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專業-07世界史地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專業-07世界史地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專欄-外史-八分鐘:(蘇格蘭)《The road to independence》(沒讀)

節目出處:梁文道:苏格兰独立背后不是文化乡愁
書,我沒讀過

摘節重點:
◎既然二戰成功的把英國這個很奇怪的國家捆綁起來了,
像一堆的筷子一樣,總算扎在一起了。那為什麼漸漸地他又有了離心,
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來,他的獨立運動的聲勢越來越高漲?
此外還有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更有意思了,
就是全世界各地凡是搞分離主義的一些地方那些人呢,
他們總會都很強烈的一種民族文化沙龍主義。
也就是說,會排斥外人,歧視外地人,
或者說很強烈的要強調自己跟自己想要脫離的那個地方,
比方說加泰羅尼亞他們就覺得我們跟西班牙根本那是兩碼子事是兩種人。
但是蘇格蘭人好像不是這樣,當然他們會強調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歷史、自己的光榮。
但是你看,剛剛結束的那一次蘇格蘭公投運動裡面,
所有的蘇格蘭民主黨他們提出最重要的議題都不是文化議題,
他們在某方面非常的開放,非常的文明,非常的先進,絕對不搞沙文主義,
也不歧視外地人,不排除外來人口,
甚至連同性戀運動他們都去支持,
跟我們心目中的保守極右的分離主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


◎蘇格蘭為什麼要獨立,獨立的理由在哪?他這本書就跟我們過去幾天所介紹的書,
不一樣的是他談的完全是當代事,從60年代一直數到最新最近幾年的進展。
那麼在這個歷史裡面,我們可以發現,
原來整個蘇格蘭的獨立背後的歷史原因,那麼的物質的,是那麼實際的一件事
大英帝國的逐漸瓦解,那麼蘇格蘭人在這裡面好像就有點可憐了,為什麼呢?
因為蘇格蘭其實是英帝國非常和性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蘇格蘭人的話,大英帝國根本建造不起來。
好,現在大英帝國瓦解了,那麼對蘇格蘭人帶來的衝擊是什麼呢?
就表示他們對外擴張、尋找各種機會的途徑減少了。


◎到了撒切爾夫人的時期達到頂峰。我們知道撒切爾夫人她相信的是什麼呢?
她相信的是一套絕對的經濟上的自由主義,一種新自由主義的觀念。
而蘇格蘭雖然是亞當史密斯的家鄉,
卻更加認為一個社會應該要有某種的公平分配,正義分配的機制,
使得每個人都有一些不錯的福利,一種不錯的平等的機會。
那麼所以這時候,這兩種社會觀念是有衝突的。
而英帝國的負面或者消散也使得蘇格蘭原來自己享有的各種自主性,逐漸地被剝奪掉。


◎到了後來,整個蘇格蘭最近興起的這種民族獨立運動,
並不是一種文化鄉愁觀念,
並不是一種我之前講的Neal Asherson 那種文人想像的一種神話,
不是建立在民族神話,不是建立在自己被侵害的歷史,
也不是建立在自己什麼很光榮的歷史。
而是很簡單,就是今天在英國這個國家之內,
蘇格蘭人的地位下降了,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不公平的待遇了。
...與此同時,倫敦越來越集權、越來越中央化,
那麼也使得蘇格蘭自己的社會生活方式跟政治系統受到了損害。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專欄-外史-八分鐘:(法國)羅伯·丹屯《華盛頓的假牙:非典型的十八世紀法國文化指南》(已)

視頻來源:開卷八分鐘:羅伯·丹屯《華盛頓的假牙:非典型的十八世紀法國文化指南》


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情況,推想從前的情況。
舉個例來說,我們現在有網路、新聞媒體發達,
而18世紀的人們,他們如何得知國家大小事呢?

根據作者研究,18世紀的法國在1789年大革命前,
(皇帝)官方操控媒體,過濾新聞,警察四處監控輿論,
而產生了私媒(人們有充沛的好奇心),
在上流社會、底層社會傳播(宮廷)消息及私下議論。

且由於秘密進行,許多傳言不知出處,難能核實,
每經一手,多少加油添醋。
像當時有宮闈淫亂之傳聞,說得繪影繪聲,
最後提供了法國大革命,推翻貴族的道德基礎。

這本書,便是列舉出種種實例,讓我們了解18世紀的法國。


書中摘要:
Page 027:
讓我們把啟蒙運動視為運動、事業、改變見解和革新制度的活動。
像所有的運動一樣,他有開始、中期、在某些地方(別的地方則否),他有終止。
他是具體的歷史現象,可是定位於時間,限定於空間:在十八世紀早期的巴黎。
當然,他有起源,什麼運動沒有起源呢?它們追溯到古代,涵蓋歐洲的版圖:
笛卡兒的懷疑,牛頓的物理學、洛克的認識論、萊布尼茨和斯賓若沙的宇宙論,
格老秀斯和普芬多夫的自然法、貝爾的懷疑主義、理查德‧西蒙的聖經評論、
荷蘭人的信仰自由、德國人的虔信主義、英國人的政治理論和思想自由:
人們可以充分列出哲學來源,許多歷史學家也已經這樣做了。
不過若匯集這些來源,就失卻了啟蒙的要領,因為啟蒙運動並非是這些哲學的總和,
這些啟蒙思考家很少是有獨創性的哲學家....

(都是組合、比較、再闡述的工作)

Page 120
《憨弟德》
整部小說提出的問題,如同整個法國啟蒙運動一樣,而這個問題的答案
可以確立為:幸福存於耕耘我們的花園之中。
有四點看來很突出:
1. 斯多葛派的引退(自閉於花園中,憨弟德及其朋友不理睬政治)
2. 田園式的烏托邦思想(小社會通過農耕自給自足,切斷與商業資本主義的關係) 
3. 通過勞動進行世俗救助(群體中人努力勞作,防止貧窮、無聊和惡習)


4. 文化契約(耕耘意味著對文化志業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