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成語_彈冠相慶



「彈冠相慶」這成語出自《漢書》卷72的<王吉傳>(註1)。
 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
 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貢禹與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復遣使者弔祠云。
白話文:
王吉和貢禹是好朋友,
世人稱「王吉(王吉字子陽)在朝當官,貢禹也將入仕(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
就是說它們志趣相投,同進退。西漢元帝即位時,遣使者徵王吉和貢禹進入朝廷為官。
王吉年老,途中染病死亡,元帝哀悼他,再派使者弔祭。


我個人覺得比較有趣的點,王吉和貢禹兩人傳記皆在《漢書》卷72,
沒有舉出王吉出仕,貢禹隨之的實例。
《漢書》卷72<貢禹傳>:
 徵為博士,涼州刺史,病去官。復舉賢良為河南令。歲餘,以職事為府官所責,免冠謝。
 禹曰:「冠壹免,安復可冠也!」遂去官。
也就是,在元帝登位前,貢禹做過博士,涼州刺史,因病辭官。然後,又被推舉作河南令,
不知道犯了什麼事,要他脫帽謝罪,他說:「帽子一旦摘下,豈能再戴」,於是罷官。
看不出與王吉的關聯。
而這次元帝找兩人共任官職,王吉半路過世,貢禹作諫大夫,亦沒在一起。
即《漢書》卷72:元帝初即位,徵禹為諫大夫。

不過,這事不怎重要,我就好奇。


再回來談成語,另一句「貢禹彈冠」也同談此事。
「貢禹彈冠」的意思是: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註2)。
比起「彈冠相慶」,很少見人用在句子中。

從王吉和貢禹的故事典故,「彈冠相慶」應為褒義,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
然而,由於北宋蘇洵的<管仲論>中,
拿來描述豎刁、易牙、開方三位奸臣在管仲一死,彼此歡慶道喜,又有機會回朝當官。
自此,「彈冠相慶」淪為貶義(註3)。



----------------------------------------------------------------------------------------------------------





註3:
1. 百度:彈冠相慶
○這則成語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亦用於指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後用來形容壞人得意的樣子。
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等,含貶義
參考:百度:謂語
 ○謂語(Predicate)是對主語動作狀態或特徵的陳述或説明,
 指出"做什麼(what to do)" , "是什麼(what is this)"。
 ○例如:
 1.他們正在排練節目。(排練,動詞做謂語);
 2.魚兒在河裏游泳。(游泳,動詞做謂語);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
後人把“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説成“彈冠相慶”,提煉為一則成語。

○「彈冠相慶」用作貶義是從北宋名家蘇洵開始的
他在《管仲論》中用「彈冠相慶」形容春秋齊桓公有三個近臣,
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討悦取寵的:
一是豎刁,二是易牙,三是開方。他們相互勾結禍亂齊國,後來齊桓公重用管仲為相,
這三子沒辦法使用計謀。管仲一死,這三子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各自回家取出舊官帽,
彈灰跳躍,相互慶賀,準備捲土重來。
這是“彈冠相慶”第一次用在壞人身上,流傳到今天,這一成語就變成了貶義詞,
形容壞人之間一個人有了權勢,其他人也得到好處的醜態。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不可將其理解為“扔起帽子慶祝”。
這則成語為書面語,用於正式的場合,在句子中多作謂語,含貶義


2. 漢語網:彈冠相慶
○用作貶義。指壞人得意時的樣子。一般作謂語。


----------------------------------------------------------------------------------------------------------
參考資料:
[劉氏冠得知道一下,宋朝長翅帽,


[有人不認為長翅帽是宋太祖的發明]
至於宋朝官帽用長翅膀防止大臣交頭接耳這種說法,
其實最早出自元初人所寫的《席上腐談》:
「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
認為平橫的兩腳起到避免朝見時「偶語」的功能。
而《席上腐談》被古人評為「詞意多膚淺無稽」,
說法「多附會穿鑿不足據」,由此可見此說法多是後人的演繹。
至於附會到趙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編造演繹,切不可當真了。


○《後漢書·輿服志》里,詳細列出了常見的十九種帽子,各有等級,不容淆亂。
[無時間一一查證本文所有敘述的真假,僅列出參考]

○漢朝人在正式場合見面,一定要戴上帽子,否則就是失禮。
據《史記·汲黯傳》記載,有一次漢武帝在殿里閒坐,沒有戴帽子,遠遠看到汲黯過來,
連忙躲到帳後,吩咐近侍告知汲黯,無論他來彙報什麼事,一律准奏。
皇帝都是如此,大臣們更是謹慎小心,不敢不戴帽子。
可是就算戴了帽子,還得時不時摘下來。這怎麼說?

原來,大臣們輕則說錯話,重則犯了罪,哪怕只是有犯罪嫌疑,都要叩頭請罪,
請罪前必須「免冠」,也就是摘下帽子來,這已成為一種慣例
如《漢書·霍光傳》記載,漢昭帝時,大將軍霍光被左將軍上官桀等人誣告,
昭帝召見霍光,霍光雖然位高權重,此時也只能摘掉帽子,叩頭請罪。
好在昭帝明白霍光是冤枉的,請他先戴上帽子,
這就等於是說:你無罪!一聽這話,霍光就可以把心放肚子裡了。
[回應上文,貢禹的免冠]


○西晉史學家司馬彪,著有《續漢書》,
裡面的《輿服志》就有對進賢冠十分詳細的描述:
"進賢冠,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
中二千石以上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皆一梁

宗室劉氏亦兩梁冠,示加服也。"

○東漢和西漢的進賢冠區別很大,西漢的進賢冠"有冠無幘",
而東漢的進賢冠,是"有冠幘"。《續漢書》有相關記載:"古者,有冠無幘"。
現代考古學家出土的西漢雕石像刻中,裡面的西漢人,戴的都是沒有幘的進賢冠。

○漢元帝喜歡戴加了幘的冠,所以漢元帝時期,所有的文官儒學都可戴這種幘冠,
即如《晉書·輿服志》所說:"介幘服文吏"。
於是,從漢元帝開始,頭戴有幘的冠,成為了一種風氣。
也是從漢元帝開始,幘和進賢冠便合二為一,演變成了成了漢代的進賢冠。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英文_謠傳英女王對英文和美語之差異的評語

曾聽有人說過,剛駕崩的英女王,有評論過「英式英文」和「美式英文」的差異。

她說「世界上沒有一種叫做『美式英文』的東西,只有『英文』和『錯誤』」。
雖然我無法確切知道是誰告訴我的,但重點是,證實前女王有那麼一段話便可。
For the avoidance of doub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merican English'. 
There is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re are mistakes.


從網路的兩篇文章或留言(註1),那一段話的出處一位@Queen_UK的twitter帳號。


然而,它目前是已遭Twitter官方停用。
再查為何被停用?那是因為它"並非"女王(王室)所屬,而是一個惡搞帳戶(註2)。

因此,照現前能取得的資訊,無法斷定此話的源頭是前女王。


---------------------------------------------------------------------------------------------
註1:


The Twitter account in question is of course a long-running and very popular spoof account with 1.3 million followers.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文字_「焉」

「焉」字比較少用在現代白話文,通常出現於成語中,給人似懂非懂的感覺。


「語焉不詳」,意為"說了,但不是很清楚",「焉」是語助詞,可翻譯成「於此」。
但說是代名詞,代替人物、地點...等等的「它」似乎也講得通。
「習焉不察」的「焉」,同樣如此。
而「心不在焉」,讓人覺得應當是代名詞,表「這裡」,然而,也有人說它是語助詞。


比較好理解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和「焉有今日」的「焉」,一看就知道是「怎麼」。


以及一些句末的「焉」,比較明顯知是語末助詞
如「心有戚戚焉」、「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