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閱讀-社會-抱怨,只會讓你看不見眼前的美麗

出處:抱怨,只會讓你看不見眼前的美麗


摘要:
◎這位導遊朋友與我說:「好像很挑剔、很愛評論,卻其實非常的膚淺。」
同樣身為父親的他也有感而發,台灣的「第一名文化」,
尤其是上一輩的人,讓他們終其一生只會對眼前的事物評斷「好」與「壞」,
無法輕輕鬆鬆笑看眼前事物,用客觀的描述,沒有好壞,沒有對錯的形容「它們」。

看到了一個新朋友,看到的只是「她比我美」、「她比我胖」。
吃到了一間新餐廳,唯一吐的出來的話就是「比某某餐廳好吃(或不好吃)」。
看到了一個新地方,看到的只是「這個地方比上次還要好玩(或還要不好玩)」。

大家已經無法「輕鬆觀察」,而是一定要「嚴肅打分數」────
從小被打成績打到大,以後,一輩子,也要打別人成績。
這真是極膚淺的人生,從小一路「比較」到老,
對身邊的事物評分了一百萬次以後,一生就這樣結束了…。
早一點悟到這點,才真的跳脫了這個世界的老鼠圈圈────人生沒有好壞,只有體驗。


§這種人生只有輸贏而已,但是比較,
必須要有一個同樣立基點、標準,才能比。比如身高跟體重怎麼比?
況且人生的遭遇、感性的喜惡、社會的道德、國家的文化,千差萬別的,無從比起。
最終,就精神式自慰阿Q,永遠自認為了不起,讓自己開心,
被無知遮蔽,再也覺察不到可探究之真,可學習的善和外境的美了。§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閱讀-法律-「幫你讀書」的侵權問題

出處:群和律師事務所/吳尚昆律師:幫你讀書?
參考:閱讀-法律-即使是臉書公開的「內容」,未經同意就「下載轉傳」一樣違法


摘要:
◎但<得到>中有一個產品,叫「每天聽本書」,我不認同這產品及服務
依照羅振宇的形容:「這產品不是書評,不是聲音書,而是人格化的轉述」,
「找一個信任的朋友幫我看書,問過他之後,就知道大概的意思,我就不必再看了。」。

§此文作者反對原因:§
1. 不認為「讀書」這件事情可以由他人代替
 賣的是一種「轉述」「代讀」的服務,
 用了這服務,「我就不必再看原作品了」,這不會有問題嗎?
2. 著作權侵權的爭議
 獲得原作者(或原權利人)的授權嗎?有付錢給原權利人嗎?
§老實說,我對這件事也很疑惑,用代讀方式來「賺錢」,不會牽涉版權嗎?§

大陸著作權法原則上只是民事責任
也因為如此,<得到>App的「每天聽本書」的法律風險小得多了,
而且只從行銷來說,如果有侵權爭議,很容易轉成另一種話題行銷的。
§作者猜測,因為是民事責任,所以可以這麼做(台灣是刑法刑責§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閱讀-人際-你今天被道德勒索了嗎?

出處:賴天恆/你今天被道德勒索了嗎?


摘要:
◎一些的義務、權利、允許,會因為一個人的能力、工作、身邊的處境而改變。
舉例來說,身為醫護人員,很可能對自己正在照顧、治療的病患有特殊的義務。
任何人對自己的親屬,不論是晚輩、平輩、長輩,都可能有一定照護的義務。
如果我們走在路上看到別人暈倒呼吸心跳停止,
不應該見死不救,就算沒有義務施予CPR,也至少應該叫個救護車。

情境的改變會讓人負擔額外的義務,這使道德勒索成為可能:
○醫院可以輕易地剝削醫護人員:
故意把班表拉長或者拒絕給付加班費,
然後告訴醫護人員說「沒有其他人可以接手,你們不可以丟下病患」。
這樣一方面可以省下不少人事費用,另一方面可以維持一定(但不見得多好)的醫療品質。
○藉由告訴員工「你們有義務協助乘客在連續假期準時到家」,
台灣某間鐵路公司可以少聘很多人,從中獲利。....
§有些企業主老說現在年輕人不耐操、草莓族,
 我也覺得就是(職業)道德勒索,但他們都不說自己的企業道德,給了多少薪水§


道德勒索一個靠北的地方,
在於道德似乎獎勵勒索者,會替勒索者對被害者施壓,會協助勒索者得利,
不論這些利益是金錢上的利益(如同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頂尖大學等案例),
或者時間與方便(如同腳特車籃的案例)。但是這就沒辦法,道德義務就是道德義務。
而有時候愈不要臉,便愈能欺壓安分守己的人。


◎那怎樣回應道德勒索?就被害者的角度來說,似乎有一個方法,堅持拉倒...
勒索者往往擁有更龐大的社會與媒體資源,可以呼召社會大眾一起對被害者施壓。
社會經常出現雙重標準,對有權有勢者輕輕放下,卻拿著放大鏡檢驗弱勢團體。
此時,一旦弱勢真的拉倒,他們所承擔的代價遠超出有權有勢的人。
如此一來,在社會大眾的「支持」下,
勒索者往往「負擔」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但是弱勢團體「負擔」不起再三的拉倒。


作者建議:
這指向更關鍵的結構問題:為了讓被勒索者能堅持拉倒,
社會大眾必須意識到道德勒索所伴隨的雙重標準。
當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亂丟垃圾的路人進行道德勒索時,
社會大眾至少要停止盲目地只譴責被勒索者。
我們必須意識到是血汗醫院、鐵路公司、航空公司、頂尖大學等有權有勢的團體,
在剝削、利用勞工。我們更要認真思考怎樣停止當一個道德勒索的幫兇:
抵制道德勒索的企業,並且唾棄協助道德勒索的政府機關、要求徹底改革勞動部等等。
唯有社會停止譴責被害者,才有機會消除道德勒索。


閱讀-科技-網際網路已經完蛋了

出處:網際網路已經完蛋了
§去中心化,走向中心化§


摘要:
◎每天大約使用多少個網際網路服務(網站或者 app)。
大部分人的答案恐怕不會超過 10 個,儘管手機上裝滿了 app,
但實際頻繁使用的,就那麼幾個。

在 10 多年前,Google 雖然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世界的中心,
但 Google 的理念是分發流量,讓人們找到需要的東西,就可以離開 Google 去其他網站。
在 Google 之後,
這些年興起的大公司裡面,
每一個都是試圖讓使用者盡可能長時間地留在自己服務內,不要去其他地方。
他們佔用了使用者越來越多的使用時長,他們反客為主開始吞噬網際網路。


§變成大公司篩選資訊給你讀§
網際網路中心化之後,使用者的利益就開始不斷被侵犯。
過去內容分布在網際網路各個角落,想找到他們需要花點時間,
但是想幹掉它們也不太容易。
今天,只要違法「使用條款」不出 10 分鐘,就會有無數好友告訴你「已經看不到了」。
除了「根據法律法規」刪除文章之外,
一個企業可以創造無數理由,輕鬆讓自己平台上的內容消失。
過去,內容掌握在創造者自己手裡,企業沒法輕鬆幹掉它們。
換一個角度,過去那些需要動用法律才能擁有的權利,現在已經被下放到了企業手裡。


寫的文章,變企業的;存在雲端的資料,變企業的;變成大數據的數據,也還是企業的
企業控制的不僅僅是一個貼文,
他們控制的是數據,並且是使用者創造出來的,本來不屬於他們的數據。
*****
在這個時代,企業的權利越來越大,使用者擁有的權利反而越來越少。
這樣的例子四處可見。
再比如說,使用者在雲端硬碟裡面存了大量的數據,
這些數據是使用者創造的,理論上說使用者是擁有它的,
但是如果帳號被封了,這些數據也就很難拿回來了。
被封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大概是合理的,一些不合理,還有一些是因為出錯。
但不管因為什麼,無論這種事情發生機率多低,一旦被封,你創造的數據就沒了。
*****
比用錢交易得到的數位資產更嚴重的,是使用者使用服務過程中創造的數據
這些數據的主權更模糊了,理論上說它當然屬於使用者,
但實際上使用者拿不到它,甚至沒法備份它,只能被企業所用。
本來完全是你自己創造的數據,
最後你反而沒有對它的控制權,這就是現在這個時代的荒唐之處。


◎現在問題是蘋果這家公司,可以在買賣雙方完全同意的情況下,使得這個生意做不成。
最終使用者願意花錢,開發者甚至願意免費提供
但就算買賣雙方都同意,只要蘋果不同意,使用者就得不到這個 app
因為 iPhone 是封閉系統,除了透過 app store,使用者沒辦法把 app 裝到自己手機上。
(有破解的例外,但比例太低。)
一家企業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利,
這是電腦發展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的,甚至可能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你能想像在傳統時代,你想跟鞋匠買一雙鞋,但是商店就硬是讓你這雙鞋拿不到手嗎?
就算是考慮到官方禁止的可能,你和鞋匠也可以私下找個沒人的地方交易。
但在 iOS 上,這都不可能了。


◎更極端的例子是購買之後的各種數位產品。
這個時代人們可以輕鬆的在線上買音樂、電影、遊戲、軟體,
和過去不同的是,儘管使用者花了錢,但是並不能擁有這些產品。
就算不談帳號被封的極端情況,這些東西仍然可能會突然消失,
比如版權方撤回了版權,你之前就算買到過它,從此之後可能也就沒法再使用了


◎Tim Berners-Lee 還說,我設計 www 的時候,
它本來就是個去中心的結構,每個人都可以建設自己的網站,
現在網際網路變成中心化結構了,這不是個技術問題,這是個社會問題。
...幾大平台就是這樣把內容創造者也吸引進來的,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 Facebook 創造的生態圈中。


◎Facebook 改了不知道多少次排序,以至於我打開一個 Facebook 頁面,
都要找半天才能找到到底什麼是最新的消息,大家都做了一樣的事情。
§我對此也非常困擾§


◎我覺得人類能擺脫這一切最後的希望,是被妖魔化最厲害的 暗網
§作者觀點§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閱讀-哲思-若在台灣待不下去,出國也無法解決你的悲觀

出處:若在台灣待不下去,出國也無法解決你的悲觀──唯有看清現實,才能獲得自由


摘要:
◎今天看到一篇《換日線》的文章在講「台灣,我待不下去了」。
講的主題大致有三點:
1. 美國社會加強年輕人自信
2. 台灣發展機會少、年輕人沒希望
3. 結論是要離開台灣,才能獲得自由。
...但是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
所以要站出來,提醒那些相信「外國月亮比較圓」的人:出國,不能解決你的悲觀。
...我願你獲得自由。但是自由總有代價,首先,你要放棄過度樂觀的希望與想像。


◎柏克萊碩士單學費一年就要 150 萬,台灣教育部學貸只能貸 100 萬,
剩下還要找其他資金,一樣都得還。一畢業就背上 200、300 萬元新台幣的債務,
許多人必須要找到在美國的工作,用美國的薪資水準才能還得起。
這樣的動機跟夢想、成功與否幾乎沒有關係,反而是完全沒有退路的壓力。

隨著家境狀況的差異,赴美與否不只是勇氣問題。
一個碩士就是 300 萬的投資,並不是人人都買得起。
就算資金沒有問題、順利拿到學歷,也不保證就可以拿到一份成就感與薪資兼具的好工作。
和在台灣工作相同,你一樣可能會遇到一個喜歡性騷擾的上司
黑心騙資金的企業文化、愛喝酒的同事,以及多出了巨大的鄉愁、龐大的寂寞。
§作者是想表達,外國也不全然是好,台灣職場會遇到的問題,外國也一樣。§


◎台灣在改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速度。
...
我知道台灣並不完美。
但是其他地方也有台灣沒有的缺點,不應該被淺碟地過度美化。

人總會沮喪,偶爾徬徨,但是怪罪自己是被環境限制,
因為在台灣才會困頓,只要出國就可以解決問題,只是逃避現實而已。


問題的關鍵,不是在哪裡比較好,而是一個更中性的事實:
沒有地方是天堂,也沒有地方是地獄。這才是現實的常態。

人們口中的「台灣」、「美國」都只是集合名詞。
每個人的自身經驗也只是複雜社會的一個「實驗數據」而已──而每次試驗都是獨立事件
你永遠都無法斷言明天碰到的遭遇,會掉在成功或是失敗的那一方。
...你會變得為自己負責:
因為你知道,在每一個關頭你都盡力做到最好了,所以不存在「更好」的選項。
因此,你也不再會為過去的事情後悔。
§全文的重點在此,不是要去哪裡,而是將自己變成熟。§


邏輯思維有一段對英雄的定義,我深深記得:
所謂的『英雄』是超越自己的父母、環境、血緣、出身、性格特質,
不按寫就的劇本表演,讓大數據對自己的行為無法預測,永遠會給全人類驚喜的人。

一旦你行動的憑據是自己的判斷,你就跳脫了他人的眼光、社會的框架、大數據的歸納。
沒有任何事物能夠牽絆得了你,你便是獨步於常規之外的,自由無羈的英雄。
§若要呼應前面,他的意思就是,不管在台灣、美國,要作一個英雄,突破現狀!§

❤閱讀-讀書-“知識付費”真治不了你的知識焦慮

出處:“知識付費”真治不了你的知識焦慮


摘要:
知識焦慮
我朋友劉剛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叮鈴鈴——早晨鬧鐘響起。
他眼一睜,立馬抓過手機,打開“得到”,傾聽60秒羅胖教導。
刷牙與吃早飯時,打開“喜馬拉雅”,“完成了30分鐘的音頻學習。”
然後,他出門上班。

地鐵上,再點開“知乎live”,“聽了三個知名答主的經驗分享。”
中午吃飯與午休的時間,他又點開了“在行”,“抓緊學習了《如何成為寫作高手》。”

下班路上,他又打開“得到”,“我在上面訂閱了5個專欄。”
吃完飯,上床,打開“直播”,“聽了李笑來的《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自由》。”
然後劉剛帶著滿滿的充實感,終於無比欣慰地進入了夢鄉。



◎我問劉剛:“你幹嘛把自己弄得這麼累啊?”
劉剛一下說了三個原因:
“時代變化太快,擔心自己的知識不夠用。”
“別人懂的東西自己不懂,怕落後於他人。”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


劉剛的三個擔心,其實極具普遍性。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樣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一天不求知,心裡就不安。何為知識焦慮症?

就是我們對新的知識、新的信息和新的認知迭代始終有一種匱乏感,
因為擔心自己知識匱乏而落後於社會和他人,從而產生了一種心理恐懼。

“我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
 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緊這個時代,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和學習。 ”


◎但是學習又學什麼呢?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分鐘產生的信息量超過古時一千年,
劉剛說:“我不知道怎麼篩選有用的知識。”

這也是一個時間短缺的時代,時間已成為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
劉剛說:“我不想把大量時間耗費在選擇上。”

這更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成功的捷徑,
劉剛說:“希望短時間就能掌握某項技能。”
正在“劉剛們”焦慮頭痛時,“羅振宇們”出現了,用手一揮:“跟我來!”
於是,知識付費誕生了。

何謂知識付費?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付費,我就給你知識。
“你不知道怎麼選嗎?我幫你選。”
“你不想耗費時間學嗎?我幫你讀。”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嗎?我嚼爛了給你。”
哇,知識付費竟然這麼好,於是大家一擁而上。

訂專欄、訂課程、訂直播、訂小密圈,
劉剛說:“生怕動作一慢,就被甩到行進隊列之外。”
所以,目前知識付費用戶已達5000萬人。
“手機裡沒幾個付費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有段時間,和劉剛一起聊天時,他嘴裡經常冒出一大堆新名詞:
什麼“跨界學習”啊?什麼“認知升維”啊?什麼“中矩思維”啊?

有一次,我問他:“你都哪裡學的?”
他說:“付費APP上。”

那段時間,劉剛特喜歡在社交場合表演,潛台詞是:“你看,我學到了好多新知識。”
兩年過去後,他終於消停了,不再逢人就滿嘴噴新名詞了:
“學了一大堆新名詞、新概念、新思維,看似什麼都知道,其實一點卵用也沒有。 ”
他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震驚世界,§我讀到的大部分版本是:普朗克§
於是被很多大學邀請去做報告,愛因斯坦因此而被弄得疲憊不堪。

有一天,司機對他說:“你太累了,今天我幫你作報告吧?”
愛因斯坦問:“你能行嗎?”
司機說:“我閉著眼睛都能背出來。”
那天司機上台,果然講得滴水不漏。

但剛想下台時,一位博士站了起來,然後提了一個非常深奧刁鑽的問題。
司機不知怎麼作答,幸好腦瓜轉得快:“你這問題太簡單了,我司機都能回答。”
愛因斯坦站起來,幾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博士驚呆了:“沒想到他的司機也遠勝於我。”

但在回去的路上,司機對愛因斯坦說:“我知道的只是概念,你懂得的才是知識。”
其實,我們就跟這位司機差不多,一付費一收聽,就誤以為學到了知識,
其實離真正的掌握知識差了十萬八千里,你以為買到的是知識,其實買到的是“知道”。
你以為買到的是掌握,其實只是囤積了一堆“知道”。


◎大部分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
首先,它傳授的幾乎都是碎片化知識。

朋友張海特別喜歡各種“乾貨”知識,
今天在這個公號看到“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乾貨滿滿,我要收藏起來。
”明天在那個公號看到“高情商必須具備五個能力”,“乾貨滿滿,我得收藏起來。”
就這樣,他像松鼠屯糧一樣囤積著。但收藏的過程,就是遺忘的過程。

“有一天,我打開微信收藏,看到裡面竟然有1000多篇文章,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收藏的,也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要收藏這些文章。 ”
最後,一鍵刪了個乾乾淨淨。

如果你留心一點,就會發現,
現在“知識付費”傳授的多是張海所收藏的那種碎片化知識:
●它們往往是一堆結論而非邏輯
●它們往往大量簡化了推演過程
●它們往往將多路徑簡化為單一路徑
●它們往往只告訴你表面事實,不告訴背後原理
關於學習,有一句名言——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構成了你的思維方式。


所以,長期接收碎片化知識將會導致:
●因為不成體系,所以容易遺忘
●看待問題簡單化片面化
●思維與視野變得狹隘
●難以進行複雜思考和獨立思考
所以,我們經常感嘆:“學了這麼多,就像沒學過一樣。”
喬布斯說:“你得到的知識根本稱不上知識,充其量只是信息。”

◎在這裡,我聲明兩點。
第一,我不是反對碎片化學習。
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當然很有必要,但這與學習碎片化知識是兩碼事。

第二,我不是說碎片化知識一無可取。
該什麼時候去吸收碎片化知識呢?
就是你對某個領域的知識架構已經建立好了,
這時你可以藉助碎片化知識來查漏補缺,豐富自己的認知深度與認知廣度。


◎羅振宇有本書叫《我懂你的知識焦慮》。
沒錯,羅胖確實十分懂你的焦慮,但他永遠無法治好你的焦慮,
他只會不斷挑逗你,給你製造焦慮。

知道嗎,比賣知識更高明的,是賣焦慮感。
關於知識付費,有兩句話很見血:
“那些知識付費所販賣的知識速成,其實質賣的不是某一領域的知識,
而是一種‘讓你感覺很努力’的幻覺。 ”

“(很多)知識付費向用戶兜售的,實質上是一種精神慰藉,
讓你感覺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得到些什麼有用的東西,從而有一種收穫知識的滿足感。 ”

但這種滿足感很快就會隨時間而幻滅:
“聽了一堆大神大牛們的分享,結果還是發現自己沒有任何改變。 ”
付錢過後,你依然是你。

於是,新的焦慮誕生了。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知識依然沒長進啊?
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知識依然是井底之蛙啊?
不明就裡的你又陷入瘋狂購買中,“那我就再訂閱幾個專欄。”
“那我就再購買幾次直播。”
就這樣,你陷入了“焦慮—購買—焦慮—購買”的惡性循環中。


◎要想真正治療你的知識焦慮症,首先你得弄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一,學習要有目標定位。
我朋友劉剛最喜歡隨大流,
看見別人學英語,他就跟著學英語。
看見別人學寫作,他就跟著學寫作。
看見別人學編程,他就跟著學編程。
“學完,發現還是解決不了我的焦慮。”
你一定也發現了,劉剛最大的問題是——用戰術上的努力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什麼意思?
就是他雖然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不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麼。

所以,看見別人學什麼他就學什麼,今天學這,明天學那,
看起來很努力,但實際毫無用處。
學習如同種地,在承包這塊地之前,一定要有目標要有計劃,
知道要種何種作物,要達到多少產量,接下來才是為之辛勞耕作。

沒有目標,一切無從談起。
那如何尋找學習的目標呢?
●坐下來,寫出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羅列“這樣的人”所對應的知識領域或技能
●再把知識領域或技能細分成主要和次要的知識點
●你需要學習的知識體系圖就出來了

目標一明確,方向一清晰,你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嗡嗡亂撞了。


第二,學習要懂問題驅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段名言:
“如果給我1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


這話什麼意思?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最好的學習,都是問題驅動式的。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有一次,我問考清華的學霸:“你的學習效率怎麼這麼高?”
他說:“我從來不簡單地去看書複習,我的學習都是問題驅動的。”

你不是不可以訂閱得到專欄,不是不可以訂閱喜馬拉雅音頻,
但是在接受這些新知識之前,你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對想學的知識點進行預先的學習,然後帶著問題去聽別人的課。

邊聽邊對照,邊聽邊思考,再把迷惑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
然後再去搜羅體系化的書籍,從中找到解決這個迷惑的原理和方法,
如此這樣,你的學習才會變得高效。



第三,學習要懂系統深挖。
谷歌董事長施密特說過一串數據:
人類從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四百萬年間,一共創造了5艾字節的信息,
這個存儲量相當於50億部1G電影。
而到了2010年,人類每兩天就會創造5艾字節。
再到了2013年,人類每10分鐘就創造5艾字節,
再到今天,人類每1分鐘就創造5艾字節。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
不管你如何沒日沒夜的學習,你都趕不上知識的增長速度。
所以,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時代,最有效的學習並不是碎片化學習。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這話什麼意思?
就是說,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純粹就是一個大**。
如今社會早已分工得極其精細,並且各個領域都在飛速發展,
所以,最好的學習不是追求成為一部百科全書,而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喜歡“有話植說”的一句話:
一味貪多求全的學習,不會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只會讓你更加焦慮。
真正成功的哪些人,都是在自己行業裡專注只做好自己的事,
經過多年沈淀,這才一鳴驚人。

所以,不用羨慕那些成功的人,他只是比我們更早的專注於一個領域而已。 ”
治療知識焦慮的最佳方式,就是你能在某個領域上達到專業水平。


◎第四,學習要有致用出口。
先講一個富蘭克林的故事。
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個印刷廠的學徒工。
每天看到報紙印出來的時候,他就想:“有一天我的文字出現在報紙上就好了。”
他是行動派,想到了就做。

他是怎麼做的呢?
那時候,還沒有專門的寫作培訓班,於是,他把報刊雜誌上的好文章剪下來,
再一句一句抄寫在一張張紙條上。
抄完之後,把原文放在一邊,然後再把這些紙條全部打亂,
讓自己把這些話按照順序排列下來,
很多次排列之後,他就弄懂了文章的結構。

然後,他又把難度提高一個檔次,讓自己把文章一句一句默寫下來,
很多次默寫之後,他就懂得瞭如何運用文字。
終於有一天,他的文章出現在了報紙上。

文章見報後,更加激發了他的寫作興趣,於是他天天奮筆不休,終於成為大文學家。
講這個故事,就是想告訴你一個道理:
當你係統地學習一個知識後,你必須為這個知識找到一個或多個致用的出口,
只有讓知識頻繁地得到“致用的鍛煉”,知識才能真正地轉化成為長在你身上的本事。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很多知識毫無用處?因為他沒有找到穩定的輸出系統。
§這可以和第一點結合起來說§


◎當我們都在為求知求學而焦慮時,“羅振宇們”來了,
他隔著屏幕向我們伸出胖乎乎的大手:
“世界末日沒什麼好怕的,都跟我來。”於是我們就登上了知識付費的這條船。
但在我們積極掏錢的時候,“羅振宇們”永遠不會告訴你一個秘密:
主動學習遠比被動學習重要。
系統學習遠比碎片學習重要。
向內學習遠比向外學習重要。
專業學習遠比跨界學習重要。


這就是拾遺寫這篇稿子想告訴你的一點真相。
我不反對知識付費,但我反對鼓吹知識速成。
我不反對碎片化知識,但我反對神化碎片化知識。
求知這件事情,沒有什麼終南捷徑可走。
此時,我想起了一個段子:
“如果你每天還在看耶魯公開課,上3W咖啡聽創業講座,知乎果殼關注無數,
36氪每日必讀,對馬雲的創業史瞭如指掌,對張小龍的貪嗔癡如數家珍,
喜歡羅振宇勝過喬布斯,逢人便談互聯網思維……
那你應該還在每天擠地鐵。 ”





-----------------
參考資料:
得到-學習-黃有璨:付費知識該怎麼學
那麼如何更有深度、有效果地學習呢?
1. 以去大量涉足“啟發”類的學習產品,但建議最好能在這類產品之上,
找到一個或多個能夠學以致用的出口。
2. 對於新人來說,一定優先考慮購買那些能夠幫助你
“培養能力”或“構建知識體系”型的產品,至少應該把更多精力花在它們上面,
 少看一點馬雲的演講和未來的商業變革趨勢這一類的東西,不是不看,而是少看。
3. 總是只有5%-10%左右的人,
他們的學習是更有效的,他們也更容易成為金字塔頂端的那群人。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閱讀-哲思-【蠟筆小新】:善與偽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行動

出處:這個「小新帶小白回家」的畫面看似天真無邪,背後卻隱藏著連「大人也不一定能看出來」的黑暗心機...


節要:
◎有關於「被遺棄的狗」大家展開了討論
1. 妮妮:
表示非常的擔心這只小狗,急切的說著「在這樣下去它會死掉的,必須得有人收養它」。
但是心軟並不表示自己願意承擔生命的重任。

當小新問到妮妮家是否可以收養小白的時候,
妮妮一改之前的急切與擔心,一臉為難的回答了「我家已經有兩隻貓了」。
妮妮的困擾來源於不想而不是不能
§家裡若已經有很多寵物,養起來確實會有困難,貓和狗的相處或是經濟上的問題。
 為何本文作者要寫「是她不想,而不是她不能」。
 我認為原因是,妮妮是最積極說要幫忙的,
 但是卻連一個建設性的辦法都沒提,可能是純理想主義者或過於感性的人。
 我覺得,應屬於過於感性,但不能解決問題的人§


2. 風間(他被設定成一個近乎完美的孩子,五個小孩裡最優秀的):
當風間擔心可愛的小狗會死掉的時候,
小新不假思索的直接說了一句「那你就養啊」,
結果風間的回答是立刻拒絕,只是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他說:高級公寓不能養寵物。
這由其實也能理解,畢竟在日本的高級公寓的確是有很多項嚴謹的明文規定,
不允許飼養寵物基本上是首要規定。
但連「想一想辦法」這樣的過程都沒有,無疑就是撇清責任的做法。
§風間跟妮妮,皆表現出的同情或惋惜,
將自己推向了道德的至高點,但是連「想一想辦法」都做不到的人。
由於風間在劇中,聰明利己,成績、家世最頂尖,可預見的未來,光明燦爛。
是內心高人一等的理想主義者。§

3. 正男與阿呆,全程基本上沒有說過話。
只有在小新出了個「好主意」之後正男才回應了一句「我人在這呢」,
但是對於小狗的事依然只字未提,對於收養寵物大概也是有心無力
§吃瓜群眾§

4. 小新:
風間提出「小新家可以養嗎」的疑問之後,
小新沒有直接回應,但是下一個畫面卻是小新帶著小白一起回家。
換句話說,最後在朋友們都無法對這個事件負責的時候,小新卻毅然的承擔起來,
比起只能嘴上說著可憐卻無法付出實質幫助的同伴們,只有小新默默的付出了行動
...
善與偽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行動,
也許說風間與妮妮是偽善有些太苛刻,但同時事實真的就在眼前。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閱讀-環保-改變行為不能只靠道德勸說:德國靠「保證金」機制,成功回收寶特瓶

出處:改變行為不能只靠道德勸說:德國靠「保證金」機制,成功回收寶特瓶


摘要:
◎新點:在德國買礦泉水還要付「保證金」,以確保消費者會主動回收寶特瓶。
本文3大重點:
1. 德國帶保證金的寶特瓶,用錢鼓勵你回收! 
2.「多贏」環保成效,減少供應商成本也降低垃圾掩埋場需求。
3. 台灣現況反思:回收率高,卻難以永續使用


◎(德國)超市賣的礦泉水瓶身會有一行小字:
Pfand 0.25 €。「Pfand」這個字是德文「保證金」(Deposit)的意思,
表示寶特瓶包含€0.25 的保證金(又稱押瓶費)。


◎德國實施多年,成效非常好,目前寶特瓶回收率高達 93.5%,
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相較之下美國保特瓶回收率約 31%)!


◎2016 年曾發生有人利用退瓶機詐取押瓶費的新聞。
德國科隆一名飲料商私自改造退瓶機,讓寶特瓶放入機器後可以再拿出來,
藉此利用同一支寶特瓶重複回收了 177,451 次,賺取 4 萬 4000 多歐元的押瓶費!
事發後這名飲料商隨即遭到判刑處份。


◎雖然台灣已經沒有獎勵金制度了,
但大眾已養成回收空瓶的好習慣,台灣寶特瓶回收率維持約 95%,成績相當亮眼。
然而回收率高,台灣的寶特瓶循環使用率卻有待改善,
主因是台灣法規禁止將回收寶特瓶材料用於食品容器及包裝製作,
因此無法像德國重複使用空瓶。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enter)報導,
台灣每年仍須耗費 7 千萬公升原油生產新的寶特瓶。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詞彙-我不是在...,就是在前往...的路上

我在《巴黎文學散步地圖》的摘要讀到:
「巴爾札克曾說:『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巴爾札克確實很愛喝咖啡,自述:「我將死於3萬杯咖啡。」,
據專家統計,他一生大約喝了五萬杯(註),然而,這不定然是他咖啡全在咖啡館喝的。

我查了許久,
都沒找到巴爾札克說過這句:「我不是在...,就是在前往...的路上。」,
因此刪去人名(巴爾札克),單獨搜尋句子。
這才找著這是奧地利詩人兼散文作家Peter Altenberg的名言:
「Wenn der Altenberg nicht im Kaffeehaus ist,  ist er am Weg dorthin」
德翻中:假如AltenBerg不在咖啡館,就是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我查日本旅遊資訊,
常會在日本自助旅遊達人林氏璧的部落格、粉絲團看到一句:
「我不是在日本,就是在前往日本的路上。」
我猜,極大可能是林氏璧把句中的"咖啡館",皆換成"日本"的吧!


----------------------------
註1:維基:奧諾雷·德·巴爾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