Live 結束之後,我收到了大量的提問和反饋,幫我更明晰了很多想法
。經過整理,我打算把一些觀點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出來。
這場Live ,講的是人際互動中一些基本的道理。

互動最基本的定義是,一定有雙方或多方角色的參與,不是單方面的事。
今天這篇文章將圍繞這個定義展開。


在Live之前,就有一些朋友提問:該怎麼樣提高我的人際能力?可不可以教我一些辦法?
我跟什麼樣的人相處都處不好,原因在哪裡?
這是很常見的問題,我們接下來的討論也許可以有助於提高「能力」。
但是我首先要說,社交不是「能力」的事。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缺少互動的思路。
社交是一個雙方的遊戲,而不是你的單人舞。


把社交當成自己能力的人,往往無視對方的特異性。
有人說:我的社交能力超強,不管你是三教九流什麼人,我都能一分鐘混熟。
這個說法,我們一听就覺得目中無人。你會躍躍欲試地想:真的嗎?來跟我處一下試試?

但是我們很少想到,「我跟什麼樣的人都處不好」這個說法,也是同樣目中無人的。
只不過因為這句話太卑微了,自戀得更隱蔽一些而已。

這種自戀彷彿是說,只要遇到了我,不管你是誰,不
管你有多想跟我搞好關係,我一定可以讓這段關係失敗。這句話抹煞了別人的「能力」。

跟什麼矛都穿不透的盾,遇到什麼盾都擋不住的矛,是一個道理。


在一個互動當中,沒有人可以單方面做主。
我們每個人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從自己的角度,
發起一個對關係的定義,然後等待對方的回應。
 ——所以,你要說自己是一個處不好關係的人,首先得看跟你相處的那個人同不同意。

現在我把文章推給你。我也發起了一個定義:請你看我的文章。
你接受了這個定義,我在這段關係中才能成為作者,而你成為讀者。
但是,你也可能「啪」地一聲把文章關掉了。

這說明你不接受我對關係的定義。你發起了一個新的定義:你很忙,最近不想听我說話。 ——當然了,我也只好接受你的定義。

我們來來回回就在做這樣的事。
說的每句話,做的每件事,甚至不說話不做事,
都是在定義關係,等待別人的認同或不認同。
哪怕一個人在公共場合閉著眼睛睡覺,也是在向周圍的人發布他對關係的定義:別來煩我!
互動的本質就是:一方發起定義,另一方選擇認同或不認同。


如果對方認同你對關係的定義,看起來就像是在這段關係裡,你掌握了主動權。
但其實——永遠不要忘了這一點——這裡有對方給你的權力。

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知道有人會看。
我對你們說:「我會寫一篇文章,你們一定要看。」
你打開了這篇文章,同時對我說:「我們會看你的文章,你一定要多寫寫。」
我們相互發起對讀寫關係的定義,並且認同對方的定義。這段關係才得以形成。
它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反正我寫了你一定會看),
或你一個人的事(反正你要看我一定會寫),把我們雙方分開,這件事就不成。

你在公共場合睡了一大覺,沒有人來煩你,這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
你要感謝身邊的每個人。他們讀懂了你發出的信息,並選擇尊重你的意願。


這就講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授權
授權並不是像我們傳統理解的一樣,某一位領導,通過一個儀式,
發一個聘書或者徽章之類,我們就獲得了某種權力。
授權發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只要一個人接受了你對關係的某種定義,他就是在對你授權。

你打開手機,點進一個app,就在授權這個app佔用你的時間。
看一篇文章,就在授權這篇文章影響你的思想。
聽我講這場Live,你就在授權我成為這一刻的講者。

如果是在一個真實的課堂上,我走進一個鬧哄哄的教室,走上講台,清兩聲嗓子。
我發起了一個定義:「別說話,都看著我,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可以說話」。
換句話說,我試圖把現在的情境定義為「上課」。
如果學生們不認為我是老師,或者還不到上課時間,
他們就拒絕授權給我,該說笑還是說笑。只有等他們認可我是老師,
該聽我講話了,他們才會迅速安靜下來,配合我的定義。

假設一個外星人觀察到這一切。
它可能會大為驚訝:「這個人有什麼魔力?他只是清了下嗓子,其他人就不說話了!」
它也許會提出一些虛妄的概念來解釋這個「魔力」,
比如,給它起名叫「影響力」或者「權力」:
好像是因為我擁有這種神奇的力量,才會讓台下的人俯首聽命。
它開始研究怎麼形成這種力量,它甚至得到了一些結論,
比如跟我的學歷有關,跟我準備的PPT有關,跟我清嗓子的節奏有關……

它把一個不存在的東西當成了越來越大的真實。
這就是人際關係當中最大的奧秘:沒有人可以單方面做主,不管看上去有多像如此。


如果把「影響力」這種東西(它可能有很多別的名字:權力、領導力、控制力、
攝受力、說服力、人格魅力、氣場、高情商)當作客觀的存在,
一個人就會走到非常狂妄的路上。
他追求通過自己單方面的修行,可以掌控一段人際互動,
眼睛裡就看不到活生生的人,本質上是要把別人變成可操作的對象。

想要按自己的意志調教伴侶的人是在做這件事。
研究怎麼樣寫出爆款文的自媒體作者是在做這件事。
教授人人都可以快速發財的課程也在做這件事。
毫無疑問他們有可能獲得成功。
伴侶接受了他們的調教,讀者點開了他們的文章,客戶購買了他們的商品。
他們(以某種很有算計的方式)發起定義,對方(按照被算計好的結果)選擇了認同。
這個過程仍然是在取得授權。
 ——無論他們多有技巧,仍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成功來自於對方的恩賞。


如果要完全抹煞對方的權力,
除非使用暴力,把對面的人變成一塊因為痛感而屈服的血肉,不再有掙扎或反抗的餘地
一方發起定義:我就是掌控者,你是服從者,
另一方無論認不認同,看上去好像都只能接受這個定義。

當然,就算到這個程度,也有人還是可以選擇不認同。

所以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是主動的一方,
以為自己單方面地做到了被人愛戴,
被人欣賞,被人疏遠,被人厭惡。你只是沒有注意別人如何授權給你。
也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被動的一方。你只是沒有注意自己是如何授權給別人。


後面這種情況同樣會造成一部分人際難題。
比如,我收到一個女生的來信,說自己的一生「被一個渣男毀掉了」。
作為一種抱怨的氣話,我們可以理解這種說法。
但如果她想做點什麼不一樣的事,她就需要去認識自己授權的過程:
她是如何讓一個渣男掌握了「毀掉她一生」的權力,
或者更準確地說,她是如何說服自己相信「有一個渣男掌握了毀掉她一生的權力」的。

這很難,因為授權的過程往往很隱蔽,發生在電光火石的一念之間。
需要長時間的自我覺察與訓練。
否則,我們只會看到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就覺得是那個人的某種魔力,
就把功勞或罪過都歸到「那個人」身上。是他在影響我,他在領導我,他在掌控我。

而要想以一種更自由的姿態參與到人際互動裡,
就要承認人際互動的第一個真相:
他在定義我們的關係,我也在定義我們的關係,
當且僅當我們認同對方的定義之後,這個互動才會以這樣的形式,對我們雙方產生影響。

------------
摘要:
互動最基本的定義是,一定有雙方或多方角色的參與,不是單方面的事。
社交不是「能力」的事。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缺少互動的思路。
社交是一個雙方的遊戲,而不是你的單人舞

在一個互動當中,沒有人可以單方面做主。
互動的本質就是:一方發起定義,另一方選擇認同或不認同。
如果對方認同你對關係的定義,看起來就像是在這段關係裡,你掌握了主動權。
但其實——永遠不要忘了這一點——這裡有對方給你的權力。
這就講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授權
例如:
你打開手機,點進一個app,就在授權這個app佔用你的時間;
看一篇文章,就在授權這篇文章影響你的思想;
聽我講這場Live,你就在授權我成為這一刻的講者。

沒有人可以單方面做主,不管看上去有多像如此。
如果把「影響力」這種東西(它可能有很多別的名字:
權力、領導力、控制力、攝受力、說服力、人格魅力、氣場、高情商)
當作客觀的存在,一個人就會走到非常狂妄的路上。

他追求通過自己單方面的修行,可以掌控一段人際互動,
眼睛裡就看不到活生生的人,本質上是要把別人變成可操作的對象。
如果要完全抹煞對方的權力,除非使用暴力,
把對面的人變成一塊因為痛感而屈服的血肉,不再有掙扎或反抗的餘地。

所以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是主動的一方,以為自己單方面地做到了被人愛戴,
被人欣賞,被人疏遠,被人厭惡。你只是沒有注意別人如何授權給你。

也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被動的一方。你只是沒有注意自己是如何授權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