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閱讀-人際-你今天被道德勒索了嗎?

出處:賴天恆/你今天被道德勒索了嗎?


摘要:
◎一些的義務、權利、允許,會因為一個人的能力、工作、身邊的處境而改變。
舉例來說,身為醫護人員,很可能對自己正在照顧、治療的病患有特殊的義務。
任何人對自己的親屬,不論是晚輩、平輩、長輩,都可能有一定照護的義務。
如果我們走在路上看到別人暈倒呼吸心跳停止,
不應該見死不救,就算沒有義務施予CPR,也至少應該叫個救護車。

情境的改變會讓人負擔額外的義務,這使道德勒索成為可能:
○醫院可以輕易地剝削醫護人員:
故意把班表拉長或者拒絕給付加班費,
然後告訴醫護人員說「沒有其他人可以接手,你們不可以丟下病患」。
這樣一方面可以省下不少人事費用,另一方面可以維持一定(但不見得多好)的醫療品質。
○藉由告訴員工「你們有義務協助乘客在連續假期準時到家」,
台灣某間鐵路公司可以少聘很多人,從中獲利。....
§有些企業主老說現在年輕人不耐操、草莓族,
 我也覺得就是(職業)道德勒索,但他們都不說自己的企業道德,給了多少薪水§


道德勒索一個靠北的地方,
在於道德似乎獎勵勒索者,會替勒索者對被害者施壓,會協助勒索者得利,
不論這些利益是金錢上的利益(如同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頂尖大學等案例),
或者時間與方便(如同腳特車籃的案例)。但是這就沒辦法,道德義務就是道德義務。
而有時候愈不要臉,便愈能欺壓安分守己的人。


◎那怎樣回應道德勒索?就被害者的角度來說,似乎有一個方法,堅持拉倒...
勒索者往往擁有更龐大的社會與媒體資源,可以呼召社會大眾一起對被害者施壓。
社會經常出現雙重標準,對有權有勢者輕輕放下,卻拿著放大鏡檢驗弱勢團體。
此時,一旦弱勢真的拉倒,他們所承擔的代價遠超出有權有勢的人。
如此一來,在社會大眾的「支持」下,
勒索者往往「負擔」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但是弱勢團體「負擔」不起再三的拉倒。


作者建議:
這指向更關鍵的結構問題:為了讓被勒索者能堅持拉倒,
社會大眾必須意識到道德勒索所伴隨的雙重標準。
當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亂丟垃圾的路人進行道德勒索時,
社會大眾至少要停止盲目地只譴責被勒索者。
我們必須意識到是血汗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頂尖大學等有權有勢的團體,
在剝削、利用勞工。我們更要認真思考怎樣停止當一個道德勒索的幫兇:
抵制道德勒索的企業,並且唾棄協助道德勒索的政府機關、要求徹底改革勞動部等等。
唯有社會停止譴責被害者,才有機會消除道德勒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