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詞彙_「沐浴洗澡」


聽人說,沐、浴、洗、澡,分別指清潔人體不同部位:
「沐」對應「髮」,「浴」對應「身(軀幹)」,
「洗」對應「腳(下肢)」,「澡」對應「手(上肢)」。

許多文章解釋這四個字,出處相同,詞彙一致,連錯別字也一模一樣,
讓人懷疑它們可能都來源於同一篇文章。
例如這篇文章:〈沖涼古代大件事 漢官沐浴要放假〉(註1),文中寫道: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沐,擢發也;浴,灑身也;洗,灑足也;澡,灑手也。」

「擢發」這兩個字明顯有誤。
「擢」的意思是拔,與語意不合。要表達「洗潔」之意,應該使用「濯」。
而「發」應作「髮」。《國語字典》中的「異體字」,沒見著「發」與「髮」能相互替代。
合理推測,這是由簡體字轉為繁體字時的失誤,
因為簡體中的「发」既可指「發」,也可指「髮」。
因此,正解應是如此: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沐」(註2)的釋義:《說文解字.水部》:「沐,濯髮也。」

其餘三字,《說文解字》的解析如下:
浴:《說文解字.水部》:「浴,洒身也。」
洗:《說文解字.水部》:「洗,洒足也。從水、先聲。」
澡:《說文解字.水部》:「澡,洒手也。」

此外,還有相關的兩個字:
漱:《說文解字.水部》:「漱,盪口也。」
盥:《說文解字.皿部》:「盥,澡手也。」



-----------------------------------------------------------------------------------------------------------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文字_齠、髫

老看到這幾字,想不起怎麼念。齠齔 ㄊㄧㄠˊ ㄔㄣˋ,髫 ㄊㄧㄠˊ。
齠、髫,發音一致。

齠,兒童換牙之前。髫,意指小孩子頭髮放下的髮型。
滿15歲為「成童」,需綁髮。在此之前是「垂髫」。
為何是15歲?從前的15是虛歲,實際14歲。
現今法律以14歲為界,以上要付部分行為責任,不足,權責在監護人。
或許與此相關。生理上,這年紀大約是第二性徵。
15歲的女子,古稱「及笄ㄐㄧˊ ㄐㄧ」,男子稱「束髮」(髻ㄐㄧˋ)。

男子20歲時,得戴冠,是為「弱冠」。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名句_我什麼都沒做,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非常好


照片人物是美國前大法官William Rehnquist,譯音:威廉·倫奎斯特。
維基(註1)寫:他一生是W. S. Gilbert和Arthur Sullivan的歌劇迷,由於喜歡Iolanthe這部歌劇,
就模仿劇中大法官服裝,在他黑袍制服加四條金色條紋。大法官穿著一貫是純色黑袍,
迄今,僅他這樣改。
而且,他常將Iolanthe經典台詞(註2,極小更動)掛在嘴邊,I did nothing in particular,
and I did it very well,中譯:我什麼都沒做,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非常好(註3)。
這段話恰恰是身為大法官的修養,別主動作為,而要被動被詢問。



-------------------------------------------------------------------------------------------------------------------

Leadership of the Court
Rehnquist added four yellow stripes to the sleeves of his robe in 1995
A lifelong fan of Gilbert and Sullivan operas, 
he liked the Lord Chancellor's costume in a community theater production of Iolanthe, 
and thereafter appeared in court with the same striped sleeves. 
(The Lord Chancellor was traditionally the senior member of the British judiciary.)
His successor, Chief Justice John Roberts, chose not to continue the practice.[


註2:
LORD M:
 When Wellington thrashed Bonaparte, As every child can tell, 
 The House of Peers, throughout the war, Did nothing in particular, And did it very well
 Yet Britain set the world ablaze In good King George's glorious days!

2. Bad News, John Roberts Will Not Wear a Striped Robe for Trump’s Impeachment Trial 
Chief Justice William Rehnquist wore stripes on the sleeves of his robe, as he had since 1995, 
during Bill Clinton’s impeachment trial. The embellishments were inspired by the 
“one worn by the Lord Chancellor in a local production of Gilbert and Sullivan’s Iolanthe,” 
the Times explained at the time.

Reinquist’s choice to wear his standard, gold-striped robe was among the most consequential 
decisions he made at the trial. As he later put, quoting Iolanthe, 
“I did nothing in particular, and I did it very well.”


保守主義者認為有些時候什麼都不做比亂做要好一百倍。
比如上世紀的美國最高法院,以厄爾·沃倫大法官為典型,狂飆突進,
在司法層面幹立法的活,造成了美國社會嚴重的撕裂,至今痛苦不堪。
而倫奎斯特大法官(William Rehnquist)就是個相反的智者,
他有一句話就講得特別好:我什麼都沒做,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非常好 。 
( I did nothing in particular and I did it very well ) 。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名句_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可變文為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或「自古名將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或「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

其出處是,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4(註1): 
 冬友侍讀出都,過天津查氏,晤佟進士溶;言其母趙夫人苦節能詩,《祭灶》云:
 「再拜東廚司命神,聊將清水餞行塵。年年破屋多灰土,須恕夫亡子幼人。」
 查恂叔言其叔心谷《悼亡姬》詩,和者甚眾。
 有佟氏姬人名艷雪者,一絕甚佳,其結句云: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此與宋笠田明府「白髮從無到美人」之句相似。

固然我是摘引全段,但讀後面兩句即可,意為:
 佟氏艷雪的詩句,後兩句寫得絕佳:「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和宋笠田縣令(明府應該是縣令的意思)的句子:「白髮從無到美人」相似。

我的話,會將「白髮從無到美人」白話語譯成「白髮從不現蹤於美女頭上」。

上述的「自古美人如名將」,是「自古」二字移位,同義;
自古名將美人」,「美女」和「名將」互調,我臆測是對男說、對女說,第二人稱的差異。
「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也許是斟酌語句之優美,
援引<離騷>與之組句(註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何謂也?
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註3),紅顏薄命,英年早逝(天妒英才)。美女、名將活不到老,全無皓首。
第二種(註4),見老態,不堪被人稱英雄、喚美女的(含現在流行語:小鮮肉),啥都不是了。

 

---------------------------------------------------------------------------------------------------------------





而這句詩將美人與名將相比,取名將早逝的特徵比喻美人易調,
正所謂紅顏薄命,殊難白頭到老。如貂蟬、如楊貴妃!
而詩中也含有另外一層意思,美人青春之時自然是美人,
而若青春逝去,成白髮老叟,已不復美人紅顏,也是對青春易逝,歲月難留的感慨!


最難堪忍的是「曾經芙蓉如面柳如眉」,竟然面貌憔悴、顏色不再;
曾經「叱吒風雲馳騁疆場」,如今卻落得偃兵息鼓門前寥落。
因為他們都年華老去,不復當年──愛慕艷羨的眼光和崇敬歌頌的掌聲已然消逝了。
有什麼比美人遲暮、將軍老邁更讓人感嘆唏噓?


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成語_浮想聯翩



浮想聯翩,應是常見成語。釋義為:連續不斷地聯想(註1)。
莫寫作:浮想連"篇"(或許受「廢話連篇」的影響),雖然從字面看並不違和。

「翩」有羽字旁,和雙翼相關,其字義是「快速地飛動」,
可想成鳥兒振翅飛翔,飛速疾快的模樣。
見「聯翩」,我腦中會浮現如上圖畫面。是群,不是單,數大便是美。
但是!!!
必須得說:這句成語是時間層面的「接連不斷」,鳥兒連續飛行,
而不是空間層面的「數量廣大」,鳥兒聯合群飛。

另一些含「翩」字的成語有:
「翩翩起舞」,即輕盈愉快的跳舞;「風度翩翩」,即舉止瀟灑。
也應該是拿鳥兒舞動雙翅來形容舞姿或舉動等等吧。
我覺得取的形象是鳥兒在地面求偶的動作。是單,不是群,雄禽的高光時刻。
以上是我自個胡思亂想。


唯一找到「浮想聯翩」的「出處」是,晉朝陸機的<文賦>(註2):浮藻聯翩。
這是一篇文學批判的好文,推薦閱讀。此處的浮藻,就是文藻、詞藻。
而「浮想聯翩」在講行文時,詞彙源源不斷、滔滔不絕,就像鳥兒...。
今義與古義,已是偏離。



-------------------------------------------------------------------------------------------------------------------



[這篇翻譯得比百度百科好]


2023年3月11日 星期六

成語_倒行逆施


吳子嘉董事長在直播節目(註1)援引李敖(註2)的話:「倒行逆施」應作「倒行逆旅」。
這是正確的。
逆旅,即旅館,如李白詩:「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意為:天地是萬物的旅社,光陰是穿越百代的過客。


宋朝一書《能改齋漫錄》(註3),作者是吴曾 ,其卷三云:
 《史記•伍子胥傳》:「子胥曰:『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西漢《主父偃傳》亦曰:「吾日暮,故倒行而逆施之。」
 餘按,《吳越春秋》乃云:「日夕途遠,吾故倒行逆旅之於道也。」
 乃知施字即旅字。施字於道無義。

  《國語》曰:「晉陽處父過寧,舍於逆旅。」
 潘岳《上客舍議》,亦引語曰:「許由辭帝堯之命,而捨於逆旅。」
 魏武帝詩曰:「逆旅整設,以通商胃。」
 乃知逆施可於事言之,至於道路無義也。當俟有識者訂之。 
 《左氏傳》:「苟息曰:『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
 《正義》曰:「逆,迎也。旅,客也。迎止賓客之處也。」
 馬融《長笛賦序》曰:「有洛客舍逆旅。」。

分兩段,
第一段,作者拿《吳越春秋》校正《史記•伍子胥傳》,「逆施」是「逆旅」的誤寫。
而吳子胥講的是:「天黑了,長路還遠著,不如倒回旅店住下。」
第二段,壓根沒必要知道每一句話之意思...此是作者舉諸例,證實「逆旅」才是正規用法。

那麼,日後要寫「倒行逆施」或「倒行逆旅」呢?
準定是「倒行逆施」!不見國語辭典「倒行逆施」的釋義(註4):
不遵常理行事。後比喻違背社會俗尚,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不就和原意全然不符嗎?



---------------------------------------------------------------------------------------------------------



註2:哈囉李敖
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通常說法是指老了、沒路可走了、不按牌理出牌了。
其實訓詁起來,「逆施」可能是「逆旅」之誤:
前面還有長路要趕,走不完了,不如倒回旅館裏,睡個好覺,明天再說。
這樣解釋,才像復仇之神伍子胥。復仇是深謀遠慮的作業,先別玩死自己。


註3:
也談到史記伍子胥傳、主父偃傳。



成語_窮途末路、末路窮途


按教育部成語典2020版(註1),成語窮途末路,窮途、陌路分屬兩個來由。
 「窮途末路」係由「窮途」及「末路」二語組合而成。
 「窮途」見於《周書.卷四一.王褒列傳》中王褒〈與周弘讓書〉。...
  嗣宗窮途,楊朱歧路...
 「末路」則見於《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中鄒陽的〈上書吳王〉...
  至其晚節末路,張耳、陳勝連從兵之據,以叩函谷,咸陽遂危。...


百度(註2)對於「窮途」的出處,有不一樣看法,
它認為是《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子胥曰:「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暫且擱置異議,同時不說解這幾段文言文語義,因為那不是我主要探討的。
誠然,兩關鍵詞在它們所舉的段落中。
但我覺得,若能有查究出首次將其合二為一的字句出典會更佳,可惜搜尋無果,略顯遺憾...。

無獨有偶,學過高中國文課都曾聽聞的郭公夏五(註3)、魯魚亥豕(註4),亦是這般。
「郭公」源於《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夏五」源於《春秋·桓公十四年》、
「魯魚」出自《抱朴子.內篇.遐覽》、「亥豕」出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
可是,郭公夏五、魯魚亥豕,兩兩第一回結合一起在何書、何文,沒人研究,不可考。


*****
教育部成語典,窮途末路的辭條,還引用到《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和第二十六回的文字。

第五回(註5)是:「你如今是窮途末路,舉目無依」。
這也列在國語辭典的「窮途末路」。

第二十六回(註6)是:「那時我見你兩個末路窮途,彼此無靠,是我一片好心,一團熱念。
情形同上,國語辭典有「末路窮途」對應。

這應當不是歷史上頭次被這麼用。
並且,不像「屢敗屢戰」和「屢戰屢敗」,「末路」和「窮途」的先後互換,意思不變。



-------------------------------------------------------------------------------------------------------------


參考:成语典故:穷途末路 [這篇文章寫于2010年,比教育部更早]







晉·葛洪《抱朴子》:“諺云:‘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呂氏春秋·察傳》:“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


註5:



註6: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成語_天網恢恢、法網恢恢


天網恢恢的「恢恢」,辭義為何?是說網孔「疏而不密」或「密而不疏」呢?
若直觀地唸出下一句:「疏而不漏」,便會答「疏而不密」;
若將它和「犯人被捕落網」聯想一塊。網子密,好逮著,便會答「密而不疏」。
其實,以上皆非。恢恢是形容網子大,跟疏、密,係非同件事。
教育部國語辭典(註1),「恢恢」的釋義:寬闊廣大的樣子

附帶說明「疏而不漏」,意為:雖然寬大鬆散,但一個也不遺漏。
這裡的「疏」,便可作:網孔疏大而不精密了。


我覺得有個小地方蠻有趣的。
天網恢恢(或法網恢恢)出現在犯罪事件之報導的頻率最高:某某某終難逃天網恢恢。
能直譯成,某某某終究難以逃過法律、天理那張大網。
可是,它的出處是《老子》,原意不偏負面。
《老子》73章: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闡述的是:
天道或者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就是自然)網布寰宇,無處不在。
稀疏而不會有一絲絲的漏失。可視為真理的普遍性。

不過,我覺得《老子》這本書過於抽象概念化。
各家的解說,可謂是眾說紛紜,好難歸納出同一個道德相貌。
就說,道家的老子和道教的老子,便形象不同。



------------------------------------------------------------------------------------------------------------




------------------------------------------------------------------------------------------------------------
參考:[古籍今注今译丛刊:老子今注今译(繁体)].陈鼓应注译. Page 223(民國67年,第6版)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格言_我們是終極的,不是因為我們無懈可擊,而是我們無懈可擊,只因我們是終極的


從前讀的《正義的效益》,當中有一段(第29頁):
 波斯納引述的名言:“(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是終極的,
 並不是因為這些判決都是對的,而是因為這些判決是終極的
 (Decisions by the Supreme Court are final not because they are right but because they are final.)。

名言的源頭應該是RobertH.Jackson(註1),同是描述最高法院,原話為:
「We are final not because we are infallible, but we are infallible only because we are final.」。
不上升到法律層級,這段話對一般事務有什麼啟示嗎?
即便千思百慮找不到最完美的解決之道,但事情總要解決;
一旦下決策,那便是當時能考慮所有因素的最佳解,莫再糾結。
更通俗點說:找不到最好方法,爛方法就是好方法,強過沒方法。重點是:要有作為。



--------------------------------------------------------------------------------------------------------------


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雜類_「最好」是「更好」的敵人


「最好」是「更好」的敵人,頂多是說明一個概念,不能稱「格言」。


「更好」的意思是持續進步、精益求精。不停往上爬的動態。
「最好」在這,並非真正的完美無瑕、已臻極致,而是自以為無出其右,不可一世的靜態。

就好像philosophy這個字涵義一樣,philosophy的中文應該譯成「愛智慧」。
西方哲人說,人不可能像神一樣擁有智慧,人唯一能做的是永無止盡地愛智慧、追求智慧。
「好」便是如此,人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若是一個人自稱已達「最好」,自然沒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回事。
可預期這個人成長停滯,徒剩退步在等他。是故,「最好」是「更好」的敵人。



-------------------------------------------------------------------------------------------------------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詞彙_打臉


不是不懂時興用語,「打臉」一詞便屬於此。
而是想,文字表達總用流於世俗(江湖味、接地氣)的詞彙,
一旦要寫正式書信,如公文,考試作文,申請書等等,
突然蹦出略顯格格不入的語詞,別人不認為你直率,而是輕佻隨便,不禮貌。
所以落於字句時,寧可捨些親切(不接地氣),寫得普通一般,莫令質勝文則野。


台灣教育部的國語辭典並無收納「打臉」,倒是有「打臉子」(註1)。
意為:國劇演員在臉上畫臉譜,也作「抹臉」;並有人說,這可以稱作「打臉」。
但顯然,這不是我們認識那個「打臉」。
若要對它作出「釋義」,我認為應該是:被不留情面地指正錯誤。
重點有二,一.錯誤被指正;二.做得絲毫不留情面(不婉轉)。

「打臉」的「臉」,意指「面子」(註2),就像「給臉」、「賞臉」等於「給面子」。
所以,「打臉」就是:不給面子,讓人丟臉。
假如,是自己招致的,就可拿「自打嘴巴」替代。
網路上,另有人創「打臉」的衍伸詞,「臉都腫了」,同一意涵。

台語中有個詞語叫「洗面」,有人說和「打臉」意近,但較沒有挑釁意味。我不這樣認為。
我聽過「洗面」的句子都在講當面羞辱,沒比「打臉」輕微。


「打臉」,打哪來?目前找不到統一的說詞(註3)。
有人說來自周星馳電影台詞:「說好不准打臉」。
也有人說是聖經馬太福音「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還有人說國劇的臉譜,這在前面談過。可是,這實在太難推演到目前的意思上。



-------------------------------------------------------------------------------------------------------------------------


註1:
國劇演員在臉上畫出一種臉譜,以確定扮演的角色。也作「抹臉」。

打臉,打臉兒 dǎliǎn,dǎliǎnr 
(1) [make types of facial make-up in operas]∶戲曲表演中在後臺畫臉上妝 
(2) [do not show due respect for sb.'s feelings]∶不給面子


註1:百科知識:打臉
○釋義:臉在這裡其實代指的是面子。打臉即自己打自己嘴巴、前後的言行不一。
通常就是對某個貼或者某人的言論進行否定,吐槽,揭露真相等等,
這種否定可能是來自別人的否定、也可能是自己對自己先前言論和行為的否定。

○出處:
該詞最早的出處網路上的說法是源於台灣,該詞在台灣的使用率很高。


○ptt 鄉民百科説:
該用法可能在傳統通俗小說(最晚在1944年張愛玲小說〈金鎖記〉)中已出現,
但在ptt變為流行語,主要是因為周星馳兩部電影《大話西遊》、《鹿鼎記》中都出現的台詞,
 「說好不准打臉」。但在電影中的原意,是真的指用手來打對方的臉。
另一可能的起源是聖經馬太福音「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的典故。 
不過,臉書曾有朋友說,傳統戲劇一直有「打臉」這個詞,而且有特定的意思,
就是依照「臉譜」給演員的臉上妝。這「臉譜」是世代傳下來的,不能隨意變化。

○「打臉」的‘打’字太強悍了,以前好像流行過「洗臉」,就比較沒有挑釁的味道。
如果可能,我寧願「洗而不打」。但大家已經習慣「打臉」,我看是改不回來了。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詞彙_炎上



隔三差五看到好幾則新聞寫某某人"炎上"。我心想這不是書經上文字嗎?
洪範篇:「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他在說明五行(物質)的實用特性。
宋代引此為八字的特殊格局取名,
木多者(無論專旺或從格,所謂從格,有從兒、從財...等)為曲直格,火多者為炎上格...。
所以,對比現在和之前傳統,應該是沾不太上邊。


當前流行的「炎上」確切之出處與用法,應如國語辭所言:
 源自於日語,原意指猛烈燃燒的著火現象。
 後來在網路上「炎上」成了:某一話題、事件意外引起爭議,在網路上被罵爆,
 演變成輿論事件的形容詞。
 只有負面的話題演變成熱門輿論事件時,才能使用炎上,
 如果是正面的事件就不會使用「炎上」。

所以,我猜,這個「炎上」,想表達的不僅是熱議,更多的是怒火中燒的形象。



------------------------------------------------------------------------------------------------------------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詞彙_走狗、牛馬走


走狗,現今多見用於貶義(罵人)。事實上,在辭典,他有四種意思(註1)。
第一種當名詞用,獵犬。
第二種為動詞,縱狗行獵。就周星馳電影裡「關門放狗」那味道。
第三種作名詞,便是上述的"貶義"。受人豢養的幫凶。我覺得網軍、側翼,咸為此類。
第四種是名詞,自謙詞。我認為最特別的。
 真有例子,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
 「鄭板橋愛徐青藤詩,嘗刻一印云:『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

如此說來,「走狗」有些像「牛馬走」,又不太像。像的地方,全可當作自謙之詞;
不像的地方是,一者將人形容成「狗」,負責惡口狂吠,咬傷別人。
另一個是作僕役(奴才)的「人」,為人掌管牛馬,可不是作牛作馬。
其中有名者,當屬孫悟空那個「弼馬温」吧,哈哈。
而我初次讀到「牛馬走」是在司馬遷的<報任少卿(任安)書>(註2):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

獵犬。
 《戰國策‧齊策四》:「世無東郭俊盧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
 《晏子春秋‧諫下二三》:「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內給之祭。」
謂縱狗行獵。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勝》:「博戲鬥雞,走狗弄馬。」
 唐·羅隱《所思》詩:「鬥雞走狗五陵道,惆悵輸他輕薄兒。」
 明·方孝孺《樓君墓誌》:「臂鷹走狗,馳逐為樂。」
比喻受人豢養的幫凶。
 清·孔尚任《桃花扇‧聽稗》:「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隊,都做了高節清風大英雄!」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田七郎》:「操杖隸皆紳家走狗。」
 胡適《我答汪先生的信》:「他也許更墮落下去,做一個軍閥派的走狗。」
自稱謙詞。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兵制》:
 「國家當承平之時,武人至大帥者,干謁文臣,即其品級懸絕,亦必戎服,
  左握刀,右屬弓矢,帕首褲靴,趨入庭拜,其門狀自稱走狗,退而與其僕隸齒。」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
 「鄭板橋愛徐青藤詩,嘗刻一印云:『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文字_(台語)𩚨



見到路邊廣告辭寫「Q彈」、「Q軟」,便明白,它是台語發音。
我個人以為,台語有些字是有音無字,
但我不是語言研究者,我舉不出在學術站得住的證據證實。

維基百科(註1)、台灣閩南語辭典(註2)咸稱「Q」的漢字寫法為「𩚨」,漢語發音「ㄊㄧˊ」。
維基百科對其之釋義:
 因原漢字鮮少使用,而習慣上民眾以諧音相同之英文羅馬字母Q取代用之。
 其意思為形容食物柔軟而有彈性、韌性;彈牙、軟糯、富有嚼勁。

在專門解釋字源的另一則維基辭條(註3)言,它有兩個異體字:
 關於「𩚨」的發音和釋義,請看「䬫」。

另一字雖然圖片破損,但猜得出來是「䊆」(ㄑㄧㄡˇ或ㄐㄧㄡˋ)。
因為我有看過有人(註4)主張Q應作「䊆」。



-----------------------------------------------------------------------------------------------------------------
註1:維基:Q (口感) 圖片來源


[內有發音]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格言_娶妻娶賢不娶色

(娶妻娶贤不娶色,嫁人嫁给知心人)

影片全文如下:
身正莫摘出牆杏,家貧不娶懶惰妻。
身卑勿戀富家女,命貴不染青樓女。[改成:命貴須遠青樓妓]

人在難處莫加言,馬在難處莫加鞭。
嫁人嫁心不嫁財,娶妻娶德不娶色。
女貴在安分守己,男貴在獨守一女。
燈紅酒綠迷人眼,粗茶淡飯見人心。


*****
這是中國古代的格言,因此,要以清朝之前的時空背景來思考這些文句。
1. 身正莫摘出牆杏
這告誡人,不要和已婚婦女有曖昧關係,無論是勾引或被勾引。

2. 家貧不娶懶惰妻
這我就無法理解,莫管家貧家富,皆不該娶懶惰妻吧?
或者是,情況已經夠糟了,娶到懶人,更不可能靠努力階級(社經地位)躍升。

3. 身卑勿戀富家女
指門當戶對,殘酷的社會現實。
雖然現在講這個,嫌老八股,但貧富家庭出生的人,兩者三觀相距甚大的機率極高呀。

4. 命貴不染青樓女
富貴不能淫吧!我覺得改成「命貴須遠青樓妓」,念起來較通順。

5. 人在難處莫加言,馬在難處莫加鞭。
兩句同說一事。別人在困難時,不要再責難。
一定要說點什麼的話,應當是陪伴、傾聽、安慰、鼓勵或建言。
依我經驗,最好是陪伴與傾聽。
切莫道一些「我"早就"跟你說」之類的話。「早就」這詞在這當口,很刺耳。

6. 嫁人嫁心不嫁財,娶妻娶德不娶色。
這好理解,不需解釋。另外,「娶德」,亦可置換為「娶賢」。

7. 女貴在安分守己,男貴在獨守一女。
古代女子不須外出工作者居多,在家織布、做飯、照護孩子、家管等等。
古人叫女子「安分」,我認為是忌憚「後宮干政」、吹枕邊風。警告她們別插手男人事業。
而後句要男人「獨守一女」,
是因為以前的道德、法律允許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所以,獨愛一人顯得特別珍貴。

8. 燈紅酒綠迷人眼,粗茶淡飯見人心。
淺顯易懂,不贅言。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格言_貨幣只是一條通往最終價值的橋樑



德國哲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 ,1858~1918)說:
「貨幣只是一條通往最終價值的橋樑,而人永遠無法在橋上棲居。
 人最終能夠安然棲居的,是自己的心靈。」

「人永遠無法在橋上棲居」講得真好。這道理,我想人們都懂吧?

人們只是覺得自己通往最終價值-「心靈」的"橋樑"還沒搭好,哈哈。
就像之前聽到那個段子,
「錢,這種東西,(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活著這段期間,它顯得特別重要。」



-----------------------------------------------------------------------------------------------------------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成語_山雞舞鏡

在維戴爾-維德斯柏《你問對問題了嗎?》一書中,
他問:「如何解決"住戶抱怨電梯太慢"的問題?」,正常方向會朝「如何加快升降速度」,
可是,作者提出不一樣觀點,改以"更好的問題"替代,
如:怎讓人"覺得"等待時間縮短,於是,安裝鏡子便解決問題。
作者解釋其原因,說:「當大家看著令人著迷的東西(也就是他們自己),就會忘記時間。」
這應當是所謂的自戀吧。

而成語「山雞舞鏡」也講同現象-自戀。似乎不只人類才這樣。
國語辭典對其之釋義:
 山雞自以毛羽美麗,在水旁或鏡前看到自己的影子便舞蹈不止。...
 後用以比喻顧影自憐、自我陶醉


不過,在一本我忘了書名的小說中,看過異義。
引用成語那一段是東漢曹操四子曹沖的臨終自悔:
「為何我要如此好強,我宛如雄雞見鏡子影像,誤作競敵,不知是自己,
便起舞展示雄風,震攝敵手氣焰。可是,敵手非但不服軟,竟齊同飆舞。
難忍刺激!敵不止、氣更急、舞愈狂!敵不停、心更怒、舞愈亢!至死方休。
害死我的,哪裡是敵人,而是自己。」雖然這不同一般用法,但挺有趣的。

西方亦有「自戀」主題之希臘神話,後被心理學取作「自戀情節」的專有名詞。
其主角是納西瑟斯,英文Narcissus,又作水仙(花),西方水仙花得名於這典故。
簡單講講故事,某日納西瑟斯來到湖邊,看到湖中自己的倒影,
被自己俊容迷戀得不能自拔,不願離去,日一久,幻化為湖畔水仙(花)。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文字_攖

攖,注音ㄧㄥ。

這字用法很單純,我覺得常見就「觸犯」、「挑戰」(註1)兩義。
而常用成語則是「直攖其鋒」。出處應該是《三國演義》。以上。



--------------------------------------------------------------------------------------------------------------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詞彙_投名狀



我對「投名狀」的認識始於電影【投名狀】,不過這部並不吸引我。
所謂的交「投名狀」,不是立字據,而是繳人頭,
要你隨便殺一個人,將頭獻納要加入的黑道組織,表忠誠說一不二。
這"入門規矩"並非該電影的原創,據說是出自《水滸傳》一書(註1,細節讀註釋)。
但也有可能出現時代更早,只不過被《水滸傳》收囊。

我大抵明瞭為什麼這麼做。
第一點,要證明你敢犯罪,且無視人命。
    畢竟向與自己同類的「人」下手,內心多少有障礙。
第二點,封死後路。
    表明已經站到法制社會(政府)的對立面,犯下殺人重罪,徹底沒回頭路。
第三個,絕對服從組織。聽令說殺就殺,即便對方無冤無仇,亦毫無異議。

所以,有人說(註2):「投名狀」有著強烈的反社會傾向(第一點)、人生依附性(第三點)。


起初,讀到《水滸傳》裡王倫對來投靠的林沖,要求在三日內交「投名狀」。
心想:這不是逼他濫殺無辜嗎?而最後...林沖沒這麼幹,仍是入夥梁山,
維持住小說裡的正面形象!



----------------------------------------------------------------------------------------------------------------


「投名狀」一詞,應該最早來源於小說《水滸傳》中,
林沖第一次上山時,王倫向他提出了要納投名狀的要求,
當時的投名狀是讓林沖山下殺一個人,就是納了這投名狀。
朱貴這樣向林沖解釋的:
「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
 這個便謂之投名狀。」
所以說「投名狀」是黑道上讓加入的人死心踏地的一個重要手段,
實際上它就像是賣身契、保證書、軍令狀,
一旦投了它,人生就再也別的可走之路,只有硬著頭皮幹下去。
因此,有人說投名狀就是忠誠的象徵,勇敢的表現,決心的代表。
一個人要加入一個組織,爲了讓組織認可自己的信念的一種忠心表達形式。
組織也可用「投名狀」來約束加入者,防止他們背叛。


○投名狀在古代邊緣羣體用於增強團體內聚力,表達對個人、組織的忠心,
有強烈的人生依附性反社會傾向
通常意思是以非法行為做保證(投名狀)而加入非法團體。
投名狀是加入非法團體的表示忠心的保證書。

○大意是指一個人在進入綠林時必須簽署的一份生死契約,有了“投名狀”便落草為寇。
而擺脱“投名狀”的方法,就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這一條路了。
所以後世就沿用了這一系列的説法即為“投名狀”。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就有“投名狀”一説。
《水滸傳》第十一回“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
寫王倫要求林沖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面禮。 
小説原文描寫:
林沖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夥,何故相疑?”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
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
朱貴笑道:
“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
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
林沖道:“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只怕沒人過。”
王倫道:“與你三日限。若三日內有投名狀來,便容你入夥;若三日內沒時,只得休怪。”
林沖應承了,自回房中宿歇,悶悶不已。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成語_彈冠相慶



「彈冠相慶」這成語出自《漢書》卷72的<王吉傳>(註1)。
 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
 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貢禹與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復遣使者弔祠云。
白話文:
王吉和貢禹是好朋友,
世人稱「王吉(王吉字子陽)在朝當官,貢禹也將入仕(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
就是說它們志趣相投,同進退。西漢元帝即位時,遣使者徵王吉和貢禹進入朝廷為官。
王吉年老,途中染病死亡,元帝哀悼他,再派使者弔祭。


我個人覺得比較有趣的點,王吉和貢禹兩人傳記皆在《漢書》卷72,
沒有舉出王吉出仕,貢禹隨之的實例。
《漢書》卷72<貢禹傳>:
 徵為博士,涼州刺史,病去官。復舉賢良為河南令。歲餘,以職事為府官所責,免冠謝。
 禹曰:「冠壹免,安復可冠也!」遂去官。
也就是,在元帝登位前,貢禹做過博士,涼州刺史,因病辭官。然後,又被推舉作河南令,
不知道犯了什麼事,要他脫帽謝罪,他說:「帽子一旦摘下,豈能再戴」,於是罷官。
看不出與王吉的關聯。
而這次元帝找兩人共任官職,王吉半路過世,貢禹作諫大夫,亦沒在一起。
即《漢書》卷72:元帝初即位,徵禹為諫大夫。

不過,這事不怎重要,我就好奇。


再回來談成語,另一句「貢禹彈冠」也同談此事。
「貢禹彈冠」的意思是: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註2)。
比起「彈冠相慶」,很少見人用在句子中。

從王吉和貢禹的故事典故,「彈冠相慶」應為褒義,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
然而,由於北宋蘇洵的<管仲論>中,
拿來描述豎刁、易牙、開方三位奸臣在管仲一死,彼此歡慶道喜,又有機會回朝當官。
自此,「彈冠相慶」淪為貶義(註3)。



----------------------------------------------------------------------------------------------------------





註3:
1. 百度:彈冠相慶
○這則成語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亦用於指即將作官而互相慶賀;後用來形容壞人得意的樣子。
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等,含貶義
參考:百度:謂語
 ○謂語(Predicate)是對主語動作狀態或特徵的陳述或説明,
 指出"做什麼(what to do)" , "是什麼(what is this)"。
 ○例如:
 1.他們正在排練節目。(排練,動詞做謂語);
 2.魚兒在河裏游泳。(游泳,動詞做謂語);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
後人把“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説成“彈冠相慶”,提煉為一則成語。

○「彈冠相慶」用作貶義是從北宋名家蘇洵開始的
他在《管仲論》中用「彈冠相慶」形容春秋齊桓公有三個近臣,
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討悦取寵的:
一是豎刁,二是易牙,三是開方。他們相互勾結禍亂齊國,後來齊桓公重用管仲為相,
這三子沒辦法使用計謀。管仲一死,這三子高興得不得了,馬上各自回家取出舊官帽,
彈灰跳躍,相互慶賀,準備捲土重來。
這是“彈冠相慶”第一次用在壞人身上,流傳到今天,這一成語就變成了貶義詞,
形容壞人之間一個人有了權勢,其他人也得到好處的醜態。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不可將其理解為“扔起帽子慶祝”。
這則成語為書面語,用於正式的場合,在句子中多作謂語,含貶義


2. 漢語網:彈冠相慶
○用作貶義。指壞人得意時的樣子。一般作謂語。


----------------------------------------------------------------------------------------------------------
參考資料:
[劉氏冠得知道一下,宋朝長翅帽,


[有人不認為長翅帽是宋太祖的發明]
至於宋朝官帽用長翅膀防止大臣交頭接耳這種說法,
其實最早出自元初人所寫的《席上腐談》:
「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
認為平橫的兩腳起到避免朝見時「偶語」的功能。
而《席上腐談》被古人評為「詞意多膚淺無稽」,
說法「多附會穿鑿不足據」,由此可見此說法多是後人的演繹。
至於附會到趙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編造演繹,切不可當真了。


○《後漢書·輿服志》里,詳細列出了常見的十九種帽子,各有等級,不容淆亂。
[無時間一一查證本文所有敘述的真假,僅列出參考]

○漢朝人在正式場合見面,一定要戴上帽子,否則就是失禮。
據《史記·汲黯傳》記載,有一次漢武帝在殿里閒坐,沒有戴帽子,遠遠看到汲黯過來,
連忙躲到帳後,吩咐近侍告知汲黯,無論他來彙報什麼事,一律准奏。
皇帝都是如此,大臣們更是謹慎小心,不敢不戴帽子。
可是就算戴了帽子,還得時不時摘下來。這怎麼說?

原來,大臣們輕則說錯話,重則犯了罪,哪怕只是有犯罪嫌疑,都要叩頭請罪,
請罪前必須「免冠」,也就是摘下帽子來,這已成為一種慣例
如《漢書·霍光傳》記載,漢昭帝時,大將軍霍光被左將軍上官桀等人誣告,
昭帝召見霍光,霍光雖然位高權重,此時也只能摘掉帽子,叩頭請罪。
好在昭帝明白霍光是冤枉的,請他先戴上帽子,
這就等於是說:你無罪!一聽這話,霍光就可以把心放肚子裡了。
[回應上文,貢禹的免冠]


○西晉史學家司馬彪,著有《續漢書》,
裡面的《輿服志》就有對進賢冠十分詳細的描述:
"進賢冠,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
中二千石以上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皆一梁

宗室劉氏亦兩梁冠,示加服也。"

○東漢和西漢的進賢冠區別很大,西漢的進賢冠"有冠無幘",
而東漢的進賢冠,是"有冠幘"。《續漢書》有相關記載:"古者,有冠無幘"。
現代考古學家出土的西漢雕石像刻中,裡面的西漢人,戴的都是沒有幘的進賢冠。

○漢元帝喜歡戴加了幘的冠,所以漢元帝時期,所有的文官儒學都可戴這種幘冠,
即如《晉書·輿服志》所說:"介幘服文吏"。
於是,從漢元帝開始,頭戴有幘的冠,成為了一種風氣。
也是從漢元帝開始,幘和進賢冠便合二為一,演變成了成了漢代的進賢冠。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英文_謠傳英女王對英文和美語之差異的評語

曾聽有人說過,剛駕崩的英女王,有評論過「英式英文」和「美式英文」的差異。

她說「世界上沒有一種叫做『美式英文』的東西,只有『英文』和『錯誤』」。
雖然我無法確切知道是誰告訴我的,但重點是,證實前女王有那麼一段話便可。
For the avoidance of doub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merican English'. 
There is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re are mistakes.


從網路的兩篇文章或留言(註1),那一段話的出處一位@Queen_UK的twitter帳號。


然而,它目前是已遭Twitter官方停用。
再查為何被停用?那是因為它"並非"女王(王室)所屬,而是一個惡搞帳戶(註2)。

因此,照現前能取得的資訊,無法斷定此話的源頭是前女王。


---------------------------------------------------------------------------------------------
註1:


The Twitter account in question is of course a long-running and very popular spoof account with 1.3 million followers.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文字_「焉」

「焉」字比較少用在現代白話文,通常出現於成語中,給人似懂非懂的感覺。


「語焉不詳」,意為"說了,但不是很清楚",「焉」是語助詞,可翻譯成「於此」。
但說是代名詞,代替人物、地點...等等的「它」似乎也講得通。
「習焉不察」的「焉」,同樣如此。
而「心不在焉」,讓人覺得應當是代名詞,表「這裡」,然而,也有人說它是語助詞。


比較好理解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和「焉有今日」的「焉」,一看就知道是「怎麼」。


以及一些句末的「焉」,比較明顯知是語末助詞
如「心有戚戚焉」、「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詞彙_轉捩點

「轉捩點」,很熟知的詞彙,意為「轉變的關鍵」。
「捩」的發音為「ㄌㄧㄝˋ」,較常被舉出。
從「轉捩點」的辭意,「捩」應該是取它動詞意思,「扭轉」或「折斷」。
其實,「捩」有另一發音「ㄌㄧˋ」少有人提,作名詞用,「彈琵琶所用的弦撥」。
國語辭典(註1):
 ㄌㄧˋ,彈琵琶所用的弦撥。
 《廣韻.去聲.霽韻》:「捩,琵琶撥也。」
 南朝梁.簡文帝〈詠內人晝眠〉詩:「攀鉤落綺障,插捩舉琵琶。」


弦撥又稱「撥子」,它是何物?
下圖是日本琵琶的「撥子」,我認為是講這東西,維基(註2)說:
 日本的琵琶多以名為「撥」(撥子)的小薄板彈奏之,不用指彈,沿用中國唐代的方法。



然而,中國彈琵琶,剔除真實指甲,
使用的「撥子」則是做成指甲形狀,有琵琶指甲(義甲)、古箏指甲(義甲)等等,
材質取象牙、玳瑁、動物的角或骨,現今則是改用塑膠(註3)。

我很好奇,目前義甲多以膠帶環型黏著固定。古代怎麼處理這事?細繩纏繞數圈綁住嗎?
琵琶指甲在指甲上方,古箏指甲則位在指腹。使令彈奏時定住不掉,琵琶指甲會較有難度。


我其次好奇的點是,像日本彈琵琶以撥子,
沒了「右手指法」(註5),精采度應該減色不少吧。

比方說,白居易《琵琶行》的「輕攏慢撚抹復挑(註6)」。
「攏」,即「推、拉」,左手指法,左手指壓在品(橫桿)上,向右推或向左拉,讓右手彈、挑時,弦音升高。

「撚」,即「揉」,左手指法,左手指壓在品上緣處搖動,發出波音(抖音,沒升高音)的效果。

「抹」,右手指法,用右手食指肉觸弦,取勢向右抹進(說勾進來比較好懂,但「勾」通常是右手拇指指法的「勾」)。

「挑」,右手指法。「彈」、「挑」是最常見的指法。
「彈」是右手食指由右向左彈(指甲端,一般用與拇指相鄰側的指甲端,觸弦將弦向左彈出發音。
「挑」是右手拇指由左向右挑弦(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側的指甲端,觸弦將弦向右挑進發音)。

右手指不參與,不就缺表演「彈、挑、抹」花俏(炫技)了。










-----------------------------------------------------------------------------------------------------



註2:
1. 維基:琵琶(日本) 圖片出處

2. 薩摩琵琶 圖片來源


中國樂器的撥子傳統上多以象牙、玳瑁、動物的角或骨所製,現代則多改用塑膠製成。


註4:





註6:
1. 知乎:左右手指法 圖片來源

○彈: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與拇指相鄰側的指甲端)觸弦,將弦向左彈出發音。
○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側的指甲端)觸弦,將弦向右挑進發音。
○抹:用右手食指肉觸弦,取勢向右抹進。

○琵琶情 ------------------------------------------------------------周伯科曲
此曲由周伯科創作于2016年,這首曲子經作曲者多年學習琵琶的艱辛與體會,
對琵琶有著割捨不了的深厚情感,因而譜成這首曲子 。
這首曲子運用琵琶特殊的技巧,如左手推、拉、吟、揉與搖指、鳳點頭、滑奏、輪指變化、
大拇指肉勾彈等技巧,運用這些技巧的藝術美感來凸顯《琵琶情》這首曲子的情懷。
[介紹樂曲的指法]


攏:左手手指按弦向裡(琵琶的中部)推。
捻:揉弦的動作。
抹:順手下撥的動作。
挑:反手回撥的動作。


影片來源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文字_「芃」

「芃」,似乎是看過知道,卻少見、罕用,連發音,我都會讀錯成「凡」。
事實上,讀音是「蓬ㄆㄥˊ」,草木茂盛之意。

與「自怨自艾」的「艾」有點像,很自然地就念「愛ㄞˋ」,受艾草影響吧。
正確讀法是「亦ㄧˋ」 。
然而,「艾」音原本就有這兩個兩發音。「芃」從來就這麼一個。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成語_失之東隅,得之桑榆


「桑榆」可以借稱「傍晚、日暮、西方」,亦可比喻「晚年」。
若從其在文獻出現之先後(註1),最早出處應該是西漢時的《淮南子》<說林訓>(註2),
聖人之處亂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間,逾易忍也」,
白話文:
「聖人處於亂世之中,就像盛夏日暴曬下等待傍晚,在桑樹榆樹之間,更容易熬過」。
現在如此炙熱天氣,很能體會此譬喻。於是乎,「夕暮」就「桑榆」搭上關聯。

有人再作解釋:太陽西落時會照在桑榆上,故而「桑榆」從「傍晚」又衍生「西方」之意。
但我不明白:「為什麼偏偏照射在桑樹、榆樹,而不是其他樹種?」,
不過,你倒是可以說,語言習慣、文學美感沒道理可言,人家就選上「桑榆」,哈哈。


我查到多數對「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由來(註3),
寫是《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
「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這是因為時間前後來看,他在之前東邊敗仗,後來在西邊戰勝。於此處,「桑榆」是西方。
因此,「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常做的釋義是,
「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或「有失有得」;

其次,「西方、日暮」常被喻為「晚年」,故有成語「桑榆晚景」。
同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亦可以理解為:
青春年華雖然已經逝去,但珍惜桑榆似的老年歲月就不會為時太晚。



---------------------------------------------------------------------------------------------------------




原文:聖人之處亂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間,逾易忍也。
白話:聖人處於亂世之中,就像盛夏處在正午烈日暴曬之下等待傍晚清涼降臨;
如果太陽已經西沉,那就容易熬過去。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詞彙_開盤子、出局、跳槽、調頭、開方子

讀到一文(註1),談五個古時(應當是清朝至民初)青樓妓院用語,至今猶用,但古今之意殊別。
這些「古語今用」,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起初用法。現在意思,我就不花篇幅釋義。

第一.「開盤」。內文:
 「開盤」指客人讓妓女陪著聊天、唱曲,不包括其他不堪入目的內容,
  頗似時下陪聊、陪唱的歌廳小姐。
  民國時期,胡適、陳獨秀等高收入的社會名流,時常閒聚「開盤」。
我找不到有相資訊,故而持懷疑態度。
依我愚見,是「開盤子」不(註2)?
國語辭典解說「開盤子」:客人在妓院支付茶費。
而徐珂《清稗類鈔》卷91亦謂純...聊天付的錢,是「開盤子」。

第二.出局。內文:
 專指嫖客花錢,把妓女接出妓院,送到自己家裡或者其他隱祕的地方過夜。
有圖為證,這張「票局」開出,就可領"人"出場。
何謂「票局」?國語辭典云(註3):舊時嫖客召妓女陪酒的紙條。


第三.跳槽。內文:
 清人徐珂的《清稗類鈔》中明確解釋說:「原指妓女而言,謂其琵琶別抱也。
 譬以馬就飲食,移就別槽耳。後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
這有查到,乃《清稗類鈔》卷91(註4)之文字。
最先是說妓女換恩客(接待其他人),後來是講恩客換妓女(恩寵其他人)。

第四.調頭。內文:
 指妓女從原來的妓院轉到另一妓院中營業,這很像現代人換單位。
國語辭典(註5)也這麼說:舊時妓女換一個妓院營業,稱為「調頭」。
題外話,我見「換單位」一詞,笑了。

第五.開方子。內文:
 「開方子」 指妓女審時度勢察言觀色,詳裝可憐以各種藉口相嫖客敲詐的手段。
 汪仲賢《上海俗語圖說》:「未開方子以前,須先借因頭,以作發端。
 或假裝病痛,或愁眉緊蹙,或故意罵人,或暗地啜泣……
 嫖客見之,定要詢問根源復須羞怯怯地,不肯明言,等他再三相逼,
 才不得已而吞吞吐吐地說將出來,嫖客一拍胸脯,方子已收功效。」
我手頭有的書是孟兆臣的《老上海俗语图说大全》(註6),
這位孟先生說他參閱學習汪仲賢那本書,再進行修訂。其「開方子」的說明,如下圖:

簡言之,就是設局、設計陷害。我不認為這跟青樓、妓院有必然關聯。上述四個,我沒意見。



-----------------------------------------------------------------------------------------------------------------
開盤子、出局、跳槽、調頭,是古時(應該是清朝到民初)清樓妓院的行話。
-----------------------------------------------------------------------------------------------------------------
註1:開盤、出局、跳槽…原來這些詞彙竟起源於青樓! 圖片來源
[主要是這篇文章]
參考資料: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幾乎每一年都會出現簡單易懂大眾喜歡的流行語。
不過,我們要知道,不僅僅是現代,在古代,也有流行語的存在。
這些流行語在當時稱之為行話。其中最為繁雜的當屬青樓里的行話。
青樓裡的妓女們,為了能在那樣不堪的生活狀態下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得不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古代三教九流等級分明。
妓女每一天都要在或是達官顯貴或是地痞流氓之間周旋,
很多具有特殊意義的行話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這些專用的詞彙經過代代相傳,直到現在,還流行在大街小巷。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行話或多或少都會失去它本來的味道,這也在情理之中。
先來看看接下來要說的這五個詞兒吧~

2. 青樓流傳至今的幾個詞語,一直在沿用,您知道都有哪些嗎?
跳槽這個詞在時下的生活裡是一個頻繁使用的詞語,但是在當時的意思是這樣的。
青樓中的客人,拋棄舊識的青樓女子,而另尋新歡的一種行為。
也有形容用情不專一的一層意思。
例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中記載“便有幫閒鑽懶一班人兒出來,誘他去跳槽。
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著便生根的,見了一處,就熱一處”。

○調頭 
清代的譴責小說《海上花列傳》這樣寫道:
“ 善卿見張蕙貞 滿面和氣,藹然可親,約摸是麼二住家,問他:‘阿是要調頭?’
在這句話中,“調頭”指的是妓女換一個妓院營業,是舊上海妓院的行話。
“調頭”現在的主要意思則是調轉方向。 
○出局
 “出局”今指在體育比賽中因失利而不能參加後一階段的比賽,也指競爭招標、簽訂合同失敗。
不過,在古代,指的則是嫖客花錢,把妓女接出妓院,送到家裏或者其他地方過夜。
在清末民初,這是流行的生活方式,類似於現在的“出臺”。


註2:
1. 國語辭典:開盤子
客人在妓院支付茶費。

2. 徐珂《清稗類鈔》卷91
○約坐一小時,攬衣起,出擲銀幣一圓於案,鏗然有聲,謂之開盤子


舊時嫖客召妓女陪酒的紙條。
《海上花列傳》第三回:「洪善卿叫起手巾,楊家娒應著,隨把局票帶下去。」


○跳槽頭,原指妓女而言,謂其琵琶別抱也,譬以馬之就飲食,移就別槽耳。
 後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不得其解,或本元人傳奇,以魏明帝為跳槽語也。


註5:國語辭典:調頭
舊時妓女換一個妓院營業,稱為「調頭」。《海上花列傳》第四回:
「善卿見張蕙貞滿面和氣,藹然可親,約摸是幺二住家,問他:『阿是要調頭?』」


註6:孟兆臣《老上海俗语图说大全》(2004年)第19頁。


2022年7月16日 星期六

詞彙_「外遇」和「出軌」


「外遇」一詞,從國語辭典(註1)看,
應該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
「婦固妒悍,以為夫有外遇也,憤不可忍,遽以擔痛擊。」(一貫都是用原始出處為例句)。
而若真始自清朝,那之前怎麼講這事呢?我覺得是「通姦」,這詞語由來已久。

「外遇」有一同義詞:「出軌」。
此詞必然更晚於「外遇」,因為中華大地有火車時,是十九世紀末。

漢典(註2):
 出軌一詞,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交通常用詞語引申而來。
 鐵路交通中列車的傾覆,常常是脫軌所致。
 後來被引用到社會中男女脫離正常的道德準則去謀求非正當的感情、性的利益。


這與我的幼時記憶一致,當時台灣的電視劇有XX花系列中,
頻繁含「出軌」劇情,台詞中也經常出現「出軌」。或許由於那是當時的新穎詞彙。



------------------------------------------------------------------------------------------------------------
圖片來源

註1:國語辭典:外遇


註2:漢典:出軌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

詞彙_手如柔荑



「柔荑」一詞出自《詩經》衛風.碩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而這一段殊是經典,一般受過語文教育的人,至少讀過當中一兩句。

其實,「柔荑」不用加「手如」,人們也能曉得在講手,因為它除了形容手,沒別的用法。
而「凝脂」是絕對多數說皮膚,白居易《長恨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柔荑」在國語辭典(註1)的釋義:
初生的茅芽,色白且柔嫩,用以比喻女子的手細白柔美。
茅芽,我心浮現影像如上圖的苜蓿芽或豆芽菜的白色莖部。

雖然不必然如此,但我個人覺得詩經的「手」應該是「手指」,手指與芽的形體相近,
百度的秒懂百科(註2)則說道:「十指纖纖」是「柔荑」同義詞,
我應該可以理解為它與我看法一致吧。
不過,若能置換成「纖纖玉指」更佳,「玉」與「柔荑」於此,同是表現白皙。



----------------------------------------------------------------------------------------------------------------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成語_抓襟見肘

抓襟見肘,依照教育部成語辭典(註1)。
注音:ㄓㄨㄛ ㄐㄧㄣ ㄒㄧㄢˋ ㄓㄡˇ
 我比較常聽人念:抓襟見(ㄐㄧㄢˋ)肘,少聞人講:抓襟現(ㄒㄧㄢˋ)肘。
 不過沒關係,溝通,彼此曉得表達什麼就行。

釋義:比喻短缺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字面上的解釋則是:人衣衫破敗,才抓住衣襟蔽胸,又露出了手肘。

典源:《莊子.讓王》:
 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
 若按原始文字造四字成語,應做「捉衿肘見」。
 而且,後句的「納屨而踵決」,意思一致卻無人引用,或作納屨踵決、納屨決踵...。
 也沒有人像對曹植《君子行》中:「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兩句合併成「瓜田李下」。
 如果那樣,不知典故和沒學習這成語的人,便亟難揣度辭意
 「抓襟見肘」至少簡單些,想像拉拉衣襟、手肘現露的樣子,也許能推測出窘蹙。

造句:這些日子他花費太大,還不到月底就左支右絀、捉襟見肘了。
 

*****
「襟」、「袂(ㄇㄟˋ)」、「衽」等字,似乎在「口語」較少出現(「書面」較多)。
除了像成語那類的固定用法,「抓襟見肘」就是,又如「連襟」、「連袂」等等。
(「連襟」、「連袂」,既是可用於姊妹的丈夫彼此互稱,也能表達一同行動)
這牽涉到辭彙隨時間流變,且今日衣服近乎全盤西化的關係吧。

傳統漢服,上半身是「衣」、下半身是「裳」或 「裙」(註2)。
另一種"較"常聽的女子短上衣,名「襦(ㄖㄨˊ)」(註3)。
「襟」、「袂(ㄇㄟˋ)」、「衽」皆位於「衣」。維基講述它們具體位置蠻詳盡的,如下:

而下圖,更能知道襟在現代服飾的位置:



*****
當有人問我什麼是「抓襟見肘」,我可以回答出其意指,但我無法說出處。
興許我從來沒聽說,興許雖然我從前讀過,卻因睡眠者效應(註4),忘了。
我從前曾寫一篇有關「睡眠者效應」(註5)的文章,這裡不復述。

然而,某親友之所以遺忘、搞錯成語...據我觀察得出的「原因」,就令人感到遺憾了。
他很喜歡看號稱綜藝節目的「益智遊戲」。
遊戲條件是不能提四字當中任何一字,
換以英文、或肢體語言、或YESorNO問答等等方式說給隊友聽,猜中得分,猜錯失分。
那些人經常是曲解瞎掰,而這樣的耳習目染下,必定扭曲記憶、必定薄弱自己的文化水平。



-----------------------------------------------------------------------------------------------------------








對人的忘記比對事的忘記更快。
凱爾曼和霍夫蘭在解釋睡眠者效應產生的原因時指出:
人們忘記溝通的來源(傳達者)比忘記溝通的內容要更快一些。 
這可能是,因為人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記憶比較困難,
而事情往往總是比較具體的、比較形象的,這種形象具體的東西人們是易於記憶與回憶的。
這是記憶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的。
因此,過了三週後,根據艾賓浩斯的的遺忘規律,人名(信息傳達者)在不再提及時,
人們只能根據回憶任務來進行回憶搜索,從而產生睡眠者效應。





-----------------------------------------------------------------------------------------------------------
參考:
維基:曼德拉效應 (別跟睡眠者效應混淆)
是一種都市傳說或陰謀論,指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
目前,主流科學界認為此效應是錯誤記憶的一種體現。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詞彙_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諸多文章、影片都指向: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原句是「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或「嫁稀隨稀、嫁叟隨叟」,
我因此搜尋好幾個相關網站...總而言之,難以證實。

我主觀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先有民諺俚語,
而後被編成故事或被文人汲取入詩入文。

以下按時間順序,列出瀏覽過的"典故",唯唐宋者,明清者,一定是引用,故略之。

唐·杜甫《新婚別》詩:「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註1,註2)

北宋·歐陽修《代鴆婦言》:「人言嫁雞逐雞飛,安之嫁鴆被鴆逐。」(註1,註3)

南宋·趙汝鐩《古別離》詩:「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註4,註5)

南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中:
 諺有「巧息婦做不得沒面餺饦」與「遠井不救近渴」之語。
 陳無已用以為詩云:「巧手莫為無面餅,誰能留渴需遠井?」遂不知為俗語。
 世謂少陵「雞狗亦得將」用「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或幾是也(註6,註7)
大意是說:
陳無己(陳師道)詩裡的「巧手莫為無面餅」,是摘自俗諺「巧息婦做不得沒面餺饦」,
說得再"白話"點,對應到現今大家比較熟悉的句子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同理,杜少陵(杜甫)詩中「雞狗亦得將」(前述),
亦是引自俗諺:「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我的觀點源自莊季裕。


相傳宋朝年間有一個楊員外,他有一個女兒名叫楊秀英。(註1,註7)
 楊員外家大業大、有錢有勢,想做的事沒有做不成的,他常説:「諸事由人不由命。」
 不料,女兒楊秀英偏偏與父親唱起了反調,
 她説:「爹爹説得不對,應該是諸事由命不由人。」
 楊員外聽了女兒的話很生氣地説:「萬事由命?!那好,明天我就把你嫁給街上的乞丐。」
 楊秀英説:
 「您隨便把我嫁給誰都行,我是嫁給乞丐就跟着乞丐,嫁給老頭就跟着老頭。
  反正命擺在這裏,嫁給誰都是一樣的。」
 第二天,正在氣頭上的楊員外果真把女兒嫁給了街上一個姓王的乞丐。
 楊秀英也乖乖出嫁了。 夫妻二人雖然貧窮,但是夫唱婦隨,感情十分融洽。
 他們還生了兩個兒子,取名叫“金梁”和“玉柱”。 
 後來,據説那個姓王的乞丐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芳的兒子,
 他們夫婦二人被趙德芳接進京城,從此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
說此故事者謂言:
「嫁雞隨雞」其實是「嫁乞隨乞」的諧音轉換(反正"勸人認命"的意圖不變)或訛傳。
然而,也有持反對意見的,說「嫁雞隨雞」、「嫁乞隨乞」乃不同兩出處(註7)。
全當民間傳說吧,史實上,查不到趙德芳有兒子流落街頭當乞丐的。
但也有可能,情節對,人名是穿鑿附會,僅表達嫁給有錢有勢的人物。

其次,百度(註1)說:
 有人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由“嫁稀隨稀,嫁叟隨叟”諧音訛化而來的,
 “稀”與“叟”相對,分別指“少年”和“老人”,
 從詞語的對仗工整方面看,比“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更為合理。

我找過兩三個台灣的國語辭典,沒見過「稀」有「年輕人」的意思,
不該是為對仗而對仗,為解釋而解釋吧?



-----------------------------------------------------------------------------------------------------------------



新婚別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爲妻子,席不暖君牀。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爲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代鳩婦言
宋代:歐陽修
斑然錦翼花簇簇,雄雌相隨樂不足。抱雛出卵翅羽成,豈料一朝還反目。
人言嫁雞逐雞飛,安知嫁鳩被鳩逐。古來有盛必有衰,富貴莫忘貧賤時。
女棄父母嫁曰歸,中道舍君何所之。天生萬物各有類,誰謂鳥獸為無知。
雖無仁義有情愛,苟聞此言寧不悲。




註5:
與同時代其他詩人不同的是,他的七言絕句作品不多。
其《古別離》詩中句:“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也轉換為今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他常把口語化散文化的詩句用到五言律詩裏
如“望見人家了,猶須轉一坳”“村婦抱兒子,籠邊教喚雞”等,頗能別開生面,唯韻味稍遜。

《古別離》原文、作者
詩人:趙汝鐩   體裁:詩
妾離父母來從君,相期百年終此身。
初合鸞凰席未煖,熟視眉目識未真。
兵符捉人夜調遣,丁寧尅日到邊面。
紅旗在手弓在腰,花驄一躍迅於箭。
回頭語我勿慘傷,歸來印斗金帶黃。
我聞軍功未易就,膏血紫塞十八九。
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吠月啼曉喧孤幃,淚雨千行心肝摧。
與其眼穿萬里見無日,何如同赴沙場戰死俱白骨。
 

諺有「巧息婦做不得沒面餺饦」與「遠井不救近渴」之語。
陳無已用以為詩云:「巧手莫為無面餅,誰能留渴需遠井?」遂不知為俗語。
世謂少陵「雞狗亦得將」用「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或幾是也。


廣東有句俗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著馬騮隨山走」。
這個版本好多,其他地方也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羊兒滿山走」。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條扁擔抱著走」。這是一句諧音訛化而成的俗語,
被訛傳的俗語:「嫁雞隨雞」,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原句出自宋莊季裕的《雞肋篇》原文乃是:「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 
宋·趙汝鐩《古別離》詩:「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與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本來就是不同的出處!
相反,嫁乞隨乞的說法只是民間傳說。
[此文言:「嫁雞隨雞」和「嫁乞隨乞」是不同出處]

嫁雞隨雞,嫁給隨狗,
原句出自宋莊季裕的《雞肋篇》原文乃是「嫁得雞逐雞飛,嫁得狗逐狗走」
與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本來就是不同的出處!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成語_指桑罵槐



「指桑罵槐」是婦孺皆知的成語吧,釋義是: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拐彎抹角地罵人(註1)。
它有趣的地方在為什麼選擇「槐樹」和「桑樹」。
教育部《成語典》(註1)的分析如下:
 如果要論究為何要用槐樹和桑樹來作比喻,也許是因為槐樹向來作為官府的代表
 如《周禮.秋官.朝士》說:「面三槐,三公位焉。」
 意思是說周代宮庭外植有三棵槐木,
 太師、太傅、太保等三公朝天子時,要面向三槐。
 宋代兵部侍郎王祐,曾經親手種三槐於庭,自言子孫必有為三公的。
 後來他的兒子果然當上宰相,世稱為「三槐王氏」。
 唐代李公佐在所撰的傳奇〈南柯太守傳〉中,說到淳于棼醉臥槐樹下,
 夢至大槐安國,出仕南柯太守。夢醒後,始覺大槐安國原是槐樹下的蟻穴。
 這裡也是用「槐樹」來代表官府。
 至於桑樹,那就是民間常見的農作植物了,可以作為一般平民百姓的代表。
 指著桑樹罵槐樹,可解釋為民眾由於畏於威勢,把對官府的不滿一股腦兒向桑樹來發洩吧!

大家都曉得桑樹的果實是桑葚,但是,這應該不是它所以是"常見農作物"的主因。
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把酒話桑麻」,桑跟麻擺一塊是比較能說明用途的。
桑葉養蠶,而後有(蠶)絲織品;麻,亦能作成布衣。


「指桑罵槐」的出處是《金瓶梅詞話》第六二回:
八月裡哥兒死了,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或許有(極少)一些人會有疑惑,
《金瓶梅詞話》最早的版本是明代萬曆版,
「指桑罵槐」不是「三十六計」之一嗎?時間對不上來。

「三十六計」一詞,最先見於《南齊書》,
就是魏晉南北朝的南朝齊(宋齊梁陳),成書時間在510年至526年之間(註2)。
其《王敬則傳》寫:「敬則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然而,整文中,並沒有談及是哪三十六計,也無記載有《三十六策》這本書。
我們偏向認定這個"三十六"是虛數。

現所見的三十六計: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
 混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
 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計,假癡不癲,
 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
 偷樑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應當是這一百年內的產物,維基說(註3):
 已知最早的版本是1941年成都瑞琴樓發行、興華印刷廠印製的,
 使用土紙,旁標小字「秘本兵法」,不署作者和年代,
 註明是根據在「邠州」(這是古稱,當時應為陝西省邠縣;
 今為縣級彬州市,由陝西省咸陽市代管)發現的手抄本翻印。



------------------------------------------------------------------------------------------------------
(圖片來源)