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成語_抓襟見肘

抓襟見肘,依照教育部成語辭典(註1)。
注音:ㄓㄨㄛ ㄐㄧㄣ ㄒㄧㄢˋ ㄓㄡˇ
 我比較常聽人念:抓襟見(ㄐㄧㄢˋ)肘,少聞人講:抓襟現(ㄒㄧㄢˋ)肘。
 不過沒關係,溝通,彼此曉得表達什麼就行。

釋義:比喻短缺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字面上的解釋則是:人衣衫破敗,才抓住衣襟蔽胸,又露出了手肘。

典源:《莊子.讓王》:
 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
 若按原始文字造四字成語,應做「捉衿肘見」。
 而且,後句的「納屨而踵決」,意思一致卻無人引用,或作納屨踵決、納屨決踵...。
 也沒有人像對曹植《君子行》中:「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兩句合併成「瓜田李下」。
 如果那樣,不知典故和沒學習這成語的人,便亟難揣度辭意
 「抓襟見肘」至少簡單些,想像拉拉衣襟、手肘現露的樣子,也許能推測出窘蹙。

造句:這些日子他花費太大,還不到月底就左支右絀、捉襟見肘了。
 

*****
「襟」、「袂(ㄇㄟˋ)」、「衽」等字,似乎在「口語」較少出現(「書面」較多)。
除了像成語那類的固定用法,「抓襟見肘」就是,又如「連襟」、「連袂」等等。
(「連襟」、「連袂」,既是可用於姊妹的丈夫彼此互稱,也能表達一同行動)
這牽涉到辭彙隨時間流變,且今日衣服近乎全盤西化的關係吧。

傳統漢服,上半身是「衣」、下半身是「裳」或 「裙」(註2)。
另一種"較"常聽的女子短上衣,名「襦(ㄖㄨˊ)」(註3)。
「襟」、「袂(ㄇㄟˋ)」、「衽」皆位於「衣」。維基講述它們具體位置蠻詳盡的,如下:

而下圖,更能知道襟在現代服飾的位置:



*****
當有人問我什麼是「抓襟見肘」,我可以回答出其意指,但我無法說出處。
興許我從來沒聽說,興許雖然我從前讀過,卻因睡眠者效應(註4),忘了。
我從前曾寫一篇有關「睡眠者效應」(註5)的文章,這裡不復述。

然而,某親友之所以遺忘、搞錯成語...據我觀察得出的「原因」,就令人感到遺憾了。
他很喜歡看號稱綜藝節目的「益智遊戲」。
遊戲條件是不能提四字當中任何一字,
換以英文、或肢體語言、或YESorNO問答等等方式說給隊友聽,猜中得分,猜錯失分。
那些人經常是曲解瞎掰,而這樣的耳習目染下,必定扭曲記憶、必定薄弱自己的文化水平。



-----------------------------------------------------------------------------------------------------------








對人的忘記比對事的忘記更快。
凱爾曼和霍夫蘭在解釋睡眠者效應產生的原因時指出:
人們忘記溝通的來源(傳達者)比忘記溝通的內容要更快一些。 
這可能是,因為人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記憶比較困難,
而事情往往總是比較具體的、比較形象的,這種形象具體的東西人們是易於記憶與回憶的。
這是記憶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的。
因此,過了三週後,根據艾賓浩斯的的遺忘規律,人名(信息傳達者)在不再提及時,
人們只能根據回憶任務來進行回憶搜索,從而產生睡眠者效應。





-----------------------------------------------------------------------------------------------------------
參考:
維基:曼德拉效應 (別跟睡眠者效應混淆)
是一種都市傳說或陰謀論,指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
目前,主流科學界認為此效應是錯誤記憶的一種體現。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詞彙_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諸多文章、影片都指向: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原句是「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或「嫁稀隨稀、嫁叟隨叟」,
我因此搜尋好幾個相關網站...總而言之,難以證實。

我主觀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先有民諺俚語,
而後被編成故事或被文人汲取入詩入文。

以下按時間順序,列出瀏覽過的"典故",唯唐宋者,明清者,一定是引用,故略之。

唐·杜甫《新婚別》詩:「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註1,註2)

北宋·歐陽修《代鴆婦言》:「人言嫁雞逐雞飛,安之嫁鴆被鴆逐。」(註1,註3)

南宋·趙汝鐩《古別離》詩:「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註4,註5)

南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中:
 諺有「巧息婦做不得沒面餺饦」與「遠井不救近渴」之語。
 陳無已用以為詩云:「巧手莫為無面餅,誰能留渴需遠井?」遂不知為俗語。
 世謂少陵「雞狗亦得將」用「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或幾是也(註6,註7)
大意是說:
陳無己(陳師道)詩裡的「巧手莫為無面餅」,是摘自俗諺「巧息婦做不得沒面餺饦」,
說得再"白話"點,對應到現今大家比較熟悉的句子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同理,杜少陵(杜甫)詩中「雞狗亦得將」(前述),
亦是引自俗諺:「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我的觀點源自莊季裕。


相傳宋朝年間有一個楊員外,他有一個女兒名叫楊秀英。(註1,註7)
 楊員外家大業大、有錢有勢,想做的事沒有做不成的,他常説:「諸事由人不由命。」
 不料,女兒楊秀英偏偏與父親唱起了反調,
 她説:「爹爹説得不對,應該是諸事由命不由人。」
 楊員外聽了女兒的話很生氣地説:「萬事由命?!那好,明天我就把你嫁給街上的乞丐。」
 楊秀英説:
 「您隨便把我嫁給誰都行,我是嫁給乞丐就跟着乞丐,嫁給老頭就跟着老頭。
  反正命擺在這裏,嫁給誰都是一樣的。」
 第二天,正在氣頭上的楊員外果真把女兒嫁給了街上一個姓王的乞丐。
 楊秀英也乖乖出嫁了。 夫妻二人雖然貧窮,但是夫唱婦隨,感情十分融洽。
 他們還生了兩個兒子,取名叫“金梁”和“玉柱”。 
 後來,據説那個姓王的乞丐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芳的兒子,
 他們夫婦二人被趙德芳接進京城,從此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
說此故事者謂言:
「嫁雞隨雞」其實是「嫁乞隨乞」的諧音轉換(反正"勸人認命"的意圖不變)或訛傳。
然而,也有持反對意見的,說「嫁雞隨雞」、「嫁乞隨乞」乃不同兩出處(註7)。
全當民間傳說吧,史實上,查不到趙德芳有兒子流落街頭當乞丐的。
但也有可能,情節對,人名是穿鑿附會,僅表達嫁給有錢有勢的人物。

其次,百度(註1)說:
 有人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由“嫁稀隨稀,嫁叟隨叟”諧音訛化而來的,
 “稀”與“叟”相對,分別指“少年”和“老人”,
 從詞語的對仗工整方面看,比“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更為合理。

我找過兩三個台灣的國語辭典,沒見過「稀」有「年輕人」的意思,
不該是為對仗而對仗,為解釋而解釋吧?



-----------------------------------------------------------------------------------------------------------------



新婚別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爲妻子,席不暖君牀。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爲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代鳩婦言
宋代:歐陽修
斑然錦翼花簇簇,雄雌相隨樂不足。抱雛出卵翅羽成,豈料一朝還反目。
人言嫁雞逐雞飛,安知嫁鳩被鳩逐。古來有盛必有衰,富貴莫忘貧賤時。
女棄父母嫁曰歸,中道舍君何所之。天生萬物各有類,誰謂鳥獸為無知。
雖無仁義有情愛,苟聞此言寧不悲。




註5:
與同時代其他詩人不同的是,他的七言絕句作品不多。
其《古別離》詩中句:“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也轉換為今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他常把口語化散文化的詩句用到五言律詩裏
如“望見人家了,猶須轉一坳”“村婦抱兒子,籠邊教喚雞”等,頗能別開生面,唯韻味稍遜。

《古別離》原文、作者
詩人:趙汝鐩   體裁:詩
妾離父母來從君,相期百年終此身。
初合鸞凰席未煖,熟視眉目識未真。
兵符捉人夜調遣,丁寧尅日到邊面。
紅旗在手弓在腰,花驄一躍迅於箭。
回頭語我勿慘傷,歸來印斗金帶黃。
我聞軍功未易就,膏血紫塞十八九。
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吠月啼曉喧孤幃,淚雨千行心肝摧。
與其眼穿萬里見無日,何如同赴沙場戰死俱白骨。
 

諺有「巧息婦做不得沒面餺饦」與「遠井不救近渴」之語。
陳無已用以為詩云:「巧手莫為無面餅,誰能留渴需遠井?」遂不知為俗語。
世謂少陵「雞狗亦得將」用「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或幾是也。


廣東有句俗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著馬騮隨山走」。
這個版本好多,其他地方也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羊兒滿山走」。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條扁擔抱著走」。這是一句諧音訛化而成的俗語,
被訛傳的俗語:「嫁雞隨雞」,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原句出自宋莊季裕的《雞肋篇》原文乃是:「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 
宋·趙汝鐩《古別離》詩:「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與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本來就是不同的出處!
相反,嫁乞隨乞的說法只是民間傳說。
[此文言:「嫁雞隨雞」和「嫁乞隨乞」是不同出處]

嫁雞隨雞,嫁給隨狗,
原句出自宋莊季裕的《雞肋篇》原文乃是「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
與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本來就是不同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