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00要事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0要事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要事記-主要談字辭

我的網誌太多了。
除非跟朋友有文章分享(像是轉成繁體字),得放在這,方便溝通。
這裡就不再更新了。

由於我已經在臉書成立社團,文章直接在臉書分享。
網路好文,擱這已無多大意義。
除了關於字詞,書籤為Z開頭的那些,其餘的,我會斟酌刪除。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要事記-關於「讀書小簡」的標籤

00要事記:紀錄關於部落格的重要的事

01網路推薦書:意思如標籤
01網路資源:對我有用的資訊

02專欄-00總類~02專欄-09藝術類:
 閱讀系列節目、自頻道(自媒體)、專欄的"摘要"。
 與後面"閱讀"的差別是企劃之周延度,專欄是較嚴謹的。

好文-...
閱讀-...
閱讀-閱後即焚
 我將讀過的微信公眾號、數位雜誌之文章、轉載網文、影片的優劣分成4等。
 第1等,是好文-...
 第2等,閱讀-...,標題前加愛心符號❤,
 第3等,閱讀-...
 第4等,閱後即焚,可以忽略不讀。

Z08-...:「香嚴書齋」A08類文章的補充。
ZZ:標示在「讀書小簡」有附圖的文章。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要事記-筆記方式,摘要為主

三年來,我菩提小築的筆記方式,是採用我稱之為"全摘式"的方式。
即我目前在"二手讀書",對「得到」文章的處理方式。
可那是因為有演講稿(得到音頻),沒有音頻的狀態下,我得耗費多少時日呀。
像是"菩提小築",對於傳道法師講經的視頻,我便照此法,
片長一小時,整理三小時,太沒效率了。

嗣後,除了"二手讀書"這已有演講稿的情況外,
其餘部落格,作筆記盡量用"摘要式(萬維鋼說"亮點")",如同"思想孵化"的"閱讀"的格式。
首先挑「我不會」的概念,除非是「很重要」,已經會的就不記了。

節省篇幅,且儉約時間。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要事記-關於分享「得到」文章

一.退場機制
 從分享「得到」第一篇文章伊始,就有計畫退場機制。
 原訂是分享文章的原始日期,跟今天分享的日期一致,就停下或改變模式。
 舉幾個例子:
 例1:
 目前最新分享的是2016年6月4日的文章,而今天日期是2016年10月10日,
 所以不符合上述條件。
 例2:
 未來的每一天,比如2016年12月1日,那天分享的是2016年12月1日的文章,
 這代表該歇停了,因為隔天得等網路公布文字之後,才有文章可以張貼。

 在過去過去3個月,分享了去年11月到今年6月的文章(8個月的文章量),
 由於後來的文章篇幅越來越長,分享速度從每日10篇,降至5篇,到現在的3篇。
 自10月9日,「得到」的文章已從每日6篇降到每日5篇。
 大部分的情況下,我會留下對我有益的,每天文章數在0~3篇不等。
 每天(分享)出去3篇,每天(摘錄)進來0~3篇,早晚還是會結束。
 文章會持續讀,要不要分享,就很難說了。

二.若斷源頭、改收費,便停止。
早上發現,「得到」文章的來源網站故障了。
以往發生過好幾次,相信這次跟從前一樣,暫時性的。
然而,倘若有一天,這個源頭斷了,要怎麼處理呢?
我想,那就停止分享吧。
而且,不單這個,「得到」的文章目前是免費,以後很難說,
因此,如果採取收費,可能會牽涉到版權,那就永久停發。


二.牽涉版權,則改變閱讀權限,從「公開」到「私人」。
我主要有四個部落格,
一個是寫佛教(菩提小築),一個寫非佛教(香嚴書齋)。
一個是暫存區(思想孵化),
 有些讀過的好文章,我不知道該不該放進前二者,就先擱這。
 另有一些生活瑣事,實不該寫入前二,也置這。
 而好文章,我會用摘要、或全文轉錄(重要文字用彩色顯示)的方式在此呈現,
 標明其出處,便是為了版權的問題。
 若真不為法律所容許,便將閱讀權限從「公開」轉「私人」。
最後一個(二手讀書)是摘錄定期文章及節目的部落格
 同樣也有全文摘錄的版權問題,如果涉及,也會轉變閱讀權限。

不過當初區隔開成四個,是為了搜尋方便,倒沒想過這一點。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要事記-臉書上的標籤

關於臉書上的標籤,訂個規則

假如是A類,我就用 #00總類,  #01哲學類... 以此類推
在後面再上副標籤
如 #00總類 讀書
  #01哲學類 哲思....

假如是B類 則用#閒聊00, #閒聊01, #閒聊02....
後面在加副標籤,與A類相同

要事記-成立說明

本站是我專門放置笑話與廢話,內容多為不實,切勿當真。
(我也怕自己日後回頭看,以為是真的,先提醒一下)

這網站,
將會用標籤區隔收藏的好文章(把這當成我的知識庫),
以及生活上沒營養、但好玩的瑣事。


日後查詢的順序,先到雲端磁碟找分類表,
裡面有文章的連結(連到這部落、或二手讀書),
從那到這來讀文章,取文章。

雲端硬碟,也有放二手讀書按時間作歸檔的文章排序,
主要是要知道,那些讀書網站的日期文章已讀,那些未讀而已。
思考回顧、寫文章,需要找尋資料,
一定要從分門別類的的分類表去掏,才省時間、方便。

(我必須建立好文章分類表)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要事記-構建知識計畫閒談

目前讀過的文章,
對我極其重要者,居極少數,摭拾全文,納入知識資料庫,標籤用"好文";
其餘有意思者(不一定摘錄全文)便摘要寫在這,標籤用"閱讀",
於我無益者,標籤用"閱後即焚"。
其他的標籤,除了"要事記","生活瑣事(已停用)",其餘的收掉。

關於臉書上的粉絲團,是因為從手機上轉載到blogger不方便,
必須要有個中介站(先轉網址過去,後過來此),故而設之。不刻意經營~


二手讀書(我常收聽的讀書節目)裡的文章,只要是好的。
也都要納入知識資料庫,不可放過。
以後寫文章或複習,會以知識資料庫裡的文章為主。

因此,目前有兩個系統,
一個是知識資料庫,一個我原已構建的香嚴書齋
兩者的不同點,在於知識資料庫收藏全文摘要,而香嚴書齋,是我讀書摘要與感想。
就設這兩套就夠了,莫再增第三套。


字的顏色,猶承襲多年的習慣,
黑色字:敘述。
藍色字:引用文或者重點。
紅色字:引用文的重點。
紫色字:我的註解及評語。
綠色字:質疑。
橘色字:杜撰。
粗體是段落標題或強調語氣。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讀書小簡」成立目的及用途

這部落格,附設在我主要部落格『香嚴書齋』下的一支,性質次要。

按目的及用途來說,
香嚴書齋』的目的,在整理我所讀過的文、影、音的筆記及感想。
而讀書小簡,
則是我理順「對文、影、音,別人所作的筆記及感想」後,所寫的摘要,不成文章。
簡單說:筆記的筆記。這便是我成立的初衷,因此稱「讀書小簡」。

此外,在這裡又增加一類,"詞彙、成語、文字、常用詞彙",
是『香嚴書齋』A0800語言文學類的衍伸,才成今日模樣。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要事記-建站目的(現變成儲備思想)

本網誌的立意,是為了備份我分享給親朋好友的網路文章。
後來,漸漸也包含了網路上好的影片及演講,
然而,它們當中的有些,轉錄或擷取,會牽涉到版權的法律問題,
我不得不決定,將網誌調整成「限定開放」。

山不轉路轉,境不轉心轉。
朝好處想,可以將這裡當成私人讀書會,
在這小天地裡,暫放對學問的私佔,返璞至童真時的興趣昂揚,
自由徵引,涵濡于知識的浩博汪洋,這難道不是美事一樁?

條列網誌的資訊來源:
文章來源:
(1)商周、天下、Cheers、泛科學、等網站。
(2)雙河灣、開券八分鐘、Wiki、百度、網路書評等網站。
(3)我讀過的書

影片來源:
(1)土豆、優庫、youtube、風行網等網站。
(2)TED、網易、新浪公開課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