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閱讀-讀書-老沈一說

知也的這篇文章:沈永鵬是誰?如何評價老沈一說?
介紹幾個不錯的自媒體,他是這樣說的:


出驚人羅振宇(先行者,但似乎有點太過追求眼球了),

插科打諢竇文濤(他自己說的單口,不如鏘鏘),

詩和遠方高曉松(最紅的),

懷疑論者老沈一(2016的節目依舊精彩),

老當益壯馬未都(賣老賣的有道理),

陰謀論者宋鴻兵(最近幾年長進了),開卷有益梁文道(讀的真雜),

音樂世家馬世芳(我媽說,我媽那時,我媽的房間),

憤世嫉俗陳丹青(夾煙噴人,學魯迅還是太祖?),

娓娓道來是蔣勳(水磨功夫偽娘腔,我實在聽不動了,牙癢癢,但家里人認為他很有知識。),

還有:天南地北吳曉波(文勝於質),

淺顯易懂圓月菜刀(他的閒侃財房節目,舉重若輕,不裝B,很不容易),

東拉西扯Rex(片頭片尾加廣告,能佔掉三分之二的篇幅),

再稍次些的,塗抹歷史袁騰飛(反向塗也是塗,塗紅塗白塗黑都在塗),

衣冠楚楚郎咸平(你看我狼教授又說對了!),
綜藝節目如蔡康永,周立波,吳宗憲,極限挑戰,奔跑兄弟之類,也就不說了吧------------------ --

腦袋裡總要裝點東西,實在沒有?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閱讀-表達-4個谷阿莫的敘事技巧,讓你職場溝通無往不利!

文章出處:4個谷阿莫的敘事技巧,讓你職場溝通無往不利!


一. 不同意作者所說的部份
這篇文章首先說一個工程師常犯的錯:
在溝通表達...一心關注訊息的「完整度」,而忽略其「可讀性」。

作者以他開會為例:
太在意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齊全」, 至於受眾是否真正
 「聽明白」、「表認同」甚至「採行動」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如他所述,生活多數的情況,將事情交代得鉅細靡遺,確實不需要的!
然而,我之前讀過一本書,
說美國挑戰者號的爆炸,就是跟簡報太簡略有關(註1)。
因此,得依情況而定,
在專業報告的場合,「完整性」勢所必然,不然會出事的
而對於其餘情況,如說明給從未接觸這裡領域的人聽,才重視「可讀性」。
不是越簡單愈好,這必須說在前頭的。
 
 
二. 同意作者所說的部份
作者歸納谷阿莫說(電影)故事有四個技巧。
1.劈頭先談主旨  2.精鍊事件的架構
3.善用簡易代名詞 4.個人風格的結語

有看過谷阿默影評(註2)的人,便知道作者講什麼。
往往他開頭就說:這是一個XXXX的故事,定義影片類別。
接著,只談關鍵人物,彼此間的關係及發展事件,與此無關者,輕描淡寫。
我覺得最友善的,就是用代名詞或代號來表示人物,
省了腦力記人名,注意劇情及人物互動反應就好。
故事結束後,再賦予了其價值意義及感想。
 
我常將谷阿莫的幾分鐘的濃縮影片當成簡介、快速瀏覽,
來看對這部電影有無興趣,需不需要更多細節滿足我的好奇,
以及更多電影的藝術表達,更豐厚整部故事之立體呈現。
 
 
他能這麼短時間交代好故事主線脈絡,如作者所言,
值得學習,且該運用在很多方面,例如
(1)說話前先思考一下核心內容是什麼,能否精鍊成一句話或幾句話;
(2)工作報告,先讓對方知道報告需時多長,比較不會不耐煩;
(3)Email先寫結論,於後精煉敘述事件;
(4)談事完,快速歸納出結論。

這套路,適宜這個求快的社會。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閱讀-哲思-聰明之人,善用規則資源

文章出處:聰明之人,善用規則資源

這篇文章最主要在解釋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講演時,
講的「保持饑餓,保持愚蠢(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總共用了六個故事來說明。我最喜歡第一個故事,
雖然他聽起有點像寓言,叫人質疑是真的嗎?
 
第一則故事:
粵西有家餐館,主打菜是百禽宴。
就是好多好多的鳥,關在籠子裏。
來了客人,就去籠子前選擇最肥最胖的,指給廚師看:
「這隻,我要吃那隻,還吃那一隻……」
 
正當客人們指指點點,忽然有隻花腦殼的鳥兒,
奔著籠子一頭撞過來,一聲響,籠子上炸開一團羽毛,
食客們驚愕之際,一隻瘦瘦的小鳥,
從細小的籠子蔑片間擠出來,撲楞楞的飛走了。
 
客人驚訝的問廚師:「這隻鳥,它怎麼跑了?」
 
廚師說:「這隻鳥自打來,關進籠裏,就不吃不喝。」
 
「這為什麼這樣做?」客人問。
 
廚師:「它大概……就是想把自己餓瘦。」
 
「為什麼呢?」客人繼續問。
 
「可能它就喜歡這樣吧?」
廚師有點拿不準:
「總之呢,捉來的大多數鳥,
 進了籠子後,發現有食有水,
 就樂得逍遙,每天拚了命的吃。
 吃胖了,喀嚓一刀。

 只有那些不安於現狀,每天折騰不停,
 吃少喝也少的鳥,餓得瘦瘦的,
 不僅沒有客人點它們下菜,
 而且瘦到一定程度,就能夠鑽出去逃走了…」

——有現成的食不吃,有現成的水不喝,這真是蠢透了。
但正是這種饑餓和愚蠢,讓它們獲得生機。

好文-法律-國王在遠方:法治好制度的起源

文章出處:國王在遠方:法治好制度的起源
我是因為「得到」20161226(週六)的文章,而找到這一篇。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在中世紀,世界各個地方,好人、窮人和善心人,
受著地方上壞“相公”的欺負,都盼望有一個好國王,給他們主持公道、伸張正義。
一位好國王,在人們心裡的形象,常常是一位白頭髮老人,目光溫暖仁慈。
在喧囂和騷動的世界面前,洞明一切,具備善良心腸和霹靂手段,淡定從容,賞罰公正。
這樣的好國王,經常出現在童話故事裡。

11世紀時,威塞克斯王朝時期,英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
可以說就是這樣一位宅心仁厚的好國王。
愛德華在位時,曾將國庫收入的盈餘全部用來做慈善,慷慨救濟窮人。
但是,好國王也沒有永恆的塵世生命,終有離開人世的一天。
公元1066年,好國王愛德華駕崩。

愛德華沒有留下子嗣,他的表侄子,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諾曼公爵威廉,
以霹靂雷霆手段,入侵不列顛島,爭奪英國王位。
通過血與火的競爭取得勝利,於愛德華去世當年便加冕成為英國國王,開啟諾曼王朝。


征服者威廉為了鞏固統治,對反抗的舊貴族和平民進行殘酷鎮壓
大衛·休謨《英國史》記述,10餘萬英國人死於非命
 “公元1067年,在英格蘭的丘陵邊緣,
十八個死人懸掛在村子絞刑架的十八個拱門上,左擺右旋。
他們是被征服者威廉的朋友恐怖羅伯特處死的。好人、窮人和善心人都感到沒有一點希望”。

美國著名作家庫爾特·馮古內特在小說《獨角獸陷阱》裡,
用虛構的神話,撫慰諾曼征服期間死去的沉默亡靈,給受壓迫者帶去“遲到的正義”。


時間終究淡去了傷痕與記憶。到威廉的小兒子亨利一世繼位,諾曼征服已過去半個多世紀
與地方封建貴族和官吏相比,國王“在別處”,讓地方上老百姓,遠到讓人“不知有之”
物理上的距離遙遠,往往產生心理上的親近。這對於國王來說,是件幸事。

人心念遠,親而譽之。當征服的血痕沉入歷史深處,
“遠方”的國王重又成為好人、窮人和善心人的希望,
成為正義的寄託和象徵,這是由物理現象導致的心理事件


此時,英國的司法管轄四分五裂,地方法庭、領主法庭、教會法庭各自為據。
這些由地方“相公”把持的法庭,難免會偏袒權貴,欺負窮人。
地方法庭實行神明裁判方式,譬如烙鐵審,用烙鐵燙傷手臂,
憑藉傷口能否痊癒無痕,來考驗和裁判當事人是否清白無罪

裁判方式固然荒唐殘酷,但總是披著神聖的外衣,嚴肅凜然,讓人無法解脫,看不到希望。這種時候,歷史便給遠方的國王提供了大好機會。
征服者威廉的小兒子,亨利一世在位時,設立巡迴法庭,將司法的權柄伸向地方
亨利一世的外孫,亨利二世即位後,於1176年頒布敕令,
把英國分成6個巡迴區,使巡迴審判成為常規定制
國王派出的巡迴法官,在地方審理案件,
讓感到地方法庭和領主法庭不公正的人,在巡迴法庭那裡感受到公正。
尤其是讓窮人感到,遠方還有國王,有比地方貴族地位更高的國王在,正義希望一息尚存。

與“懺悔者“愛德華國王散盡國庫餘財、無私救濟窮人不同,
爺孫兩代亨利國王,派出法官四處受理訴訟,並非免費的仁慈。 

“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巡迴法庭在給予正義的同時,收取大量訴訟費和罰金
在巡迴審判之外,國王又推行令狀制度,
向訴訟當事人頒發令狀,將地方訴訟和錢財進一步引向王室法庭。
這些通過訴訟流向國王的錢財,本是地方貴族的囊中之物

為了避免地方貴族激烈抵抗,
國王向外頒發的令狀,具有特定的格式,相當於國王權力清單。
國王也需照單用權,而不能以“正義化身”自居,隨心所欲,漫無邊界
由此,逐漸形成普通法的程序正義規則

另外,在廢除神明裁判制度的同時,引入地方貴族參與訴訟,組成陪審團審理,
照顧地方貴族的臉面榮譽,多少彌補其被剝奪感。由此,逐漸形成經驗理性的陪審制度


在與地方貴族的司法管轄權競爭中,
國王沒有通過血與火,而能夠獲得最終勝利,獲得老百姓的認同,被視為正義的源泉,
物理因素及其相關社會心理因素,雖然並非決定因素,
但卻非常重要,那就是國王“在遠方”。

程序正義、巡迴審判制、陪審制等,成為好制度傳至後世。
這個過程的最初動因中,國王自利的打算,而非無私的正義理念,發揮了更實際的作用

出於仁慈之心,好國王愛德華,拿國庫捐稅收入救濟窮人,使窮人在凶年免於死亡。
但好國王不常有,善良的基因也不一定能夠永遠傳承,善良的國王還可能沒有子嗣。
出於自利的打算,征服者威廉的後代,亨利一世、亨利二世,
推行巡迴審判制度、令狀制度,大幅增加王室收入,也給後世留下了好制度。

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與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
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亞當•斯密)
歷史的發展過程和經驗,並不總隨善良願望的設計,
教人在保持善良心腸的同時,在智識上更加冷靜和謙卑。


作者:頭條號 / 法律讀庫
鏈接:http://toutiao.com/i6208710994027528705/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醫健-大陸紀錄片【人間世】

影片來源:youtube:人間世 第一集


這部是關於醫療、醫患關係的紀錄片,其特殊之處是:
導演在跟各家醫院溝通時,醫生們主動提出拍攝"搶救失敗"的部分。
 
導演周全說:
「他們希望我們不要再拍攝那種醫生一定可以妙手回春的片子,
 一定要認清現代醫學的可為與不可為。
 長期以來,公眾心目中的醫生,一直是能夠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的人,這對他們來說壓力太大了。」

閱讀-哲思-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文章分享: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作者建議培養自律,可考慮先從每天固定運動(跑步)開始。
以下,我摘錄幾個很有意思的段落。

1. 我很快發現,
 我那種「每日回家就倒在床上,
 休息日恨不得一天都在床上度過」的生活,
 使我變得異常懶惰而不快。
 我意識到,自己有相當一部分的不快樂,
 正是來自於這種空虛的「自由」裡,
 它讓我的生活不受控制地走著下坡路,
 限制了我想成為更好之人的能力,
 阻礙了我想獲得的那種生活方式。
 我突然覺得,
 這種自律帶來的自由,恰恰就是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2. (受到村上春樹啟發)以我自己兩年裡的親身體驗來說,
 跑步是訓練一個人「自律」能力的很好方式。
 我曾是一個吃無節制的人,又喜歡過度消耗自己,
 但跑步讓我成為一個自控力極高的人,
 令我可以堅持每天早起,準時踏上跑步機,
 拒絕拖延工作內容,在無論多熱愛的食物面前,
 也能夠控制自己想要放縱的念頭。
 
3. 在我所結識的跑者中,幾乎所有人的生活都是自律的。
 大部分人有著規律的作息時間,
 保持著健康的飲食習慣,甚至對時間也極為珍惜。
 這種自律,成為很多自由的基礎,也成為很多成功的基礎。
 
4. 看過一些成功人士的新聞或自傳,
 發現跑步,或者說自律,是很多人的特點之一: 
 (1)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
  凌晨四年半開始發郵件,之後就去健身房;
 (2)奧巴馬每周堅持至少鍛煉六天,
  每次大約45分鐘,只有星期日才會休息。
 (3)馬克·扎克伯格本年的計劃是每天跑步一英里,
  除此之外他的生活裡還有每個月讀兩本書,堅持學中文
 (4)托馬斯·科里創造出「富有的習慣」這個短語,
  他用五年時間研究了一百七十七個富有人士的生活,
  發現其中,76%的富人堅持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以上,
  也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天至少在工作前三個小時起床。
  這大概也是自律的某種形式。
 
5. 嚴歌苓總結起自己度過的經典文學作品,
 也說過,「我發現這些文學泰斗們——無論男女——
 都具備一些共同的美德或缺陷。比如說,
 他們都有鐵一樣的意志,
 軍人般的自我紀律,或多或少的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

閱讀-廣告-五十歲的不合格

影片出處:Youtube(如上)


這廣告很有趣,還獲得2016年日本AAA廣告大賞。
其名稱以「五十歲」為題,
為慶祝2015年是日本文具老品牌Shachihata(シヤチハタ)成立50周年。
 
標誌台詞:
「我最喜歡在緊要關頭拼命的人」

「身邊有人願意為我蓋上『合格』的印章,我真的真的很幸福」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閱讀-外史-日本沒廢除漢字,關鍵就在70年前的一場考試

文章出處:日本沒廢除漢字,關鍵就在70年前的一場考試


摘要:
西元八世紀初,中國唐朝時期,日本出了一個女天皇,叫做元明天皇。
元明天皇在位僅8年,卻做了一件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事情:改了全國地名漢字

原來,在那之前,漢字儘管已經傳入日本,但用法並不統一。
官方用來寫公文書、史書,民間用來做發音符號。甚麼叫做「發音符號」?
就是如同我們把Malaysia翻譯成「馬來西亞」一樣,是用來表音,沒別的意思,
不能照字面解釋成「一匹馬跑到了西亞」。


西元713年,日本全國頒布「好字二字令」,
內容如下:「凡諸國部內郡里等名,並用二字,必取嘉名」。
意思就是這些亂取的地名不許再用,通通都學中國人取地名,用兩個字,
而且,還是兩個體面的字(好字),「胸刺」肯定不能用了,改成「武藏」;
「上毛野」同樣滑稽,改成「上野」。「多遲麻」土里土氣,改成「但馬」。
日本人的姓氏大多來自地名,地名兩字,人名自然也兩字。
「たなか(TANAKA)」明明三個音節,硬是要湊成兩個漢字「田中」,就是這麼來的。



◎就在將近70年前,日本戰敗未久,美國主導的盟軍總部進駐日本。
盟軍總部挾著戰勝國的餘威,抱著使命感,
務必要把軍國主義的根苗從日本拔除,「廢除漢字」因此被排進了時間表。

漢字為何要為日本軍國主義背負罪責?
原來,
在美國人的想像裡,漢字字數過多,且難學難記,人民終其一生不可能學完;
人民認字水準不高,知識傳播就成問題;
知識難以傳遞,民主思想就難以培養;
民主思想缺乏,軍國主義自然藉機興起
這推論看似成理,在當時盟軍占領當局的執政者中根深蒂固,
而以盟軍總部任職的美國年輕學者佩爾澤爾為代表。


為了應付美軍的壓力,日本文部省先是公布了「當用漢字表」,共1850字,
把上萬實用漢字數硬是腰斬了一半以上還有餘。但美國占領當局不以此為滿足。
盟軍總部的真實意圖是要消滅漢字,實現日文的徹底拼音化。
了維持這個政策的表面客觀,盟軍總部決定在日本舉行一次「全國識字測驗」,
由「全國識字測驗」的結果決定漢字的生死,
並由日本學者柴田武、另一個日文拼音化的急先鋒來主導這次測驗

◎「識字測驗」的主辦單位在日本全國找了兩萬個受驗者,年齡在15歲到64歲之間。
當年,日本人都要吃配給糧,靠著「配給名簿」隨機抽樣,這兩萬人不難找。
接到占領軍總部來的通知,每個人都戰戰兢兢,不敢不去。
這次測驗的到場率約在八成以上,抽樣算是極具代表性。


這場舉行於1948年8月的「識字測驗」,結果出來,徹底跌破了「專家」的眼鏡
「日本無法讀寫漢字的人口,比率僅僅為2.1%」
且不說漢字國家不曾有過這麼高的識字率,就連拼音文字的國家也難以望其項背。
事實證明:日本在1911年,就已經達到98%的小學就學率。普及的教育,
才是提升識字率的根本,和文字體系沒半點關係。



◎如今維護簡化字的人們,夸夸其談地說著「漢字簡化才能助於提高識字率」,
口吻與盟軍總部無知的美國學者何其相似,但偏偏這是出自中國人自己之口!
這個未經任何檢驗就上路的政策,影響了幾代人,
造成十多億「髮」「發」不分、「裏」「里」不明的人口,
徒然把數千年東亞漢字圈的文化紐帶橫刀一切!我們不禁要問:
當年熱衷簡字的中國學者,心中可真的明白自己在進行著什麼「千秋大業」?
§講中國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閱讀-行銷-脫不花:如何愉快地“殺死“網紅?(附視頻)



我特別喜歡此文提的「內容生產」,
將網路文章(含音頻、視頻)分成兩類,「殺時間」和「省時間」。
其定義於內文有說:
“殺時間”——最為人們喜聞樂見,離錢最近的一類,
 用戶希望更有趣、更嗨地來度過自己的時間。

“省時間”——同樣以時間為維度,你發現在內容生產上還有一條路:
 當大家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怎麼在最短的單位時間內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知識。
而作者走的路,就是開拓「內容消費者」這一市場。


內文還提:
內容生產者過去不願意承認的真理——
 錢是最好的朋友,錢也是最好的標準,
 哪怕他僅僅付出了一天五毛錢,
 他會嚴肅地對待他自己的選擇和自己發出的每一條評論,
 這才會促使內容的創作往更好的內容去發展
。」
得用錢作驅動力作大這一塊產業:
提供訂戶"談資"、"知識",又從使用者那獲得反饋,進而修正,
訂戶變多,收入變多的善性循環,才能從中獲得最大的利潤。

好文-企管-這個世界對職場新人究竟有多不友好?



7 月很快就過去一半了,職場新人們很快就會度過他們工作的頭半個月。
但我相信,許多職場新人們依舊沒有適應工作的環境以及節奏。
在這裡,我想問新入職場的同學一句:想哭嗎?

從我們簽下勞動​​合同的那一刻起,我們的身份就正式從學生變成了上班一族,
和剛上大學的時候不同,踏入社會是一件極其殘酷的事,
因為這個世界對職場新人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來自公司的不友好 ◆
我有一些在銀行工作的朋友。
他們在入職之前也知道銀行的工作任務其實很重,並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光鮮。
當初面試的 HR 也給他們打過預防針,告訴他們銀行的工作其實一點也不清閒。
然而他們聚會的時候還是向我吐槽:「知道工作多,不知道這麼多。」

認知偏差中有一種投射效應
簡單地解釋,就是以自己的標準去揣度別人對事情的接受程度
我同學以為 HR 所說的不清閒只是期中考試前一周的複習強度,
但其實那是期末考試前一晚的複習強度持續一周。
當然 HR 不可能和新人說太清楚,畢竟 HR 也害怕啊,
要是說清楚了之後新人跑了咋辦,招個人才可不容易。

想一下子適應公司這個大環境是很難的,
因為公司不像大學,會對自己的新生呵著、護著。
公司則希望新人能快速成長,獨當一面,因此只會往死了訓練你。

所以許多職場新人進入公司後會感到很失落。
因為他們之前對自己千挑萬選的工作期待太高,放大了公司的優點。
當真正進入公司的時候,很快就會遭遇到公司的各種缺點,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
那種感覺就像結了婚之後才發現根本認不出卸了妝的老婆。
離婚吧,但這婚才剛結。而且大家都是有感情基礎的,說離就離多傷人。


◆來自上司的不友好 ◆
下面這段文字可是我冒著丟飯碗的危險寫的。
當然,並不是說每個上司都不友好。我相信大部分上司都是很關心下屬的。
但是上司們最後表現出來的樣子依然是十分不友好的,這主要是由兩個原因導致的

還是投射效應
許多上司在面對職場新人時常常會很鬱悶,覺得他們怎麼連一點點小事都做不好。

很多時候上司都把下屬當成了另一個比較差的自己,
認為下屬的能力雖然不及自己,但也應該是很不錯的
但是上司卻忽略了自己在職場奮鬥過程中,
慢慢培養出來的心態和處事方法,並不是職場新人所具備的。

然後上司就會出現上述的疑問,
為什麼新人連一點小事都做不好,殊不知做不好才是常態,
若是新人初入職場就能應對自如,那麼上司當真是撿到寶了。

我們常說要換位思考。為什麼我們要 “常說”?
因為換位思考真的就是一件需要不斷提醒的事情。
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徵強加在他人身上,
認為別人也應該有和自己一樣的想法
投射效應使得上司和下屬之間不能很好地理解雙方的問題,工作時摩擦劇烈。


上司並不稱職
一般來說,除了一些公司入職前有入職培訓會讓高級領導層來培訓新員工。
大部分新入職場的職員的直屬上司,都是剛剛升入管理層的管理新人。
其上司自身也在慢慢適應身份的轉變。
所以其實,許多職場新人的上司並不具備培訓新人的能力,
或者說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身為一個管理人員應該做什麼

職場新人能力成長慢,直屬上司是要負一定責任的。
怎樣判斷你的上司會不會培訓你呢?以下是一些不友好的培訓方式

愛開培訓會議
有些上司特別喜歡抽個 1 小時出來給新人講講工作應該怎麼做,
但絕大多數的上司不是專業的教師,
他們並不能成功地在 1 小時內給予新人有效的培訓。
培訓員工絕不能偶爾為之,培訓員工也是上司的責任,
上司應當把培訓員工變成自己的習慣,把培訓帶入日常的工作中,
而不是在出現問題之後再開個培訓會批評下屬

授人以魚
有些上司看不過新人的工作效率,然後自己就把新人的工作給做了
這樣會導致三個問題:
(1)新人變得過度依賴上司;
(2)上司自身的工作量增多,忙不過來;
(3)新人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變得消極​​散漫。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嘛。

敘述多於提問
這裡的 “敘述多於提問” 是指上司在回答新人提出的問題時的表現。
回答問題為什麼還要提問?
這是因為新人初入職場,還沒能學會有效溝通,其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大學期間
新人雖然提出了一個問題,但往往沒能抓住問題的精髓,
甚至不知道自己提這個問題究竟是想要得到什麼答案。
這時候上司應當通過一些提問來幫新人理清思路,塑造其職場思維

在《讓培訓成為習慣》中,
培訓大師 Michael Bungay Stanier 提出了 7 個能有效提高培​​訓效率的問題:
1. 你是怎麼想的?
2. 還有什麼需要補充嗎?
3. 當前你面臨的實際難題是什麼?
4. 你想要什麼?
5. 我該怎麼幫助你?
6. 如果你願意做這個,那不願意做什麼呢?
7. 對你來說,什麼最有幫助?

以上的 7 個問題,可以大大提高上司與新人的溝通效率。
如果你是一名職場新人,然後遇到了會詢問你以上這些問題的上司,
這個勞動合同可以簽一萬年。


◆來自自身的不友好 ◆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叫《90 後,我為什麼不聘用你? 》,
文章自然是好文章,不然也不會刷爆了朋友圈,不過抹除標題黨的因素,
那篇文章真正的題目應該是《我為什麼不聘用你》。

然而假如那篇文章的題目真的是《我為什麼不聘用你》的話,我打包票這篇文章火不起來。
從 80 後、90 後再到 00 後。中國人民對標籤的偏愛已經到了一種無可救藥的地步。

我自身就是一名 90 後,說實話,我不喜歡別人稱呼我為 90 後,我覺得 90 後是個貶義詞。
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總是小心翼翼,不想被同事或上司貼上 90 後的​​標籤。

我做事異常地踏實,一件特別簡單的事都要確認兩遍,
我不敢表達自己,怕讓別人覺得 90 後的​​想法就是幼稚和不切實際。

然後上司就罵我了:你怎麼這麼慫?這麼不自愛? (我才不慫,上一節我還吐槽您了呢。)
我是不願意承認我當時慫了的,不過我當時真的很不自愛。
其實大部分職場新人和我當時一般,不自愛。

新入職的員工無疑是公司地位最低的人,
作為一個新人,會很沒有安全感,因此會不由自主地想討好他人,給他人一個好印象。
而討好他人的代價往往是巨大的
有些新人會強迫自己接下一些費時耗力的工作來獲得同事歡迎。
而有些內向的新人則會逼迫自己和公司的同事社交

總之,就好像我剛進公司時盡力掩蓋我 90 後的​​一面一般,
新人剛到公司的時候總是在做自己以為的他人眼中的完美新人,並沒有在做自己。

和 90 後一樣,職場新人也是一種標籤,一種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不好的東西的標籤。
所以在我們成為職場新人那一刻,因為中國 “標籤文化” 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自卑的。

因為自卑,不自愛,我們往往就沒能發揮出當初公司招收我們時所看重的特質。
工作得併不順利,工作不順利又會責怪自己,然後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在初入職場的時候,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做自己。
不然就會被社會上的各種看法、標籤牽著鼻子走。

現在,我想再問新入職場的朋友一句:

還想哭嗎?

知道到這個世界為什麼這麼不友好之後,是不是感覺好多了。
面對這些不友好,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化敵為友

公司不友好,是因為你和進公司之前正好相反,
只是看到公司的缺點,但是有哪個公司是十全十美的呢

上司不友好,是上司自身能力的限制,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如人生導師一般的上司。
其實不管上司會不會問你上述的那 7 個問題,
現在的你也應該自己問完自己那 7 個問題之後再去找上司溝通,沒有人不喜歡高效的溝通

自身不友好,
是因為初入職場的迷茫讓你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你應該做好自己,發揮自己的特長


聽過一個冷笑話:
一個職場新人問同事:“咱們這份工作這麼辛苦,你想過辭職嗎?”
同事回答他:“有啊,只有一次。”
新人很驚訝,繼續問道:“怎麼只有一次?”
同事回他:“一周只有一次。”

路,從來都是很難走的;世界,也從來都是不友好的。但我想堅持下去。

校訂:吳巍、姚色豐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好文-讀書-龍應台 | 我們為什麼需要人文素養?

文章出處:龍應台 | 我們為什麼需要人文素養?
主旨:
文學讓我們看到生命的不同面;哲學讓我們找到生命的答案;
歷史讓我感受生命的流動、遷化,多幾分理解與同情;
重新審視人生一切,從擴展知識到厚植素養,對人產生最終極的關懷。



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嚮往的是閒暇。與此相比平凡的學者卻迴避它,
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閒暇,而此時安慰他的是書籍。 ——尼采

*(1999年龍應台在台灣大學法學院的演講,有少量刪改)

我今天想講的是年輕人要有什麼樣的人文素養。
我來的原因很明白,今天你們大概20歲,你們將來很可能影響社會。
 25年之後,當你們之中的諸君變成社會的領導人時,我已72歲,
我還要被你們領導,受你們影響。所以“先下手為強”,今天先來影響你們。

人文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暫時接受一個非常粗略的分法,
就是“文”、“史”、“哲”,三個大方向。先談談文學。
我說的文學,指的是最廣義的文學,包括文學、藝術、美學、廣義的美學。


文學: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為什麼需要文學?了解文學、接近文學對我們形成價值判斷有什麼關係?
如果說,文學有一百種所謂“功能”而我必須選擇一種最重要的,
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個很精確的說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在我自己的體認中,這就是文學跟藝術最重要、最實質、最核心的一個作用。

我不知道你們這一代人熟不熟悉魯迅的小說?他的作品對我們這一代人是禁書。
魯迅的短篇《藥》,講的是一戶人家的孩子生了癆病,
民間的迷信是,饅頭沾了鮮血給孩子吃,他的病就會好。

或者說祥林嫂;祥林嫂是一個嘮嘮叨叨近乎瘋狂的女人,她的孩子給狼叨走了。
讓我們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魯迅所描寫的那個村子裡頭的人,
那麼我們看見的、理解的,會是什麼呢?

祥林嫂,不過就是一個讓我們視而不見或者繞道而行的瘋子。
而在《藥》裡,​​我們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買饅頭、等著人砍頭的父親或母親,
就等著要把那個饅頭泡在血裡,來養自己的孩子。
再不然,我們就是那小村子裡頭最大的知識分子,
一個口齒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對農民的迷信表達一點不滿。

但是透過作家的眼光,我們和村子裡的人生就有了藝術的距離。
在《藥》裡頭,你不僅只看見愚昧,
你同時也看見愚昧後面人的生存狀態,看見人的生存狀態中不可動搖的無可奈何與悲傷
祥林嫂裡頭,你不僅只看見貧窮粗鄙,
你同時看見貧窮粗鄙下面“人”作為一種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學,使你“看見”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種吧!
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
偉大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而湧出最深刻的悲憫
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

文學與藝術使我們看見現實背面更貼近生活本質的一種現實,
在這種現實裡,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還有直覺的對“美”的頓悟。美,
也是更貼近生存本質的一種現實

誰能夠完整地背出一闕詞?講我最喜歡的詞人蘇東坡好了。
誰今天晚上願意為我們朗誦《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你說這總共不到五十個字吧,它帶給我們什麼?
它對我們的價值判斷有什麼作用?
你說沒有,也不過就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裡幽渺的意象,
意象所激起的朦朧的感覺,使你停下來嘆一口氣,
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滅掉的路燈,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裡,
讓孤獨籠罩,與隱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對。

但是它的作用是什麼呢?
如果魯迅的小說使你看了現實背後的縱深,
那麼,一首動人、深刻的詩,我想,它提供了一種“空”的可能,“空”相對於“實”。
空,是另一種現實,我們平常看不見的、更貼近存在本質的現實


假想有一個湖,湖里當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楊樹,
這一排白楊樹當然是實體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覺到它樹幹的凹凸的質地。
這就是我們平常理性的現實的世界,
但事實上另外一個世界,我們不稱它為“實”,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

水邊的白楊樹,不可能沒有倒影,只要白楊樹長在水邊就有倒影。
而這個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樹幹,而且它那麼虛幻無常;
風吹起的時候,或者今天有雲,下小雨,或者滿月的月光浮動,或者水波如鏡面,
而使得白楊樹的倒影永遠以不同的形狀,不同的深淺,不同的質感出現,
它是破碎的,它是迴旋的,它是若有若無的。

但是你說,到底岸上的白楊樹才是唯一的現實,還是水里的白楊樹,才是唯一的現實?
事實上沒有一個是完全的現實,兩者必須相互映照、同時存在,沒有一個孤立的現實。
然而在生活裡,我們通常只活在一個現實裡頭,就是岸上的白楊樹那個層面,
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層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頭那個“空”的、
那個隨時千變萬化的、那個與我們的心靈直接觀照的倒影的層面

文學,只不過就是提醒我們:
除了岸上的白楊樹外,有另外一個世界可能更真實存在,就是湖水里頭那白楊樹的倒影。
我們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白楊,而不知道有水里的白楊樹,
那麼做出來的價值判斷很可能是一個片面的、單層次的、簡單化了的價值判斷


哲學 :迷宮中望見星空

哲學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哲學?

歐洲有一種迷宮,是用樹籬圍成的、非常複雜的。你進去了就走不出來。
不久前,我還帶著我的兩個孩子在巴黎迪斯尼樂園裡走那麼一個迷宮;
進去之後,足足有半小時出不來,但是兩個孩子倒是有一種奇怪的動物的本能,
不知怎麼地就出去了,站在高處看著媽媽在裡頭轉,就是轉不出去。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處境,
當然是一個迷宮,充滿了迷惘和徬徨,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出路何在。
我們所處的社會,尤其是近些年來的台灣,價值顛倒混亂,
何嘗不是處在一個歷史的迷宮裡,每一條路都不知最後通向哪裡

就我個人體認而言,哲學就是,我在綠色的迷宮裡找不到出路的時候,
晚上降臨,星星出來了,我從迷宮裡抬頭往上看,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斗;
哲學,就是對於星斗的認識。
如果你認識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宮,不為眼前障礙所惑,
哲學就是你望著星空所發出來的天問。今天晚上,我們就來讀幾行“天問”吧。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屬 列星安陳
何闔而晦 何開而明 角宿未旦 曜靈安藏

兩千多年以前,屈原站在他綠色的迷宮裡,仰望滿天星斗,脫口而出這樣的問題。
他問的是,天為什麼和地上下相合,十二個時辰怎樣曆志?
日月附著在什麼地方,二十八個星宿根據什麼排列,為什麼天門關閉,為夜呢?
為什麼天門張開,為晝呢?角宿值夜,天還沒有亮,太陽在什麼地方隱藏?

基本上,這是一個三歲的孩子,
眼睛張開第一次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天上這些閃亮的碎石子的時候,所發出來的疑問,
非常原始;因為原始,所以深刻而巨大,所以人,對這樣的問題,無可迴避。

掌有權力的人,和我們一樣在迷宮裡頭行走。
但是權力很容易使他以為自己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路,而且還要帶領群眾往前走,
而事實上,他可能既不知道他站在什麼方位,也不知道這個方位在大格局裡有什麼意義;
他既不清楚來時走的是哪條路,也搞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裡去;
他既未發覺自己深處迷宮中,更沒發覺,頭上就有縱橫的星圖。
這樣的人,要來領導我們的社會,實在令人害怕。

其實,所謂走出思想的迷宮,走出歷史的迷宮,
在西方的歷史發展裡頭,已經有特定的名詞,譬如說,“啟蒙”,十八世紀的啟蒙。
所謂啟蒙,不過就是在綠色的迷宮裡頭,發覺星空的存在,發出天問,思索出路,走出去。
對於我,這就是啟蒙。

所以,如果說文學使我們看見水里白楊樹的倒影,
那麼哲學,使我們能藉著星光的照亮,摸索著走出迷宮


史學 :沙漠玫瑰的開放

我把史學放在最後。歷史對於價值判斷的影響,好像非常清楚。
鑑往知來,認識過去才能預測未來,這話已經說爛了。
我不太用成語,所以試試另外一個說法。

一個朋友從以色列來,給我帶了一朵沙漠玫瑰。
沙漠裡沒有玫瑰,但是這個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
拿在手裡,是一蓬乾草,真正枯萎、幹的、死掉的草,這樣一把,很難看。
但是他要我看說明書;
說明書告訴我,這個沙漠玫瑰其實是一種地衣,針葉型,有點像松枝的形狀。
你把它整個泡在水里,第八天它會完全復活;
把水拿掉的話,它又會漸漸幹掉,枯乾如沙。
把它藏個一年兩年,然後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會復活。這就是沙漠玫瑰。

好,我就把這一團枯乾的草,用一個大碗盛著,注滿了清水,放在那兒。
從那一天開始,我跟我兩個寶貝兒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麼樣了。

第一天去看它,沒有動靜,還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頭,

第二天去看的時候發現,它有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已經從裡頭往外頭,稍稍舒展鬆了,
而且有一點綠的感覺,松枝的綠色,散發出潮濕青苔的氣味,
雖然邊緣還是乾死的。它把自己張開,已經讓我們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圖案。

每一天,它核心的綠意就往外擴展一寸,我們每天給它加清水,
到了有一天,那個綠已經漸漸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層層舒展開來。

第八天,當我們去看沙漠的時候,
剛好我們一個鄰居也在,他就跟著我們一起到廚房裡去看。
這一天,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完整的、豐潤飽滿、復活了的沙漠玫瑰!
我們瘋狂地大叫出聲,因為太快樂了,我們看到一朵盡情開放的濃綠的沙漠玫瑰。
這個鄰居在旁邊很奇怪地說,這一把雜草,你們幹嘛呀?

我愣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說,地衣美,美到哪裡去呢?
他看到的是一把挺難看、氣味潮濕的低等植物,擱在一個大碗裡;
也就是說,他看到的是現象的本身定在那一個時刻,是孤立的,
而我們所看到的是現象和現象背後一點一滴的線索,輾轉曲折、千絲萬縷的來歷。


於是,這個東西在我們的價值判斷裡,
它的美是驚天動地的,它的復活過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驚駭演出。
我們能夠對它欣賞,只有一個原因:我們知道它的起點在哪裡。
知不知道這個起點,就形成我們和鄰居之間價值判斷的南轅北轍

不必說鑑往知來,我只想告訴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罷了。
對於任何東西,現象,問題,人,事件,
如果不認識它的過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現在到底代表什麼意義?
不理解它的現在,又何從判斷它的未來?

對於歷史我是一個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學生。四十歲之後,才發覺自己的不足。
寫“野火”的時候我只看孤立的現象,
就是說,沙漠玫瑰放在這裡,很醜,我要改變你,因為我要一朵真正的芬芳的玫瑰。

四十歲之後,發現了歷史,
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麼過來的,我的興趣不再是直接的批判,而在於:
你給我一個東西、一個事件、一個現象,
我希望知道這個事情在更大的坐標裡頭,橫的跟縱的,它到底是在哪一個位置上?
在我不知道這個橫的跟縱的坐標之前,對不起,我不敢對這個事情批判

了解這一點之後,
對於這個社會的教育系統和傳播媒體所給你的許許多多所謂的知識,
你發現,恐怕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真半假的東西。

比如說,我們從小就認為
所謂的西方文化就是開放的、民主的、講究個人價值反抗權威的文化,
都說西方是自由主義的文化。
用自己的腦子去研究一下歐洲史以後,你就大吃一驚:哪有這回事啊?
西方文藝復興之前是一回事,文藝復興之後是一回事;
啟蒙主義之前是一回事,啟蒙主義之後又是另一回事。

然後你也相信過,什麼叫中國,什麼叫中國國情,就是專制,兩千年的專制。
你用自己的腦子研究一下中國歷史就發現,咦,這也是一個半真半假的陳述。
中國是專制的嗎?朱元璋之前的中國跟朱元璋之後的中國不是一回事的;
雍正乾隆之前的中國,跟雍正乾隆之後的中國又不是一回事的,
那麼你說“中國兩千年​​專制”指的是哪一段呢?
這樣的一個斬釘截鐵的陳述有什麼意義呢?
自己進入歷史之後,你納悶:
為什麼這個社會給了你那麼多半真半假的“真理”,而且不告訴你他們是半真半假的東西?

對歷史的探索勢必要迫使你回頭去重讀原典,
用你現在比較成熟的、參考係比較廣闊的眼光。重讀原典使我對自己變得苛刻起來。
有一個大陸作家在歐洲哪一個國家的餐廳裡吃飯,
一群朋友高高興興地吃飯,喝了酒,拍拍屁股就走了。
離開餐館很遠了,服務生追出來說:“對不起,你們忘了付賬。
”作家就寫了一篇文章大大地讚美歐洲人民族性多麼的淳厚,沒有人懷疑他們是故意白吃的。
要是在咱們中國的話,吃飯忘了付錢人家可能要拿著菜刀出來追你的。

我寫了篇文章帶點​​反駁的意思,
就是說,對不起,這可不是民族性、道德水平或文化差異的問題。
這恐怕根本還是一個經濟問題。

比如說如果作家去的歐洲正好是二戰後糧食嚴重不足的德國,
德國侍者恐怕也要拿著菜刀追出來的。
這不是一個道德的問題,而是一個發展階段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體制結構的問題。

寫了那篇文章之後,我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很有見解。
好好,有一天重讀原典的時候,
翻到一個暢銷作家在兩千多年前寫的文章,讓我差點從椅子上一跤摔下來。
我發現,我的了不起的見解,人家兩千年前就寫過了,而且寫得比我還好。
這個人是誰呢?韓非子。

韓非子要解釋的是:
我們中國人老是讚美堯舜禪讓是多麼道德高尚的一個事情,
但是堯舜“王天下”的時候,他們住的是茅屋,
他們穿的是粗布衣服,他們吃的東西也很差,
也就是說,他們的享受跟最低級的人的享受是差不多的。

然後禹當國王的時候他的勞苦跟“臣虜之勞”也差不多。
所以堯舜禹做政治領導人的時候,他們的待遇跟享受和最底層的老百姓差別不大,
“以是言之”,那個時候他們很容易禪讓,
只不過是因為他們能享受的東西很少,放棄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笑聲)

但是“今之縣令”,在今天的體制裡,
僅只是一個縣令,跟老百姓比起來,他享受的權利非常大。
用二十世紀的語言來說,他有種種“官本位”所賦予的特權,
他有終身俸、住房優惠、出國考察金、醫療保險……
因為權力帶來的利益太大了,而且整個家族都要享受這個好處,誰肯讓呢?
“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也”,原因,
不是道德,不是文化,不是民族性,是什麼呢? “薄厚之實異也”,
實際利益,經濟問題,體制結構,造成今天完全不一樣的行為。


看了韓非子的《五蠹篇》之後,
我在想,算了,兩千年之後你還在寫一樣的東西,而且自以為見解獨到。
你,太可笑,太不懂自己的位置了。

這種衡量自己的“苛刻”,我認為其實應該是一個基本條件。
我們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過的路,但是對於過去的路有所認識,至少是一個追求。
講到這裡我想起艾略特很有名的一篇文學評論,談個人才氣與傳統,強調的也是:
每一個個人創作成就必須放在文學譜系裡去評斷才有意義。譜系,就是歷史
然而這個標準對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毋寧是困難的,
因為長期政治動盪與分裂造成文化的嚴重斷層,
我們離我們的原典,我們的譜系,我們的歷史,非常、非常遙遠。

文學、哲學跟史學,
文學讓你看見水里白楊樹的倒影,
哲學使你在思想的迷宮裡認識星座,從而有了走出迷宮的可能;
那麼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點,沒有一個現像是孤立存在的。


會彈鋼琴的劊子手

素養跟知識有沒有差別?當然有,而且有著極其關鍵的差別。
我們不要忘記,毛澤東會寫迷人的詩詞、納粹頭子很多會彈鋼琴、有哲學博士學位。
這些政治人物難道不是很有人文素養嗎?
我認為,他們所擁有的是人文知識,不是人文素養。
知識是外在於你的東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
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他的生活與行為,才能稱之為素養。
人文素養是在涉獵了文、史、哲學之後,
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學」到最後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對「人」的關懷。
脫離了對「人」的關懷,你只能有人文知識,不能有人文素養。

素養和知識的差別,容許我竊取王陽明的語言來解釋。
學生問他為什麼許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卻做出邪惡的事情,王陽明說:
「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我個人的解讀裡,王陽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知識」的層次,
而素養,就是「知行的本體」。
王陽明用來解釋「知行的本體」的四個字很能表達我對「人文素養」的認識:真誠惻怛

對人文素養最可怕的諷刺莫過於:
在集中營裡,納粹要猶太音樂家們拉著小提琴送他們的同胞進入毒氣房。
一個會寫詩、懂古典音樂、有哲學博士學位的人,不見得不會妄自尊大、草菅人命。
但是一個真正認識人文價值而「真誠惻怛」的人,也就是一個真正有人文素養的人,
我相信,他不會違背以人為本的終極關懷。

在我們的歷史裡,不論是過去還是眼前,不以人為本的政治人物可太多了啊。


一切價值的重估

我們今天所碰到的好像是一個「什麼都可以」的時代。
從一元價值的時代,進入一個價值多元的時代。
但是,事實上,什麼都可以,很可能也就意味著什麼都不可以:
你有知道的權利我就失去了隱密的權利;
你有掠奪的自由我就失去了不被掠奪的自由。
解放不一定意味著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種變相的捆綁。
而價值的多元是不是代表因此不需要固守價值?我想當然不是的。


我們所面臨的絕對不是一個價值放棄的問題,
而是一個「一切價值都必須重估」的巨大考驗
一切價值的重估,正好是尼采的一個書名,表示在他的時代有他的困惑。
重估價值是多麼艱難的任務,必須是一個成熟的社會,
或者說,社會裡頭的人有能力思考、有能力做成熟的價值判斷,才有可能擔負這個任務

於是又回到今天談話的起點。
你如果看不見白楊樹水中的倒影,不知道星空在哪裡,同時沒看過沙漠玫瑰,
而你是政治系畢業的;

二十五年之後,
你不知道文學是什麼,哲學是什麼,史學是什麼,
或者說,更糟的,你會寫詩、會彈鋼琴、有哲學博士學位,
同時卻又迷信自己、崇拜權力,那麼拜託,你不要從政吧!
我想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是「真誠惻怛」的政治家,
但是它卻充滿了利欲熏心和粗暴惡俗的政客。
政治家跟政客之間有一個非常非常重大的差別,
這個差別,我個人認為,就是人文素養的有與無

二十五年之後,我們再來這裡見面吧。
那個時候我坐在台下,視茫茫、發蒼蒼、齒牙動搖;
意興風發的總統候選人坐在台上。
我希望聽到的是你們盡其所能讀了原典之後對世界有什麼自己的心得,
希望看見你們如何氣魄開闊、眼光遠大地把我們這個社會帶出歷史的迷宮----
雖然我們永遠在一個更大的迷宮裡---並且認出下一個世紀星空的位置。

這是一場非常「前現代」的談話,
但是我想,在我們還沒有屬於自己的「現代」之前,
暫時還不必趕湊別人的熱鬧談「後現代」吧!自己的道路,自己走,一步一個腳印。

❤閱讀-哲思-設定比終點更遠的地方

文章出處:
跟日本人合作讓我體悟:為什麼台灣人總是「贏在起跑點」,卻「摔在終點線」?
作者是成大畢業。


整篇文章,最有意思的是這一段話:
我不知道。跌倒不就是瞬間身體不協調嗎?這跟終點線有關?

 「因為你心裡想著終點線快到了,身體感受到心意,就準備停止運作,

  這讓你失去了協調性,所以不偏不倚在終點前摔倒。」
 老師繼續說:
 「下次跑步,不要只盯著終點線, 要望著一個更遠的目標,
  終點線只是中途點,這樣你就不會跌倒了!」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閱讀-兩性-男人看男人眼光最準!這三種人,剩女當到死也不能嫁

文章出處:男人看男人眼光最準!這三種人,剩女當到死也不能嫁


摘要:
◎遲到一分鐘比遲到一小時,更來得罪孽深重。
§我認同他說的"尊重",但別把話說得太絕對,遲到一小時,也可能是不在乎。

◎結婚只要有一點遲疑,就該放棄
§這我也很疑惑,這也可能表示,他深思熟慮。不是個衝動的人。


◎為了讓好男人成為囊中物,除了努力讓自己更出色,別無他法。
§此文最認同的就這句。


*****
文章多數觀點,不能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