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閱讀-讀書-這世界不看書的人愈多,書店愈賺錢

出處:這世界不看書的人愈多,書店愈賺錢


摘要: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照這樣看書,書店不倒光了嗎?

後來我發現自己想錯了。
就像健身房能一間間開,並不是因為上健身房的人變多了,
它們賺的永遠是繳了卡費而不去運動的人。
就像英文平台愈開愈火,你看過哪一年台灣國民的英語能力趕上世界水平了?
它們賺的,永遠是買完教材,回家連十分鐘單字也捨不得背的那一撮人。

很多人買書、曬書、看書評,很懂知識賣的是一種稀缺性,
但又習慣用最省力的方式去補足這種稀缺感。
舊的還沒消化完,新的又來了,所以只有不斷買買買,心裡才踏實的起來。
§新書一直買,就因為舊書看不完,感覺很像新年許新願望§


◎功利社會對書有情懷的人愈來愈少,更多的人在乎的是「對價關係」。
比如說上進心與存在感,比如書是成就品味最低成本的方式。
你看永真急製,彷彿自己懂設計;
看村上春樹就覺得像文青;
看馬雲、李開復,自然也就覺得離創業成功不遠了。
§給人一個夢,把實用書當小說來看§


◎我過去的主管《數位時代》總主筆詹偉雄說過:
「如果一項消費,能讓顧客相信走進來跟走出去,
 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那收費就高得多。
他說他的好朋友精神科名醫王浩威就有這種功力。


買書,甚至看完書都不等於擁有知識。
我們終歸要回到一個問題點:要怎麼樣才能體現看書的價值?


◎不在意「輸入」的數量,卻極端在意「輸出」的質量,他看完書後總是反覆幾個動作:
●寫下專業筆記
●把書裡的觀點做為對同事演講的素材
●不斷的演練書裡提供的動作成為習慣
●透過日常工作來驗證學習成果

這些動作很辛苦,但一點也不八股。
它們體現了知識變現最具體的三個過程:
1.不斷的反覆 
2.精細的反覆加工 
3.透過應用形成長期記憶
他讓我理解真正的學霸不是讀了很多書,而是能夠用知識高效率的調動工作與生活。

§作者的重點放在「輸出」§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閱讀-社會-臉書依賴者連話都說不完整

出處:你知道有一群人絕不用臉書嗎?抗拒臉書的他做實驗,發現臉書依賴者連話都說不完整…

§看到這標題第一個疑問是:他做了什麼實驗?
 結果這是預告文。§


摘要:
◎紀錄片《臉書啟示錄》的主角布蘭特.平文迪克(Brant Pinvidic)
好奇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將自己私生活暴露在臉書上,認為這可能是「自戀」的表現,
但當他透過訪談臉書使用者,去檢視自己抗拒臉書的原因時,
卻發現竟也是自戀感作祟,臉書其實只是反映出了人們內心的一種心態
§我比較喜歡用「渴望偉大」§


◎布蘭特訪問了一位約會專家麥特(Matt),麥特示範了在臉書時代如何搭訕女性,
免去了要電話、要E-mail的「落伍」手段,直截了當地向女性要求加入臉書帳號,
並且在當晚就傳訊息給對方表示「要更進一步發展關係」。
這讓布蘭特嚇呆了,他開始擔心自己女兒未來也是透過臉書認識對象;
而就在布蘭特認為臉書約會非常荒謬之餘,布蘭特的表妹也透過臉書認識一名男子,
並且步入禮堂,事實上美國每年有上千對新人是透過臉書認識


名氣讓人臉書成癮 「臉書能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棒」臉書究竟影響人們多深?
布蘭特訪問了一位有臉書成癮的18歲女生夏安,她在訪問過程無時無刻都盯著臉書
,不停的滑手機,布蘭特將手機拿走後,
夏安開始顯得焦慮與不安,無法回答一個完整的句子
夏安在臉書上使用非本名,有5000多名追蹤者,
這讓她感覺得自己小有名氣,這也正是讓她沉溺於臉書的原因,她享受於臉書裡的名氣。


◎不只有夏安,布蘭特另外一位受訪者「好萊塢粉紅佳人」凱蒂,
凱蒂是一位實境節目主持人...凱蒂也坦承現實生活中,她在學校一點都不受歡迎。
§這不錯了阿,有人在實際生活不受歡迎,在臉書上也不受歡迎§


◎布蘭特將臉書的現象,歸結於是「自戀」跟「不安全感」所致,
使用者透過建立的好友名單來形塑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
臉書讓使用感覺到自己很重要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閱讀-邏輯-張五常《賣桔者言》一書中:思考的方法

出處:張五常《賣桔者言》一書中:思考的方法
參考(已被整理過一次):內參-邏輯-經濟學大師張五常的思考方法


全文:
據說熊彼德(J. A. Schumpeter)曾在課堂上批評牛頓,
指責這個如假包換的物理學天才只顧閉門思想,
沒有將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開而留諸後世﹗這批評有點道理。
但牛頓在物理學上的豐功偉績,是他在逃避瘟疫的兩年中想出來的﹔
其後就再沒有甚麼重大發現。雖是曇花一現,但這「一現」卻是非同小可。
愛因斯坦的思考方法,躍見經傳﹔可惜他天賦之高,遠超世俗,要學也學不到。
有些朋友以為愛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資料而將相對論想了出來,他們也可照樣推理。
但愛因斯坦所能辦到的,跟他們有甚麼相干?不自量力,以此為最﹗
愛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種思想障礙。

我不僅不敢與牛頓或愛因斯坦相比,就是半個天才也算不上。
但正因為這個緣故,我倒可以寫一點有實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學回來的。
一個平凡的人能學得的思考方法,其他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學。
天才的思考方法是天才的專利權,與我們無關。
在大學唸書時,我從不缺課的習慣就是為了要學老師的思考方法。
所有要考的試都考過了,我就轉作旁聽生。
有一次,赫舒拉發(J. Hirshleifer)在課後來問我:
「你旁聽了我六個學期,難道我所知的經濟學你還未學全嗎?」
我回答說:
「你的經濟學我早從你的著作中學會了;
 我聽你的課與經濟學無關-我要學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這個偷「思」的習慣實行了很多年,屢遇明師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運的事。
這些師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準天才的著實不少。
我細心觀察他們的思考方法,
在其中抽取那些一個非天才也可用得著的來學習,久而久之就變得甚為實用。
但因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綜合了各人的方法,作為己用。
雖然這些人大都是經濟學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歸,強分門戶就是自取平凡。
茲將我綜合了普通人也可作為實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一、誰是誰非毫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個人同作分析或辯論時,他常強調某一個觀點或發現是他的,
或將「自己」放在問題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決不應被成見左右的。
要「出風頭」或要「領功」是人之常情,
但在思考的過程上,「自己」的觀點不可有特別的位置。「領功」是有了答案之後的事。
在推理中,你要對不同的觀點作客觀的衡量。

有些人認為佛利民好勝、強詞奪理地去維護自己的觀點,這是錯的。
佛利民的思想快似閃電,但他認錯更快﹗因為他認錯太快,往往給人的印象就是沒有認錯。
在我所認識的高手中,沒有一個推理時將「自己」加上絲毫重量的。
事後「領功」是另一回事。
同樣地,在學術上沒有權威或宗師這回事-這些只是仰慕者對他們的稱呼﹔
我們不要被名氣嚇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錯,
所以他們的觀點或理論也只能被我們考慮及衡量,不可以盡信。

當然,高手的推論較為深入,值得我們特別留意。
我們應該對高手之見作較詳盡理解,較小心地去衡量。
但我們不可以為既是高手之見,就是對的。
高手與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廣泛,後者膚淺而狹窄。
我一向都佩服史密斯、米爾及馬歇爾等人。
但當我研究佃農理論時,我就將他們的佃農理論一視同仁,
沒有將他們的大名放在心上,若非如此,我是不可能將他們的理論推翻的。


二、問題要達、要淺、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問題問的好,答案就往往得了過半,在「讀書的方法」一文內,
我述說了求學時的發問主旨。以發問作為思考的指引,有幾點是要補充的。
第一:問題要一針見血 
這是佛民利民的拿手好戲。你問他一個問題,他喜歡這樣回答.
「且讓我改一下你的問題」。(Let me rephrase your question.)
 他一改,就直達你要問的重心,十分清楚。
 我們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試將一個問題用幾種形式去發問。務求達重點的所在。
舉一個例子。當佛利民解釋某法國學者的貨幣理論時,
我問:
「他的主旨是否若時間長而事情不變,人們就覺得沉悶? 」
佛利民答:「你是要問,是否時間越多,時間在邊際上的價值就越少? 」
這一改,就直達經濟學上的「替換代價下降」§台灣用語:邊際效應遞減§
(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定律﹔他無需答我,答案已浮現出來了﹗

第二、問題要問得淺 
這是艾智仁(A. A. Alchian)的專長。
談起貨幣理論,他問:「甚麼是貨幣?為甚麼市場不用馬鈴薯作貨幣? 」
當經濟學界以效用(Utility)的量度困難為熱門的爭論時,
艾智仁問:
「甚麼是 效用?甚麼是量度?
 我們用甚麼準則來決定一樣東西是被量度了的? 」這是小孩子的發問方式。
後來艾智仁找到了舉世知名的答案。
量度不外是以武斷的方式加上數字作為衡量的準則,
而效用就只不過是這些數字的隨意定名。假設每個人都要將這數字增大,就成了效用原理。
這武斷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釋人類的行為,就是有用的,而效用本身與社會福利無關﹗

我自己的佃農理論,就是由幾個淺問題問出來的。
傳統上的理論,都以為既然土地種植的收成是要將一部份分給地主,
那麼地主以分賬的方法徵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徵稅一樣,會使農民減少勞力,
從而使生產下降。
我問:「既然生產下降,租值就應減少了,為甚麼地主不選用其他非分賬式的收租辦法? 」
我再問:「假如我是地主,我會怎麼辦?假如我是農民,我又會怎麼辦?」

第三、要斷定問題的重要性 
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問題的重要與否是慣例。
赫舒拉發更喜歡把這衡量放在一切考慮之前。
學生問他一個問題,他可能回答:「這問題不重要。」
於是就想也不再想。認為是重要的問題呢,他就從座上站起來﹗
判斷問題的重要性並不太難。
你要問:「假若這問題有了答案,我們會知道了些甚麼? 」
若所知的與其他的知識沒有甚麼關連,
或所知的改變不了眾所周知的學問,那問題就無足輕重。
有很多問題不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問題。
甚麼是蠢問題呢?若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沒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問題了。
舉一個例。經濟學是基於一個「個人爭取利益」的假設:
這就暗示看個人生產是會盡可能減低生產費用。
有一個學者大做文章,問個人的生產費用是否會過高了?
但基於這作者自己的假設下,「過高」是不可能的。
佛利民就下評語:「愚蠢的問題,得到愚蠢的答案,是應有之報﹗」


三、不要將預感抹殺了
邏輯是推理的規格﹔但若步步以邏輯為先,非邏輯不行,思考就會受到壓制。
不依邏輯的推理當然是矛盾叢生,不知所謂﹔
但非經邏輯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預感(Hunch)抹煞了,以致甚麼也想不到。
邏輯學-尤其是數學邏輯-是一門湛深的學問,但若以邏輯先入為主,就會弄巧反拙

在唸書時我拜讀過愛因斯坦與邏輯學高手樸柏(K. Popper)辯論的書信。
他們爭論的是科學方法論的問題。在這辯論中,我以為樸柏是勝了一籌﹔
但在科學上的貢獻,他卻是藉藉無名的。
邏輯是可以幫助推理的正確性,卻不是思想(Idea)或見解的根源。

科學方法論是用以證實理論的存在,但它本身對解釋現象毫無用處。
那些堅持非以正確方法推斷出來的思想是犯了規,
不能被科學接受的觀點,只不過是某些難有大貢獻的人的自我安慰。
這種人我遇過了不少。他們都胸有實學,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像力。

純以預感而起,加上想像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
再反覆以邏輯證實,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
只要得到的理論或見解走合乎邏輯及方法論的規格,是怎樣想出來的無關重要。
那些主張「演繹法」(Deductive Method)或「歸納法」(Inductive Method)的紛爭,不宜盡聽。
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或牛頓午夜做夢),萬有引力的理論就悟了出來。
又有誰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確。 
§建議參考《麥肯錫方法》那本書,初始假設,直奔問題,這樣複雜度能降低§
有一些獨具卓見的學者,其邏輯推理的能力實在是平平無奇﹔
他們的重要科學貢獻是經後人修改而成的。
英國早期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 Malthus),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學生﹗
近代獲諾貝爾獎的海耶克及舒爾茲(T. Schultz),推理也沒有過人之處。
這可見思想見解(Idea)是首要,邏輯次之。
馬克思的基本困難,
就是他本人在推理上已是低手,邏輯不通,而不少後人代為修改也弄得一團糟。
那就是說,馬克思的預感雖有創見,卻經不起邏輯的考驗。
得到了一個稍有創見的預感,就不要因為未有邏輯的支持而放棄。
在我所認識的學者中,善用預感的要首推高斯(R.H.Coase)。
無論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較特出的意見,他就立即回答﹕
「好像是對了」或「好像是不對的」。
先有了一個假定的答案,然後再慢慢地將預感從頭分析。
有一次,在一個會議上,
有人提議大地主的農產品售價會是專利權的市價,缺乏市場競爭,對社會是有浪費的。
我衝口而出:
「怎麼會呢?假若全世界可以種麥的地都屬我所有,
 我就一定要將地分開租給不同的農民耕種﹔
 麥收成後農民就會在市場上競爭發售,那麼麥價是競爭下的市價。」
高斯在旁就立刻對我說:「你好像是對了。」
二三天之後,我再遇高斯時,他又說:「你好像是對了。」
我問他我對了甚麼了?他說:「麥的市價。」
幾個月後,在閒談中,高斯舊事重提:「我認為在麥的價格上你是對了的。」
對一個不是自己的預感而日夕反覆推斷,確是名家風範,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另一個已故的高手朋友,名叫嘉素(R.Kessel),是行內知名的預感奇才。
在一九七四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跟他相聚幾個月,能欣賞到他的不知從何而來的預感。
嘉素有一條座右銘:「無論一個預感是怎樣的不成理,它總要比一點意見也沒有為佳。」
他又強調:「若無半點見解在手,那你就甚麼辯駁也贏不了。」
預感是每個重要發現都缺少不了的-
從那裏來沒有一定的規格,有時究竟是甚麼也不大清楚。
在思考上,預感是一條路的開端可走多遠,到那裏去,
難以預先知道-但是非試走一下不可的。
走這路時邏輯就在路上畫上界線,將可行及不可行的分開。
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較為清楚。好的預惑的特徵,就是路可以越走越遠,越走越清楚,
到後來就豁然貫通。「沒出息」的預感的特徵正相反。

不要以為我強調預感的重要,是有貶低邏輯及科學方法論之意。
我曾經是加納(R.Carnap)的學生,怎會輕視這些學問?
我要指出的是邏輯是用以輔助預感的發展,用錯了是可將預感抹煞了的。


四、轉換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問題,是一定可以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的。
換言之,同樣的問題,可用不同的預感來試圖分析。
在這方面,我認識的高手都如出一轍-他們既不輕易放棄一個可能行得通的途徑,
也不墨守成規。盡可能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轉換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頓開
茅塞(Mental Black)是一個很難解釋的思想障礙,是每個人都常有的。
淺而重要的發現,往往一個聰明才智之士可能絞盡腦汁也想不到﹗
但若將思想的角度稍為轉變一下,可能令茅塞頓開。
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數不是因為過於湛深,而是因為所用的角度是難以看到淺的一面。
重要的例子不勝枚舉。
一間工廠為了生產,對鄰近的物業造成污染而有所損害。
歷久以來,經濟學者都建議政府用幾種辦法去壓制工廠的生產,從而減少鄰近物業的損失。
這個老問題到了高斯的手上,他就將角度倒轉了:
「壓制工廠生產,就等於鄰近的業主對工廠有所損害,究竟要被壓制的應是那一方? 」
高斯定律是由此而出的。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近十多年來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財務投資學」(Corporate Finance)。
這門學問其中的一個創始人沙爾波的(W. Sharpe)的成名之作,
是在有風險的情況下,首次在原理上斷定了資產的定價。
雖然這原理是有看明顯的缺點,但對一個在當時是高手雲集而不可解決的重要問題,
稍可成理的答案已足令其馳名遐邇。
沙爾波的「破案」出發點,就是將一條當時眾所周知的曲線倒轉了來劃。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答案 
從一個角度看來是對的答案,換一個角度卻可能是錯了。
任一推理所得的一個暫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幾個不同的角度來衡量。
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決這個暫定的答案,我們就可對答案增加信心。
當然,可靠的答案還是要經過邏輯及事實的考驗的。

第三、角度有遠近之分 
在思考的過程中。細節與大要是互補短長的。
無論細節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難的見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盡棄。
但在大要上是對了的思想,細節的補充只是時間的問題-就算是錯了細節也往往無傷大雅。
在這方面的思考困難,就是若完全不顧細節,我們會很難知道大要。
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細節,準確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腦袋就戴上了放大鏡,重視細節-這是一般的習慣。
善於思考的人會不時將問題盡量推遠以作整體性的考慮。


五、例子遠勝符號
推理時可用例子,也可用符號﹔
有些人兩樣都不用,只是照事論事,隨意加點假設,就算是推理。
後者是茶餘飯後不經心的辯論,算不上是認真的思考。
有科學性的思考,用例子是遠勝用符號的。

數學是以符號組合而成的一種語言:嚴格來說,任何語言文字都是符號。
畫面是沒有符號的,但也是表達的一種方式。用大量的字來表達畫面,就成了例子。
思想是抽象的。要證實抽象思想的正確性,數學就大有用途,因為它是最嚴謹的語言。
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卻是要將抽象現實化。
畫面比符號較接近現實,因此較容易記﹔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遠勝用符號了。

以善用數學而負盛名的經濟學者,
如森穆遜(P. Samuelson)、阿羅(K. Arrow)、烏沙華(H. Uzawa)、史得格斯(J. Stiglitz)等人,
都是以例子幫助思考的。以數學求證是得了大要之後的事。
其他少用數學而善於思考的人,用例子更是得心應手。
有些學者只是用符號或少用例子的,但有重要發現的卻是少見。
中國人天份之高舉世知名,但用例子的能力就比較弱了。
這一點我實在不明白
(可能佛學的例子過於抽象,造成不良影嚮﹔這問題要請岑逸飛代為解答)。
以我之見,韓非子還算過得去,但孟子及孫中山所用的例子就往往似是而非,不知所云:
他們成不了推理高手,是不難瞭解的。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那裏去。
用例子有幾個基本的法門,能否善用就要看個人的想像力了。
現試將這些法門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簡而貼切 
以例子輔助推理,理論的重要特徵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內。
通常的辦法就是將例子內的枝節刪去,使重點突出,
務求在重點上例子與理論有平行的對比。簡化例子要有膽量。也要有想像力。
在經濟學歷史上,簡化例子最有本領的是李嘉圖(D. Ricardo)-
所以李嘉圖的經濟模型的廣博度,至今仍未有人能望其項背。
那就是說,例子簡化得越利害,複雜的理論就越容易處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簡化了的。以嚴格的準則來衡量,沒有一個例子是真實的。
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樓閣,其非真實性與簡化無關﹔
另一類例子,卻是因事實簡化而變為非真實-我們稱後者為「實例」。
純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為貼切,是可幫助推理的。
但要有實際應用的理論,就必須有實例支持。
少知世事的人可先從假例子入手,其後再找實例輔助﹔
實證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這一步。
經驗對思考有很大的幫助,就是因為實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Novel) 
眾所周知的例子不僅缺乏吸引力 ﹔
在思考上,較新奇的例子會較容易觸發新奇的思想。
第一個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後再用的就少了創見。
工廠污染鄰居的例子,庇古用時是新奇的﹔用得多了、啟發力就減弱。
高斯在同一問題上作分析,
採用了牙醫工具的聲浪擾及鄰居、大廈的陰影減少了隔鄰泳池的陽光。
這些比較新奇的例子,都啟發了一點新的見解。

第四、要將例子一般化(Generalise) 這一點,中國人是特別弱的。
事實不可以解釋事實﹔太多理論就等於沒有理論。
將每個例子分開處理,理論及見解就變得繁複,各自成理,無意中變成了將事實解釋事實。
將多項不同的例子歸納為同類,加以一般化,是尋求一般性理論的一個重要方法。

馬克思走李嘉圖的路,將資本跟土地及勞力在概念上分開。
所以馬克思的資本論缺乏一般性,使剩餘價值無家可歸,
要自圓其說,就指責資本家順手牽羊,將這剩餘的剝削去了。
李嘉圖自己從來不相信價值是單從勞力而來的﹔
他想不通將不同資源一般化的方法,自知他的理論有困難。
這困難要到費沙(J. Fisher)才清楚地解決了。
在社會耗費的問題上,庇古所用的例子分類太多,以致他的理論模糊不清,前後不貫。
這問題到了高斯手上,他就認為在社會上每個人無論做甚麼對其他人都有影響﹔
他於是就將所有對人有影響的行為歸納為產權的問題。
在另一個極端,過於一般性的理論,因為沒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沒有解釋的功能。
有實用的理論是必須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
因此之故,例子既要歸納,也要分類。
分類的方法就是要撇開細節,集中在重點上不同例子之間難以共存的地方。
將一個例子分開來處理,我們也應該找尋跟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沒有一個「無法一般性化」的實例。
若是有的話,在邏輯上這實例是無法用理論解釋的-這就變成了科學以外的事。

第五、要試找反證的例子(Counter Example)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證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證就要試找反證的例子了。
史德拉(G.Stigler)、貝加(G. Becker)等高手,在辯論時就喜用反證。
可靠的理論,是一定要有可以想像的反證例子的-但若反證的是實例,理論就被推翻了。


六、百思不解就要暫時擱置
人的腦子是有看難以捉摸的機能-連電腦也能想出來的腦子,
其機能當然要比電腦複雜得多。拚命想時想不到,不想時答案卻走了出來,是常有的事。
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經意中走出來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過的老問題。
以前想得越深,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機會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間並沒有白費。將問題擱置一旁,過些時日再想,可有奇效。
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曾往無意間得到的。

我的價格管制文章寫了三年,公司原理十二年,玉器市場九年仍末開筆……,
這些及其他文章加起來起碼有百多年﹗不是言過其實,而是擱置 著等時機成熟而已。
貝加的文章,好的都是下了多年的工夫。高斯有幾篇等了三十多年的文章﹔
他今年七十四歲了,等不到是經濟學上的大損失。
但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科學上的思考是一門專業。跟其他專業一樣,熟能生巧。
可以告慰的,就是無論問題看來是如何的深奧,好的答案往住會比想像中的淺的。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專欄-經濟-五分鐘:如何讓產品顯得更超值

出處:羅輯思維免費奉送


全文:
我有個朋友,是做家電零售的。他主賣一款大品牌的微波爐,價格540元,賣得不錯。
但是後來,他旁邊那家店進了一款小品牌的微波爐,價格330元。
大品牌雖好,但小品牌畢竟便宜啊。很快,旁邊那家店搶走了他不少生意。
他苦思冥想,希望能把生意搶回來,怎麼辦?
我的東西好,但是貴;他的東西不如我,但是便宜,怎麼辦?

要解決這個“怎麼辦”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那個“便宜的小品牌”的出現,
相當於往用戶的價值評判體系中,放入了一個參照物,
這個參照物在用戶心中形成了“錨定效應”,讓你的“貴的大品牌”,
相對而言性價比就顯得沒那麼高了。因為“錨定效應”,你被“比”下去了。


概念:什麼是“錨定效應”?
還記得《劉潤 · 5分鐘商學院 | 基礎篇》第5課講的“價格錨點”嗎?
80元1小時的上網費的存在,就是為了作為“價格錨點”,
來凸顯105元1整天的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誘使你做出購買決策。

但是,人們這種“錨點”的心理作用,遠不止是在“價格”這一方面。
一切都是相對的。人們判斷任何一件未知事物時,都希望找到一件已知事物作參考。
這個參考就像一隻“錨”一樣。 “錨點”一定,整個評價體係就定了。


那我這個朋友應該怎麼辦呢?
他可以通過拋下一隻新“錨”的方式,重建用戶的“評價體系”。具體怎麼做?
進一款同樣大牌的,但價格略貴的微波爐,比如570元。
但這款570元的功能和質量,其實和540元那款差不多。

為什麼要這麼做? 330元的小牌,已經是用戶心中的一個錨點。 
570元的大牌,就是你拋下的第二個錨點,你藉此在用戶心中重新定義“性價比”。
因為它的存在,540元那款就顯得中規中矩了,甚至會有人懷疑330元那款,
是不是便宜無好貨。這個“錨定效應”帶來的問題,就通過“錨定效應”解決了。


不會吧?這就能解決問題?
這其實是個真實的案例。
這家零售商,後來就真進了一款570元的大牌,品質和540元的差不多。
結果,330元的小牌,從57%的銷售跌到了27%;540元的大牌,則從43%漲到了60%;
而570元的那款居然也搶到了13%。也就是說,大牌的銷售份額,從43%漲到了73%!

這就是“錨定效應”的威力。理解用戶基於“錨定效應”的評價體係後,
你會發現,設錨、改錨、移錨等方式,在商業世界中,無處不見。


運用:
我的文案寫得很好,但老闆總讓我改,怎麼辦?
把競爭對手寫得很差的那份文案一起交上去,用“錨定效應“,重建老闆心中的評價體系。
甚至,“職場老手”會始終準備三份文案,其中一份,
就是用來當靶子和錨,以體現另兩份文案的價值。

我帶客戶看的房子這麼好,但他老是定不下來,怎麼辦?
不少房產中介,會帶客戶看兩套差不多完全一樣的房子,
其中一套比另一棟更便宜、而且各方面都更好。
各方面都差的那套房子,就是他在你心中拋下的“錨“,用來重建你的評價體系。
甚至有些黑心中介,人為製造“錨定效應”,
故意把某賣家的房子提價,不為賣掉,只為當作性價比的錨點。


我是賣玉石古玩的,用戶進來逛一圈,買了個鑰匙扣就走了,怎麼辦?
試著在店門口,放一個鎮店之寶,比如價值百萬的古董。
客戶讚歎不以後再進店,就會覺得什麼都便宜了。
德國史蒂福公司的黃金絨毛泰迪熊,全球限量125 只,每隻​​售價8.6萬美元;
英國的路凡格利歐公司,鑽石筆記本電腦,標價100 萬美元。
賣不出去幾個,為何如此大費周章?就是為了在你心中拋下一個“錨”:
我們的東西很貴,你買到手的那個,太划算了。


今日得到
最後,我們來小結一下。 40度的水,是熱水還是涼水?
這取決於你之前的體溫;這頓飯,好吃還是難吃?這取決於你的飢餓程度。
所有的感受,都是相對的。通過設定、改變、移除用戶心中的參照物,
達到影響用戶評價體系的方式,就是“錨定效應”。

其實,又何止是商業。你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何嘗不是通過比較得來的感受呢?
所以,你人生的那隻“錨”,設對了嗎?

好了,今天的“怎麼辦”,就回答到這裡。我留給你的思考題是,
在下列兩種情況中, A​​,其他人一年掙6萬,你掙7萬;
 B,其他人一年掙9萬,你掙8萬, 你會選哪一種?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專欄-學習-來信:專業和業餘的區別

出處:羅輯思維免費奉送


全文摘錄:
你好!
在前兩天的信中,我們聊了有關跨界的問題,今天就這個話題繼續展開聊一聊。
不過,我要先從兩年前經歷的一件事情講起。

有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學之後,
時間很早,就到我常去的一個9洞的小高爾夫球場打球,
那個球場的教練是我孩子的啟蒙教練,叫做傑夫(Jeff),他平時下午在球場教課,
但是那天很巧他早上在那裡,自己正準備打9個洞活動活動身體,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同加入。
我能有一個教練陪著打球、指導當然好了,就和他一同出發了。

傑夫是職業高爾夫球協會(PGA)登記的職業球員,
年輕的時候參加過美國公開賽,因此從水平上講算是全世界二流職業選手。
在此之前,我雖然和一些水平還不錯的人一起打過球,
並且能感覺到他們水平比我高不少,但是沒有和職業選手同場打過球,
對職業選手的表現全無概念,因此我也好奇職業選手的表現會是什麼樣的。


高爾夫球的比賽規則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場子有18個洞或者9個洞,
每一個洞一般在擊球點之外100米到600米之間,
選手以最少的擊球次數將球逐一打進所有的洞即可。
當然只有100米長的球道可能只需要3次擊球(稱為三桿)就能進洞,
而500米以上的則需要5桿。

每一個球道根據距離和中間障礙物的難度分為3桿、4桿和5杆洞三種。
如果一個運動員擊球的次數正好和規定的桿數相同,
則稱為平桿(即平標準桿的意思,Par);
如果少一次擊球則稱為小鳥球(Birdie),
少兩次擊球則稱為老鷹球(Eagle);
相反,多一次擊球稱為柏忌(Bogey),多兩次稱為雙柏忌(Double Bogey)。
如果每一個洞平均得分都是Par(一般總分為18x4=72分),基本上就是職業水平了。

我在昨天來信中提到的企業家韋爾奇和麥克尼里都是這樣的水平。
當然,今天要想奪得冠軍,一般18個洞下來總要比標準桿少上5桿左右,
也就是必須打出一些小鳥球。如果一個球手每個洞只比標準桿多出一桿,
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業餘球手了,這樣和水平再高的人也能打到一塊去。

我們打球的球場的第一個洞是一個180米長的三桿進洞的球道。
傑夫第一下就打到了離洞5米左右的地方,
然後輕輕推了一桿就進洞了,得了一個小鳥(少一桿)。
在高手的眼皮子底下,我自然也不敢怠慢,第一個洞獲得了平桿的分數(算是不錯了)。

最後九個洞打下來,傑夫有四個洞是少一桿,
即小鳥,四個洞是平桿,另外一個洞他開始就沒打好,
但是最後成績不算太壞,比規定的多一桿(柏忌),
最後9個洞下來他比規定的桿數少了3桿,如果在比賽中,這算很不錯的成績了。

而我在傑夫的指導下,雖然一路打出了不少好球,
但是有的時候發揮很失常,最後算下來,一共比規定的桿數多了9桿,算是及格吧。


打完球,傑夫就給我分析得失。他講的三件事對我很有啟發:

1. 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的區別,並不在於後者打不出好球,
而在於他們打出一個好球,可能伴隨著一兩個壞球,比如打偏了掉到水裡或者乾脆丟失了。
而要彌補一個壞球帶來的結果,有時需要多打好幾桿,
這樣成績不僅差,而且不穩定。相比之下,職業選手的發揮要穩定得多。

2. 職業選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會因為打了一個壞球而輸掉整場比賽,也不會因為打出一個好球而得意,
而業餘選手打壞一個球會怨天尤人,接連幾個球都打不好。
而打出一個好球,會得意忘形,接下來可能會放鬆,並失去領先的優勢。

3. 要想打好球,不僅要練出打出好球的水平,
而且要按照職業選手的方式去打球,也就是說要講究職業的做事方法。


在幾乎任何一個領域,做事情都有專業和不專業之分。
兩者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傑夫講的前兩條,在任何專業都是如此。

我曾經和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以及斯坦福醫學院的一些著名的教授(當然也是名醫),
聊過名醫和一般的好醫生有什麼不同。
他們傳遞給我的都是同樣一個信息,名醫和一般的好醫生,
並不在於前者能治好後者治不好的病(而且根據他們的觀點,真遇上了絕症誰也沒辦法),
而在於前者的治療效果(預後)是可以預期的,是穩定的,因此病人找他們放心。

類似地,我自己找的會計師和律師都是矽谷地區頂級的,
我和他們合作十多年了,他們的過人之處不是在某一件事情上能夠替我做得很好,
而是十多年來一直能提供一個優質的服務。

那麼為什麼最好的專業人士能夠做到這一點呢?這就要講專業素養這個概念了。
幾位醫學教授是這樣和我介紹醫學領域的專業素養的,總結下來有兩點是最重要的。
首先,好的專業人士要在任何情況下為工作本身著想
他們不會因為看到患者是個癮君子,態度就和對待一個社會名士有所不同,
也不會因為最近自己的一些家庭變故就影響自己的工作。

相比之下,我觀察到那些職級和層次比較低的員工,常常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工作中。
比如最近和女朋友吵了一架,一周的工作就受影響,
上班路上被一個大媽罵了兩句,這幾天接待老年婦女就沒有好臉色。這就是不專業的表現。


其次,專業素養意味著遵守流程和行業規範。
我記得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一位名醫給我女兒檢查近視眼毛病時,
給她先做了一系列的檢查,
排除了那些可能性極小(但是如果發生結果會很糟糕)的情況,然後一步步找出原因。
在此之前,其他一些眼科大夫則顯得沒有章法,當然也就沒有找出病因。


除此之外,我根據我在工作中的體會,又總結了第三點和第四點。§還有第五點§
第三點,是否有專業素養體現在是否願意花工夫尋找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交差了事。
比如我的會計每年替我報稅的時候都會仔細地走一個流程,
不漏掉每一個能替我省稅的地方。
有一年我去為大學盡我的義務,按照美國的稅法,我掏腰包花的錢,
比如飛機票和酒店房費都是可以免稅的,
但是那一次我是用我的里程購買的機票,因此沒有飛機票的發票。

一般的會計可能是我給他什麼發票他就怎麼替我做賬,
但是這個會計發現這次差旅只有酒店的發票,而沒有機票的,就主動問我是怎麼回事,
我說明了原因後,他將里程數折算成等值的金額,替我省了100多美元的稅。
雖然100多美元不算多,但是由於他在每一個細節之處幫我尋找更好的省稅方法,
加起來每年能替我節省幾千美元的稅。

相比之下,我的一些朋友為了省錢找了一些不很專業的會計師報稅,
那些人做事就是交差了事的心態。


第四點,專業人士常常有完整的領域知識,或者說掌握了成體系的知識,
而業餘人士常常只掌握了一些知識點。
前者因此具有分析問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後者常常只能應用所知的一些知識。

比如在法律上,一個業餘的有些法律知識的人如果再遇到他以前遇到的事情,
比如某種情況下的財產糾紛,他知道如何處理。
但是對於他們沒有見過的事情,提不出任何有實際意義的建議。

而專業的法律從業者則不同,他們能夠應用自己廣博的法律知識,
找到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即使那種方法未必是最佳的。
我在Google時,我們遇到的很多專利、知識產權甚至隱私權的糾紛可謂千奇百怪,
很多是沒有先例的,但是專業人士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是在動態中進步的。
無論是當工程師、醫生還是會計師,一流的從業者都是不斷學習和進步的。
講回到我的牙科醫生,他是從斯坦福醫學院畢業的非常盡職的優秀牙醫,
給我和我的家庭做了十五年的牙醫,在這十五年的過程中,他不斷學習和接受新的技術,
從牙根治療到植牙,技術都在不斷提高。因此,我才能用了他這麼長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孩子和母親曾經用過其他的牙醫,
但是很多人多年來技術也沒有長進,在這種情況下常常幾年後我就給她們換牙醫了。
類似地,像電腦工程師這種行業,
多人不注重學習和使用新知識,幾年後那點技能就過時了,這就是缺乏專業素養。

我看到很多人其實不缺乏天分,但是無論是當運動員還是做其它事情,
都不能保證穩定地發揮,最後很難在相應的職業上走得很遠,
這裡面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養成專業的素養。


講回到跨界這件事,我昨天特別強調了它是一個結果,不是目的。
如果因為在自己原來的領域沒有做好,想著跨界去走成功的捷徑,最後會是兩頭落空。
在自己原來的領域不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專業素養。
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不僅專業素養沒有,
原來那點專業技能也丟失了,當然難以成功。

因此,如果說跨界成功有什麼捷徑的話,
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培養好專業素養,有了好的習慣,就容易有好的結果;
接下來,要在新的領域獲得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並遵循專業的步驟去做事情。

當然,大部分人未必會去考慮跨界的問題,
但是,做一個職業化的人,而不是一個業餘的人,總是大有好處的。願你做事能非常專業。

祝進步!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專欄-讀書-warfalcon:有聲書、思維導圖、PPT和讀書筆記能代替閱讀嗎?20171021

出處:有聲書、思維導圖、PPT和讀書筆記能代替閱讀嗎?


摘要:
◎當你讀完一本書認真做完筆記之後,不管用的是哪種方式,收益最大的都是你自己。
而其它人想通過書評、筆記、思維導圖或有聲書的方式來替代閱讀,
效果跟自己親自閱讀一遍差很多,在很情況下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這一點我很認同,而我就是要藉由此,講『每天聽本書』的定位問題。
 羅振宇先生曾對它的產品定位發表看法,大意是說:
 「它不可能代替讀書,它是協助工具。
  確實它不能把摘集所有重點,甚至省略了許多重要的,
  但是它為一個原本不知道這本書的人,開啟了一道門。
  這人原本沒機會讀到這本書的,可是今天有『每天聽本書』,
  他能透過此獲知書中的(部分)精華。」而就是我想說的。
 當然,能自己讀、歸納是最好的。但對"什麼沒有"的人,"有一點"會比較好些。§


◎表面上看起來,筆記能節省時間。
比如你看一張其它人所完成的PPT、思維導圖或有聲書,
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讀完,你感覺自己賺到了節省了不少時間,還知道了書中的內容。

但實際上,你在輸入時沒有花太多時間和精力,
就是看完,聽完,讀完,對這本書的印像也不是太深,可能當時覺得有所收穫,
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輸入時缺少足夠的刺激,
無法在記憶中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慢慢就忘了
大腦在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時需要經常一定時間,
有很多相關的因素,其中一種是刺激性。
常規輸入是一種淺刺激,而輸出的刺激力度就要強很多。
§明確提出,為什麼讀別人的精要版不好。
 我看法與他同。若是讀自己的讀後歸納出來的精要版,
 因為是從前付出所成,至少心理上更踏實些§


書中的觀點大都是通過故事、觀點、理論等方式一步一步進行鋪墊而成,
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更好的去理解某個觀點。
在輸出筆記時,很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只輸出結論。
你在閱讀時,因為缺少這些鋪底,可能對這個結論並不太認可或者對結論的印像不夠深刻。


舉個例子:某個書中提了五個觀點,
但我在閱讀時只對裡面的兩個觀點比較認同,
在輸出內容時直接忽略其它三個觀點,然後就總結一下結論,
這篇筆記對我來說,解理沒問題。
而對閱讀者來說可能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結論出來,沒辦法理解。
§還是對原本寫筆記者幫助最大§


◎我發起過多個線上線下的讀書會,一般都要求定期分享。
一旦有人參加讀書會就需要公開分享讀書心得,
一般都是做PPT或思維導圖,為了把分享完成,要反复閱讀和修改很多次,
這時對這本書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記憶中能保存很長時間。
§講給人聽,得理解更深入(別人會發問),學到最多!§


筆記或讀後感有什麼用處
1. 每年新出版的書籍非常多,不可能把每本都讀一遍,
通過其它人的筆記、書評來了解一本書的質量和觀點。
在常規情況下,通過閱讀筆記,
知道這本書是否有一些比較獨特的觀點,用來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購買和閱讀
§怕讀一篇會誤判,那就多看幾篇筆記跟讀後感吧§

2. 通過筆記來了解不同的人思維方式和觀點
要是遇到專家針對本專業書籍的筆記或讀後感,能讓你很有收穫。
你會發現有人能旁博引證,跳這本書的框架,把你帶入更高的層面去思考問題。
§這反而是發生在你讀了之後,再看別人的筆記跟讀後感,有此感受§


◎不管是哪種筆記方式:音頻、文字、圖片還是視頻,
當你覺得某個觀點對你有啟發或者這本書的質量不錯,
最好的方式是親自去讀上幾遍,
盡量不要用(別人)筆記來代替你去閱讀,你需要獲取知識,而不是獲取信息。

不把信息當作知識,不把收藏當作學習,不把閱讀當作思考,不把儲存當作掌握。

不提煉總結、不應用學習、不深入思考、不實踐反饋,就不會變成自己的能力。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閱讀-學習-勵志-想改變命運,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

出處:想改變命運,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成功者說的話,你不能傻傻相信


摘要:
◎就算內心認為是自己的實力也不能說,說出來只會招人嫉妒而已。
事實上,那個人的機會一定是自己主動上前掌握的。這就是所謂命運或運氣的真面目。


◎我認為,想改變命運需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
有一種人對遇見的每個人都想珍惜,
為身邊所有人勞心勞力,但是,光是這樣改變不了任何事。
有時,反而必須拋棄身邊的某些人事物


「只要耐心等待,總有一天幸運也會降臨在自己身上」。這種想法和神話沒兩樣
我很清楚,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這種事。



結交習慣「正向思考」的朋友
交幾個正向思考的朋友也是好方法。聽到我說消極退縮的話時,
這些朋友會立刻以正面積極的態度罵我:
「妳在胡說八道什麼!沒那回事!」瞬間,我的心又撥雲見日了。


運氣結合意志力,產生了相輔相成的效果。
幸運降臨在意志力堅強的人身上,使這個人的意志力愈來愈堅強;
相反地,一旦讓運氣跑掉,就會愈來愈難掌握回來,
意志力變得更加薄弱,更不容易脫離倒楣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