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閱讀-人物-胡適“受歡迎”可能是我們後來的假象

文章出處:梁文道:胡適“受歡迎”可能是我們後來的假象


摘要:
◎余英時就說這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象徵了向政治權威挑戰的心理
也就是說年輕人去崇拜他(胡適),
其實有時候是要曲折的透過崇拜胡適,來挑戰當時社會主流的政治權威。
但是他是不是總是對年輕人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恐怕未必。

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後來因為胡適在做北大校長的時候,
他一方面鼓勵學生關心社會,但他始終認為學生應該冷靜的好好讀書,
你們可以遊閒,但是不要罷課,罷課對你們沒有好處。
他認為你們應該好好唸書,好好學習,這才是將來報效國家最好的方法。

這樣的一個想法在當時當然被認為是極端保守,非常不中聽。
那時候年輕人跟他已經越行越遠,
而這時候他看到年輕人也跟當年他所知道的“五四”不一樣,
“五四”那時候傅斯年那幫人是沒有一個組織的,學生自發就上街,
但是來到30年代的時候,已經有地下黨,地下組織工作,這學生是被組織出去的,
他對這一點信奉自由主義的胡適尤其覺得是困惑。
他認為學生運動為什麼不是學生自發,
而是要有人在幕後組織,而這些組織者又神神秘秘呢,他非常不喜歡。


◎從這些故事(跟日本談十年和平,拉美國參戰)你可以看到他這一輩子,
他其實非常冷靜,非常理性,但是永遠在任何時局激烈的討論裡面
他不是那麼容易的被你劃分到一個最符合潮流,最符合大眾社會明星的那一派。

因此,他所謂的“受歡迎”大家都喜歡他,這可能是我們後來的假象,
他一生之中往往在很多事情,很多時刻,
恰恰是走在了當時大眾對他期望的相反的那一面,他心裡面當然有想法。

閱讀-兩性-當女兒說要和男友過夜,看看這位家長是怎麼回答的!

文章出處:當女兒說要和男友過夜,看看這位家長是怎麼回答的!


摘要:
誠實是有條件的。一是自我的力量感,二是可預見的被寬容。
當對方給不了理解和包容,而自己又尚未強大到無視他人的態度,
那麼,人可能就會撒謊,或者逃避。

◎父女對話
當他和朋友正在家庭聚會。過程中,索菲婭給父親打來電話。
父親:嗨,親愛的,你還好嗎?

索菲婭:嗨,爸爸,我挺好的。現在方便說話嗎?
父親:當然,你說吧。
索菲婭:我不知道要怎麼開口,格雷戈里奧的父母不在家,
    然後他叫我……去他家過夜……爸爸,你在聽嗎?

父親自始至終都很溫和,沒有暴怒,沒有審判,沒有指責。

他說:嗯,然後你說什麼?

索菲婭: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去……可我沒想到是今晚。
    如果我不去的話,他可能會不高興。我該怎麼做?

父親繼續溫柔地說:不要因為他不高興而去他家,這不該是唯一的理由。

索菲婭:這當然不是。

父親:而且你別指望我能多支持你去。
索菲婭:別這樣,爸爸。

父親:我要說的是,這是你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刻,是你會銘記一生的事情。
   不僅是你明天和朋友聊天的談資,
   如果你以後想起,無論何時回想起來,
   這件事都會讓你嘴角帶笑的話,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並不這麼認為,或者不太確定,那就忘掉它吧!
   因為你還有大把的時間。

當一個人選擇是否去說謊的時候,其實已經在潛意識內做出判斷了:
誠實=源源不斷的審判+難以忍受的抱怨。
撒謊=大概率的平靜+可能的好處。

誠實是有條件的:一是自我的力量感,二是可預見的被寬容。
自我有力量,能對過錯完全負責,他會選擇誠實。
可預見被寬容,代價不會太大,他也會選擇誠實。
如果這兩者都缺失,撒謊,就成了一種自我防衛。

如果過度要求孩子保持誠實,
生硬地宣揚“誠實是美德”、“誠實是為人之本”,往往會造就一個“更不誠實”的孩子,
他會用更加隱秘的、迂迴曲折的、費盡心思的方法來對付家長,隱瞞真相。

 §之前聽Talk show,主講人就說:說謊有一種魔力。
  就是一旦成功,就容易上癮,無法自拔。這也得考慮進去。

◎柴靜的《看見》裡,有一句很棒的話:
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
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
唯有深刻的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了解和體諒,
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在一個充滿尊重與愛的家庭裡,每一個孩子,才能自由成長,
讓內在的精神胚胎,生長出獨屬於他的精彩未來。
一個人甚麼時候會不撒謊?
答案很簡單:在用不著撒謊的時候。
就比如《完美陌生人》裡的索菲婭。她不對父親說謊,因為不需要。
她知道,父親是能理解自己的。

 §喜歡這一段,就是知道對方會理解你,所以犯不著說謊。

閱讀-人際-你發的每條朋友圈,都在出賣你

文章出處:你發的每條朋友圈,都在出賣你


摘要:
◎雖然發朋友圈都是選擇性表達,或者更赤裸裸地說,
是內心最深處的裝逼表現,但你所轉發的內容,表明你所關注的領域

◎朋友圈就是你的獨特標籤,而且還是更多元的,不僅限於職場的。

◎我們是先加微信,後慢慢了解對方。
微信早已脫離了熟人社交的概念,越來越多走向陌生人社交。
 §不完全認同,關注好的公眾好比較快。在上面也可以看到別人不錯的看法。

◎既然是陌生人社交,既然自帶媒體屬性,就會導致兩個結果:
第一,你發的朋友圈內容,是提升了自己的個人品牌,還是傷害了個人品牌;
第二,你發的內容,對關注你的他人而言,是否有營養價值?

◎關注有些人就是浪費,所以我們清理和優化自己的朋友圈環境。
 §這我就認同了

◎朋友圈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這樣悄無生息地開始了。
那麼反過來,那些有思想、有調性、有審美的人發布朋友圈內容,就會成為稀缺品,
成為價值高地,成為大家想要關注的優質內容,而那個微信好友,
就成為另一種形式的頭部IP。
這一點我其實體會特別深。
今年對我來說是跨度特別大的一年,因為多了一些身份,進入了一些以前接觸不到的圈子,
認識了一些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比較牛逼或有意思的朋友,一起吃飯或喝茶,互加了微信。
而我發現,他們的朋友圈內容,經常能讓我學到好多關於行業的新洞見
比如一些做風險投資的朋友,他們就會經常發表一些關於各個行業的判斷或事件分析,
甚至談一些更直觀和深刻的內幕八卦,不經意間更新我的知識結構;

關注優秀的人的朋友圈是最好的自我成長方式之一。

◎有數據統計,只有10%的付費用戶,會一直堅持學習。
超過一半的付費用戶,付費一周後流失率巨大,甚至好些比例是,
付完錢後,壓根就沒有學習過。
這個和花錢買健身年卡的道理,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健身房一直在賣年卡,而不用擔心人滿為患的問題——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一時的積極性衝動。

優質內容+高度粘性+高頻交互,我覺得在朋友圈學習,就是目前最好的學習方式。
而且這種學習方式,不帶著功利的目的,潛移默化中發生——這就是教育的本質呀。
 §本文最重要的一段話


*****
我讀過很多像一篇類似的文章,我並非遺忘。
而是在透由不同人口中,知道同一的道理。圖個加深印象、提醒自己。

閱讀-人際-龍應台<家>

文章出處:龍應台<家>


摘要:
◎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和一個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一有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

◎(開頭)竊竊私語聲。朦朧的時候,
 窗外絲緞般的梔子花香,就幽幽飄進半睡半醒的眼睫裡。帳
 裡帳外都是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結尾)你覺得,好像突然聞到梔子花幽幽的香氣。


*****
用"梔子花"的香味連貫,
其實,人一直都沒有離開家,有人關懷,有人作伴,關懷別人,陪伴別人。


閱讀-哲思-<一個人見沒見過世面,看這兩點就夠了>

文章出處:一個人見沒見過世面,看這兩點就夠了


哪兩點,「見過最好的」,「承受過最壞的」,作者所舉的兩個故事不錯。
以下是那兩則故事:

眼界,永遠都是一項不會落後的評判標準。
作家林宛央就曾記錄過自己經歷的一件事:
某天她滿懷期待地帶著一個男友從國外帶回來的香奈兒包包去上班,是真真正正的真貨。
本以為自己帶的包包會得到同事羨慕的目光和讚美的話語,卻沒想到不但事與願違,
反而那個同事說了一句:“哪里淘來的A貨,看起來挺有質感,介紹給我唄。 ”
她一下子就愣了,囁嚅地說:“這款包是真的。”

生活中不乏那些為了彰顯自己才識而去妄自評論他人的人
就像上文所述的那個同事,她的眼界一直停留在自己的狹隘認知中,
並習以為常地以自己的標準去妄自衡量他人,
這種人,永遠都超越不了自己,更遑論更廣闊的眼界與見識了。

 §人常說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是同樣道理。
  眼界低、心胸狹隘的人,也總以為別人眼界低、心胸狹隘。
  有時,他人是我們的鏡子,不是說在意別人的批評,
  而是你怎麼評判他,能見到你的價值觀以及忌妒仇恨的黑暗面。


一個人跌倒再爬起來並不難,難的是從至高處落到最低谷,
還能走得更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才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褚時健簡直就是一個傳奇人物。
他用17年的時間將默默無聞的玉溪捲菸廠締造為亞洲第一、
世界第五的大型集團企業——紅塔集團,
單單稅利就達到了991億元,無愧成為地方財政支柱。
當他被法院判處為無期徒刑時,很多人心裡想著這個曾經風雲一時的巨頭終於要倒下了。

可偏偏事實超越了大家的想像,73歲的褚時健獲得減刑,並保外就醫,
還與妻子承包荒山開始種橙子;86歲那年,他的橙子產業被稱為
“雲南最好吃的橙子”、“中國最勵志的橙子”,利潤已超過六千萬元,
王石、王健林在他面前,都自愧不如,甘當學生。

企業家馮侖曾評價他說:
“一個人跌倒再爬起來並不難,難的是從至高處落到最低谷,
還能走得更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才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普通人也許難以做到褚時健這般成就,也不必強迫自己做到這般成就,
若有可能,不妨借鑒他的那股幹勁,以及他面對大風大浪時毫不畏懼的勇氣。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要與仁、智者自許。

閱讀-文學-莫言 : 我們的教育很虛偽

文章出處:莫言 : 我們的教育很虛偽


摘要:
◎魯迅先生通過阿Q揭示了部分“國民性”,魯迅先生還用他那些匕首般的雜文,
揭示了中國人的虛偽。這是更為普遍的“國民性”。
因為虛偽,我們口是心非;因為虛偽,我們亦人亦鬼;
因為虛偽,我們明明愛美人,卻把美人說成是洪水猛獸。
更為可怕的是,長期的虛偽,形成了習慣,使我們把虛偽當成了誠實。
我們明明滿口謊言,卻並不因為說謊而產生一點羞赧之心。
這就來了,明明我的兒女公費留學後全都不回來了,
我還是理直氣壯地批評那些不回來的留學生;
明明我的兒女在國外過著好日子,我卻義正辭嚴地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性。
明明我們知道教材里許多文章是假話空話,
連文章的作者自己也不相信,但我們還是逼著孩子們當成真理來學習。

§不敢面對過去的錯誤,向政權低頭,
 政治正確的話,即便違背人性,也能大言不慚地說出來。

我認為,語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閱讀非常重要。
在目前教育經費普遍不足的情況下,讓學校拿出大量的錢來購買圖書很不現實,
我們為什麼不能像“文革”前那樣, 把語文教材分成《漢語》和《文學》兩本教材呢?
我幼時失學在家,反复閱讀家兄用過的《文學》課本,感到受益很大。
我最初的文學興趣和文學素養,就是那幾本 《文學》課本培養起來的。
另外,我覺得,我們沒必要讓中學生掌握那麼多語法和邏輯之類的知識,
這些知識完全可以放到大學中文系裡學。

我感到,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時期獲得一種對語言的感覺,
只怕一輩子都很難寫出漂亮的文章。
至於語法邏輯之類,八十歲也可以學得會,
而且很可能因為有了多年的使用語言的實踐,學起來會事半功倍。
讓孩子們像拌黃瓜菜一樣去學那些枯燥的邏輯、語法,
毫無疑問是一樁苦差事,我們完全可以把語文課教學搞得妙趣盎然。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也用不到自己的母語的語法,
一個基本上不懂語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確地使用母語說話和寫作。
...
我想,如果把語文比喻成一台鋼琴,
那麼,的確需要一些人學設計、學修理,而絕大多數的人,只要學會演奏就行了。
肖邦未必能修理鋼琴,沈從文未必能寫出一本語法方面的書,
而寫了很多語法書的呂叔湘,好像也沒能寫出一部很好的小說。

§訓練的是語感,而非文法。知道怎麼用他表達就好了,
不需要探究他的起源和有幾類用法,導致鑽研太深。
知道太細瑣,反倒歧路亡羊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