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閱讀-09藝術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閱讀-09藝術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閱讀-藝術-相聲界的糟粕:師傅有絕對的權力

文章出處:相聲界的糟粕:師傅有絕對的權力


我蠻認同作者所說,這種奇怪的"職場的師生倫理",是一種糟粕。需要被革除。
偏重師承,而少看努力,將盤剝勤奮者得到所付出,應得的回報。
也會抑制年輕人的創新發展(只能採用老師風格的台詞)。

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閱讀-旅遊-【世界遺產故事】沒有銀光閃閃的銀閣寺

文章出處:【世界遺產故事】沒有銀光閃閃的銀閣寺


摘要:
◎「銀閣」的觀音殿沒有閃閃銀光,
但寺內與銀色有關的銀沙灘及望月台,倒亦符合了「銀」的情調。


◎在銀沙灘上那半層樓高的圓梯形銀色坐台—望月台,
外表一片銀色與下面的銀沙的景象互相襯托着,迷倒了入寺參拜的人。
據說,銀沙灘象徵着中國的西湖,
特意採用能反射光線的白沙,把太陽和月亮的光芒折射到對面的本堂內呢!

§這是之後的說法了,把銀閣寺的銀,說成是銀沙灘的緣故。



◎據稱,東求堂的命名有
「東方的人祈求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意思(東方の人、念じて西方に生ずるを求む)」


◎銀閣正名是「觀音殿」,兩層高,外表沒有半點銀箔。
曾經有說法指,原本銀閣外表的建築意念是希望貼上「銀箔」,
但因為幕府財力問題而沒有成事。...
殿頂有一隻朝向東方的鳳凰配飾,與金閣寺朝向西方的鳳凰互相呼應。



---------
文中都用「據說」、「據稱」、「曾經有說法指」,但沒附文獻說明,
意謂這是傳聞而已。

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閱讀-旅遊-反叛與瘋狂的紅色精神,從這個西班牙小鎮擴散到全世界

 文章出處:反叛與瘋狂的紅色精神,從這個西班牙小鎮擴散到全世界丨空間


摘要:
◎值得一提的是,布尼奧爾和西紅柿節的名聲擴散,
也是 90 年代末 lonely planet 風潮的一部分。
當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工作學習之餘開始揣著不多的錢獨自踏上旅途,
尋找人生的答案。

而有什麼節日,比這個在西班牙夏日的小鎮,
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見到第二面的陌生人肆無忌憚地投擲西紅柿更令人興奮呢?
於是,數以萬計的遊客在炎熱的八月湧進小鎮,
越來越多的人在巴倫西亞地區遊玩時會光顧布尼奧爾。
這座曾經湮沒在巴倫西亞地區的無名小鎮,
就這樣成為了一個「一夜成名」並且「紅得發紫」的熱點。


◎2013 年,布尼奧爾議會第一次通過了一個關於「西紅柿節門票」的預案—
當時的鎮長Joaquín Masmano Palmer,把這個決定稱為「不得已之計」——
一方面,當地政府經過評估認為小鎮的街道已經承受不了太多遊客和西紅柿的摧殘,
需要加強相應的安保措施,
另一方面,在政府的財政支出不變的情況下,能弄到手的西紅柿不夠用了。
總之,西紅柿節的名聲讓布尼奧爾政府的財政吃不消了。


◎在此影響下,西紅柿節的經營開始全面私有化。
政府僱傭了一些票務公司,每個想要洗西紅柿浴的遊客必須繳納10 歐元的門票費用
方能「參戰」,高達750 歐元的VIP 門票則給鐵血粉絲們
提供爬上西紅柿卡車佔領絕佳位置的機會。
幾家旅遊公司則承包了往返布尼奧爾的交通和觀光服務,
力圖讓西紅柿節成為當地的主要商機。

這招很快見到了成效,但布尼奧爾人知道他們不可能永遠靠一個短暫的節日
維持這個小鎮的商業形象,儘管門票制度實施後,每年能賣出超過1.5 萬張門票,
但鎮政府早在2002 年就為西紅柿節(Tomatina)註冊了專利,並開始吸引各類商業合作。


◎一些電影以每部約30 萬歐元的成本在這裡取景——
比如2011 年的印度電影《人生不再重來》(Zindagi Na Milegi Dobara)
和2014 年的英國電影《舞力假期》(Walking on Sunshine )。

三星、雷朋等國際品牌的廣告,也以西紅柿節為重要場景,
向人們傳遞「集體狂歡節」帷幕下的個體精神。


◎而在更長的時間維度裡,這座平時並沒有太多紅色的小鎮,卻成為了西班牙的精神代名詞。
每個人骨子裡的反叛與瘋狂,熱情與和平,都會在布尼奧爾找到它們紅色的故鄉。

---------------------------
§後面的結論,很好。(當消遣讀的文章)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閱讀-旅遊-海參崴

文章出處:符拉迪沃斯托克:鐵路的盡頭,海的入口


摘要:

◎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個陌生又拗口的名字,遠不及海參崴這三個字響亮又接地氣。


◎中國有句古話“山高皇帝遠”,可能是地處俄羅斯最東端,
“普京大帝”的觸手也無法顧及到。但“不聽莫斯科的”,可是海參崴人民自古以來的傳統之一。
這座因為西伯利亞鐵路發展起來的城市,曾是內戰時期“叛軍”的重要據點,
直到1922 年10 月25 日才被蘇聯軍隊收復。
而在蘇共解體後,這裡又很快成為黑幫的戰場,電影裡才出現的槍戰場面,屢見不鮮。

§講的是白軍吧,可參考電影【無畏上將高爾察克】


◎來到海參崴,你可以不去看看二戰時的老潛艇,
不懂太平洋艦隊的旗艦究竟叫瓦良格號還是瓦格納號,
或者對阿爾謝涅夫地區博物館嗤之以鼻,但你絕對不應該錯過一座著名的百年老火車站。
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車站,不僅僅是西伯利亞鐵路的終點站,
也是無數哪怕不乘火車的遊客,也要來朝覲的地方。


◎旅行攻略部分
線路規劃:金角灣觀景台→纜索鐵道→ S56 潛艇博物館→阿爾謝涅夫博物館→火車站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閱讀-旅遊-要不要在一起,旅行一次再說

文章出處(用chrome開啟):要不要在一起,旅行一次再說
圍城原文(第五章):第五章(14)


摘要:
◎據說“戀人婚前應該至少旅行一次”的原始版本是從《圍城》裡出來的。
趙辛楣的原話是:“ 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共同旅行一個月,
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
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


◎現實生活中的出行卻時時在考驗戀愛中的雙方:
對還沒油鹽醬醋過的小情侶來說,平時生活中的“馬桶蓋應該翻上還是放下”的問題
在旅行中會動輒就被放大為“你我的世界觀是否契合”。
這種高壓環境下,很多人在旅行到一半的時候就難免“起了殺心”。
對情侶們來說,
因為存在情感因素,不能強硬運用辦公室裡訓練的Teamwork 技巧,更容易火星四濺。


◎首先是關於旅行分工
雙方主見都太強或者都做甩手掌櫃會有問題,
如果是前者,那麼從旅行目的地的挑選到訂酒店
一直到“你是不是應該帶這件風衣”,都值得大幹一架;
而如果不幸是後者,那麼不幸中的萬幸就是,
大概會因為沒有人買機票而從來沒能成行,因而避免了更多的旅行問題。


生活習慣的大考驗
平時可能只是彼此寒熱體質不同,會為空調開幾度吵架,
而在旅行中,應不應該用酒店的洗髮水,髒衣服應該當日洗掉還是帶回家,
甚至能不能吃蒜,都上升到了哲學高度了,“你不覺得烤蒜有羅勒的香味嗎?”——
此時你幡然悔悟,這個平日里酷愛食用大腰子的男子,跟你果然不是一路人呢。

旅行一事如此凶險,成為了衡量人性的絕佳工具
除了情侶之外,旅行考驗關係的法則還可以適用於朋友和同事,
甚至你和小伙伴合夥創業前,大概也需要一次旅行。


旅行會放大缺點
因為需要24 小時待在一起,大家都是狐狸尾巴露在外面的狀態,
這時候Ta 若還是恪守生活規律,早起不怠;
3 點早起驅車幾十公里最終沒有看到日出也坦然面對,就是一個優秀的朋友了。


◎考驗情商
飛機晚點,餐館坑爹,上山路險,游泳曬傷,每一樁都是令人煩愁的小事,
此時如果同行者特別靠譜,就會主動避免類似“我早就說過了這樣不行”
 “××地的人太壞了”的馬後砲,選擇寬慰旁人,笑對人生


◎CNN 總結了一些旅行時不該犯的錯誤
①時時刻刻都在拍照,沒用心體會旅行
②打包太多行李
 如果犯了這些錯誤,同伴還願意幫你分擔一部分行李,
 請千萬記得用未來的時間好好愛Ta。
③太努力殺價,搞得當地小販很火大
④看到喜歡的東西沒立刻買下
⑤手機忘了開通國際漫遊
⑥低估國外機場大小,導致誤機
⑦輕信飯店“近市中心”的宣傳詞
⑧不敢吃街頭攤販食物,錯過當地美食
⑨帶便宜的夾腳拖,走到鞋底磨破
⑩沒把行李裡的洗髮水蓋好
 所有的衣服都變得黏糊糊,相機電池進水失效,成為揮之不去的噩夢。
 總之,旅行這件事尤其能以小見大。

在成功的旅行伴侶的生活守則裡,吵架並不可怕
學習旅行過程中旅行策略的制定與執行、風險管理、情緒管理、資金控制、
止損止盈技巧可能更重要,畢竟,一起攜手看過風風雨雨,感情本該更深厚的啊。


旅行中的怪獸
①早起
②坑爹的景點
 坑爹的景點最容易引發同行者之間“我說了不要來這裡”、
 “你怎麼不早說”、“ 誰讓你不管事”、“ 這樣無謂的紛爭”……
③攻略
 你得知道你和寫攻略的人口味興趣是否一致,同樣是“ 臭豆腐不錯,微辣”,
 湖南人寫的和福建人寫的含義能一樣嗎?另外,
 明明別人也只是瞎貓撞上死耗子地隨意在找吃的和玩的,
 你硬要復制路線,也會平添許多舟車勞頓吧。
 而每當食物難吃,路遠天氣差,就會為同行旅伴帶來很多煩惱。

④男女認知差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個能幫女性做決定又能承擔所有責任和後果並無怨無悔的男人是偉大的。
⑤世界觀
 旅行以小見大的意思是:一個心中一本大冊子逢景點就蓋章的景點控,
 和一個喜歡躺在旅館院子里和人聊天隨意體驗民情的人的差別可能是根本的,
 一個喜歡戶外項目的人和一個喜歡泡溫泉看星星的人也很難生活到一塊兒,
 因為大家對生活之美的定義不同。
⑥窮遊(價值觀)
⑦消費習慣(價值觀)
 平時很難有像旅行這樣分分鐘都在花錢的時刻(不過你在家淘寶似乎也一樣),
 因此消費習慣是考驗旅行同行者的重要因素,睡青旅還是快捷酒店?...
 我們都會驚人地發現人們被各自的消費習慣細分成了很多群體,誰說祖國沒有階級的!


---------------
CNN那一點是關於旅行前,準備充分不充分的問題。
後面旅行中的怪獸,是旅行過程中遭遇的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磨合,
或者和而不同,相互尊重而得到的最後妥協。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閱讀-旅遊-四國的小車站:下灘

文章出處:四國島 被海包圍的小小車站(紀實72小時)


紀實72小時介紹四國境內,景緻的小車站:下灘。
一日約有二十班車次停靠,單節車廂,旅客大都來自遠地,東京、名古屋、橫濱等。
傍晚時,人數最多,圖夕陽沉入瀨戶內海之觀。

第二天,採訪一位中年男子,他現在是用「青春18」的車票,日本全國各地旅遊。
(原來,這張票非學生也可以用。哈哈。)
接近日落,一位67歲的老先生來此拍攝夕陽,無奈雲厚障日,未果。
他說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旅行,想拍下最美的落日。
何以是最後?他得了肌肉萎縮症,眼皮會漸漸無法控制,直至無法張眼,
過後是喉嚨,最終無法說話。

第三天,來了一名大阪讀書的台灣女留學生(27歲),
記者問她:「怎麼想到來這。」
她說:「留學以來都是一人,在日本也沒交到什麼好友,
    一人旅行也不錯,就過來了。」
她是兩年前到日本的,於今猶不能融入日本風俗文化,
但報喜不報憂不願同家人講,分享美的事物讓他們知道便行。
下灘站在台灣有知名度,她有告知家人在四國玩,他們很期待她發的照片。
 
昨天沒拍成的老先生,今天提前兩小時來挑戰,
終於遂了心願,繼續他的旅程,歸程。


三日來,到車站人數,累積五百餘人。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閱讀-戲劇-它是我看過的最偉大的國產電視劇

文章出處:它是我看過的最偉大的國產電視劇


摘要:
◎中國從沒有有過的偉大的古裝劇。
國的古裝歷史劇裡,幾乎都洋溢著一股對權力的崇拜和意淫的心態。
比如那部著名的《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拍的不是不精細,不是不專業,
但導演和編劇都有一股對權力的諂媚勁兒,濃得簡直化不開。
皇上是英明悲壯的,家奴是光榮可愛的,書生是虛偽可惡的,反動勢力是螳臂當車的
裡面那個鄔思道更是從傳統話本小說裡穿越而來
一股子三家村知識分子的意淫相,幻想著當帝王師,當帝王友,
自己不敢佔有權力但躲在皇上背後播弄一下權力也是好的,
那種自神自聖、高深莫測的樣子看了簡直讓人噁心。
當然這也不全是導演的錯,二月河的原著就是這個奴氣撲鼻、迂腐低賤的味兒。

什麼《漢武大帝》、《唐明皇》、《武則天》等等等等,
雖然沒有《雍正王朝》那麼露骨,但是底色是一樣的。
即便是《瑯铘榜》這樣的架空電視劇,
一樣或多或少含有對權力的迷戀,意淫著播弄權力的那點所謂權術。


◎《大明王朝1566》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的例外。
它也描寫了權術,也描寫了政治鬥爭,但它的視角是跳出權力之外的,
它是從權力之外看待權力的。整個電視劇籠罩著一種悲憫的氣息,
權力是醜惡的,權力是孤獨的,權力是反噬自身的。有情皆孽,眾生皆苦。
但是在這個骯髒天地裡,有一種精神力量終究像把劍一樣地聳立著,
堅持著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我再沒見過第二部國產電視劇能拍出這種氣息,這種胸懷。


◎《大明王朝1566》裡所有人的命運其實都維繫在一個人的意志上,那就是嘉靖皇帝
所有人在他看來,無非都是奴隸。就像海瑞當面指責他說的話:你設百官如家奴!
這個奴隸世界裡,哪有什麼鄔思道,哪有什麼梅長蘇?
有的只是深宮裡某人意念間的一個反复。


◎這個電視劇的情節和歷史完全不符合,
但是它傳達出的氛圍和邏輯,卻是完全符合歷史的。
任何一個仔細讀過《明史》的人都會體會到這種感覺。
就拿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而言,
嚴嵩末年要了飯,
嚴世藩砍了頭,
高拱九死一生,
張居正的家人被活活餓死,
胡宗憲在獄中受虐而死。
他們中,哪個不是人精?
可對面那個至高無上的權力,那點聰明又有什麼用?
明朝是這樣,後來的朝代何嘗又不是這樣?在這部劇裡,你意淫不了任何一個政治人物。


◎《大明王朝1566》裡的嘉靖皇帝沒有給觀眾提供任何意淫的機會。
他可能是全劇裡最孤獨的一個人。他沒有真正的朋友,沒有真正的伴侶。


◎真正的高潮是嘉靖和海瑞在獄中的對話。已經身染重病的嘉靖裝成普通官員,去問訊海瑞,
海瑞猜出了他是誰,但還是一句一句地直言不諱。嘉靖說:“你無君無父!”

海瑞回答說:我從小沒有了父親,母親告訴我說,你既食君祿,君就是你的父親。
我是拿皇上當成父親,其實不光我拿皇上當成父親,
大明朝千千萬萬人民也都拿皇上當成父親。
——可是皇上把我們當成兒子了麼?皇上是怎麼對待人民的?
這不是一段關於皇帝和臣子的對話,這是一段權力和人的對話。


*****
最重要的就是這段話:
權力是醜惡的,權力是孤獨的,權力是反噬自身的。有情皆孽,眾生皆苦。
不應該美化當權者阿
(政治正確)!也不應該期待明君、權威者。
而是制度化,監督權力者擅權(權力集中)。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閱讀-旅遊-樂當正直的「傻瓜」──不怕被人佔便宜的芬蘭社會

文章出處:樂當正直的「傻瓜」──不怕被人佔便宜的芬蘭社會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可以從「對陌生人的信任」得知。
高度文明的社會,越相信人心中的自律。


摘要:
◎坐車
芬蘭火車站絕大多數根本沒有閘門,也沒有驗票口,火車進站就直接上車,
如同在路邊搭公車一樣,所謂月台只是停靠站,沒有任何阻隔。
去了幾個不同的城市:赫爾辛基(Helsinki)、坦佩雷(Tampere)、于韋斯屈萊(Jyväskylä),屢試不爽。比較偏遠的小鎮如瓦馬拉(Vammala)甚至看不出來是車站,
更像是林間路旁的鐵道小平台,上了車後出示手機 QR code 讓驗票員掃描即可

◎購物
在芬蘭的超市買菜,生鮮蔬果類多是自己裝、自己秤,
秤完後將機器列印出來的條碼貼到包裝上,再拿到櫃台結帳即可。
剛到芬蘭時的我覺得相當新奇,難道不會有人秤兩顆馬鈴薯的重量,標價後又偷塞兩顆?
會不會有人標賣相不佳的低價番茄的價錢,實際是裝高級進口番茄?
除此之外,收銀員也從不檢查袋內的物品或重量,刷條碼時眼睛更從不眨一下。


◎用餐
校內外的學生餐廳裡,通常都是自助式的餐點:
除了排隊取用一主食、一主菜及多種飲品(各類乳品、果汁、自釀啤酒及水),
會有一個沙拉吧提供各類生菜沙拉、醬料、各種麵包及抹醬,吃多少、拿多少,無限享用。
完全開放的用餐空間,不管吃多少都沒有人會去查你究竟是否消費。


◎教室課堂內,以我所就讀的學校為例,
考試當天若事先有其他計畫,可提前向教授討論自行改期,
考壞了可以跟老師商量重考或補強方式(有些老師甚至在課表中已排好二次測驗日期)、
出席率不夠可以與老師討論彌補辦法,甚至作業交不出來,有些教授也願意寬容幾天......
作業及評量的目的不是考倒學生,而在於協助學生評估學習成效
什麼都好商量,唯獨作弊不行。
§台灣的教育給我的感覺,考試的目的是要將人智力區分高低,
 好在商業市場訂薪資身價,相像貨品價格概念;在社會分職業貴賤,類似封建思維。
 談知識的變現率(變成現金的概率)比較多。
 商業文明沒錯,競爭可以推動進步,但它不是人類唯一的文明,
 人性中還有情感,能昇華成對他人的慈善、以及知曉世界、了解人與人彼此的理性。


◎北歐國家的生活品質及社會進步是眾人有目共睹,
但除了來自大家熟悉的高稅收及成熟的教育制度外,
我覺得高度的互信基礎上,穩定、踏實、安全感高的社會風氣
跟人民素質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西班牙時,朋友再三提醒我小心扒手、
注意身上貴重物品,並提醒我背包不要後背,一路上戰戰兢兢;
在英國時,每每遇到紅綠燈,友人都會催著我過馬路,紅燈也不例外,
幾次因為紅燈停下腳步而被後面的路人嘖嘖抱怨;
在土耳其時,自以為好心的行為,反而被狠狠敲了竹槓。
事後,朋友笑著說我傻。
我不禁一愣:原來許多我在芬蘭理所當然的習慣,在某些其他地方的人眼裡看起來像傻瓜?
每個國家都有其美麗可愛的地方,
也因其歷史地理及人文風俗而有所不同,文化及民情雖有殊同,但無優劣之分。
芬蘭不是零犯罪率,生活安全感雖高但大小案件仍然有之,
只是這個社會,仍然選擇對人民相對的寬容與信任。

§信任的代價非常大。
假如人跟人之間不信任,防備別人所付出的成本,相當可觀,
像台灣的鐵窗鐵門,國家的國防預算,詐欺法律訴訟所耗費時間與金錢...
因此,我雖然知道每個國家民情不同,無優劣之分,
然而我個人事嚮往對陌生人高度信任的國度,覺得那才是高度文化。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閱讀-旅遊-17歲,踏上遊歷三十國的旅程──旅行中,我找到了自己

文章出處:17歲,踏上遊歷三十國的旅程──旅行中,我找到了自己


§這一篇類似精神喊話,鼓勵"要有勇氣先走出第一步",沒有說方法論。
然後馬上就帶到"收穫",旅遊是我的導師。

我會特別留意喜歡旅行乃至夢想環遊世界的語言程度,
作者自述:喜歡語言,精通英文,懂德文及法文。
我的結論:看過就好。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閱讀-電影-影評網站:藍色電影夢

最近看到一個網誌-:藍色電影夢
我單單看了一篇「薩利機長」而已,感覺不錯,值得收藏。
以後看電影,寫筆記及感想時,可參考一二。
 
以我從前的閱歷,常見的影評,咸以討論劇情為導向,
無論是角色心理層面,或是價值觀之面相。
很少有人揣摩導演為何要這麼拍攝。

李敖講過,寫文章就兩件事,說什麼,怎麼說。
似乎大家比較關心說什麼,以為是因為故事吸引人,
然而,我不以為然,「詮釋」跟「內容」同等重要,
只是觀眾就認為自己是觀眾,不用「說」、不用「表演」,稍稍忽視了這一環。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閱讀-音樂-老歌回顧:心急的蝸牛


兩年前(2014年3月29日)喜歡這首歌,現在聽,還是很喜歡。
好喜歡這首歌喔,歌名的中文翻譯為:性急的蝸牛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閱讀-廣告-五十歲的不合格

影片出處:Youtube(如上)


這廣告很有趣,還獲得2016年日本AAA廣告大賞。
其名稱以「五十歲」為題,
為慶祝2015年是日本文具老品牌Shachihata(シヤチハタ)成立50周年。
 
標誌台詞:
「我最喜歡在緊要關頭拼命的人」

「身邊有人願意為我蓋上『合格』的印章,我真的真的很幸福」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閱讀-娛樂-他只是曖昧成​​癮,而你卻走了心

文章出處:他只是曖昧成​​癮,而你卻走了心


主旨:經常心靈雞湯,偶爾心靈耳光,解解醒~
我認為好玩的句子:

1. 善良沒用,你得漂亮。

2. 人生就是這樣,有歡笑也有淚水。一部分人主要負責歡笑,另一部分人主要負責淚水。

3. 你費盡力氣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但對解決它們一點兒幫助也沒有。

4. 經過十年的不斷奮鬥和磨礪,我終於從一個懵懂無知、敏感脆弱的少年,成長為了一個懵懂無知、敏感脆弱的青年。

5. 做一天的好人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有錢人。

6. 只要是石頭,到哪裡都不會發光的。

7. 有些人不是贏在了起跑線上,是直接生在了終點啊。

8. 又一天過去了,今天過得怎麼樣,夢想是不是更遠了?

9. 愛情是一場長跑,跑了無數圈,最終回到了起點。

10. 有些事,你不去努力就永遠都不會知道其實努力根本沒什麼用。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閱讀-運動-原來躲避球這樣玩的


跟我小時候的印象完全不同,原來躲避球要這樣玩。
看起來,從前都是亂玩一通。
或者說句不敬的話,老師也都亂教一通。
以致於,這是我頭次見過這麼玩。哈哈。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閱讀-藝術-京都 | 什麼文化能夠治愈只圖便宜的窮癌

文章來源:京都 | 什么文化能够治愈只图便宜的穷癌

「“寺院跟舞妓可以說是京都的兩大象徵。讓舞妓站在寺院前,便成了一幅典型的京都風情畫。只是這兩種人都不事生產。”距今超過五十年前,民族學家梅棹忠夫在《民族學家的京都導覽:從地理、歷史、居民性格到語言》(遠足文化)一書中如此描述。」
作者引用這段話的目的,這看似不符合經濟效應的原因,就在於文化的力量。
 
作者還說:
「能夠阻止“便宜就好”這種想法的,恐怕不是經濟的力量,而是文化的力量吧。與其在沒什麼特色的店裡吃著工廠做的、味如雞肋的料理,不如多花一點錢去可以感受到老闆堅持的店,聽老闆介紹自己喜歡的酒,或是和其他常客天南地北的閒聊… …正因為學生們有這樣的意識,左京區一帶的獨立小店才能夠覓得一方天地。」
又,
「每次看到學生腋下夾著與實用功能八竿子打不著邊的深奧哲學書,在常去的酒館眉頭深鎖地喝著上等酒,我都會默默在心中鼓勵:“即使腐爛了也還是京大生....

橋本治有句話說得相當透徹:“如果你很年輕,窮一點也無所謂。”(摘自《貧窮是對的!》)。不是因為年輕所以貧窮,而是年輕本來就跟貧窮同義。因為沒有權力或資本,只能靠才能和努力與這個世界拼搏,這樣的姿態才是所謂的年輕。」


我想這算是一種不被貧窮擊潰的浪漫吧~哈哈。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閱讀-旅遊-金邊治安

文章出處:2016 從金邊市中心到機場居然只要十八分鐘

我在網路查金邊的治安(關鍵字:金邊 治安),
前五筆,有2012、2013、2014、2016的資訊,
全是負面,就如同昨天我朋友對我說的一樣。

在背包客棧有一篇聊2016/01/27在柬埔寨金邊的旅遊經驗,
從作者和底下回文看來,
金邊不止治安差劣(目前問題出在槍枝氾濫),交通也很糟糕。
過去工作或投資,這是必須防備的地方。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閱讀-旅遊-德國通勤族頭痛的國鐵

網路文章:通勤族頭痛 德國火車頻誤點

這篇文,我不知道別人看到的重點是什麼,而我對裡面這一段,眼睛為之一亮:
根據規定,鐵路公司沒有權利強制召回休假的員工回來工作,
德國鐵路正考慮詢問員工是否能縮短他們的假期。

意思是說,縱然是運輸業,德國依然保障他們放假的權利,不會強迫要求員工配合營運。
也因此他們的解決之道是
德國鐵路及交通工會(EVG)的領導者克區納( Alexander Kirchner)表示,
 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僱用更多的員工。
 
 
換作是今日台灣的任何企業,有可能這麼做嗎?
我所知的是多數大企業會以「共體時艱」作理由,
要求加班,縱然假期會補你(不見得放得到),
但你無權擁有選擇哪天放假的自由。

很希望台灣的資方,
多多站在人性的角度,而不是利益的角度思維。
如同德國國鐵事件,立足在人性上,解決誤點。
而非立足在解決誤點上,處理、犧牲人性。
 

不知針對國鐵事件,
其他人是先看到誤點,還是先看到人性呢?是否和我一樣呢?哈哈。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閱讀-京劇-馬連良【甘露寺】


據《中國京劇戲考》這網站的【甘露寺】劇本所提,
「誇將」的對白,是馬連良先生的巧思,然而卻沒交代是哪一場,
我認為是第七場,吳國太初見女婿劉備(相親),喬玄與吳國太,孫權的念白。
它讓此齣增添詼諧許多,趣味橫生。

youtube有這段有音配像的短片,下有介紹演出人員,而喬玄的聲音則是馬連良的原音。


亦有另一個【甘露寺】短片(同是音配像,原音是馬先生),乃經典橋段,
第三場:勸千歲殺字休出口... 這經常當成這齣之精華,被挑選演唱。

❤閱讀-京劇-【二進宮】





§三個人的搭配,默契很好,簡直是天衣無縫§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閱讀-戲劇-黃梅調:【戲鳳】之歌詞


戲鳳 

女:人瀟灑性溫存,若有意似無情,不知他家何處,不知他何姓名,倒叫我坐立難安睡不寧。

男:姓朱,名德政,家住北京城,20歲還沒有訂過親。

女:哎,你來做什麼?

男:我愛上酒家人,我進了酒家門。

女:我哥哥不在家,今天不賣酒。

男:賣酒的風情好,你比酒更迷人。

女:我們賣酒做營生不懂愛也不懂情

男:為什麼坐立難安睡不寧。

酒保:你說愛又談情,存的是什麼心?再要不安分,我送你進衙門!

女:別胡說,快去掃地。說什麼好人心,原來是假正經,人家的手帕給你塗得滿天星。

男:滿天星,價連城,皇帝提的詩、皇后繡的鳳。

女:你假戲當成真,欺君罪罪不輕。

男:店名叫龍鳳,難道不欺君。

女:我們龍鳳店遠近都知名,皇帝都不管,我勸你少費心~

男:不必提龍鳳,還是論婚姻。你貌美麗,你性聰明~
  一見就傾心,再見就鍾情。你願意,我帶你進京城。
  我和你雙雙對對配龍鳳,深宮上苑度晨昏。

酒保:我一見你就討厭,再見你更傷心。你要帶她走,我就跟你把命拼。
   別以為梅龍鎮上好欺人!

女:我們梅龍鎮守禮最嚴明,我擔心受議論,不敢留客人。
  還是哥哥回來再上門,再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