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閱讀-醫健-「龍發堂」數百名精神病人背後,有一群不希望他們回家的家屬

出處:「龍發堂」8年高達97人死亡...數百名精神病人背後,有一群不希望他們回家的家屬


摘要:
◎龍發堂模式,乃精神醫療萌發前歐美普遍的照顧模式,
絕非台灣特有,只是幾百年過去了,這類模式早已走入歷史,
台灣竟然還保有精神醫療的活化石。何以致之?精神醫療的可近性顯然是癥結所在。
§據後文看來,可近性,就是醫療照顧的完善。§


◎既然如此§台灣的精神醫療照顧完善§,何以仍有家屬與病患得不到滿意照顧?
一、精神醫療體系這麼複雜,每個階段都需專業人員做好轉介與安置措施,
 一旦有了失誤,便會讓欠缺病識感的病患從醫療體系離開。

二、病患與家屬對精神病仍不夠了解,
 最常見的迷思是「不吃藥,光靠照顧也會好」,
 以及「精神病患很危險,住在社區宛如不定時炸彈」,
 使得有些家屬對精神醫療望之卻步,或者想讓精神病患永遠待在機構裡,不要回家,
 而這與精神醫療的處理標準有所扞格,
 久而久之,家屬便對正規醫療失望,轉而尋求其他照顧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