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文字_「芃」

「芃」,似乎是看過知道,卻少見、罕用,連發音,我都會讀錯成「凡」。
事實上,讀音是「蓬ㄆㄥˊ」,草木茂盛之意。

與「自怨自艾」的「艾」有點像,很自然地就念「愛ㄞˋ」,受艾草影響吧。
正確讀法是「亦ㄧˋ」 。
然而,「艾」音原本就有這兩個兩發音。「芃」從來就這麼一個。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成語_失之東隅,得之桑榆


「桑榆」可以借稱「傍晚、日暮、西方」,亦可比喻「晚年」。
若從其在文獻出現之先後(註1),最早出處應該是西漢時的《淮南子》<說林訓>(註2),
聖人之處亂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間,逾易忍也」,
白話文:
「聖人處於亂世之中,就像盛夏日暴曬下等待傍晚,在桑樹榆樹之間,更容易熬過」。
現在如此炙熱天氣,很能體會此譬喻。於是乎,「夕暮」就「桑榆」搭上關聯。

有人再作解釋:太陽西落時會照在桑榆上,故而「桑榆」從「傍晚」又衍生「西方」之意。
但我不明白:「為什麼偏偏照射在桑樹、榆樹,而不是其他樹種?」,
不過,你倒是可以說,語言習慣、文學美感沒道理可言,人家就選上「桑榆」,哈哈。


我查到多數對「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由來(註3),
寫是《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
「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這是因為時間前後來看,他在之前東邊敗仗,後來在西邊戰勝。於此處,「桑榆」是西方。
因此,「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常做的釋義是,
「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或「有失有得」;

其次,「西方、日暮」常被喻為「晚年」,故有成語「桑榆晚景」。
同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亦可以理解為:
青春年華雖然已經逝去,但珍惜桑榆似的老年歲月就不會為時太晚。



---------------------------------------------------------------------------------------------------------




原文:聖人之處亂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間,逾易忍也。
白話:聖人處於亂世之中,就像盛夏處在正午烈日暴曬之下等待傍晚清涼降臨;
如果太陽已經西沉,那就容易熬過去。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詞彙_開盤子、出局、跳槽、調頭、開方子

讀到一文(註1),談五個古時(應當是清朝至民初)青樓妓院用語,至今猶用,但古今之意殊別。
這些「古語今用」,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起初用法。現在意思,我就不花篇幅釋義。

第一.「開盤」。內文:
 「開盤」指客人讓妓女陪著聊天、唱曲,不包括其他不堪入目的內容,
  頗似時下陪聊、陪唱的歌廳小姐。
  民國時期,胡適、陳獨秀等高收入的社會名流,時常閒聚「開盤」。
我找不到有相資訊,故而持懷疑態度。
依我愚見,是「開盤子」不(註2)?
國語辭典解說「開盤子」:客人在妓院支付茶費。
而徐珂《清稗類鈔》卷91亦謂純...聊天付的錢,是「開盤子」。

第二.出局。內文:
 專指嫖客花錢,把妓女接出妓院,送到自己家裡或者其他隱祕的地方過夜。
有圖為證,這張「票局」開出,就可領"人"出場。
何謂「票局」?國語辭典云(註3):舊時嫖客召妓女陪酒的紙條。


第三.跳槽。內文:
 清人徐珂的《清稗類鈔》中明確解釋說:「原指妓女而言,謂其琵琶別抱也。
 譬以馬就飲食,移就別槽耳。後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
這有查到,乃《清稗類鈔》卷91(註4)之文字。
最先是說妓女換恩客(接待其他人),後來是講恩客換妓女(恩寵其他人)。

第四.調頭。內文:
 指妓女從原來的妓院轉到另一妓院中營業,這很像現代人換單位。
國語辭典(註5)也這麼說:舊時妓女換一個妓院營業,稱為「調頭」。
題外話,我見「換單位」一詞,笑了。

第五.開方子。內文:
 「開方子」 指妓女審時度勢察言觀色,詳裝可憐以各種藉口相嫖客敲詐的手段。
 汪仲賢《上海俗語圖說》:「未開方子以前,須先借因頭,以作發端。
 或假裝病痛,或愁眉緊蹙,或故意罵人,或暗地啜泣……
 嫖客見之,定要詢問根源復須羞怯怯地,不肯明言,等他再三相逼,
 才不得已而吞吞吐吐地說將出來,嫖客一拍胸脯,方子已收功效。」
我手頭有的書是孟兆臣的《老上海俗语图说大全》(註6),
這位孟先生說他參閱學習汪仲賢那本書,再進行修訂。其「開方子」的說明,如下圖:

簡言之,就是設局、設計陷害。我不認為這跟青樓、妓院有必然關聯。上述四個,我沒意見。



-----------------------------------------------------------------------------------------------------------------
開盤子、出局、跳槽、調頭,是古時(應該是清朝到民初)清樓妓院的行話。
-----------------------------------------------------------------------------------------------------------------
註1:開盤、出局、跳槽…原來這些詞彙竟起源於青樓! 圖片來源
[主要是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幾乎每一年都會出現簡單易懂大眾喜歡的流行語。
不過,我們要知道,不僅僅是現代,在古代,也有流行語的存在。
這些流行語在當時稱之為行話。其中最為繁雜的當屬青樓里的行話。
青樓裡的妓女們,為了能在那樣不堪的生活狀態下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得不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古代三教九流等級分明。
妓女每一天都要在或是達官顯貴或是地痞流氓之間周旋,
很多具有特殊意義的行話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這些專用的詞彙經過代代相傳,直到現在,還流行在大街小巷。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行話或多或少都會失去它本來的味道,這也在情理之中。
先來看看接下來要說的這五個詞兒吧~

2. 青樓流傳至今的幾個詞語,一直在沿用,您知道都有哪些嗎?
跳槽這個詞在時下的生活裡是一個頻繁使用的詞語,但是在當時的意思是這樣的。
青樓中的客人,拋棄舊識的青樓女子,而另尋新歡的一種行為。
也有形容用情不專一的一層意思。
例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中記載“便有幫閒鑽懶一班人兒出來,誘他去跳槽。
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著便生根的,見了一處,就熱一處”。

○調頭 
清代的譴責小說《海上花列傳》這樣寫道:
“ 善卿見張蕙貞 滿面和氣,藹然可親,約摸是麼二住家,問他:‘阿是要調頭?’
在這句話中,“調頭”指的是妓女換一個妓院營業,是舊上海妓院的行話。
“調頭”現在的主要意思則是調轉方向。 
○出局
 “出局”今指在體育比賽中因失利而不能參加後一階段的比賽,也指競爭招標、簽訂合同失敗。
不過,在古代,指的則是嫖客花錢,把妓女接出妓院,送到家裏或者其他地方過夜。
在清末民初,這是流行的生活方式,類似於現在的“出臺”。


註2:
1. 國語辭典:開盤子
客人在妓院支付茶費。

2. 徐珂《清稗類鈔》卷91
○約坐一小時,攬衣起,出擲銀幣一圓於案,鏗然有聲,謂之開盤子


舊時嫖客召妓女陪酒的紙條。
《海上花列傳》第三回:「洪善卿叫起手巾,楊家娒應著,隨把局票帶下去。」


○跳槽頭,原指妓女而言,謂其琵琶別抱也,譬以馬之就飲食,移就別槽耳。
 後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不得其解,或本元人傳奇,以魏明帝為跳槽語也。


註5:國語辭典:調頭
舊時妓女換一個妓院營業,稱為「調頭」。《海上花列傳》第四回:
「善卿見張蕙貞滿面和氣,藹然可親,約摸是幺二住家,問他:『阿是要調頭?』」


註6:孟兆臣《老上海俗语图说大全》(2004年)第19頁。


2022年7月16日 星期六

詞彙_「外遇」和「出軌」


「外遇」一詞,從國語辭典(註1)看,
應該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
「婦固妒悍,以為夫有外遇也,憤不可忍,遽以擔痛擊。」(一貫都是用原始出處為例句)。
而若真始自清朝,那之前怎麼講這事呢?我覺得是「通姦」,這詞語由來已久。

「外遇」有一同義詞:「出軌」。
此詞必然更晚於「外遇」,因為中華大地有火車時,是十九世紀末。

漢典(註2):
 出軌一詞,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交通常用詞語引申而來。
 鐵路交通中列車的傾覆,常常是脫軌所致。
 後來被引用到社會中男女脫離正常的道德準則去謀求非正當的感情、性的利益。


這與我的幼時記憶一致,當時台灣的電視劇有XX花系列中,
頻繁含「出軌」劇情,台詞中也經常出現「出軌」。或許由於那是當時的新穎詞彙。



------------------------------------------------------------------------------------------------------------
圖片來源

註1:國語辭典:外遇


註2:漢典:出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