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專欄-心理-羅輯思維:精選:社交比較陷阱 2017/11/19

出處:羅輯思維-心理-精選:社交比較陷阱 2017/11/19


全文:
今天的內容來自《今日心理學》雜誌的封面文章《比較陷阱》,The Comparison Trap ,
作者是麗貝卡·韋伯,韋伯是一名資深記者,長期為各大刊供稿。

今天的文章講的是,咱們在生活中,總是忍不住和別人比的事兒。
社交網絡的出現,太容易讓我們知道別人比我們有錢,比我們有名,比我們好看。
即使你心裡面產生了嫉妒的情緒,其實也很正常。
比,是人的天性,你是不可能完全把它關掉的。
但是如果我們能理解它的起源、機制,以及如何應對,
我們就可以弱化它對我們的負面影響,甚至可以成為我們自我提高的一種方式。



| 人類天生愛比較
一提到人和人之間的比較,我們腦海中通常會蹦出來一個詞兒,攀比。
但比較和攀比不一樣,攀比多是出於虛榮心,
但人和人之間比較這個事兒,一直伴隨著人類的進化與發展。

拿自己和別人去比,可以讓人們更好地生存。
比如說,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需要打獵,
如果一個獵人意識到他在追踪獵物上面比其他人都強,
那麼當他們打獵的時候,他就會成為那個必不可少的嚮導。
這個時候和別人比較,就幫助這個獵人找到了自己的優勢,
這個優勢也為他所在的團體帶來了生存優勢。

這種通過和別人做比較,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進行自我評估的方式,
在心理學上叫做社交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倫敦商學院的行為組織學教授托馬斯·穆斯維勒(Thomas Mussweiler)對此有很詳細的解釋。
他說:“社交比較,也就是和別人做對比,是我們用來認識自我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比如說,我是誰,我擅長什麼,我不擅長什麼。
社交比較並不是刻意進行的,只要我們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就會自發進行。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假如你在公園裡跑步的話,
就會不自覺地和周圍的跑者比較一下身材之類的。

從理論上來說,和別人比較是為了進行自我定位,更好地認識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自我的認識越來越清晰,
和別人作比較這個事情,造成的影響應該是越來越低的。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尤其是社交媒體的出現,更是加劇了比較。
文章當中說,社交媒體造成了人們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 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少年特別願意和其他人比較,這是由人類的生理機制決定的。
比如說,在人的大腦中,有一組神經元叫伏隔核
這組神經元和大腦裡的社交獎賞活動密切相關。伏隔核在青少年時期非常活躍。
當青少年感覺到自己受到關注,從同伴那裡得到了肯定的評價,
或者彼此認同時,大腦裡負責社交獎勵的區域就會釋放出多巴胺,這會讓他們感到更快樂。

在這個過程當中,青少年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加深對自我的認識的
所以青少年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是科學家也說了,
在成年以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造成的影響應該是越來越低的。
但是社交媒體提供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比較方式,
讓人能夠像在青春期那樣和別人去比較,造成了人們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這是因為,在社交媒體上,人們隨時都可以接觸到別人的信息。
過去信息流通得沒有那麼快,就算是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成績,
大多是口口相傳,信息流通總是有限。
但是現在,我們只要打開社交媒體,分分鐘,
不,是秒秒鐘就可以知道別人最近的各種好成績、好消息,從不停止。


文章中說,社交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
我下面要說一些典型症狀,你可以對照一下,看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首先,你會不時地質疑自己的人生選擇;
其次,如果你的人生處於低谷的時候,再去看社交媒體上的各種信息,會讓你感覺更糟糕。

文章當中給出了一個例子,Samantha 是奧克蘭一所學校裡的老師,
工作做得不錯,在學校裡除了當老師還負責一些管理上的工作。
但是她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花了大量的時間拿自己去和周圍的人比,
不管是我的同齡人、學校裡的同事,還是家庭成員。”
“當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我的很多朋友在外面旅行,從事很多種不同的工作,
我從來都沒有做過這些,我不知道當初選擇當老師這一條路,
一直堅定地走下來,是不是對的,畢竟我錯過了其他那麼多的機會。”

Samantha 表示,社交媒體讓她有一種缺失感,
比如說,她看到一個朋友在希臘玩了一個月,這讓她覺得自己沒有好好地享受生活。
還有的朋友結婚生子,而這些事對她來說簡直是遙遙無期。她自己也說:
“我知道我不應該拿自己去和別人這樣比,這肯定會讓我感到很失落,但是我就是忍不住。”


文章當中還說,如果你處在情緒低谷的時候,
社交媒體就更容易讓你產生一些很負面的情緒。
比如,剛和男朋友吵完架,結果在朋友圈就看到了有人在秀恩愛;
剛被解僱,就看到別人在曬自己剛剛換了一份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
更可怕的是,這麼多的信息,人家並不是針對你而發的,
而且現在誰不刷朋友圈,誰不刷微博?
不可能把微信和微博這些社交應用都卸載,那簡直就是與世隔絕嘛。
那麼,有沒有辦法去克服、降低這些負面影響呢?


| 如何降低社交比較的負面影響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
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誰讓你感受不好,你就把他的相關信息屏蔽掉。
還有很多人支持要降低在社交網絡上花的時間。
但作者說,
歸根結底,重點是我們如何使用社交網絡,而不是我們在上面到底花了多長時間

作者說,保護自己,不陷入比較陷阱最好的辦法就是:
你要對自己有一個穩定的認知,你認可自己的身份,
尊重自己的生活,有堅定的信念,和那些真正認可你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對自己有穩定認知的意思,就是你不依賴於外界的評價
即使別人對你沒什麼評價,你仍然知道你是誰,你在做什麼,你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
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即使不在社交網絡上去曬,你也很以自己為傲。

有了這個堅定的認知之後,還有一些社交網絡的使用方法。
比如說,與其被動地去刷屏,看別人發的信息,不如真的參與進去。
比如說,看到你的朋友有了什麼好消息,
你可以給他發私信過去,聊一聊,建立真正的情感上的連接。
作者說,要去建立那些即使在線下仍然有價值、有意義的關係。

再比如說,其實適當的社交比較是有好處的,因為它可以激發你的動力,讓你更努力。
比如說,哪怕是小孩子,
如果他們和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去比較的話,他們就會更努力,考出更高的分數。
所以,文章裡建議說,你可以和那些比你稍微強一點的人去比,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兒。


最後,作者也說,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到生活中好的方面,就不會老是關注你缺失的東西。
不管和別人怎麼比,重要的還是要和自己比,
將你的目光放在自身的提高上,就像是一個快樂的跑者,
一定是每次跑步都和他上一次的成績比,而不是總和那些跑得比他更快的人比。

好,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社交比較自古就有,它既有好的方面,是一種自我評估的方式,
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擅長的方面,
同時也有消極的一面,比如說,讓我們質疑自己人生的選擇,或者是產生各種沮喪的情緒。
社交媒體的出現確實加劇了社交比較,
重點不是去降低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而是要去改善我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方法。
就像文章中所說,社交媒體創造了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本期金句:社交媒體創造了持續一生的青春期。 ——
《今日心理學》Social media has created this lifelong adolescence.——
Psychology Today本期雜誌:《今日心理學》

創立於1967年的月刊,總部在紐約,聚集了眾多著名的心理學家、學者、
精神病學家和作家等專業領域人士,旨在幫助受眾正視、研究心理問題,並尋找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