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吳伯凡<如何得到一段優質的假期?>
原文:
每次節假日期間,我們總會見到這樣幾類人:
即使和家人在外度著假,手機、電腦不離手,不間斷要處理工作事務,
他們一邊坐在海邊曬太陽,一邊跟踪產品的最近進展;
或者假期前,日以繼夜地處理成倍的工作,以求休個好假期,
過節後對突然而來的大量工作,陷入“節後綜合症”,
休假反而增長了面對工作時的焦慮情緒;還有一類人的休假狀態更為普遍,
工作時總想休假,真等到休假又擔心旅行費用和出行難度,
結果就在睡懶覺和追劇的循環中耗費掉一半的時間,剩下的就是無聊。
假期與工作之間的關係,
就像中國畫裡的“留白”和“著墨”,留白的藝術讓整幅畫構圖更協調,更能渲染出美的意境。
假期作為繁忙工作中的一個停頓期,如果被很好地利用起來,也會讓你的生活受益良多。
正如知乎創始人周源最近在知乎上所說,
創作是需要停頓感的,停下來不是進了停車場,而是找到加油站。
那麼如何打造一段優質假期,如何讓自己駛入加油站而不是停車場?
伯凡時間為您提供四個建議:
1、不論是工作還是旅行,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
不論你打算假期做些什麼,是去周遊世界,還是宅在家裡追美劇,
或者是不得已的疲於工作,思想不開小差,不走神才會令你心情最愉悅。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給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們發送隨機消息,讓他們記錄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
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並主要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你覺得心情怎麼樣?”、“你想的事情是正在做的事情嗎?”、
“如果不是,那麼你想的事情是愉悅的,令人不快的還是中性的?”
來自83個國家約5000名的志願者參與了這項研究,基於這些研究數據,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腦袋裡想的常常不是他們正在做的事,
人們在醒著的時候,大約有47%的時間都在做白日夢。
做白日夢能讓人們回憶過去,計劃將來,甚至是想像從未出現的事物。
這種幻想可以激發創意和靈感,但這種認知上的收穫,是以情緒損失為代價的。
不論你的幻想是令人愉快的,還是偏中性甚至負面的,
都不如專注於你手頭正在做的事,更讓你快樂。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心裡想的事跟做的事一致時,感受最快樂。
也許你控制不了你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
但如果你想擁有一段優質假期,那就學著拒絕幻想吧,
“吃著碗裡,想著鍋裡”的狀態會成為你的情緒殺手。
2、培養興趣愛好
興趣是個人對特定活動的偏好性選擇。
獲得某方面知識或參與某項活動,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就會讓人產生興趣。
比如,一個人跳舞之後,發現跳舞讓自己感到愉悅、放鬆和樂趣,
他就會對跳舞產生興趣,如果對這種興趣加以培養,
主動積極地去參加舞會,加以學習,就會掌握一定跳舞的技能。
當人們處於中等挑戰、高技能水平的時候,會充分享受掌控帶來的愉悅體驗。
但是,如果你處於低技能水平,那麼這件事不論是富有挑戰性,
還是挑戰難度低的,都會令你產生負面情緒。
當你處於低挑戰、低技能水平的時候,無聊淡漠的心態會產生,進而放棄活動。
即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最成功的人,也在利用假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中體驗這種樂趣。
“股神”沃倫•巴菲特會在假期彈夏威夷四弦琴取樂,
他彈琴的技能已經成熟到可以領一份家庭教師的工資了,
同時,他還是一位世界級橋牌玩家,每週總要在牌桌旁度過12個小時,
而且經常是跟比爾•蓋茨一起玩牌。
3、享樂要適可而止
在假期之前,很多人都會跟朋友說,“最近太累了,放假我要睡上三天三夜”。
人人都知道“睡上三天三夜”純屬誇張,人的正常生理條件不允許我們睡上三天三夜。
但這句話所透露出來的對過度享樂的追求,其實經常發生在我們的假期裡。
一到假期,人們就開始放鬆對自己生活節奏的控制,
似乎晚睡晚起、暴飲暴食可以彌補自己工作時的疲憊損失。
但我們是否能通過更多的放鬆式娛樂,得到更多快樂呢?
其實整個假期過度追求單一式的享樂,反而會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
再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就會變得微不足道,這是一種社會心理學效應——貝勃定律。
在假期的第一天,和朋友們去心儀已久的餐廳美美地吃上一頓,你會覺得快樂滿足。
但如果把國慶七天假的樂趣都放在吃上,
你在第一天得到的滿足感就會呈階梯遞減,從而讓吃這件事失去了原本的樂趣。
我們對親人朋友的關愛習以為常;而陌生人的一點幫助,卻我們就感激不已。
這也是“貝勃定律”在操作我們的感覺。
所以在假期,我們切忌在睡懶覺和追劇的循環中耗費時間,而應該去嘗試體驗不同的樂趣。
4、主動反饋
優質的假期不僅僅體驗快樂,還應該能帶來成長。
休假的目的絕不是告別痛苦,享受快樂這麼簡單。
在假期裡,不論我們選擇繼續工作、出門旅遊、回歸家庭,
都需要處理在日常中我們無法處理的關係——
與工作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以期得到自我成長,
而這需要我們時時提醒自己進行積極反饋。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後來被心理學借用,
用以說明人們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會發揮強化作用,
促使人們更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象叫做“反饋效應”。
吸引人沉迷其中的活動,往往都設置了及時反饋。
遊戲的設置就遵循了這一規律:
設定一些難度,但只要你稍加思索,就能挑戰成功並獲得獎勵反饋。
除了遊戲,我們大多行為活動的反饋,也都來源於外部。
你的言行會得到愛人的反饋,工作的表現會受到領導的反饋,
甚至我們在出遊度假時,都會受到他人的反饋影響。
這些外部反饋對我們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但如果我們利用好“反饋效應”,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做出主動及時的反饋,
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心理學家布朗通曾對反饋效應進行了實驗研究,
結果發現,相比於他人的反饋,自己主動、及時的反饋,對學習和工作的促進作用更大。
不論是打籃球、玩賽車,還是職業規劃和人生理想,
在假期這段“留白”的時間裡,就是對自己工作生活進行自我反饋的大好時機。
玩賽車想要跑出更好的成績,就要找准彎心和過彎剎車點,
反復回放自己的比賽視頻,找出不足。
這和女排教練郎平所做的工作有些類似,郎平會在每場比賽後,
反復回放比賽視頻,計算不同打法下球的落點,並做出攻守策略。
如果我們想有一個優質的成長型假期,
回放自己的生活軌跡並做出主動的自我反饋是最重要的方法。
總而言之,即使是休假,也需要專注,拋下三心二意,專注於當下。
伯凡時間祝大家假日快樂,度過一個高質量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